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艾草粑的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艾草粑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06 17:45:26

她十六岁那年冬天,母亲的风湿性关节炎愈发严重了,关节处的阴寒疼痛常常折磨得母亲夜不能寐,求医问药多年却也根治无方。偶然间与父亲的一位中医朋友说起,朋友建议母亲进行艾灸治疗,艾叶有温阳补气、祛寒除湿之效,且冬病夏治,最好在夏天坚持每日用艾叶灸烤。

来年夏天,母亲果真从药店买回成盒的艾条,准备进行尝试。在那之前,她对艾叶的印象只停留在每年端午斜插在门前那一束散发着淡淡草木清新的绿色植物上,却从未想过它可以被晒干入药,以点燃灸烤的方式驱除病痛。她更未想过因着这小小艾条,她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萦绕在她每一个夏天里的噩梦。

母亲第一次点燃艾条的那个下午,她也在一旁好奇地观看。只见火苗将艾条的一端点燃,一缕白烟徐徐升起,夹杂着草木燃烧后略微有些刺鼻的气息。母亲坐在床上,将腿伸直放平,把艾条放在腿部关节处的穴位上方约三公分的位置灸烤,时不时磕一磕燃烧后的灰烬,露出火红的里芯,看得她心惊肉跳,生怕母亲一个不小心让那滚烫的艾条触到皮肉。烟雾缕缕,逐渐聚集成团,盘旋萦绕在卧室半空,挥之不散。她被呛得连连咳嗽,眼睛亦是酸痛不已。室内的温度也由于艾灸散发的热量急剧上升。额上的汗水和眼中被熏出的泪水一齐落下,她再也忍不住了,冲到阳台上,边咳嗽边贪婪地呼吸外面新鲜的空气,拼命挥舞着衣袖试图将气味赶走,如此狼狈不堪。

从那以后,母亲艾灸时她再也不凑上前去,而是如同躲避洪水猛兽般的'远远躲在一旁。

在这日复一日的烟雾缭绕里,母亲的病确实大有起色,阴雨寒凉天气里不再疼痛难忍。母亲欣喜之余向家人极力推荐艾灸,连她也在几次受寒之后,在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勉强接受,却实在耐不住艾草呛人的气味,半根艾条还未燃尽便逃之夭夭,宁可去喝苦药汤子也不愿在炎炎夏日里遭这份罪。

可母亲始终坚持艾灸。在每一年的夏天,每一个夏日的午后,家里总会有那一缕白烟袅袅升起,夹杂着艾草的味道,那味道仿佛渗入到家里的每一处角落,即便在艾条熄灭后也挥之不去。她一向是个温顺听话的孩子,知晓不能因自己不喜欢这气味就阻拦母亲治病,只能在母亲燃起艾叶时默默躲在自己的小屋里,紧紧关闭门窗。可那味道总能随着烟雾从窗隙门缝中飘进来,使她不得不每晚洗漱之后再用肥皂洗净自己被熏了一身烟草味的衣裳。每年夏天里的艾叶味道,深深地渗入屋檐墙角的一砖一瓦里,也深深地渗入她那几年的记忆里,成为她最难捱的梦魇。

时光如梭。走过数个伴着艾叶的夏天后,她有了自己的家。结婚、生子,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家里终于不再有艾草烟雾缭绕。

儿子长到五岁,那年夏天贪凉吃多了冷饮,腹泻不止。她心内焦急,四处求医,医生告诉她孩子年岁尚小,西药有副作用,建议使用艾灸。

艾灸?她一愣,想起儿子的病,又赶紧回过神来,连忙回家翻找出母亲上次小住留下的几根艾条,点燃后给儿子进行灸烤。她一心留意着艾条摆放的高度是否会烫伤儿子,竟浑然忘却了艾草的呛人气味。

最后一缕烟雾散尽,儿子沉沉睡去。她顾不得自己额头上密布的汗珠,轻哼着舒缓的曲调,为儿子摇着蒲扇送凉。恍然忆起那一次她淋雨受了寒,腹痛难耐,冷汗直流,在床上蜷缩成了一团。朦胧间身子被放平,熟悉的味道环绕在她鼻尖,伴随着小腹上方燃起的温暖。那暖意逐渐充盈在她的四肢百骸,将冰冷的疼痛一点点驱逐。她就在这样的暖洋洋里迷迷糊糊地睡去。等她醒来,已是日暮时分,母亲正附在她床头,轻合双眼,似是浅眠,手中却一下一下地为她摇着扇子。窗外夕阳西下,落下一室温柔余晖……

眼前儿子香甜的睡颜和记忆里母亲安然的样子重叠,艾叶熟悉的味道依旧萦绕身畔。她第一次觉得这味道不再那么呛人,而是代表了一种温暖的味道。

那是爱的味道。

第一篇:美丽的艾叶

今天中午,吃完午饭,妈妈说带我去摘艾叶,我兴奋地说:“好呀!”因为我最爱吃艾叶和鸡蛋一起煮,还可以做艾糍,还可以煮汤,特别是艾叶和鸡蛋一起煮最好吃,最香。

我和妈妈去到警备区草地上,啊!好多艾草呀!艾草嫩绿嫩绿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一阵微风吹过,耳边传来哗哗的声音,好像落下的树叶在唱着伤心的歌。

艾叶在春天的时候,就吐出嫩绿的芽,到了夏天,一条直杆往上长,碧绿碧绿的叶片,一片叶子分成五个小片,小片当中又有五个齿。

妈妈教我摘艾叶的方法,我不听,无师自通,当我摘下一片艾叶,艾叶好像在说你们人类可不可以不摘我们,我一摘,艾叶就死了,腰弯成弧形,不知不觉我们就摘了一大袋,损坏了无数棵艾叶的生命,我心里十分难过。

听妈妈说艾叶吃了对人体有好处,可以暖胃,去风寒,今天我也学到了一点艾叶的知识。

第二篇:艾叶

小姑姑听说我得了水痘,特意带来了一大包艾草送给我。听姑姑的同事介绍说,每天用艾草泡的水擦身体可以止痒、抗病毒。

妈妈立刻帮我烧了两壶开水,放进一大把艾草。哇!一股艾草独有的香味扑鼻而来,刹那间令人神清气爽。为了驱赶蚊子,(这段时间蚊子特别猖狂,一直在身边嗡嗡盘旋、乱串,不知什么时候脚上已有四五个肿块了。)妈妈又点了一把艾草,放进烟灰缸里,一缕灰白色的轻烟从艾草里冒出来,整个家顿时弥漫着一股清香,随着燃烧的艾叶增多,客厅变得云雾缭绕的。一条条“火蛇”不紧不慢的吐着红性子,火焰正慢慢的蚕食着艾草。

艾草虽然烧的慢,但又不容易灭掉,听妈妈说,这一点儿艾草可以烧一两个小时呢!而且驱蚊效果特别好,蚊子果然不要人嘞!

第三篇:采艾叶

清明节,家家户户都忙着采艾草,做艾糕,我们也不例外。

那是一个温暖的星期天。阿姨突然心血来潮,提议去采艾草,感受清明的味道,我们都赞成。于是,我、外婆、妈妈和阿姨就一人带着一个袋子上山去。

来到山上,到处是绿色,我以为艾草会很多。可是艾草好像故意和我们作对,爬到了半山腰才露出面目来!我挽起袖口,刚伸手就觉得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我定睛一看,是一些带刺的野草,艾草竟藏在又高又大的荆草后面。我灵机一动,跳上石板,就轻而易举摘到了艾草。我一手捏住艾草把它固定好,一手掐住下面的茎,用力往上一提,再在顶端处往下一折,一簇鲜嫩的草就像听话的娃娃落入我的`手里。我蹲着身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艾草采着,一株也不放过。不一会儿,我就掌握了技巧,采得得心应手,能快速地抽出艾草叶,拣出鲜嫩的叶,放入袋子里。很快,一株株丰满的艾叶被我采撷光了……过了不久,我们便带着艾草满载而归,我闻着从袋子里传出的阵阵清香,心里有种就不出的喜悦!回到家,我们又把这些艾草做成了一盘盘各种口味的艾糕,甜的、咸的……

一天下来,我的脸成了灰脸,手成了白手,衣服划破了口子,裤子沾满了泥土,浑身脏兮兮的,可是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它将成为我童年美好的扉页!

后来长大了,又学了中医专业,所以对艾叶更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感情。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南方人端午时除了插艾,还会插菖蒲。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艾草还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艾糍粑。就是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红豆沙、绿豆沙及白糖、蜜枣等馅料,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至今还会在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辛温、味苦,入脾、肝、肾经。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现在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草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民间用艾草治病的土方、验方更是枚不胜举。比如:艾草加姜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又如:艾草加红花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或瘀血。再如:艾草泡脚加盐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喉痛、气躁心烦、上火下寒、脚腿肿胀。艾草加花椒2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等等。

而今,又是一年端午节。这飘荡了几千年的艾香,还是那样浓郁,那样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