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
《山中杂记》这篇文章是冰心女士留美期间在山中养病时写的。这篇课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到的许多可爱动物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和欣赏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平等、关爱、尊重和欣赏的情感态度。
3、学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叙事,用平淡、自然、流畅、亲切的语言叙事,了解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特点。
4、联系自己观察小动物、养小动物的经历,体会作者与动物在一起的乐趣,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重难点:
品味作者描写动物的句子,感受作者的博爱和从动物身上寻找到的乐趣。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课文7—1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小鸟的博爱思想,了解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特点。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么,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它给你怎样的感受?
2、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学习冰心的《山中杂记》,感受作者对动物的情感。
【设计意图:以谈话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亲切,激发兴趣,为学习课文奠定情感基础。】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的资料。)
1、作者简介:除了《小资料》介绍的外,需要补充的是:冰心早年的小说多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代表作有《斯人独憔悴》等。《寄小读者》是她散文最高水平的体现。诗集有《春水》和《
2、写作背景:《山中杂记》这篇文章是冰心留美期间在青山沙
3、出示词语,检查认读,重点理解带点的词语。
Xùn pán shān piē
温驯 焦
出其不意 自惊自跳 心魂俱静 庞然大物 玲珑娇小 弱不禁风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课外知识得到交流。学生已经有了自学字词的能力,课堂上检查一下学生掌握的情况就行了,有些词语可以放在文中理解,不必面面俱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到的许多可爱的动物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2、快速浏览课文,用笔圈出作者写了哪几种动物?各在课文的哪些段落里?(1—2自然段写马;3-4自然段写狗;5-6自然段写猫;7-11自然段写鸟;第12自然段写虫。)
3、作者虽然写了这么多动物,但各有侧重,详略得当,那作者详细写了哪一种动物呢?(鸟)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细细品读详写小鸟的这一部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
四、品读重点段落,学习写作方法
1、出示自学要求:仔细阅读7-11自然段,思考:
(1)按照叙述顺序,作者依次介绍了哪些鸟?
(2)你喜欢哪一段文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悟出情感,体会作者所感受到的乐趣。】
2、汇报自学成果。
(1)指名回答第一题:按照叙述顺序,作者依次介绍了青鸟、知更雀、蜂雀、小鸟家庭。
(2)学生汇报第二题,教师相机点拨,师生达成共识,并采用自读、互读、对读、领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读出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第7自然段:这段文字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山中鸟的美丽和种类的
第8自然段:这段文字写出了鸟的玲珑娇小以及作者对小蜂雀的喜爱、怜惜与友好。作者对这些早早来报春的小鸟们倾注了更多的关爱,当长着红胸脯的知更雀出现时(出示知更雀的画面)作者会做些什么?(观察它的动作,欣赏它鲜艳的颜色:红——白——绿)
写蜂雀(出示蜂雀画面)作者突出了什么?(小)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无可苗条”、“竟要比花还小”)它体长只有5-6厘米,体重只有3克左右,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小的鸟。作者对于这么小的鸟又是怎样做的呢?(读有关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小蜂雀的怜爱之情)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连眼珠都不敢动”、“ 弱不禁风”、“小仙子”)
第9自然段:这段文字写了鸟清脆的叫声及鸟与春的关系。当许多毛羽艳丽的小鸟唱着轻美的歌飞来的时候,作者在做什么?(“倚枕倾听,使人心魂俱静”领略“以鸟鸣春”的境界。“心魂俱静”生动地突出了鸟儿歌声的轻美,渗透着作者对鸟鸣的情有独钟。)
第10自然段:这段文字写了小鸟温
再找出间接表达作者对小鸟爱的语句。(“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不仅真心地爱护这些鸟儿,还呼唤别人保护小鸟。)
比较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特点:直接表达爱鸟,感情比较强烈;通过自己的做法间接表达对小鸟的爱也比较具体。两种表达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以使表达更充分、更准确、更有感染力。
在这么多的动物中,作者为什么会详细介绍小鸟呢?(作者将心比心,想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牵挂,爱家人,也爱动物,拥有博爱的情怀。)
第11自然段:这段文字写了小鸟的成长过程和母子的相爱。
(出示第11自然段)作者从哪两方面描写小鸟一家相亲相爱的?(母亲精心
作者从中寻找到了哪些乐趣?(小鸟刚出壳时的贪吃、茫然的样子,很傻的学步,憨涩的学唱,生动地再现了雏鸟娇嫩可爱的形象;小鸟们学会了觅食和筑巢后,常常去看望它们的父母,说明小鸟和人一样也是有情有爱的。)
作者为什么能把小鸟写得
【设计意图:以读促思,通过对不同段落的比较和感受,并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心情,感受作者的博爱思想,感受作者语言的细腻、自然、流畅和亲切。了解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特点,了解作者为什么重点描写小鸟,体验到详略得当的好处。】
五、拓展延伸,小结本课
1、这篇课文语言细腻,深藏着关爱,倾洒着真情,爱——对动物的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你学习本文后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动物呢?
2、小结:在外求学的冰心思念自己的父母家人,她在呼唤爱雏鸟、爱雏鸟双亲的同时,也在想父母,爱父母。描写和抒情结合在一起,浑然天成。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作者从小鸟身上寻找到的乐趣,品读了作者对小鸟的喜爱、关爱之情,感悟了作者的博爱思想。下节课,我们再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来体会另一部分课文的内容。
【设计意图:联系自己观察小动物、养小动物的经历,体会作者与动物在一起的乐趣,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小结这节课的学习方法,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六、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冰心的其他散文,了解写作特点。
【设计意图:拓展了学生阅读的空间,把学生由课内阅读引入到更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去。】
附:板书设计
山中杂记
冰心
狗 平等
猫 尊重
形态:玲珑娇小 关心
鸟 鸣声:婉转轻美 欣赏
家庭:幸福温
虫
总评:
《山中杂记》是一篇内涵丰富,语言优美的散文。在作者的笔下的动物都是生动、有趣、可爱的,尤其是对鸟的生活的细致的描写,更让人体会到鸟类与人类的相通之处:一样有着父母的呵护与
《山中杂记》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达出的博爱精神。
2、了解作者,掌握生字生词。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达出的博爱精神。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字词。
2、简介作者:冰心
二、出示目标
三、新授:
1、默读课文,考虑问题: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我”感受到了哪些乐趣?
马温驯
狗驯良尊重动物
猫活泼关心动物
鸟快乐欣赏动物
虫可爱
2、考虑:依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由大动物到小动物的顺序介绍的)
3、重点朗读(7-11)自然段,考虑:介绍了鸟的哪些内容?
(同学同桌讨论后回答)
4、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博爱精神。
四、作业:练习自身喜欢的段落。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悟语言,积累好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出示目标
三、学习新知:
1、结合(7-11)段,考虑:课文中怎样描写小鸟一家相亲相爱的情景?为什么重点描写它们?
(从对鸟的描写中,最能体会出存在于动物之间的伟大的爱)
2、体会作者是如何布置内容详略的?
(马、狗、猫、虫)——略写
鸟——————详写
3、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各种动物给作者带来的乐趣。考虑:作不为什么能从各种动物身上感受到那么多的乐趣?
(尊重、关心、欣赏动物,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动物)
4、体会好的句子,积累。
5、朗读课文。
6、谈感受。
四、小结:内容和方法。
五、作业:预习下一课。
《山中杂记》教学反思2
《山中杂记》一课,是一篇内涵丰富,情理兼喻的散文。我在品读文章时,恨不得把所有自己感悟到的,一丝不落的全教给学生。从教学一开始,我就不肯放过每一个段落,总要“指点几句”,就连应该引读而过的第一至第四段自然,我也句斟字酌的指导学生朗读,在非重点段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教学时间。结果,我带着学生绕了许多弯子,“绕了好久”才“绕”到重点段,刚品读完重点段,一节课已经结束,教学任务没有很好的完成。 我懂得一定要抓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但本课中重点词语抓得过于细碎,减慢了教学节奏。引导学生品读课文重点段落时,只需抓住其中一两个词语,帮助学生合理展开联想即可,我却“词词死抠”,在品读重点段时,先后抓了“弱不禁风、倚枕倾听、心魂俱静”等多处,使文章的品读十分琐碎,一个一个词语的“抓细”,使教学“慢腾腾的”,反而使真正的重点“快乐”很不突出,更减慢了教学速度,重点不突出,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抓好重点段教学,在教学中切实分清哪里是重点段,要精讲;哪里要引导学生略读过去。
品读重点词语,只抓一两个重点词语,抓实、抓牢,“以一点带一段”,使教学重点凸显出来。要学会一些抓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语的方法。
《山中杂记》教学反思3
《山中杂记》一课,是一篇内涵丰富,情理兼喻的散文。我在品读文章时,恨不得把所有自己感悟到的,一丝不落的全教给学生。从教学一开始,我就不肯放过每一个段落,总要“指点几句”,就连应该引读而过的第一至第四段自然,我也句斟字酌的指导学生朗读,在非重点段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教学时间。结果,我带着学生绕了许多弯子,“绕了好久”才“绕”到重点段,刚品读完重点段,一节课已经结束,教学任务没有很好的完成。
我懂得一定要抓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但本课中重点词语抓得过于细碎,减慢了教学节奏。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重点段落时,只需抓住其中一两个词语,帮助学生合理展开联想即可,我却“词词死抠”,在品读重点段时,先后抓了“弱不禁风、倚枕倾听、心魂俱静”等多处,使文章的品读十分琐碎,一个一个词语的“抓细”,使教学“慢腾腾的”,反而使真正的重点“快乐”很不突出,更减慢了教学速度,重点不突出,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抓好重点段教学,在教学中切实分清哪里是重点段,要精讲;哪里要引导学生略读过去。品读重点词语,只抓一两个重点词语,抓实、抓牢,“以一点带一段”,使教学重点凸显出来。要学会一些抓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语的方法。
《山中杂记》教学反思4
最早读冰心的文章是在小学时学的《寄小读者》,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她崇尚“爱的哲学”。
《山中杂记》这组散文是1923年,冰心在美留学期间所作,课本选编了其中的第十篇。文中主要描写了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景,表现出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这正是她早期作品中所体现的博爱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动物的爱。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些小动物?学生总结出:马、小狗、小猫、小鸟、小虫等动物。再让学生依据作者所描写的内容,给文章划分段落,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划分完后,一目了然的认识到描写小鸟的部分用的段落最多,其它的'均为略写。让学生在小组内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看看作者在这些小动物身上找到了那些乐趣,从哪些词句能看出作者喜欢他们。学生自学讨论完后,继续采用小组比拼的形式,谈自己的体会感悟。
其实文章看似内容比较散乱,但围绕表达的主题是一致的。因此在学生在学习时,思路相对也就比较清晰,教学中也没有遇到较难处理的问题。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了“为了使动物爱你,你就要先爱它”。在随后的口语交际“说说我喜爱的小动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升华。
《山中杂记》教学反思5
《山中杂记》是作家冰心在美国留学期,因病在山中休养时写的一组散文。题目中突显了一个“杂”字,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认真阅读,深刻领会,我们从零零散散的内容中看到了一个突出的主题,那就是“爱”。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不论是“庞然大物”一般的马,还是曾经不讨作者喜欢的猫,不论是曾经吓过自己的狗,还是玲珑小巧、惹人怜爱的鸟,甚至是微不起眼的小虫,在作者的笔下都是生动、有趣、可爱的。
这些动物就像散落在满地的珠子,被作者用“爱”的金线精心地串在一起,构成了一款精美的饰口,让人产生爱不释手之感。尤其是对鸟的生活的细致的描写,更让人体会到鸟类与人类的相通之处:一样有着父母的呵护与哺育,一样经历着蹒跚学步的成长过程,一样有着相亲相爱、舐犊情深的家庭生活……因此令作者触景生情,怀念家人,并对鸟儿倍添怜惜之情,关爱之心。
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动物带给作者的种种乐趣,体会作者从中收获的快乐和感悟,体会作者由此而升华的一种博爱的精神,体会到动物是人类永远的朋友,便成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了。
《山中杂记》教学反思6
《山中杂记》是一篇内涵丰富,语言优美的散文。要想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只凭老师的讲解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学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读、悟上,使学生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想,读出作者的乐与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感受到的乐趣。感受作者对动物的爱心及高尚的思想境界,加深对博爱思想的感悟。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分析了哪些内容是详写,那些内空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感受了作者的博爱精神,培养了自己热爱生活,与动植物、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描写对象具体,先写马,再写小狗,然后写猫,最后重点写了小鸟。让学生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到了马的温顺、狗的驯良,猫的活泼,虫儿的可爱。作者从一种动物到另一种动物地讲下去,大体上按照从大动物到小动物的顺序叙述,层次非常清楚。
冰心是一位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她在创作散文的过程中,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学修养以及丰富的艺术才华,开创了属于她自已的“冰心体”散文语言。这种语言清新典雅,平白却饱含情意,具有音律美,富含哲理深义,冰心正是用这样的语言谱写了优美动听的散文乐章。冰心的这种散文语言,犹如在明媚、烂漫的春光中歌唱的云雀,以它独具的艺术魅力,感染和启示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冰心的散文以独特的“冰心体”文学传达出“爱的哲学”的高洁情愫,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远。温柔的抒情,委婉有致的叙述语气,展示了冰心散文的独特格调。在冰心的散文中多用生活化的主意,体现出朴实,自然的生活气息;文字的飘逸,有清新隽永的诗意特征;在背景的描写中多不加修饰,轻描淡写,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生动、鲜活的画面。冰心散文的语言中展示出的朴实之美、“诗”美和图画美让读者有适情适意、适神适志的感受,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体现了冰心散文语言上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白话文语体创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是个富有诗情的散文家。清新婉丽,以情感人,是冰心散文的独特风格。她善于
语言美指语言本身具有某种审美价值,语言美有形式和内容美,“语言美引发听话人(阅读者)审美再创造,再创造出一个与发话人(写作者)一样的美的意象来”。冰心散文质朴、亲切、浅近而规范的语言,适合现代读者的语言习惯与审美感受,易让读者有回归社会本真的意象空间。冰心开创了诗体散文文体,其语言凝练,明快、又清丽淡远。或色彩鲜明,或素
一、 冰心散文的诗美特征
(一)、语言精炼
冰心散文的诗美特征体现在语言的精炼、成熟上,在最小的空间里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遥寄诗人太戈尔〉》全文短小精悍,含蓄地把作者的感情倾注在纸上。字数有限,却韵籍深远。感情至真、至诚的在诗化语言中流露出来。着是语言诗美的表现之一。
(二)、文化诗性
“真正具备文化诗性的散文,它一定具有诗一般的生命激情和难以拒绝的美感。她不仅以一种美学的眼光进入文化迷宫,用诗性的智慧去探测历史的真相,而且饱含着作家的真情实感,洋溢着作家心灵的跃动;同时,安的意象“语言和表达必然也是优美的”“冰心散文中许多文章引用了古诗词,这不仅体现了冰心深湛的古文功底和文学修养,更在语言上美化了文章,韵味更浓,体现了散文的文化诗性特征。如:《山中杂记》中写道:“古诗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细细咀嚼,这两名形容乱山,显然地极好,而光景何等
作者借两句古诗描写了海上和山上看月出的意境:一是乱石观月,何等的“
(三)、诗化结构
冰心散文还有诗化的结构特点。不管是描述上还是抒情上,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诗化的现象。层次分明,一个内容写完就分段,但总体上连贯,形式上,诗的跳跃性较强。如《宇宙的爱》,《往事之一(七)》中写道: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文章多两三行为一段,层次清新,但各段内容完整,使文章美的意境中有诗的情思,清新绚丽又跌
二、冰心散文的图画美
“文学和绘画艺术的互通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冰心散文中以清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一)、情境描写
散文中形容意象的词汇丰富,且能准确地表达作者想要设置的情境或背景,展示的画面丰富多彩、饱满。景物描写往往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如《笑》这篇短文,不加雕琢,轻描淡写,勾勒出三个画面:扬着翅膀的小天使,路边的村姑,茅屋里的老人,三束纯洁的白花衬托着三张笑脸。无声的世界里,只有真诚、纯净、自然。给读者的感受正如文章中所说:“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清,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给人无限美的享受。
(二)、色彩渲染
冰心散文的图画美还体现在景物色彩的渲染上。冰心文笔曼妙,有出水芙蓉的洁净,景物的色彩多是明亮脱俗,仿佛远离世俗,给人心神愉悦之感。如《山中杂记》中对海的描写:“原也是的,海上没有红白紫黄的野花,没有蓝雀红襟自然也可爱,而海
文段中对海的描写用了很多有关颜色的词,把图画描绘得绚丽多彩,却自然和美。眼前一片亮丽的风景。
文章继承了古代山水画抒情写意的传统,使散文有水墨画的神韵,又浓妆淡抹,使散文有水彩画的风格。
三、冰心散文的朴实之美
(一)、语言平实
1、冰心散文多是通俗平实的语言,较少有艰深难懂之词。文章多从细处落笔,内容生活化,生活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她抒写的内容。这些事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文章读来有亲切感,朴素美。表现最明显的是《寄小读者》。作者以童真的心向小朋友们袒露真情,赞颂母爱、童心、自然美。和孩子们讲诉经历、交流思想。体现了写景抒情散文最宝贵的.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语言浅显易懂,平淡却富有哲理。
(二)、感情真挚
冰心散文的朴实之美更体现在情感的表达上。冰心散文用朴实的语言书写“爱的哲学”。感情真挚,她抒写爱不用高声呼喊,而是“言为心声”,她认为自己在写作时“感情涌溢之顷,心中有什么,笔下就写什么;话怎么说,字就怎么写;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思想感情发泄完了,文章也就完了”,表达的是最单纯,最素朴的发自内心的感叹,是一朵从清水里升起来的‘天然去雕饰’的芙蓉。如《我爱我们的语文老师》中写道:文章没有纵情讴歌语文老师,而是通过回顾师生的日常对话,体现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简单的生活写照使深切浓郁的感情自然流露,情尽乎辞,恰到好处。
(三)、童真美
冰心的文章在字里行间中总能发现童真的语言,体现其童心未泯的性情。一些语言显得幼稚、单纯。她认为《山中杂记》是“说几句孩子气的话”,而表现尤突出的是《寄小读者》,冰心以书信形式和小读者交流,像进入了童话世界。《在一日的春光》中这样写道;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报复,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
在这段中可看出一个幼稚的冰心把自己童化了,童真的语气不免让读者怜爱。回到现实生活中,人们为物质、名利而奔波,已难以找到这样的心境了,而阅读冰心的作品,让人回归最原始的心境,仿佛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涤,给人美的享受。可以说走过童年的人有孩童般的心是难得的。冰心的童真美可以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
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的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自五四”以来,冰心散文深是人们的喜好,散文不管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冰心散文的语言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综上所述,冰心体散文短小精炼,韵味浓厚,意境深远,颇具文化诗性;其背景描写色彩明艳,生动鲜活地展示出一幅幅自然、人文图景,显示出绘画美的特点;言尽乎辞,平淡朴实,感人至深的语言给人无限的美的享受。这些都体现了冰心散文的艺术价值,符合人们的审美规律。是文学上的座丰碑。它的美学价值将影响一代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