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父亲传记开头优美句子 正文

父亲传记开头优美句子

时间:2025-04-29 17:37:20

篇一:爸爸的传记

1968年,伴随着一声啼哭,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了这里,他的名字是——杨进甫,也就是我敬爱的老爸。

他在家里排行第二:有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有时他穿梭于树林,有时他畅游在水塘……

六年的时光很快流走了,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了。到了九月份,他被妈妈带到了本村小学,因为***妈——也就是我奶奶,就是杨庄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

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在那个年代的乡村小学,只有语文、数学两个科目。所以,那时候的小学生学习就很轻松:上午一节语文课、一节数学课,下午一节语文课、一节数学课,并且,几乎也没什么作业。两节课上完,孩子们便疯狂地跑了出去。

又是六年的时光。1980年,他12岁了,顺利地进入了初中。和现在一样——初中,是一个两极分化的过程,胜者入天,败者入地。其中有的人“偏理科”,也有人“偏文科”。老爸就是一个不拆不扣的“偏理科”。遇到难的数学题或物理题,他就会一直钻研下去,直到出来为止。而一让他背什么唐诗宋词,美文佳句,就好像是吃了什么东西噎住了似的——一个字也背不出来。对此,老师常常对他说“进甫啊!你这样下去可不中呀!你数学、物理什么地再好,语文和英语学不好也是白搭!”估计是他听得不耐烦了吧,到了初二的下半年,他便疯狂地补起了文科。于是,在那次期末

进入初三,他对文科——特别是英语更加重视起来,可不知为什么,学语文和英语就是没有学数学简单。于是,他学理科的时候总是喜气洋洋,而学文科的时候总是愁眉苦脸。

初三是初中阶段是关键的一年,所以各类考试、竞赛就层出不穷。唉,老爸真是太......在所有的竟赛中,他的数学第一、物理第一、化学第二,至于语文和英语,连一个三等奖都没有得到。

尽管语文和英语拖了他一点后腿,可他毕竟理科可以超别人一大截,在中招考试中,他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全乡最好的高中——胡村高中。到了高中,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学习、学习、还是学习!

无论学习多么枯燥,无论学习多么无聊,总要坚持下去——为了高考,更为了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整个人生。

前面说过,老爸是一个百分百的理科生,到了高中,他的数学、物理、化学在全校一直名列前茅,得到各类理科老师的喜爱。但是,我前面也说过:他的文科远不如理科。读课文时,一句话能读出两个错别字已不算稀奇,可他还是很认真地读,认真到哪种地步呢?读得很慢,从普通话里带有一种明显的家乡味道, 经常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说起英语,那更加有趣了!在老师讲英语单词时,他总是及时批笔记。批的东西有的他能听懂,有时他听不懂——只管批就是了。批完笔记就是读。老师读一遍,他就读三遍;老师再读一遍,他就再读三遍。他故意读得很大声,生怕有人不知道他会读。当老师让他站起来领读时,他却一个也不会读了。

下课写英语作业时,字母写得像蝌蚪一样飘来飘去——可他毕竟认真写了。什么英语造句啊、翻译啊,他自己都不知道写的什么东西。更别提和英语老师对话啦。所以,三年来,他既是佼佼者,也是落后者。

高考来了……

结果出来了:理科成绩十分优异,而文科......

他失败了……

那一年,他正好18岁。

名落孙山,参军去!他在家乡濮阳市报了名,之后,就被分到了洛阳市驻军某部。

在这里,他完成了一个转变:“从一个社会青年转换成为一名合格解放军战士!”三个年头的风吹雨打,一年多的日晒火烤,让他深刻经历了军队的锤炼!

不久,他考上了信阳陆军学院,成为一名解放军院校的学员。

在这里,他又面临着两个转变:从一个合格战士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军校学员,由一名合格学员转变成为一名合格指挥员!

在这里,训练已经不是太多了,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上午,是文化课:有高等数学、高等物理。可是,也有他不喜欢的大学语文和大学英语。

而下午,就是一个军人必须要学习的课程:军事课,有军事地形学、进攻与防御、连队政工指导员课等等 。

据老爸回忆:他们每天六点起床,先做一个小时的基础训练,然后给20分钟的洗漱时间,然后是早餐时间,再往后到了八点就开始上课,一下子就上4个小时(好不容易中间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也被组织起来,站成方格形的队伍做广播体操)。12点钟准时下课。中间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可以用来吃午餐和午休。下午2点开始上军事课,又是一个紧张充实的4个小时。晚饭后,又是两个小时做作业和补差训练,最后,睡觉!

不过,每个学期都会有穿插一些全天性军事课程,就比如那一次:有一天,根据院校军事首长下的命令,下午17:00分开始,从信阳鸡公山奔袭83千米外的南湾水库某防卸地域等命,整整用了13个小时,在行军路途中身背10余千克武器装备,走得不能再走时,就双手拿着两根木棍,或者相互搀扶地走,于第二天6:00分按时到达指定地域,并连续三天进行军事演习。那叫一个苦哇!

1991年夏,老爸毕业,以一名军事指挥员身份,来到了安阳驻军某部。

到了安阳,当了一名排长,可是,不久没有就“断送了前程”。

因为老爸身体出现了问题:吃花生油就过敏!据说是过敏性紫癲,发起病来很可怕的。

可是,部队里供应的就是花生油。

想领兵进行训练就得有体力,想有体力就得吃饭,吃饭就得吃花生油,吃油就过敏,过敏就无法训练。没办法。

1997年,由于身体原因,老爸离开他心爱的部队,转业到现在的公司——安李支线公司。

之后,遇到了我的老妈;再之后,我就诞生了。

现在老爸常给我说部队里的事,每说到动情处,两眼就噙着泪花。可见他对那里有着多么深的感情。有时我想,若是老爸可以吃花生油而不过敏,那么在军界必定有所作为。

唉,命运作弄人哪!可惜了,中国少了一个将军。

他只好把梦想寄托给我——想让我高中毕业后考军事院校。作为他的儿子,我好像必须要继承他的梦想——仅管我目前还不想考军事院校,但我会努力,无论将来做什么,都要让老爸为我而骄傲!

篇二:爸爸的传记作文

他是一个普通人,可尽着世间绝不普通的责任。他是一个爸爸,一个父亲,是我的父亲。他像天下所有父亲一般,默默的关爱着自己的孩子。他没有高山的伟大,但足以给予我受保护的屏障;他没有大海的坚强,但依旧时刻安慰容易受伤的我。父爱如山,无声的支持我人生的每一步行走,每一段翱翔。而他,只是一个平凡不似平凡,伟大似不伟大的——父亲。

他有着不高的身材,微胖的体格,竖直的头发像排的密密麻麻的短刺树立在头上,方正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两腮上点着些密而小的胡须,远看,像是涂上了灰砂。其实不应该叫胡须,那些只是把头稍稍探出的黑色的小家伙罢了。

也许随着岁月的流逝,每个人的身上都会烙下一些印迹。如今,再仔细端详他那再熟悉不过的面孔,竟茫然若失——那记忆中曾乌黑油亮的头发有些黯然失色,一部分白的乍眼、令人感到心中一沉的发柱散落在那里,就像一块黑幕被星星点点的溅上白色的颜料一样,还有那前额上的皱纹,仿佛将无情的岁月禁锢在了其中。

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便像洪水般奔涌而来。记忆中的他一点也没有改变。

军姿飒爽

也许因为有些胖且不爱打扮的原因,他平日里穿休闲装的样子,并不算帅。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他好像天生就是为军装而生的。翠绿的军装穿在他身上,简直可以称作完美。而且在那神圣的标志的印衬下,他精神抖擞,脸上焕发着青春时勇闯的无畏,看起来也好像年轻了几岁。我甚至可以想象出他几十年前刚刚入伍时的样子——稚气未脱的脸上掩盖不住无限的喜悦与荣耀,挺直的腰板,浓密的黑发。有神的双眸,此境此景,怎一个“军姿飒爽”了得!

大度宽容

人们常说“慈父严母”,可在如今应倒过来——“慈父严母”。也许因为父亲和女儿亲,或者是因为他比较好说话,对我比较宽容,总之,在父和母之间,我还是更喜欢前者了。每每,在遇到我祈求的目光后,他总会软下心来答应我的要求。就算我做错了什么事或成绩不够理想,他都不会批评我(有时甚至会嘲笑,幸灾乐祸),而是笑一笑,而我一起分析过程,疏导我失落的心情。

记得有一次,我想周末与同学出去玩,因为怕妈妈不同意,所以心中七上八下的,不敢贸然去问。妈妈的严厉可是不敢冒犯的,她知道后一定会让我呆在家里好好写作业。就在我还在犹豫不决到底该怎么办才好的时候,突然,就像浓雾散去终于看见了蓝天,一个人的身影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走出房间,只见他正在客厅里抽烟,一股呛人的烟草味扑鼻而来,那不大的空间已经烟雾缭绕,一圈圈细细的烟环从他口中缓缓升出,渐渐消失在空气中。

我忍受着那平日里我根本无法忍受的气味,强挤出微笑,走上前去。

“爸,我明天和同学约好了要出去玩,我作业都已经写完了,而且明天又没什么事,你就让我去吧。”

他从报纸中慢慢抬起头来,“这事告诉***了吗?”

我说了实话。

“那你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就去吧,但记住不要玩得太久了,还要注意安全。”

就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如果换了是妈妈,才不会这么容易呢! 他无论何时,心都会放得很宽,虽无海之实,却怀其神。“大度宽容”放在他身上绝无过之。

他的形象源源不断的进入脑海,或一本正经的严肃,或怒发冲冠的愤怒,或捧腹大笑的欢愉。这些都是最普通不过的日常琐事,但是他的形象立体、高大了起来。这样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不同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就是我的丝毫不平凡,不普通的父亲。

父亲传记作文1

他生就一副宽厚的面庞,前额有些微卷的碎发。脸上有些细细的皱纹,那是年轻时打拼留下的印记。下巴上的胡子总是刮得干干净净,十分清爽。虽然现在有个不算小的啤酒肚,却给人一种宽厚友善的感觉。

他从小生长在偏远的农村,兄弟姐妹多,家境更是不富裕,甚至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块蒸猪肉。当时小小年纪的他,深知家庭的困难,虽干不了什么重活,但总是帮着家里放牛放羊、背着竹筐上山拾柴火。山路陡峭,经常有不安分的枝桠伸出挡道,一不留神便会划破皮肤,所以他当时手臂上总是伤口不断。每当拾完柴回家,他都累得喘气。但并没有人给予他奖励,或给他一块糖果。因为在农村,小孩子帮家里干活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他不仅要帮家里干活,要照顾弟弟,还要抽出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功课。虽然家务活非常枯燥累人,但他从无怨言。毕竟,他也能为这个家出一份力了。

后来,他慢慢长大了,到了读书考学的年龄了。他发奋图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也希望自己能为家里减轻一些负担。他日夜苦读,凌晨起床在厕所灰暗的灯光下背书,晚上更是学习到深夜。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桌边高高的一沓书也都从崭新到翻得皱巴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军校!那时的他,想必心里是无比的雀跃吧!毕竟,考上军校了,为家里减轻负担了!

进入军校后,他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刻苦节约,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令他开心的是,在军校,是有津贴的,每个月19块钱!对当时的他来说,是一笔巨款呀!寒假的时候,他带着弟弟去下馆子,这可是他第一次下馆子。当年,为了给家里省钱,他从不要求父母带自己出去吃饭。

所以,这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的钱下馆子。尽管有了“巨款”,但也不能乱花,兄弟二人只是点了一碗2毛钱的小馄饨。“真是人间美味呀!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馄饨!”回忆这段往事时,他无限感慨,眼里溢满了憧憬。他还多次跟我说过,当年读军校时,他的家人如何支持他。他的姐姐还给他寄了200元钱,这已经是当时姐姐一个月的工资了。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他在部队工作多年,军号声曾经陪伴我度过童年。如今的他虽然已经褪去军装,但他总给我讲述军校的事情,讲述部队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难忘的回忆,虽艰苦,却十分宝贵。我将它们全部珍藏在了心底……谢谢您!唐先生!

父亲传记作文2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父亲就像一盏灯,当黑暗来临时,当我无助时,当我失败时,他总是给我以温暖的光。

父亲是一个忙碌的人,为了撑起整个儿家,为了使母亲与我能过上好日子,他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因为在他眼里,我们就是他所有的希望和温馨的港湾。

我对父亲印象最深的,便是他那布满皱纹的脸和那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小时候不懂事,不能明白为什么别人的爸爸都显得年轻,而我的爸爸却显得老呢?长大懂事后,才明白那都是让我累的。所以现在,每当忆起小时候对父亲的埋怨和不理解,心底那股酸劲儿。便不知怎的就涌向心头。

拿起与父亲的合照,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件件事。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爸爸,你怎么才来接我啊,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走了,讨厌,让我等这么长时间。”我刁蛮地责问着爸爸。“对不起,孩子,爸爸来晚了,因为刚才……”爸爸忙停下自行车解释。“讨厌,我以后不要你接了。”我还没等爸爸说完,便哭着打断了他的话。爸爸望着我,把刚要解释的话收了回去,只缓缓蹲下身子对我说:“孩子,爸爸下次不会再来晚了。”说完用他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把我抱上自行车,推着车子走了很久很久……

这是我上幼儿园时的一幕,每当想起这一幕,我都想哭,因为我觉得我欠爸爸的实在太多了。

还记得那次在小学二年级时,爸爸因为一下班就忙着来接我,没来得急换下工作服。当我和小同学一起排队走出校门时,同学们都冲着我喊:“你看你爸爸,衣服真脏啊,哈哈哈……”我气得哭了,我跑向爸爸,爸爸一把接过我,皱了皱眉头说:“孩子,咱们回家吧。”从那以后,父亲每次来接我之前都换掉工作服。每每回忆起这件事,我都感到父亲对我是那么体贴入微,他的慈爱甚至超过妈妈。

现在,虽然我长大了,但父亲对我的呵护却一丝不减,在他的眼中仍闪动着慈祥的目光。我明白那是因为我是他的一切希望,他是我所有的力量。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父爱给了我无数的`帮助与许多无私的奉献,我对父爱的感激是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篇文章也无法形容的。

假如我是一只小船,父爱就是一片深情的海洋,假如我是一股清泉,父爱便是那清澈的泉源……

父亲传记作文3

我的父亲生于1979年,今年四十有二。在我的眼里他是最帅的人。

父亲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他不能时常吃到自己喜欢的零食。据父亲讲小时候的他最留恋学校门口的烧烤店,他总是眼巴巴地看着那些有钱的胖小子们拿着烤肉狼吞虎咽,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可爷爷每次给他的零花钱,他却舍不得花,如数攒起来。因为那时的他总是天真地在等,等爷爷需要钱的那一天再全部还给他。

上中学时,父亲异常勤奋,因为他知道要靠自己的努力才会有出息。终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大学期间,父亲除了用功读书之外还勤工俭学,为家里减轻了很多负担。

大学毕业后的他又顺利通过司法考试。说起这段时光爸爸总是轻描淡写,后来我才辗转从别的叔叔那里知道司法考试很难,录取率非常低,这更使我对父亲的崇拜多了几分。

毕业以后,父亲跟随爷爷一起创业,这个过程一定很艰辛。依稀记得在我年幼时,他总是在给我讲睡前故事的时候,讲着讲着自己却睡着了,当时的我不懂父亲在外的劳累,努力从他的怀里挣脱出来大声地喊他,用力地掐他,他醒来后还连忙向我道歉,继续为我讲故事。

这些艰辛爷爷和父亲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提及过,他们只是笑着说:“如果能让你们过上好的生活,让咱们这个家越来越好,我们再苦再累都没关系。”

现在的父亲工作很忙,可当我需要他的时候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我面前。升入初中后,随着自己年纪的增长,我开始不愿意与父亲交流,总是觉得他们不理解我,有时还会对他“破口大骂”,非常不敬。可父亲从来没有说过我一句,他的眼里总是流露出心疼与不舍。

直到有一次我在学校发高烧,父亲知道后放下所有的工作立刻带我去医院,回家后一直陪着我,就连晚上睡觉时也默默守在我身边,每隔一小时给我量一次体温。那一宿,他竟没有合眼。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想起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耐心地听我发脾气,他抽时间给我写信,他辅导我的作业,他告诉我在该努力的时候要释放自己的光彩……我非常内疚。

这就是我的父亲,他勤奋、努力,不怕吃苦。他有责任心,有担当,对朋友和善。

这就是我的父亲,他总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给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把我们放在首位,他从不让我们羡慕别人,但对于自己却没有要求。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平凡又伟大的千千万万的父亲中的一员。

虽然我远远达不到他期望的模样,但是他就在那,是我的灯塔,也是我的依靠。

父亲传记作文1

我的父亲出生在安庆市怀宁县的一个小村庄里,那时家里很穷,家里的条件很艰苦,每天都吃山芋稀饭,只有逢年过节,来客人时,才能吃的上干饭。后来家里又添了三个妹妹,家里就更穷了。父亲每天早上上山砍柴,边砍柴边背英语,放学回家又要去山上挑煤。但这并没有影响父亲的学习。

父亲的高中是在怀中上的,父亲在那里努力的考上大学,大约是父亲一生的梦想。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考上了安徽中医学院。那时是一所大专院校,现在已是一所一本院校了。父亲在大学里学习了关于医学的很多知识,从此奠定了他将要一生为医。

大学毕业的父亲的父亲回到安庆,被分配到了海口镇的一个村子里开诊所,父亲在那里结婚生了姐姐和我。父亲的诊所一开就是十几年。那里是父亲开始的地方,有着父亲的回忆。到我几岁时,父亲调到了镇上,我也在镇上上了小学。父亲在镇上干了几年,也就老了,我快上初中时,父亲就又操忙了起来,怕我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就在安庆买了一套学区房供我念书。

父亲的一生很平庸,一直碌碌无为,却也只好了无数人的小病。也把姐姐和我养大了。父亲的一生贫苦,却也很圆满,有房有车,有儿有女。如今,父亲的人生已经过了一大半了,对工作与生活仍旧积极,没有半分的.怠慢。

这就是我的父亲,平庸而伟大。

父亲传记作文2

在我的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人出现在我的身旁,这些人总会在或大或小的事情上影响我的一生。

父亲是我学习的榜样,在他初中的时候就以优异成绩轻松考上了周围最好的学校,虽然在那种竞争力很强的学校里,他的成绩不是数一数二的,但绝对是处在上游阶段的,在初中,他能有这样优秀的成绩必定少不了小学所打下的基础。父亲也曾和我讲过他小时候的辉煌历史,几乎次次都是全校第一,就算是那特殊的一个学期——因为贪玩从不高,却也不低的房顶上摔了下来,我小时候也曾在那上面玩过,少说也有三四米,还好只是摔断了手,便请了一个学期的病假,好在他的自学能力还不错,一个学期没上课,仍然考的是全校第一,这也令我敬佩不已。初中毕业后,他没有再去上高中,而是去学医,短短三年,他学到的还不少,现在我们家里只要有点不舒服的情况,他都几乎能知道原因及解决办法,能自己治疗的,在他的一番调养下,不久变好了,可他仅仅只学了三年,我想如果他能坚持学下去的话,现在一定会是一位优秀的白衣天使。或许他想让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一些,又或许他有一个颗想报效祖国的心,于是,他去当了兵,这一晃,又是三年。

父亲年轻时经历过不同的职位,有体验过医生一样的细腻情怀,也有军人一般的雄厚情感。父亲的人生,是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