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带宋字的优美句子 正文

带宋字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09 11:45:44

1、枝上柳面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蝶恋花·春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人自身深沉的慨叹。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全词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3、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李之仪《踏莎行》)

作者简介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4、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黄庭坚《望江东》)

《望江东》,宋词词牌名,出自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作品《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见《山谷琴趣外篇》,具有双调五十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的特点。

5、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晁元礼《绿头鸭》)

《《绿头鸭·咏月》由宋代词人晁元礼创作的一首中秋咏月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上阕由中秋明月夜月亮从海底跃出写起,引入关于月亮的神话与传说将赏月人带入静谧莹洁的境界,显得清凉而肃穆。下阕由赏月而触动“念佳人”的离愁,进而念及“来宵”阴晴难料,再至今日与中秋明月告别后,下次再见又隔一年的惆怅,终以惟愿“人强健”,长与“清尊素影”相随的自我宽解作结。全词语言雅丽,格调清婉,在咏月中抒离愁,既符合“团圆”意旨,又切入人们普遍心理,哀而不伤。全词词意清婉,上阕写景言情,下阕抒情触景,层层铺陈,形散神聚,独具色彩。

6、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峙《清平乐》)

《清平乐》(qīng píng yuè),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

词牌来源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后人伪托,不可信。

曲牌名。属南曲羽调。有二体。一体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 相同;另一体与词牌不同。

7、叹好梦,一一无凭,怅掩金花坐凝目(晁元礼《雨霖铃》)

《雨霖铃》是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节选自《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栈道雨中听到铃声与山相应,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雨淋铃曲》。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8、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苏幕遮》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范仲淹的《苏幕遮》题材一般,但写法别致。上阕写景,气象阔大,意境深远,视点由上及下,由近到远。下阕直揭主旨,因"芳草无情"导入离愁和相思。一作“莫”或“摩”。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莫遮冒》修:“‘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后用为词调。曲辞原为七言绝句体(如张说的.《苏摩遮》五首),以配合《浑脱舞》。《新唐书·宋务光传》载吕元泰上唐中宗书曰:“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为《苏莫遮》。”可见此曲流传中国尚在唐玄宗之前。后衍为长短句。敦煌曲子词中有《苏莫遮》,双调六十二字,宋人即沿用此体。《词谱》卷十四谓“宋词盖因旧曲名另度新声”,误。此词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三作“别恨”。《清真集》入“般涉调”。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9、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秦观《望海潮》)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10、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韵到底。前后阕首两句要求对仗。

11、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仄韵者。代表作有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

意境美得古诗词句1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意境美得古诗词句2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意境美得古诗词句3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写情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结发为夫妻》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佚名《涉江采芙蓉》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唐·李白《怨情》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李白《三五七言》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唐·李白《三五七言》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唐·白居易《浪淘沙》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唐·白居易《长恨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唐·李商隐《无题》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唐·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唐·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北宋·欧阳修《踏莎行》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北宋·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北宋·欧阳修《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北宋·欧阳修《玉楼春》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北宋·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柳永《凤栖梧》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北宋·柳永《昼夜乐》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北宋·秦观《鹊桥仙》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北宋·晏殊《鹊踏枝》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北宋·晏殊《鹊踏枝》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北宋·晏殊《玉楼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北宋·晏殊《玉楼春》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南宋·辛弃疾《鹧鸪天》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唐·张仲素《燕子楼》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唐·张籍《节妇吟》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唐·卢仝《有所思》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唐·陈陶《陇西行》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唐·戴叔伦《相思曲》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唐·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唐·温庭筠《杨柳枝》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唐·韦庄《应天长》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北宋·张泌《寄人》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 北宋·李冠《蝶恋花》

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北宋·周邦彦《玉楼春》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 南宋·京都名妓·聂胜琼《鹧鸪天》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南宋·范成大《车遥遥篇》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明·才女·冯小青《怨》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清·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清·文廷式《蝶恋花》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清·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清·才女·陈端生《寄外》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清·苏曼殊《本事诗》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近代·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近代·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渡情》

从此不到钱塘路,怕见鸳鸯作对飞。—— 《梁祝》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写情趣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煎茶闻香,养心颐性。

写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才知源海文始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明·徐渭·自在《青藤书屋图》上的题辞

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清·纪晓岚·自撰挽联

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 清·刘墉·在耦园“还研斋”所题

山水有情娱永日,古今无尽寄长年。—— 清·刘墉·在浙江永嘉县西溪乡瓯渠村所题

食蛤哪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楼。—— 近代·陈寅恪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近代·金岳霖·致林徽因的挽联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杯中佳茗淡如菊,怀里佳人静如蕾。——

谁言冰肌寒彻骨,庸人何曾解温柔?——

写景物

此夜中秋月,清光十万家。—— 清·邹祇谟

太阳不东升,长夜何漫漫。—— 清·顾炎武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对酒》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十四岁时著《滕王阁序》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北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北宋·苏轼《春霄》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落花流水春去也,寒窗雨冷草空青。—— 东方白《盖世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