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咏柳改成一段优美句子 正文

咏柳改成一段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16 17:06:23

咏柳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 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注释

{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即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妆成:即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诗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绦(tāo):这里指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即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二月,恰是初春时节。

{8}似:指好像,如同,似乎。

赏析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贺知章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面三句诗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诗“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诗“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诗“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诗句诗有特点。而第三句诗又与第四句诗构成一个设问句诗。“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将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与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赏析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与“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将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与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将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与柳的颜色有关,“碧”与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与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将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将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与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1、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2、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3、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4、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5、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

6、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7、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8、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9、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0、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1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2、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13、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14、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15、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16、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17、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8、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9、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2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1、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22、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23、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24、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25、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李商隐《夕阳楼》

26、旧游无处不堪寻。——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27、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常建《春词二首》

28、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0、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31、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3、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34、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35、水涨鱼天拍柳桥。——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3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37、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8、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39、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

40、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41、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42、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曾觌《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

43、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44、绿槐高柳咽新蝉。——苏轼《阮郎归·初夏》

45、蛾儿雪柳黄金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6、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4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48、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49、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50、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51、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52、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5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4、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55、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56、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

5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58、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59、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60、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6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62、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顾敻《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63、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李白《杨叛儿》

64、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65、西城杨柳弄春柔。——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66、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二首》

6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68、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69、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70、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71、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韦庄《古离别》

72、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王维《观猎》

73、柳暗花明春事深。——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74、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75、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76、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7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78、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79、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8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