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做题时一定要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草地上的月亮
丁立梅
①夏天正热烈的时候,我意外撞见一块美丽的草地。有月的夜晚,我邀人一起,盘腿坐在草地上,听风吹,听虫叫,听花开,听草与草的喁喁私语。夜的声音,丰富得令人惊奇。
②月亮掉在河里。河水清幽幽的,河里的月亮,便显得格外俏皮。像喜欢探险的孩子,偏要往了那幽深的地方去,一步一探,一步一惊叫。这是月亮的快乐。
③一艘驳壳船停泊在不远处的水上。月色把它的坚硬,泡成柔软。它看上去,很像一蓬青绿的小岛,浮在水面上。我认识那船,外地人的,男人女人,还带着两个五六岁的孩子。是两个男孩,看上去像双胞胎,一样黝黑的皮肤,一样圆溜溜的眼睛,壮壮实实的。他们在岸上捉蚱蜢,追蜻蜓,玩得不亦乐乎。有大船运来货物的时候,男人女人就忙开了,他们的驳壳船,承载着卸载货物的重任。那是晴白的天。
④一些时候,河岸静着,男人女人闲着。船上的桅杆上,扯出一根绳索来,女人在晾衣裳。家常的衣裳,一件一件,大大小小,红红蓝蓝,有岁月静好的意思。男人呢?男人竟在船头钓起了鱼,天热,他打着赤膊,相当地悠闲自得。有天黄昏,我走过那里,竟意外发现他在船头拉二胡。女人进进出出,并不专心听。两个孩子在打闹着玩,也不专心听。男人不在意,他拉了自己听,拉得专注极了,呜呜哑哑,呜呜哑哑。那是他的快乐。
⑤我想起另一些场景。那个时候还小,邻家有个老伯,相貌奇怪,嘴角歪着,脸上遍布疤痕,手脚亦是不灵便的,走路抑或递物,都抖抖索索着。听大人们说,他年轻时,遇一场大火,家人悉数遇难,唯他死里逃生。村人同情他,给他重新搭了两间茅屋住,分配了两头牛,让他养着。日日见他,都是与牛同进同出的。
⑥他却喜欢歌唱。有人无人时,他高兴起来,都会扯开嗓子吼几句。唱的什么歌无人说得清,反正就那样唱着,头微微仰向天空,嘴巴大张着,一声接一声,乐着他自己的乐。每逢他唱歌,村里人都会笑着说,听,谢老大又在学牛哞哞叫了。谢老大是村人对他的称呼。可能他是谢家最大的孩子——这是我的猜测了。我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
⑦他并不介意村人的取笑,照旧唱他的,头微微仰向天空,嘴巴半张着。他身旁的牛,温顺地低着头,吃着草。
⑧也见他在夕阳下喝酒。作下酒菜的,有时是一碟萝卜,有时是一碟咸菜。他眯着眼睛,轻呷一口,并不急着把酒咽下去,而是含在嘴里,久久咂摸着,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容。我远远站着看,以为那酒定是世上最好的美味。某天趁他不注意,偷喝,麻辣出两眶泪。经年之后,我始才明白,他品尝的,原是心境。
⑨月亮升得越来越高,升到草地的上空。夜露悄悄落,落在草叶上。这个时候的月亮,变得更调皮了,它钻进草叶上的'每滴露珠里。于是,每滴露珠里,都晃着一个快乐的月亮。我坐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月亮中间,跟虫子比赛吟唱,心境澄清,我也像一枚快乐的月亮了。
⑩快乐,原是上帝赋予每个生命的。公平,无一遗漏,如阳光普照,如月光倾洒。无论贵贱,无论贫富。
(文章有改动)
19.文章用恬淡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平凡人的生活及快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三个场景。(3分)
答:
20.文章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1.阅读文章第④段,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你对“岁月静好”的理解。(3分)
答:
22.文中写“我”偷喝邻家老伯的酒,“经年之后,我始才明白,他品尝的,原是心境”。邻家老伯有着怎样的心境呢?(2分)
答:
23.有人评价丁立梅的散文“有一幅优美的背景,有一两则轻灵的故事,最后得出一条富于理趣的生活哲理”。你从文中读到了哪些“富于理趣的生活哲理”?(3分)
答:
《草地上的月亮》阅读答案
19.作者夏夜草地赏月、船家自得其乐、谢老大饮酒唱歌。(各1分,意思对即可)
20.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生动写出了水中月亮的活泼、美丽,为下文做铺垫。(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1.船夫一家虽然生活简单而又艰辛,但嬉戏玩乐的孩子、辛劳持家的主妇、自得其乐的男子组成了一幅和谐生动、安静美好的图画。(3分,意思对即可)
22.邻家老伯虽丑陋、残疾、孤单且贫穷,但他坦然豁达、安静平和、简单快乐,这也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2分,意思对即可)
23.风吹、虫鸣、花开、草语能带来自然的快乐;孩子的嬉笑追逐,船夫的钓鱼拉琴,女人的忙忙碌碌能带来家庭的快乐;无人时的歌唱,夕阳下的品酒能带来生活的快乐。(3分,意思对即可)
【例1:宁夏:走过十六个春夏】
你们牵住我的双手,我们就一起走过十六个春夏的幸福。
——题记
左手·深沉
六月天的光景,父亲总陪伴幼小的我坐在窗前,点亮一盏灯,我们一起等待暮色降临。父亲总用紫砂壶泡一壶菊花茶,袅袅蒸腾的水汽里有黄晕的灯光,映着我的脸颊。
这种时间里,父亲总会翻开一本书,用他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带我念诵那些古老的诗篇。是“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的画卷,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琴音,抑或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悠然。父亲深沉的声音里,这些文字甩开飘逸的水袖,踢开灵秀的裙摆,带我走进语文最动人的美好世界。
依然记得那些一起走过的夏夜里,父亲的声音,犹如蛰伏着的最温暖的`海,又似轻轻漾动的晨风,一字一句,饱含对女儿深沉的挚爱。
右手·温暖
阳光很好,我坐在阳台上的藤椅里,看母亲幸福地忙碌。
风里氤
一起走过的清晨里,总有满世界的阳光,母亲的笑是流淌在我心间的诗意,永远不会厌倦的温暖。
远方·幸福
“你在,就心安。”想起丁立梅的这句充满温情的话。时光荏苒,我们仨就这样手牵手,一起走过无数时光。
也曾有风雨,但我们紧紧依傍,便会有幸福的阳光。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满载了爱与暖,一直一直通向时光的尽头,通向远方幸福的原野。
父亲、母亲,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上,每一朵花都开放着“家”的真谛。
愿幸福长相伴,愿时光不老去。
【例2:天津:晒出我的_】
我们看到,根据东学堂语文的总结分析,天津中考
与此同时,作文语言水平的提升,必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虽然《读者》《意林》这种杂志的水平并不多么出色,但对于正在培养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初中同学来说,也不妨将其作为一个模仿并超越的对象。如果考生在语言表述方面较有天分,那么梁实秋、梁遇春、张晓风的散文,则是帮助考生提升语言品位、朝更高层次迈进的好的养料。当然,积累优美的句子只是一个方面,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清楚其表达上的功能和使用范围,才是头脑清晰的备战方法。
此外,结构上,考生要特别注意段落的层次感,形成一段段的深化,段数在五到六段即可,不要太过零碎;立意上,考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情,尽量深层次地体悟“以小见大”的内涵;或者采用“情感交互体系”,采用例如“妈妈爱我、我爱妈妈”这种双向的故事结构,这样的写法,更能深化文章的立意,使其坚实、厚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无论各位准初三的考生们现有水平如何,相信只要备战得法,确保效率,你们一定能够在2016年的天津中考作文考场上,取得理想的成绩!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