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壮乡三月三的优美句子 正文

壮乡三月三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13 23:02:31

【描写三月三的唯美经典句子一】

1. 三月的小雨,三月的微风,从我的脸上轻轻走过。

2. 三月的春风抚弄着我的发梢,除了带来丝丝的困惑,也给我带来了一阵心寒。

3. 三月,本是桃红梨白,然而,今年冬的余威,似乎特别强劲,至今尚不想褪尽那股让人生厌的寒意。描写三月的优美句子。

4. 三月初春,谁能料想今日阳光灿烂后,明儿又一阵春雨一阵风„„

5. 三月如歌,万物齐吟。南风暖窗,樱树花开,犹似粉蝶翩翩舞,烂若云霞;玉兰绽放,天女散花,满树堆雪,如棉似絮;连翘簇簇,满枝挂金;熙熙攘攘,皆为春开。

6. 三月轻盈的脚步,在柔软的雨丝中穿行,在盈盈的笑意中,柳梢绿了,草地渐茵。

在春的旋律里,宛如窈窕淑女,欲语还羞,曼妙的舞姿,柔美的气息,给我们带来嫩绿朦胧的遐想。

7. 三月,是春天的季节,三月,是花儿的家园,它们笑着,张开了小嘴,吸着春天的气息,互相笑开了颜。

8. 三月的春风虽然不像冬天的风般凛冽激昂,虽然不如夏日的凉风般宜人,却让我们获得新一轮的生命与感悟。她轻轻地爱抚着我们,就像是温柔的母亲,唤醒我们陈旧的回忆。

9. 三月的温和透着别样的亲切,轻柔地拂人脸颊,几分腼腆,几分矜持,几分神秘,钟情于我的诗韵,飘逸着我的灵魂,悠然着我的思绪。

10. 又是三月天了,又是风筝满天 和孩子一起将春天放飞,把思念的种子埋进泥土里,把希望的长线交给孩子

11. 阳春三月,桃花怒放,黄海岸边,就像落下了百里胭脂云。

12.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13. 喜鹊在枝头。春风杨柳燕影斜。风如酥,花似火。十里桃花相映红。雨后春笋,争相破土而出。小麦青青,一片粉花翠浪,远处近处的田畴里,春风泛起涟漪。阳春三月,微风和煦,绿柳含烟。漫天飞着软绵绵的柳絮。

14. 清晨,春姑娘穿着美丽的衣裳,舞着暖风,招展地笑着向我们走来,给大自然披上了新装,使万物显现出无限生机.一缕缕金黄色的阳光撒向刚披上新装的草地,阳光照耀着小草上的露珠儿,露珠儿显得晶莹透亮,美丽极了

15. 阳春三月的太阳照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们都脱下了厚厚的冬装,可爱的小燕子又从南方飞回”老家”了,柳树今年又长出了长长的枝条,像小姑娘的辫子。

16. 三月的细雨如丝如雾,隐隐只能朦胧着感觉,绵绵地又似柔情的世界,笼罩在周围,似一种如梦如幻的幻境,漫步微雨中,感受“小雨纤纤风细细”的美丽与浪漫。

17. 三月的春风带来了温暖的阳光,三月的阳光带来了明媚的天气,三月的天气带来了娇艳的花朵。我们在这美丽的季节相约,带着春的希望共同走向学习的殿堂。

18、难得的桃花雪啊!你来得太及时了,土地需要你,庄稼需要你,人们需要你,看啊!它们飘过田野,洒在村庄,落在人的身上,甜在人们的心里。

19、三月的春风虽然不像冬天的风般凛冽激昂,虽然不如夏日的凉风般宜人,却让我们获得新一轮的生命与感悟。她轻轻地爱抚着我们,就像是温柔的母亲,唤醒我们陈旧的回忆。

20、正是桃花开放的时候,雪悄然无声地来了,开始,星星点点,零零落落,一会儿,雪片大了,密集了,漫天飞舞。眼前的雪,明净透亮,带着水气,更兼三月春风做伙伴,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显得轻松自然。

21、又到了阳春三月,花红柳绿的时节。万物复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22、农历三月三,是传统的“风筝节”,在我的故乡,这个时候是孩子们的天堂。春风微微地吹过田野和山坡,天空中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大的小的,圆的方的,长的短的风筝。有蜈蚣,有蜻蜓,有瓦片,还有燕子„„

23、三月沐风,空山凝云。与友信步闲游,极目远眺楼外青山,残阳冠于其顶,艳阳沸血,掩旁之柏翠,尽显其色:又似一含醉之绝世舞姬,粉面桃花,醉眼迷离,秀口吐芳。

24、三月的春风抚弄着我的发梢,除了带来丝丝的困惑,也给我带来了一阵心寒。

25、伫立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里,绿色的律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春的阳光破解着三月的鲜活明媚和它的秘密,给了我一个美丽的诱惑。娇柳媚花青山溪水薰风细雨„„无需渲染的意境在鸟语花香中蕴满了丽词佳句,款款深情,和谐悦耳。

26、又到了阳春三月,花红柳绿的时节。万物复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27、陶醉于清风美酒意,古韵渺渺中,感悟人生,心怀美丽,愿我们的生命中永远有三月春天。

28、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描写三月的优美句子。

29、我戴着用树叶做的帽子,穿着美丽的裙子,在树林里遨游着,与各种动物植物和谐相处。三月的微风,与我一起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翩翩起舞。

30、三月轻盈的脚步,在柔软的雨丝中穿行,在盈盈的笑意中,柳梢绿了,草地渐茵。在春的旋律里,宛如窈窕淑女,欲语还羞,曼妙的舞姿,柔美的气息,给我们带来嫩绿朦胧的遐想。

【描写三月三的唯美经典句子二】

1、迈进桃花园,一股花香就扑鼻而来,让人陶醉。再往里走,就看到了满是春意,净是粉红的桃花,这般美景让我觉得我来到了世外桃源。满地的花瓣组成了一张长长的地毯,我在这脆弱的地毯上行走,每走一步,都生怕这些花瓣会很疼。

2、三月的号角已响起,沐浴着和煦春风的我们,是否还记得那样一个身影?他只是一滴水,却滋润了土地;他只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却温暖着人们的心田;他只是一粒粮食,却哺育了有用的生命;他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却撑起了精神文明的脊梁,他就是--雷锋。

3、一曲春魂,心怀美丽,悠长的守望涌动着神韵的三月天,行云流水间梦断天涯,幽香的诗句在无我的境界里寻找远古的风雨,释放情怀,悠悠心曲流淌着水一般的文字。

4、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5、陶醉于清风美酒意,古韵渺渺中,感悟人生,心怀美丽,愿我们的生命中永远有三月春天。

6、农历三月三,是传统的“风筝节”,在我的故乡,这个时候是孩子们的天堂。春风微微地吹过田野和山坡,天空中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大的小的,圆的方的,长的短的风筝。有蜈蚣,有蜻蜓,有瓦片,还有燕子……

7、正是桃花开放的时候,雪悄然无声地来了,开始,星星点点,零零落落,一会儿,雪片大了,密集了,漫天飞舞。眼前的雪,明净透亮,带着水气,更兼三月春风做伙伴,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显得轻松自然。

8、三月的春风抚弄着我的发梢,除了带来丝丝的困惑,也给我带来了一阵心寒。

9、三月的小雨,三月的微风,从我的脸上轻轻走过。

10、我戴着用树叶做的帽子,穿着美丽的裙子,在树林里遨游着,与各种动物、植物和谐相处。三月的微风,与我一起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翩翩起舞。

11、三月沐风,空山凝云。与友信步闲游,极目远眺楼外青山,残阳冠于其顶,艳阳沸血,掩旁之柏翠,尽显其色:又似一含醉之绝世舞姬,粉面桃花,醉眼迷离,秀口吐芳。

12、三月的春风虽然不像冬天的风般凛冽激昂,虽然不如夏日的凉风般宜人,却让我们获得新一轮的生命与感悟。她轻轻地爱抚着我们,就像是温柔的母亲,唤醒我们陈旧的回忆。

13、三月轻盈的脚步,在柔软的雨丝中穿行,在盈盈的笑意中,柳梢绿了,草地渐茵。在春的旋律里,宛如窈窕淑女,欲语还羞,曼妙的舞姿,柔美的气息,给我们带来嫩绿朦胧的遐想。

14、猛一抬头,竟发现,天空中出现一道天蓝色的光环,上下都被厚厚的云笼罩,可却透着光亮,远处深蓝小山,竟貌似还是海市蜃楼。哼,我又在遐想了。不过真的挺美的。仿佛三月的眸子,随时就要透出光亮。

15、伫立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里,绿色的律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春的阳光破解着三月的鲜活明媚和它的秘密,给了我一个美丽的诱惑。娇柳媚花、青山溪水、薰风细雨……无需渲染的意境在鸟语花香中蕴满了丽词佳句,款款深情,和谐悦耳。

16、三月的温和透着别样的亲切,轻柔地拂人脸颊,几分腼腆,几分矜持,几分神秘,钟情于我的诗韵,飘逸着我的灵魂,悠然着我的思绪。

17、又到了阳春三月,花红柳绿的时节。万物复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18、阳春三月的太阳照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们都脱下了厚厚的冬装,可爱的小燕子又从南方飞回”老家”了,柳树今年又长出了长长的枝条,像小泵娘的辫子。

19、难得的桃花雪啊!你来得太及时了,土地需要你,庄稼需要你,人们需要你,看啊!它们飘过田野,洒在村庄,落在人的身上,甜在人们的心里。

20、三月春风,始终有一个名字,暖暖地拂过,打开了每个人的心扉。

导语:广西壮族三月三是很隆重的,下面是壮乡三月三作文,600字左右,为大家提供参考。

壮乡三月三作文600字 篇1

壮乡的“三月三”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有吃五色糯米饭、唱山歌、抢花炮等习俗。下面我就来详细地讲解吧。

No.1五色糯米饭

壮乡人在三月三、清明等节有吃“五色糯米饭”的习俗。壮乡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颜色鲜艳,由白、黄、红、紫、黑五种颜色组成。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作用,染黄颜色的栀子具有清凉解热凉血等作用,而染黑色用的则是枫叶。《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泻益睡,强筋益气,久服轻身长年”的作用。用枫叶煮出来的饭,能“坚筋骨,益肠胃、补髓。”后来,壮乡人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每到节庆日,五色糯米饭的清香便萦绕着壮乡人的生活。

No.2唱山歌

广西壮族山歌是文化的精髓,主要靠口头创作,随意而出,曲调悠扬,歌词以七言四句为主,讲求平仄押韵。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和合唱等,伴奏乐器一般为二弦、竹萧、南胡等,配合歌声抑扬变化,听来可是别有一番风味。

No.3抢花炮

抢花炮是一种流行侗族、壮族和仫族等民族中的传统文娱活动,已有数百年历史。由于它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所以长盛不衰。

传统的抢花炮方法,场地通常在河滩或山坡上,不限人数,只放三炮,每炮大家一起抢。花炮是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圆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放在炮架(送炮器上)。炮架用的是旧式铁笼,内装火药点燃火炮,先后把三个花炮轰上天空,带落下时,所有人员都可奋力夺取。按民间传统,抢得头炮者,人财两旺,抢得二炮者,五谷丰登,抢得三炮者,吉祥如意。因此,参与抢花炮的人个个奋勇争先,互不相让。花炮最终被某人抢到后,唢呐声、鞭炮声响成一片,场面十分热闹壮观,胜利者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这就是壮族农历“三月三”的风俗。

壮乡三月三作文600字 篇2

三月三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其间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给人们带来许多快乐。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是江南一带的俗话。传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是王母娘娘的生日。这天一大早,好心的王母娘娘为了天下人少受疾病的磨难,命观音娘娘普降圣子。于是最有灵气的地菜,便充当了这一爱心的使者。

地菜是一种绿色植物,小小巧巧的叶片贴地而生,学名叫荠菜。幼苗时期很不起眼,不仔细看很难找到,也许是为了方便人们采挖吧,地菜一般长在堤岸和菜地里。地菜是随了春风春雨来的。春风过处,你会看到嫩嫩的地菜齐刷刷的钻出地面,你会发现一大片绿油油的地菜挺起了腰杆,叶片儿托着一粒粒珍珠般的小雨滴,让你感到生机盎然,耳目一新。

民间不仅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还流传着“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可见荠菜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在中药裹,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止血,明目等效用。

与其它少数民族的三月三相比,我们江南毫无特色可言,仅仅是吃的节日罢了。

像聚居在贵州、湖南、广西的苗族、瑶族的三月三是“花炮节。”这天,人们喜气洋洋地观看或参加富有特殊竞技性、对抗性的体育运动——抢花炮比赛。花炮是个直径6厘米、外缠彩绸的铁环,点燃火药后,铁环被轰到场地上空。当铁环坠落下时,凡拾夺者使得分。

还有许多的民族在三月三日有不同的节日,这一天,其是欢乐无比啊!

壮乡三月三作文600字 篇3

农历三月三,也叫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节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三月三活动,广西首次在三月三节日放假两天,实在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细雨绵绵,我来到了壮乡。这壮乡隐藏在群山怀抱之间,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脚楼,满地都是嫩绿的野草,一副多么美丽的田园诗画啊。朴实的壮族人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进屋里歇息,避雨。我进了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热情地给我沏上了一杯热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谈起来,对三月三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传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人们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

雨停住了,人们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热起来了。只见方圆几十里的壮族男女青年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来到了精心搭制的歌圩台上载歌载舞。圩台周围人山人海,煞是热闹。我好奇地望着舞台上,只见男女分成了两个队,像抛绣球一样,你抛来一句,我就回一句。对山歌到了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内容也更精彩纷呈了。姑娘唱问:“什么结果一条心?”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结果一条心呀!”还有很多斗智的歌词,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带入到了思索歌词之下句的境界中了。蓦然回过神来,才知壮乡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壮乡人民对于歌曲的追求之多,这些早已把人们都折服了吧。 天色晚了,人们渐渐散去了,但这壮乡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了人们心中。

壮乡三月三作文600字 篇4

长沙的习俗可真不少,可我最爱的习俗便是三月三日喝地地菜汤了。

地菜又叫芥菜,三月三日时,长沙人便会煮地菜汤。

煮地菜汤时,人们还会加上几个鸡蛋。煮好的地菜汤美味可口、香气扑鼻而来。咬上一口鸡蛋,鸡蛋已融入了地菜的清香,非常美味,让人咬了第一口,就想咬第二口,第二口还没咽下去,就迫不及待地去咬第三口…… 就这样,一个香喷喷的鸡蛋一下就被吃完了。

在我们家,老的小的都爱吃地菜煮鸡蛋。这种美味又营养的汤,老少皆宜!

三月三未到,妈妈便会出门买地菜,老长沙话叫:“买地菜子。”到了三月三日,我们家就要煮一大锅地菜子水(家里人讲长沙话,叫它地菜子水)。灶上架起一只大锅,把水煮沸,再加入”地菜子”,待锅中飘出清香,就该往锅中放鸡蛋了。在煮鸡蛋这方面,讲究可多啦。要先用清水煮熟鸡蛋,煮熟后凉会儿,然后剥壳再放入飘出清香的地菜子水中煮。这一煮,差不多得半小时,把地菜子中的'营养逼出来渗入蛋里。

煮地菜汤还有许多技巧需掌握。比如说什么时候开始煮蛋,因为加入鸡蛋的时机非常重要,一点都不能耽误,不然地菜与鸡蛋就不能最完美的融合了。

地菜子水煮好后端上桌,马上就会被全家人瓜分完。这么好喝的地菜子水,不被一下抢光才怪呢!

其实呢,长沙的习俗我都喜欢,只是我对三月三日的地菜汤情有独钟,我喜爱它那清香,那美味的口感……

壮乡三月三作文600字 篇5

“草长莺飞二月天,湖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月初三,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我和哥哥来到了草地上放风筝。哇!各种各样的风筝布满天空,有燕子的,有恐龙的,有兔子的,还有大象的,奇形怪状的风筝数也数不清。

我拿起风筝向天上一扔,飞快的向前跑,可风筝怎么也飞不起来。哥哥也试了一试,还是飞不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疑惑的问。

这时哥哥对我说:“你不要灰心,虽然前两次都失败了,但他总会飞起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听了哥哥说的话,要放弃的我又充满了信心。一鼓作气的拿起风筝,这一次我和哥哥一起来完成。我在前面拿着风筝,哥哥在后面放线。三,二,一,跑,我拼命地向前跑,哥哥也努力的在放线,慢慢的风筝像飞机一样飞了起来,我看着它快乐的身影在天上越飞越高。

我和哥哥在地上随着风筝的飞行轨迹追逐奔跑,周围是喝彩声和欢笑声。风筝在天上飞,我们在地上追,风筝就是快乐的使者。天上有一群快乐的风筝,地上有一群快乐的孩子。

通过我和哥哥的努力,风筝终于飞了起来,我们也通过自己找到了快乐。经过这次放风筝的经历让我知道:“做一件事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快乐就在我们的手中。

壮乡三月三作文600字 篇6

布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在黔西南州主要分布在南北盘江两岸。我老家是布依族,居住在贞丰县平街乡的北盘江岸边。布依族有许多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节日是布依族三月三。

我们布依族村子每年由五家人轮流做东,牵头组织做每年的节日活动。三月三的节日由东家开会决定收钱的多少,然后分头告诉各户,大家按照规定的时间把钱交上,东家在节日的前一天把东西准备好。

节日当天,小孩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新服装,欢快的跳舞,尽情的歌唱;年轻的哥哥姐姐在做古歌比赛;阿姨们上午在家里打糍粑,下午去藏山;叔叔们杀猪祭山祭祖。

神秘的仪式在寨中的古树下进行,只有大男人才能参加,做一些神秘的活动,我们不知道。仪式开始前,由东家和先生在村边路上的树枝上挂稻草绳作为标记,有专人看守着。东家大喊:“各家各户藏山喽!

各家各户藏山喽!

……”家家户户纷纷关门上山,就开始藏山。仪式开始了,外面的人不能进村,也不能路过村子,否则将受到惩罚。仪式结束后,东家又大喊:“各家各户回家喽!

各家各户回家喽!

……”大家回家做饭祭祖。

在山上的活动有古歌比赛、吹木叶比赛、斗牛比赛、放风筝比赛等等。

古歌比赛在树林里进行,男女分为两派,一边问一边答,场面非常热烈。答对的大家热烈鼓掌,答错的大家嘲笑他们。比赛一直持续到傍晚,大人叫回家时才收场,大家依依不舍地分手了。

参加布依族过三月三,你会觉得非常有趣!

壮乡三月三作文600字 篇7

三月三,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时间在农历的三月初三,古代称上巳(sì)节。魏晋以后,上巳节才改为三月三。后代的子子孙孙逐渐的在今天飙歌、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等。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是纪念黄帝的节日。同时,华历三月三日,古轩辕生于之世,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诞辰。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所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一大早我就起了床,看见妈妈在用一种我不知道的青菜煮鸡蛋。我禁不住好奇心就问:“妈妈,这是什么菜?为什么用它煮鸡蛋?”妈妈一边煮鸡蛋一边对我说:“这叫荠菜,荠菜味甘、性凉,对肝、脾、肾经、明目等效用。因为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所以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

下午,我们一家四口一起到久负盛名的鱼峰公园。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41位民歌手汇聚柳州市首届三月三“鱼峰歌坛”飙歌。壮族山歌、侗族大歌、苗族歌鼟(tēng)、蒙古族长调、回族花儿、陕西信天游、四川巴山背二哥……人们以歌叙事,以歌传情,咏叹生活的喜怒哀乐。原生态山歌盛宴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大饱耳福、眼福。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三月三,大家来飙歌;三月三;你我乐呵呵!

壮乡三月三作文600字 篇8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又来到了。奶奶早就打电话给爸爸,叫我们一家三口要回老家过“三月节”。这一天在南平市南山镇江口村热闹非凡,家家户户点蜡烛,放鞭炮,一大早大家就挑着素菜去庙里祭祀。

祭祀过后,最忙碌,最有意思的就是做米粿了。奶奶把浸泡了一夜的梗米捞起来沥干,放在锅里煮软后再捞起来晾了一会儿,就端到大厅梁边的石臼旁。这时候,原本在大厅里谈笑风生的舅公、叔叔、伯伯们都围过来,开始大显身手了。舅公端来了一盆水,叔叔已经扬起了大木槌,一锤、两锤、三锤……准确有力,重重地捶打着石臼里的米饭。只见舅公趁着叔叔把木槌扬起的那一刹那,双手在盆里沾了点水,迅速把石臼边的米饭扫到凹槽里,他刚把手收回来,叔叔的木槌又落下去了。我紧张地心都提到了喉咙口,而他们却一边说笑一边舂,既轻松又默契。大约半顿饭的工夫,米饭有些绵了,把它盛到饭蒸里蒸上两个小时左右,再倒进石臼里舂。舂好后,米饭已是又细又粘,像个大雪球。我自告奋勇,把它端到饭桌上,奶奶、舅婆、婶婶还有妈妈就围坐在圆桌旁,把早已炒好的馅包进粿里。一个个的米粿真像一个个白胖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咬了一大口。嗯,粘糊糊香喷喷的,有米香,有馅香,好吃极了,见到我这一副馋样,大人们都笑了。

“三月三”在大人的忙碌中,孩子的欢天喜地中来了又去。提着米粿,抱着自己亲手挖的碗口大的竹笋,我恋恋不舍——又是一年“三月三”。

第一篇:壮乡三月三习俗

在广西境内,不少壮族聚居的农村,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歌节。

届时,四面八方的壮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约定俗成的地点,畅怀对歌。在桂西巴马、都安等地,每到歌圩前夕,姑娘们相约到“歌圩点”搭歌棚,用自织自染的黑、白、蓝各色土布盖棚、围棚,比赛哪个歌棚搭得宽敞,哪个歌棚的布织得工艺精美。歌棚内设座、备茶,款待前来对歌的小伙子们。“歌圩点”四周邻近的村寨,民众蒸五色糯饭、做米粉、备菜肴以接待远方来客。届时,不论认识不认识,进哪家都会受到热情款待,歌圩当天,天蒙蒙亮,男女青年们就梳洗打扮,染红鸡蛋,蒸五色糯米饭,把饭装进精巧的小布袋里,把蛋装进玲珑的丝网络袋里,赶歌圩去。

老歌手做年轻人的艺术指导。来唱歌和看热闹的年轻人,往往以村屯为单位,打扮得齐齐整整,特别女青年,同一个村屯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样的发辫,发辫上系同样的头绳、花结,同样的刘海发式,包同样的花头巾,同样色彩、样式的上农、长裤和花鞋。众人进入歌场,先游逛一周物色对象,然后入棚对歌。你问我答,通宵达旦,连唱三天。有的女坐一排,男坐一排,也有男女共坐一排,但保持一定距离。在不流行歌棚的地方。便在野外对歌。也有些地方日间在野外对歌,夜间转到村寨对歌。在村寨对歌的,有些地方女歌手在室内,男歌手在户外,有些地方男女双方都在户内厅堂对唱。各地对歌,大都有一定的歌路,如“初会”、“探情”、 “赞美”、“热恋”、“定情”、“离别”以及“相思”、“重逢”、“责备”等,有些地方还有“抢歌”与“斗歌”的风习。如靖西、德保一带,男方甲向女歌手唱歌求答,女方乙答唱后,双方便展开对歌;倘若这时另一男方丙来晚一步又想与女方乙对唱,便唱歌把甲方挤出去,这便是抢歌。抢歌是否能成功,要看甲、丙两方的歌才与歌艺,甲、丙两方用不同歌韵的歌向乙方献殷勤,乙方若仍用甲方的歌韵答唱,丙方便抢歌不成,乙方若改用丙方的歌韵答唱,丙方便胜利而甲方便告失利了。斗歌是甲、乙两方在对唱中出奇制胜斗歌才、歌艺的歌。在三月三歌节中,倘若男、女双方越唱越有情,往往双方互赠礼品,互约今后相会之期,姑娘所赠多为自制布鞋。

第二篇:壮乡三月三习俗

壮乡的三月三,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日子――歌节。但小凡家乡的习俗是,三月三要扫墓。今年三月三,小凡的家乡更是丰富多“彩”――六合彩。

三月初二那天,小凡满怀希望地从学校回家。在车上,第一感觉便是多彩。那些从外地打工回来的人、从城里老家的人、办货回去的人等所谈论的话题,大都是关于“六合彩”的。“今年我连春节都不回家,就是为了省下车费多买几个码,却还是没有发财。所以现在专程回家扫墓,求祖宗多多保佑,中他个大红彩,发他个大横财。”“去年祭品我办得不够丰富,所以买码很少中。今年特买了很多祭品,还有很多鞭炮,连纸钱都买面值最大的。等扫完墓,老子就发财了。”“今天是星期四,今晚又要开码了,你们说会出什么?”“我说会出33,就要三月三了嘛。”“我所会出‘鸡’,因为明天我们就要杀鸡祭祖了。”“我说会出‘红波’,明天我们就要放红鞭炮了嘛,今晚肯定爆红。”“哪有你们这么猜的?我看了各种码报,综合得的结果最有可能是09、13和44。”“不对,不对!我老表刚打电话过来,说是特码32。我老表是在乡府当职的,汇聚各路消息,难道你们还信不过?”“你以为官家对了?昨晚我老妈托梦给我,说是40,准没错。一定是她老人家知道明天我就要去扫她的墓了,所以今晚先让我发财。”……

小凡突然想起陈星的一句歌词:越靠近那故乡心情越凄凉。当时听来确有一番浓浓的思乡之情,可如今想来却别有一番滋味。真的是凄凉啊,凄凉的有点可怕!

回到家时,已是落暮时分。吃晚饭时,又一种多“彩”的气氛向小凡扑面而来。桌上六种菜,六种色彩,象征着一种东西――六合彩。在多“彩”的饭桌上,弥漫着多“彩”的谈笑。这顿多“彩”的晚饭,小凡一点食欲都没有。很快他毫不犹豫地放下碗筷,坐到电视机前,电视上正播着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联欢晚会。同样是三月三,别人载歌载舞,自己却为了等待扫墓而身陷一片多“彩”之中,小凡不禁升起一股伤感之意。

晚饭过后,小凡家陆陆续续地来了很多人,他们带着一张张小凡似熟悉又似陌生的面孔。他们不是为了闹一场欢聚,而是在集体等待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的到来。

小凡原以为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没想到反而陷入更浓的多“彩” 之中。这种多“彩”的气氛仿佛掩盖了荧屏的色彩,这种多“彩”的声音甚至盖过了电视上的歌声……

小凡的心不断地往下沉,压抑得快要透不过气来。蓦地,他不由自主地拔腿跑到门外。他只有不断地逃避,才能使心灵的那一方净土得到战时的安宁。

21:00,终于,激动人心的电话响起,开码了:23,鼠,红波。这回可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可了闹了!“哇噻!祖宗显灵了,显灵了!我发财罗,发财罗!”“切!刚中10元就喊发财了?我中了30元呢,得了1200元,那才叫发大财呢!哈哈哈……”“还发财呢,我看你还补不了以前所亏的。”“没关系,等明天扫完墓,就会财源滚滚来了。”“靠!什么鬼弄的鬼?明天就有得吃了,却还是没给我中!”“你就别嚷嚷的埋怨祖宗了,都是你命不好。”“你这点算什么?!我买了百来元呢,却连一块都没有中!”……

从学校回家到现在,也不过半天,小凡已像在煎熬中度过。明天还有长长的一天呢,也不知该怎么熬过了。一种莫名的害怕感从心底涌起,小凡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崩溃。

躺在床上,虽然已是夜深人静,但小凡眼前挥之不去的却是多“彩”的情景,缠绕耳旁的总是多“彩”的烦嚣之声。这一夜小凡失眠了,为了今天,也为了明日。但是,他想,这一夜失眠的人,不只他一个吧?

清晨,又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三月三,这是一年一度的壮乡歌节,也是小凡家乡习俗的扫墓日。但这一天对小凡来说,却是既期待又害怕。在他辗转反侧的`时候,他急切地期待黎明的快快到来。但一想到在孤枕难眠时涌现出来的噩梦般的情景,又不禁感到害怕,这时他宁愿天永远都不要亮。但天还是亮了,无情地亮了。天若有情,那它为什么没有看到一可怜的孩子的心?

小凡带着黑眼圈,茫茫然挑着一担祭品,与父母来到乱坟岗上。那里已聚集了很多人,都是冢里灵魂――假如真的有所谓的灵魂的话――的胤嗣子孙或亲戚朋友。那些灵魂在世时大多都有多彩的人生,但他们的“多彩”是一种光彩,归去时也是一片纯洁,不带一点污浊的色彩。但在阴曹里等待了一年的这一天,他们没想到等到的却是一场多“彩”的祭祀。

有的坟前摆放着的在碗里堆成个小山似的糯米,被染上了六种不同的颜色,光怪陆离的色彩看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本来纯洁白净的一粒粒糯米,却被染上了六种看起来有些恶心的颜色。假若糯米有感情,也不知它会不会为自己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

小凡惶惶地依照父母的意旨摆好祭品,却惊异地发现一件看起来有些荒唐可笑的事,有的坟前用来垫祭品的纸张竟然是――码报!但他并没有感到特别的意外,因为这种情况本来就在“情理之中”嘛。他也没有笑出来,反而感到一种茫然的悲哀。

祭祀祖先本来是一件很庄严的事,但就现在看来却不是那么回事,整个本来很荒寂的坟场此时正笼罩在一片喧嚣繁杂的多 “彩”之中。“我家糯米都染成六色的――六合彩啊!祖宗泉下有知,肯定会为我的执着与诚心所打动的,也一定会带给我好运气。”“看!我连垫祭品的纸张都是用码报的,这回该带来好运气了吧。”“希望父亲今晚托梦给我,告知下期码号,儿子感激不尽。”“鸡肉酒食全摆在这了,希望爷爷吃饱喝足后,吐几句醉话,好让子孙荣华富贵。”“是啊,酒后吐真言啊!喝吧,说吧!”……

鬼话连篇的谈论与祷告,听起来是那么的荒诞滑稽。看起来颇为乐闹却鬼气森森的场面,透着一种诡异的多“彩”气氛。小凡仿佛置身于一个多“彩”的魔鬼世界之中,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在这个恐怖的世界里,不仅充斥着对金钱疯狂而盲目地追求的丑态,也游移着其实并不存在却能控制着人的灵魂的形形色色的鬼神……

他害怕这个世界,同时也厌恶这个世界。他竭尽全力想改变这个世界,但这谈何容易?简直就是妄想――他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啊!就像茫茫的黑暗中的一点星火,它只能照亮自己孤独的身影,尚且不能照亮身边的东西,更何况整个黑暗的世界呢?可他又不能适应这个世界,他只能逃避,别无选择――也只有逃避,他才能摆脱这个黑暗的世界,才能求得心灵的一份安宁,才能融入另一个能给他真正快乐的世界。在那另一个世界里,天空总是那么的纯净安宁,不带一点污浊的色彩,也没有多“彩”的烦嚣,只有使人神往的快乐。他静静地等待……

一场看似庄严的参拜祭祀,一场多“彩”的虔诚祈祷,终于在一片喧嚣的鞭炮声中结束。小凡匆匆地离开了那个“是非之地”,想离得越远越好。然而,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何处不是“是非之地” ?

夜幕终于慢慢降临,漫长如十年的一天终于熬过了。今夜虽然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但还有一片天空。他释然一笑,虽然心里并不感到快乐,但至少有一种解脱了的感觉。其实,凡事都不用那么悲观,虽然你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也不能适应这个世界,但你可以勇敢地逃避,你还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是夜虽然还是一片多“彩”,但他已能坦然面对。既然暂时还不能逃避,那就坦然面对吧。明天一觉醒来,将会是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第二天,三月初四,又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他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近在咫尺,却又好像遥不可及。他起得很早,想要赶快回到哪个初二那天他离开后就一直想返回去的世界――那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世界,哪里没有多“彩”的气氛,只有充满文化的气息。

他的妈妈说,带点糯米吧,他说不了,她又说那就吃点吧,他不好再推迟,无奈得抓了一小块来吃。喉咙里干干的,怎么咽也咽不下。勉强吃了几口,味道虽然与平时吃的无太大差别,但此时他却有一种想吐的感觉。但他并没有吐出来,因为他不想让糯米受到双重虐待,那样简直太残酷了。

东方刚隐现鱼肚白,小凡已赶到路边等车。不一会儿,最早的一班车来了。他急切而兴奋地踏上了回学校的车,好象对这片孕育了他的生命的土地毫不留恋。比起初二那天满怀思念地踏上回家的车时,他现在的心情自有一番不同了。终于要回去了,向往的世界。再见了,可怜的故乡。

正当此时,他突然想起初二那天在回家的车上时的情景,心里不禁油然而生一股莫名的害怕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