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中用用兴的句子是那几句呢?大家清楚吗?
起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所以这几句都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关雎全诗赏析
《关雎》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⑦。
悠哉悠哉⑧,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⑨。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⑩。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 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逑:配偶。
⑤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服:思念。
⑧悠:忧思的样子。
⑨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友:友好交往,亲近。
⑩芼:拔取。
赏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但《关雎》究竟如何呢?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对《关雎》,我们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习俗。《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关雎》所咏未必就是这段史事的记实,但这段史实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对社会风俗习尚的描写能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融汇于社会风习的画面中,从而就更有真实感。《关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云:“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郑樵特别强调声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气的诗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视声调的和谐。《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当然,《关雎》是把表达诗义和疾徐声调结合起来,以声调传达诗义。郑玄《诗谱序》云:“《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关雎》改写1
沙洲上传来的雎鸠的鸣叫声,清脆明亮,就好像是乐师在吹奏他的短笛,我漫步在这河边的小道上,享受着春天的美景,河水平静。
我望着平静的河面,清澈的河水里,几条鱼儿正在游着,突然,我看到了一朵粉莲的倒影,再仔细一看,那原来是一位秀丽娴静的女子的倒影,你身穿粉裙,阳光为你的裙子打上了金边,你洋溢着那温柔的笑容,让人心生暖意。
啊,美丽的姑娘,我对你一见钟情,我一见你,就不知该做些什么好,你挎着篮子,前去采摘那荇菜,那荇菜有的还没长好,你弯下腰去采摘荇菜,可爱的姑娘,我看着你采摘荇菜,竟想着前去与你谈话,可我怕你不会理我,只能怔怔的站在河的对岸。
啊,秀丽的姑娘,你听,不远处传来的雎鸠们的鸣叫,多么美好动听啊,河岸的两边生长了些小花,我想采摘其中的几朵,别在你的秀发上。
那日没能与你说上话,我每天夜晚无法安然入睡,一闭眼就是你那温柔的笑颜,每天我都在想念你,不论白天黑夜,即使是闭上眼,我也好像能看见你那美丽的双眼。
啊,美丽的姑娘,我多想为你弹奏美妙的音乐,以此来表达我对你的爱恋。
哦,美丽的姑娘啊,我多想为你敲奏钟鼓,以此来换取你那美丽的笑颜。
美丽的姑娘啊,也许你不认识我,毕竟,那一日我只是远远的看了你一眼,但是,我想亲口对你说,你是我今生的爱恋。
《关雎》改写2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那河中的陆地上,河边是一片片水草,上面还沾着雨后滴下的露珠,地上长着几株美丽的花,一位文静漂亮的姑娘,正弯腰摘着花,顺便低下头用鼻子轻轻地嗅着,一袭白裙,一头飘香的秀发,纤长的手指尖是那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我站在远处,痴迷地望着那位白衣女子。
水中生着高低不齐的荇菜,湖中一叶小舟,舟上站着一个采荇人,她在船边,时而弯腰低头采荇,时而起身划舟。
我喜欢她,这也许就是一见钟情吧。我虽然碰到过她,但却不敢上前问好,我害怕她会讨厌我,即使我鼓足勇气向她说明自己的心意,我也害怕她会拒绝,我不敢承受这拒绝。
这天夜里我躺在床上,望着天上点点繁星闪烁,一直在想那件事。我在湖边遇到她,看她第一眼我就不会忘了。我翻了一个又一个身,整夜都在思念她,但追求她的愿望却难以实现。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直到想出了如何追求她。第一个方法就是为她弹琴,让她对我更亲近。第二个方法就是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第二天,我又去了湖边。
但她却没有来。
我焦急地探着头,四处寻找她。环顾四周,空空荡荡的,没有人。只有中间那一叶小舟上的采荇人在忙活。于是我就去了湖边,观察着之前那白衣女子采的花和湖边那美丽美妙的荇菜。水中高低不齐的荇菜长势之高、雎鸠鸟鸣叫声之美好、河中的陆地之宽广,都比不上我对那姑娘的爱慕追求和极度思念。我长夜难眠,思绪万千。姑娘,我多么思念你啊!可你却没有来。采荇人采摘着荇菜,这不就是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一种追求吗?
我独自想象着,沉浸在这美景中,流连忘返。
《关雎》改写3
我盼望行过万里山河,却不知是那惊鸿一瞥,竟也盼望与你行至梦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漫步于湖畔,传来“关关...”的和鸣声,两只雎鸠彼此依偎着,双眸深情似海,连风都温柔了许多。
直至我遇见你,才明白了什么是怦然心动。
“这个人真好,好到我觉得这一生突然就有了寄托和希冀。想娶她生子,看她长命百岁,万事顺遂。”
星河万顷都是你的见面礼,所以我想走向你,暮色千里皆是我的回礼。
你眼眸蕴藏星辰大海,顺水挑拣菜,眼中尽是温柔,你是道光,我愿成为追光者。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心潮澎湃,星辰闪烁,云朵温柔。想夏天带你看海,秋天一起数落叶,在华灯初上的傍晚看星星眨眼,只要和你在一起,余生如何荒度我都觉浪漫。
我多想把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都给你,却发现世界上最美好的是你。我在等,在等着你十里红妆,明媒正娶,跟你两人三餐四季柴米油盐。
我好想对你说,喜之郎的果冻真的.很好吃,,欢乐的听多了真的会欢乐,,你会不会发现这是首藏头诗?
外面锣鼓喧天,微风把烈酒吹醒,方知刚刚竟是场梦,望向枕边,孰知,梦中的伊人,已成我的新娘。
《关雎》改写4
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伴随着春风温柔的呼吸声,我渡步在波光粼粼的小河边,河水清澈见底。
在小河的对岸的草丛内传出斑鸠的叫声,我举目向河对岸望去,再次看见了美丽迷人的她
她秀丽的面容,乌黑发亮的秀发,婀娜的身姿,处处散发着诱人的魅力,我的心急促的跳着,感觉整个世界里只有我和她二人,她弯着腰,伸手采摘着荇菜,动作娴熟而优雅,芊芊细手,仿佛她就是我的梦中情人一般,美丽的可以让人窒息。
她抬起了头,望着温和的太阳,柔和温暖的阳光照在了她的身上,我看见她那灿烂的笑容,我也跟着笑了起来。傍晚回家,在梦里都是遇到她的场景,如此的甜蜜、幸福,我多希望永远都不要醒来,醒来睡去全是她的身影,内心有着说不出的喜悦,一切烦恼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我再次来到小河边,她依然在对岸用娴熟的手法采摘着荇菜茎,我多想与她交谈啊,当我试图与她对话时,她委婉地拒绝了我,我回到家,内心被失落感占据,伤心、无望等情绪迎面袭来,就这样持续了几个夜晚。
我鼓起勇气,来到了这个令我失落的小河边,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对岸采着荇菜,我解下了系在背后的瑶琴,为自己弹一首悲痛的曲子,本想宣泄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之情,却难以压抑爱慕的情绪,我叹气道:是时候该离去了。
谁知这时,那位让我朝思暮想的姑娘竟主动的与我谈话,她笑着问我:“公子,可否再弹一首曲子?”我的内心抑制住了激动感,回答道:“请姑娘赐教。”
在此以后,在黄昏之时,我便会坐在湖边,为她弹奏一曲又一曲美妙的旋律,她也渐渐的跟着旋律欢声歌唱。曲子优美的旋律与她美妙的歌声,回荡在湖面、森林之中。我无意间发现,这里比以往来的时候更加美丽。
长短不一的荇菜随着水波飘荡,我仿佛又看到她在采着荇菜茎,听着热闹喜庆的鞭炮声,我许下了永远的诺言:“贤良美好的姑娘啊,我一定用鼓奏乐来娶你!”
《关雎》改写5
雎鸠带着天籁般的嗓音不住地关关地鸣叫着,结伴双双落在河流中的沙洲上。我站在清晨云雾弥漫的岸边树林中,在安静的河面上,传来一阵悦耳如银铃般的笑声,我寻声觅去,一袭素裙,长发披在肩上随风飘动,她正悠然用手抚动泛着涟漪的河面,低头温柔的挑拣水面青翠欲滴的荇菜,她那婀娜的身姿,恬静的笑,娴熟美好的样子,烙在了心上,泛起了涟漪。
我日日夜夜都在想她,无论白昼还是黑夜,无论睡时还是清醒,那一抹清丽的身影挥之不去,那悠悠情思、绵绵愁绪使我翻来覆去难以成眠,带着我在梦中依旧找到了她。参差不齐的荇菜,她采摘挑拣,我已想到我们琴瑟和鸣,夫妻情深,我会敲钟击鼓把她迎娶回来的。可这终究是一场梦,外面锣鼓喧天,我唤来小二问他为何,他望向窗外:客官,您刚来不久,人生地不熟,这是河那岸也是这附近最美丽的女子大婚之时啊。
《关雎》改写6
成对的雎鸠在河洲上徜徉,关关的叫声不禁让我充满遐想。啊,文静又美丽的好姑娘,不知怎样我才能得到你的欣赏。
参差的荇菜随着流水的方向,在水中随波摇晃就像我的心情一样,啊,勤劳又善良的好姑娘,为何你使我在睡梦中也心旌荡漾。
我就这样白日惶惶夜不能寐地想念着你,就算在梦中也不能遗忘,啊,娴静又能干的好姑娘,请原谅我对你是这般的向往。
我想象着我们快乐的时光,你采着荇菜我为你弹唱,我们一定会浪漫地享受着生活中的时光,在钟鼓乐声中一起变得白发苍苍。
《关雎》改写7
流连于千回百转的恍若梦境中,醉心于她那风姿绰约的背影中,却被一丝熹光撑破了希望,拉回了现实中。
碧波荡漾,水天一色。
闲暇之时总会漫步于湖畔,直至夕阳落半。关关,关关那雎鸠鸟的叫声一次次响起,舒展着羽毛,一对鸟之间相互依偎,诉说着源源不断的依恋。
直至那日,遇见她,一见倾心。
一双纤手皓肤如玉,映着绿波,乌黑的长发挽做髻,点缀着一只黛色的玉簪。声音极柔极甜,双眸闪烁如星。顺水捞取荇菜,初见,便有共度一生的心愿。那日后,便日思夜念。
迟疑纠结,终于表达心意,却被婉言拒绝。独自凭栏,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浊酒入肚,苦涩蔓延不绝。几个夜晚,辗转反侧,苦不成眠,她的一颦一笑都久久在脑中闪现。
她仍如初见般眉眼如画,伊人在此,却只能在对岸久久凝望。独奏一曲,指尖翻飞难安。忽闻身后一句:公子琴艺甚好。倏尔转身,望见她眉目似花。我在为你奏一曲,可好?指尖涌动,伊人夕阳为伴。
晨光刺破转瞬的美好,那一身绿罗裙,铭记心上。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⑴关关:拟声词,水鸟叫声。雎鸠:鱼鹰像鹘鸠那样的水鸟。关关雎鸠:雎鸠鸟不停地鸣叫。
⑵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⑷淑:善,好。
⑸好逑(hàoqiú):喜欢追求为对象。逑:配偶,此处用作动词,意为追求为对象,娶为妻子之意。
⑹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g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 嫩叶可食。
⑺左右流之:一会向左,一会向右,顺水流采摘荇菜。流,顺水流采摘。
⑻寤寐:这里的.意思是日日夜夜。寤(wù务),睡醒;寐,睡着。
⑼思:思念。服:语气助词,无实意。思服:思念,想念。
⑽悠:忧思的样子。
⑾辗(zhǎn):半转。反侧:翻来覆去。
⑿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友,交好。
⒀芼(mào冒):选择,采摘。
⒁乐:读“le(四声)”,通假字,通"悦" 。使……快乐。 这里指是淑女快乐。
⒂荇菜:浅水性植物,叶片形睡莲。
【译文】
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姑娘文静又秀丽,美男求她结情侣。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
【赏析】
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而引起的爱慕的感情和求婚的愿望。
第二章(第2、3节),描写小伙子求婚,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第4、5节),描写小伙子结婚成梦,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
《关雎》以《诗经》首篇的显要位置,历来受人关注。但在《诗经》的研究史上,人们对《关雎》诗义的理解却多有分歧。《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之德”的,以为女子只有忠贞贤淑、含蓄克制,才能够配得上王侯。因此,把这首诗放在《诗经》之首,以明教化。鲁诗、韩诗都认为《关雎》是刺诗,讽刺国君内倾于色。也有学者认为《关雎》是婚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