1、江南因西塘而妩媚,西塘因水而灵秀。西塘之水源自春秋,裹着唐风宋韵,戴着明清星月,浩浩荡荡穿越千年红尘,沉淀在岁月流年里散发出迷人的风雅。
2、西塘临街搭建的廊棚象一条乌龙与河道平行延伸,形成了独特景观;五光十色的现代商品与古街旧巷和谐相处,彰显了古韵今风。
3、西塘乌蓬小船荡漾在碧波潾潾的河面,穿梭于各式桥洞,船上的游人与桥上行人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上下影接波底月,往来人渡水中天”的醉人画图。
4、走进石皮弄,踏上那窄窄的幽深而神秘的石板路,屐声倥侗,如同穿越时空探寻红尘的久远。八珍糕,木捶酥,荷叶粉蒸肉,凸现特色饮食文化。西塘,一幅江南水乡水墨画,让人回味无穷。
5、西塘有着古朴的建筑、白色的墙壁、青色的瓦片,瓦片上最好还长着一层毛绒绒的苔藓,一座座韵味十足的小阁傍水而建,水中摇曳着一艘艘灵巧的乌篷船。
6、西塘的夜色更美,一盏盏、一串串红灯笼将被点亮,融融的红光照亮了白墙青瓦,也在水里倒进了鲜亮的颜色,站在石桥顶俯瞰这两岸如梦似幻的街景,仿佛置身于梵高笔下流动的油画中。
7、走进西塘,窄窄的弄堂,长长的廊棚,红红的灯笼,与紧挨的河道那一串串载满客人的木船,相映成为一幅古朴的画卷。
8、融入到西塘的夜色中。两岸垂柳依依,残塘橹波荡漾,小桥流水人家,长廊蜿蜒曲折,此情此景比书上的“桐村古渡沉桥影,烟拢长廊墨绛灯”更令人陶醉。
9、西塘的夜景,最美的应该就是墨色下沿河蔓延的红灯笼,悄悄为河道换上了这片红色的霓裳,伴来一阵微风,摇曳了水中的灯笼,也朦胧了游人的梦境。
10、踏上西塘的拱桥,眺望来时的路,河水荡漾的红色,缠绕了长廊的石柱,为墨香十足的画卷系上了回忆的印记。
11、清晨的西塘,是充满生机的。推开木门,就是那“万条垂下绿丝绦”,柳边荡漾着绿水,水上弯着一座石桥,驻在水上,已有千年。
12、雨中的西塘,推开窗户,“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塘就会映入你的眼帘,如丝的.细雨笼罩着这座古镇,细雨之下,千年之前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这就像一幅画。
13、西塘的桥,真美,纵横交错,每走一步都是桥与水,水与屋构成的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偶然间小船划过,在水面上荡起了涟漪,倒影在水面上的如画般的风景。
14、冬日的西塘没有了碧波绿柳,少了女子的柔情似水,它更像一位暮霭的智者,看着往来的过客撒落一地的心情,或喜或悲。
15、夜晚的西塘更美些,屋檐下的那一盏盏红灯笼,在幽静的黑夜里,点缀出一种含蓄而典雅的温暖。既有万家灯火的明艳,又是一帘幽梦的妙不可寻。
16、这里的西塘安静,祥和,早间是晨雾蒙蒙,整个西塘如诗如画;傍晚,炊烟袅袅,夕阳落幕下,又彷如一幅被遗落的西洋画。
17、走在西塘的路上,踢着路边的石子、静静的看着四周的安宁,绿水萦绕着白墙,红花洒落于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
18、西塘的夜,端重而宁静,迷离的灯笼,会将浪游者的影子牢牢地拴在水边的廊柱上、长椅上,就像拴住一张倦航的归帆,一只心底柔软的猫。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19、几条幽深的巷弄,就像一页页古老的志书,述说着西塘古镇的沧桑。其中的石皮弄最值得玩味:粉墙黛瓦挤压出的一条又细又长的巷子,框出一片又细又长的天。
20、西塘那小小的木褐色的船只在岸边,仿佛一个个小娃在床上睡觉,空空的烟雨长廊,如同一条条寂寞的小巷,给古雅的西塘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1. 相传,伍子胥曾在西塘修筑水利,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几千年风风雨雨,默默地守住江南水乡特有的散漫与宁静。
2. 长廊外飘动的旗幡、高悬的大红灯笼,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一座座石板桥、石拱桥嵌在长廊之间。廊桥街市、水巷人家,这是一座极具江南特色的水乡,有人誉称它为东方威尼斯。
3. 长廊很美,这种美是一种历史沉淀的优雅和静谧,漫步在长廊里古老的街道上,水巷、石桥、垂柳,使我想起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感受到一种闲适、淡泊和心灵的宁静。-
4. 漫步西塘,随时可以和悠远的历史来个亲密接触。进入一座老宅,重门深院,绿草阶前,中国纽扣博物馆就在这么一座古建筑里边,跨进高高的门槛你会看到,精美的纽扣工艺浓缩了历史,千年的文明概括在方寸之间。
5. 漫步西塘,穿梭在小桥和长廊下的店铺间,欣赏着民间艺人现场制作的手工艺品,有竹刻、石雕、骨雕,布艺、草编、浙绣,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6. 炊烟袅袅,日渐西斜,静静地伫立在一座石桥上,看着从桥下飘然而过的轻舟,看着蜿蜒到远处的水巷,看着两岸风雨长廊下行走的人们,看着那悠闲淡泊的西塘人家,我沉静又专注,如同在欣赏唐诗、宋词、古画,心无旁骛地把自己融入了诗画的意境中,流连忘返。-
7. 有幸一位朋友前去西塘,带回了一幅幅西塘的美景。那一刻,心中的西塘刹那间变成了一场与西塘的艳遇。西塘,坐落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小镇,有着吴越文化的底蕴,有着吴侬软语的亲切。
8. 梦里水乡,静谥西塘。旅行游的便是一种心情,这个季节的西塘游人稀稀落落,倒是随处可见写生的学生,或坐或站的挥笔涂抹。
9. 冬日的西塘没有了碧波绿柳,少了女子的柔情似水,它更像一位暮霭的智者,看着往来的过客撒落一地的心情,或喜或悲。
10. 西塘,白墙青瓦、小船河道、弯弯的石拱桥,你在这头微笑,我在那头张望。我从不相信一见钟情,直到我看到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只那么一瞬间。
11. 西塘有桥、有水、有船、有埙、有树、有浮雕、有瓦当、有芡实糕、桂花白酿、花制作、时光旅店,古银杏树还有这里的人土风情和故事。
12. 西塘,河流纵横,绿波荡漾,宁静的光阴在桨声四起的水波间开始了一天的美好时光。晨间,小桥流水,薄雾似纱;傍晚,夕阳斜照,渔舟扁扁,带着满归的希望。
13. 西塘还有被称为“江南第一弄”的石皮弄。有人说,那是一个收藏灵魂的地方。狭窄的小弄堂,仿佛是遗落在光阴里的一段往事。
14. 西塘的廊棚以其独有的卓越风姿吸引着中外游客。那悠长的千米廊街,让人见过一次就终生难忘。走上去,仿佛可以抵达前世。
15. 穿过西塘古镇入口处的牌楼,放眼望去,眼前的风景就是一幅江南水墨画。清澈的河水边有几处古朴的房舍和亭台,绿柳在澄蓝的天空下摇曳,开阔的视野阵阵清风袭来让人神闲气静,小宇站在河边的台阶上,看着水里成群的鱼秧游动着。
16. 当夜幕降临,西塘又是另外一番美景。沿河的红灯都被点亮,一排排、映照在河上,宛如丝绸一般的柔和,却又流淌着浓浓的温馨和暖意。
17. 行走在西塘的商铺,也会有扑面而来清新的风。不论是花制作的原创名族风情的服饰、还是小P孩的原创店、还是带着怀旧画面、却又透着现代气息的商店,都让你感受到一场时尚与自然的盛宴。
18. 满天挂的大红灯笼一齐亮了起来。河水相映红彤彤倒挂灯笼,像一把把燃烧的火。彩灯把西塘打扮得红澄黄绿青蓝紫,色色俱全。
19. 漫步西塘,那建于明清时期水镇古街的风雨长廊,像一幅幅清雅的图画、一首首悠扬的旋律,它追随古镇长河而立,蜿蜒曲折,朴素而简洁。长廊内古老的民宅散发着一种温馨的气息,店铺栉比鳞次,水巷边含烟垂柳拂地摇风。
20. 迈进西塘,如同打开了一幅彩绘长卷,古街深巷,黛瓦粉墙,河枕水上垂柳,桥贯两岸人家,那种古朴、那种悠然,像古筝弦下流淌的韵律,像锦帕丝绸上描绘的丹青,令人痴迷、使人遐想。
21. 西塘河道纵横,将小镇划分成几个部分,仿佛是在给它注入源源生命力。水很静,雨很轻,飘飘洒洒的落下,河水就成了被精细磨砂过的玻璃了,明亮但不刺眼,显得温润平滑。
22. 这里是水乡,有水就该有桥的,而且不在少数。桥,有高高的石阶拱桥,也有长长的廊桥,横跨着纵横交错的水道,将整个西塘镇连在一起。
23. 也许是高的缘故,站在桥上,居然可以看得到附近的好大一部分景物,青檐错落,在烟雨之中愈远愈淡,最后缥缈不见。
24. 顺着河道望过去,被两边黛色的民居拥着,天空也便在水面上延伸了,只是这片天空里多了几点篙影船形,乌蓬蓑衣在烟雨中隐现。
25. 脚下踩着的是青砖,它们以特有的方式排列着,踏过的每一块砖都承载着数百年的时光,从青砖小路上走过,仿佛一步步细数着历史,抬头就可以看见木结构的廊梁,由于结满灰尘而显得灰白陈旧,诉说着它的久远。
26. 望着眼前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这水墨画般古朴清雅的千年古镇,并未令你感到欣喜,而是让你恍惚得不知身在何处。
27. 浅绿色的河流望不到尽头,几十米一个的石拱桥,河边是近千米长的烟雨长廊,顺着小河蜿蜒而去。廊棚下是卖各种西塘特产的店铺,间间相连。
28. 临河的店铺都亮起了灯,红色的灯光影影绰绰映在水中,乌篷船从小河中缓缓驶过,泛起的涟漪将水中的倒影搅碎,藤蔓不见了,苔癣不见了,青瓦木雕不见了,夜色罩下来,把西塘罩进了一片宋词的意景中,温婉,缠绵,朦胧——。
29. 到西塘,最好一个人去,你可以要一杯清茶,斜躺在水边阁楼上的竹椅里,消磨一个下午;或者,斜靠在暮色中垂柳下的.石栏上,打发一个晚上。
30. 细雨茫茫,洒落在这西塘古街上,风景如画,一幅幅从眼角划过,古街、古物、古桥。一番脱俗的感觉,映入眼帘,使人顿时感觉来到很多年前古代的一样,一种陌生的亲切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31. 我们乘坐着汽车,一路奔波来到慕名已久的西塘,刚下车,蒙蒙细雨来迎接了我们,西塘,被人们称之为生活中千年古镇,确实不错,西塘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旅游景点,其实里面还生活着一群人!
32. 这蒙蒙细雨,让我们来到了烟雨长廊,没想到西塘西塘最美的景色也被我们碰上了,走在烟雨长廊上,以前只是听说过,现在身临其境体会着这烟雨的美丽,每走一步就如同一幅幅在移动的画。
33. 西塘虽然地方不大,游客却很多,天依旧下着蒙蒙细雨,我们在雨中穿行,夏天的天气带点闷热,被着细雨的洗礼,清凉的许多,我们走出烟雨长廊,撑着一把小伞,依旧在人群中穿梭。
34. 西塘的桥,真美,纵横交错,每走一步都是桥与水,水与屋构成的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偶然间小船划过,在水面上荡起了涟漪,倒影在水面上的如画般的风景开始荡起了微妙的波纹。
35. 我们在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风景,依旧是一条小小的河,偶然间几条小船划过,让我们在吃饭之余也能享受到着美妙绝伦的风景,让我们觉得哪怕只是吃饭都是一种享受!
36. 吃完之后,我们依旧观光着西塘的美景,每一处,都是不一样的景色,虽然只是桥与水,水与屋的简单构造,却让人感觉如同仙境一般,各有不同,也不能简单用美这个字来形容了!
37. “江南忆,最忆是西塘。阶前流水桨声远,巷月桥影梦里长,晓市闻渔唱。”仅仅一首小词,便又勾起我对西塘的无限怀念。记忆里的西塘,就如词中所吟,小桥流水,炊烟袅袅,渔歌笙声。
38. 烟雨佛垂柳,西塘岸边游;廊桥曲径幽,涟漪萌暮恋。船儿划过,岸边的游客依旧如我们刚来时一样,兴致勃勃的游玩着,岸边的垂柳也随风摇摆,不论是那个角度,那个地点,我们用会记下这如画般的景色!
2、坐在乌篷船里,我们或是相互讲讲笑话,或是听听乌篷船那亲切的摇橹声,你听,多有节奏呀“啪哒,啪哒……”或是吃着各自手里香喷喷的扯白糖,好不乐哉。
3、来到安昌古镇,放眼望去,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你瞧,那用石板铺的路,用石板铺的桥,用石板砌成的柱子。假如再让游人穿上古时的服装,简直是分不出是现代还是过去。
4、人们更是亲,清水洗浴后,身心倍感轻松,卖米糕的阿婆,热情好客请我们去吃米糕。刷油放料。香喷喷的特别好吃!我们来到木竹店,老人给我们玩竹子木,还带我们参观珍品。真是大开眼见。晚饭,老人给我们做了两面黄小黄瓜……两个陌生的家庭,在这个亲的古镇,变得异常熟悉。
5、水!一条小溪静静的流着,在阳光下,似一条银链。我连忙玩起了水,光滑的青石板,小小的黑鱼儿……水很清,河床上的大卵石清晰可见。大的,小的,许多孩子都在水中嬉戏打闹。水花四溅,在空中成了一条珍珠项链,清新剔透。溅起水珠落下,泛起小小的涟漪,晶莹而多彩。
6、褪去脚上的鞋,赤脚踏在平静的石板路上,感受这古镇犹如唐江南女子般的温柔,那又是另一件令人惬意的事,是与看声音跳华尔兹截然不同的感觉。那是什么呢?应该是温柔和安静吧,这里静谧得仿若不存在,然而她的美,却又让人不容忽视。
7、瓦房是清的,土灰色的墙。一片有一片整齐有序的瓦片在木头架子井井有序的排列着,既不单调又不乏味。一种简单明了的感觉涌上心头。这种美:是一种特色美,木梁横七竖八地摆列着,接头处的一个个惟妙惟俏的龙头,寓意一个人像龙一样飞翔。木架上,刻上了精美的图案,令人赏心悦目。什么龙飞凤舞山清水秀……听着名字都使人舒心。
8、西塘的特产也是闻名中外呀!比如说,豆腐花臭豆腐八珍糕芡实糕等等。呵,特别是那个臭豆腐和芡实糕,一块一块金黄色的臭豆腐涂上一层辣椒酱,咬上一口,油酥酥的,臭里带香,味道好极了!游人们边走边吃,整个古镇尽是那诱人的香味。再说芡实糕,糕肉饱满松软,清爽可口,真让人馋涎欲滴呀。
9、阴霾聚集在古镇的天空,细雨从檐上翘角聚多而滴,它们跌落下来,打在地面的小坑洼里,溅起一小点水花,碎了 散了 又聚了。于是不多时,檐上的天和檐下的地都被笼罩了起来,一片迷茫的白,似乎笼络了整个世界。此时,家家户户紧掩窗门,像极了因为害怕受到外界伤害而将自己紧紧上锁的心。然而,却又一扇破旧的门,似开非开,似闭非闭。
10、走进和平镇,你还为其至今保留的传统文化古朴民俗以及丰盛特产所叹服。“和平书院”的一脉书香仍氤氲在乡民的衣袖间,民间尊师重教乐学之风浸润着莘莘学子。这里读书求学氛围浓郁,文风炽盛,人杰地灵。从唐代到科举废除时,和平出了137名进士,被誉为“进士之乡”。这里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剧舞蹈遗存相当丰富,仅舞蹈种类就达70余种,主要有花鼓灯七巧灯踩高跷刀花舞等,而尤为珍贵的是和平保留下始于奴隶社会的傩舞,可谓是古文化的活化石。而农家水酒和平鲤鱼和平豆腐和平米粉等,则让游人体味千年古镇的闲适与温情。
11、到了西塘,晚饭后可千万别错过去乘一乘乌篷船。船上亮起了红灯笼,与岸边屋檐下的灯笼交相辉映,坐在乌篷船的船头,品着清茶,迎着凉风,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觉油然而生。月光灯光倒映水面,似点点火星点燃了微波粼粼的河面,河水因此增了暖色,真是“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12、斑驳的墙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记,一排排房屋整齐排列,檐角向上轻轻翘起,似乎是一个绝美的笑容。褪色后的红砖青瓦也倍显沧桑。古镇的神秘是让人捉摸不透的,但是它似乎忍不住了它埋藏了那么久的事,它埋藏了那么多的事,终于再也无法隐遁了,它想要倾诉,它想给这一片天,一片地娓娓诉说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往事……
13、一进镇,便闻到了一股江南风味。跨过卧龙桥,信步在北栅街,河埠头,三两妇女拿着木槌捶打着衣服。岸上,煤炉冒出的缕缕白烟缭绕上升。远处,蜿蜒的青山隐约可见,一斜夕阳从山头洒下来,颇有“幽巷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14、古老的小镇,连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也是如此古色古香,火红色的高跟鞋与青褐色的石板相互碰撞,发出的“咚咚”声,听起来却如钢琴奏出精灵般的音符,它们笑着,跑着,美得好似城墙上舞蹈的阳光,跳着华丽的华尔兹。
15、旧市古街,被誉为“福建第一街”。古街全长600余米,宽6-8米,街中心全以青石板铺筑,从北到南,随形就势形成“九曲十三弯”,宛如一条腾空欲飞的青龙。古街两旁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状的卵石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古朴幽远。
16、路的尽头,是很久很久没人管的戏台,木头边是一片杂草丛生,里面空荡得很,而且昏暗,点起蜡烛,火苗在从墙上的洞穿进来的风里摇曳摇曳……这个戏台曾经的辉煌,化做木头上的一屡灰尘,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17、漫步南浔老街,脚边不远便河水。既是水乡,便一定有风了。丝丝细风掠过水面,便让河水泛起鱼尾纹,甚是有趣。
18、那扇门的朱红色漆已然面目全非,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以分辨得出那种鲜艳的红,可门上却还粘贴着早已泛白的“双喜”,风轻轻的挑弄着那扇破门,于是门便发出“吱呀吱呀”的笑声,黑黑的屋内,坐着一位年迈的老妇,手中拿捏着针线,缝合着怀中的衣衫。也许多年以前就是这般景象了,只因这样,怀中衣衫上细细的褶皱才会慢慢爬上她光洁的额头,于是,她从一位妙龄女子变成一为满头银丝的老妇。
19、石板是清的,各式各样的石板被自然的拼放在了一起。高高低低的石板把路又一次引向了一个新的拐角。石板颜色也很多,青色的,纯洁无暇,青中带黑的,还有青,带一些清新的翠绿。细细观察,我仿佛听到轻轻的敲击,仿佛看到了年轮的岁月。
20、它是饱含南武夷乡土气息的山歌,从遥远传唱至今;它是一颗古朴的明珠,从遥远璀璨到今天;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抖落的是尘埃,留下的是珍贵。它就是奇迹般地保留着300余栋明清古民居的和平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