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阳关古道苍凉美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城西75 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岌岌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流沙掩埋,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板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 于是,这些走进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4、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l)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4、【参考答案】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这道题可以筛选并整合文章第二自然段的信息作答。】
15、【参考答案】⑴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⑵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⑶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思和诗情。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需要结合句子和前后文分析解答。第(1)句要抓住戈壁滩中的“绿色海洋”,第(2)句要联系前文的“阳关砚”,第(3)句要扣住“将军和士兵”。】
16、【参考答案】①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
②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
③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等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综合解答。】
17、【参考答案】
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第二问: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第一问时需要抓住全文内容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思想感情,解答第二问时,要抓住结尾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徽杭古道始建于唐代,是我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
2. 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点有:障山大峡谷、胡氏宗祠、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第一关等。
3. 徽杭古道是历史上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
4. 徽杭古道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
5. 徽杭古道西起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25千米。
6. 我也曾经徒步徽杭古道,那里青山如碧,溪水潺潺,布满青苔的石阶里透着历史的厚重的沉淀和岁月的沧桑,壮观的大峡谷如刀砍斧劈,令人惊叹不已,至今难以忘怀!
7. 这次徒步徽杭古道之旅,我不但欣赏了美景,还锻炼了我的坚强意志,提升了我的体能,真是益处多多啊!
8. 我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在神奇的徽杭古道上,向着终点前进。
9. 徽杭古道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中国第三条著名的古道,全长四十余里,是一条自然风光非常壮观,地域文化非常神秘的绿色走廊。
10. 五一劳动节,我们一家乘坐火车去安徽绩溪徒步徽杭古道。
11. 放假的第一天,我们六点钟就起床了,因为我们今天要在科技馆门口坐大巴士去徽杭古道。
12. 啊,美丽、神秘的徽杭古道哇,我多么想再探险你一次,再拥抱你一次呀!
13. 天堂燃烧着红彤彤的的晚霞,狡猾的太阳躲藏起来了。此时的徽杭古道更有一种神秘美。但我们不得不招手再见了!
1、一条古道,走在其间,就是一地的风景,还有古老的人文传说和善恶因果,听起来有味,看起来美丽,让人在现在与梦幻中穿越,好不快哉。
2、古道是千百年来没有人能走得出的怪圈,睿智的行者在苦思冥想中,又不知不觉地错过了一个栖身的驿站,西风中衣袂飘飘的孤影,仿佛三月断线的风筝,瘦马瘦骨嶙峋的足迹,不知是在延伸,还是在缩短,思念的距离?
3、嘉峪关以西,碎银般散落的雪纷扬不止它们染白了阳关。为谁飘下我难以表达的贞节,镶在普氏野马头顶形成了羌音。或溅起星光的奔腾阳关古道。楼兰美女穿过塔克拉玛干远去她沙枣花般久弥的体香,正拂过灵魂的暗礁。另一些西归的雁阵,飞进沧海。寻觅黄铜质的桑田
4、这是每一个行人的心灵故乡。梦想,痛苦,幸福,悲欢她全都不拒绝!五百年后的今天,当我重读古道的历史,重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时,我才蓦然顿悟,原来杨升庵先生一生愁肠百结,流离颠沛,仍强忍悲愤,流下一曲曲心灵高歌,也许就是因了这条古道和这座他“恍疑是故乡”的边城的存在。在古道上寻觅,在温情的母性的故乡倾诉衷肠,他终于明白,枕着乡情,人生是需要在郁闷中反抗和突围的。当一个人把心灵托付给精神上所谓的故乡时,禁锢理性和良知的坚门总会打开。
5、在马达的轰鸣声中,我看见一群群古徽商的背影,他们在“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背景下,走上了经商之路,那一颤一颤扁担之下是盐、茶、木、质铺以及笔墨等徽州特产,他们挥汗而行,从新安江、登源河逆流而上,踏上徽杭古道,向东踏上北上旅程;他们之中就有名噪一时的清代大商人胡雪岩背影,他正指挥着驮工,将货物一批一批送出大山;
6、宁静与僻远的山峦莽莽苍苍,羊肠小道隐现于荒野与庄稼地,泛着诱惑的光亮,浮呈出无尽生机。探望交错绵延的崎岖之路,很难猜测路的去向——它会把奔走的人牵引向哪个村落,哪一种生活?而哪一条又是牛牛坝古道呢?每当踏上牛牛坝,我总会热血沸腾地追问,脚下这条路,即是无数先民踩踏渐成的古道吗?牛牛坝的.名气,有凉山彝族传说及《送魂经》、《招魂经》记载。彝族从滇东北迁徙凉山,从云南永善县的大屋基渡过金沙江,沿美姑河而下,到达凉山中心地带的利美莫古(今美姑县)。在牛牛坝,彝族两大支系古侯向东、曲涅向西,沿着不同的方向散居在大小凉山。尽管走得艰辛,古道,却联系起先民的生命。
7、我宁愿这古道皈依,或是涅槃。把自己想象成五千年文学盛宴的上宾,填埋两个时代文学的沟壑。时代的步伐太快,可这蹒跚的古道,我却怎么也挽留不住。你用突兀的骨掌,凑拼成几片流年,一不留意就蒙上这晚秋死寂,千里荒途。而你还想回头寻岸,泅渡良人的盼。正载着陌路的人,途径孤寂的城,躺向荒凉的坟。只是错了时空。古道呵,胜得了一世繁华,却败给兵临城下。
8、我始终以为,真正意义上的古道,其实就是一条贯通古今的小路。这条小路上走着一队队古今马帮。马帮的蹄印,得得叩击着古道边故乡的耳膜,清脆的驮铃,穿过野花满径的石板路,温润着故乡的梦幻当多年后我真正读懂古道,明白它的意蕴后,我才明白,其实古道不仅仅是一条路,它更是一段历史,一种哲理,一份情思古道永远维系着故乡。
9、芳草侵古道,飞马长嘶叫。千层黄沙,更是千层浪。百里孤城,更是百年伤。幽幽黄道独寂花,萧萧在人家。第一次发诗篇,若是有什么不好的,望各位前辈,好友多加指点。…
10、我打起头灯,再次在徽杭古道上夜行,密集的细雨透过夜灯,白茫茫一片,我知道在我身后有一道背影在脚下延伸,我的步伐慷锵有力,脚下水花四溅,大樟山俯视着背影,逍遥谷仰视着我的身躯,夜雨中,山谷的长啸和溪谷的咆哮,为我每一秒的行进喝彩,有一种力量在我心中燃烧,而驱使这种力量的产生就是古道背影……
11、当上苍和窘迫只给命运留下了一条出路:是生存、毁灭还是死亡!茶马古道——哪怕你是举步维艰的登天云梯,也只能是我赖以生存的唯一选择!当远古文明和现代文明相互撞击着并同梅里雪山一起雪崩,命运还是那种命运,我只和我的马儿寻求喇嘛经文中的宁静。当大山那面的浪漫和马蹄敲击出的节奏交织成一首动人心弦的歌,没有灯红酒绿的渴望,我只和我的马儿同甘共苦。
12、举目凝望,牛牛坝无疑是关隘要地。格俄巨普山、尔曲合普梁子、曲补沃切山高耸分峙于北、西、东三面,惟有南流的美姑河段自成逼仄的峡谷。相传一名叫牛牛的彝族妇女,最先定居此地,而此后,匆忙的过往行人多在此歇憩,她的名字就成了难忘的地名。然而,这段古道并没有被记入史册的幸运。没有残垣断壁、废墟遗迹。它只存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脚下。
13、天竺国的僧众从我的马背上小心翼翼的卸下那宝贵的普洱香茗,双手合十用我的母语高诵:扎西德勒!从此我知道了祖国英文名字原来就在我的马背上!茶马古道——从远古文明延伸的现代文明的坦途,你是我生命辉煌的经典!
14、苏州有园林,北京有故宫,西安有皇陵,也是遗迹,但与古道不同,它们散透着臃肿的华贵。而我更钟于巴蜀一带的栈道,中国五千年的哀嚎。杏花烟雨的江南,小桥流水也算是有意境的了。水乡里,它们总少不了乱花残叶的影缀。夕阳外,少年纵马踏花,忽而一曲霓裳,胜却满眼风光。
15、当一天中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大地上,有谁在繁华中倾听远古的乐章?有多少血泪在这方土地上洒过?又有有谁目送嘶骑奔向远方? 紧闭双眸,用心聆听天籁般的声音,执着者的泪洒在这分别的路旁.我目送绝尘而去的影子,独自一人在朝阳下彷徨. 来去如天际的浮云,流转似水的眼眸锁不住那片身影.问天际的云啊,你的归宿在何山旁?天野辽阔,你可有心中的方向?
16、如果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认识古道,古道很小,小得宛如一根羊肠;如果从历史人文的情怀审视古道,古道又很大。在苍茫虚无的历史时空中,古道寄托着一代代马帮行旅人的悲欢与喜乐,落寞与啖愁,幸福与梦想,凝结着人类从远古走来的足印。古道,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更是一个有着丰厚民族文化积淀的秘境与情结。保山,这个古道上的故乡,就是集秘境与情结于一身的人文宝地。
17、在古代,从成都到眉山、乐山和宜宾,除了水上行船外,还有一条沿岷江并行被史学家称为岷江道的重要陆地驿道。据史书记载,最早走这条线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灭蜀后南迁的蜀王子安阳王。安阳王率领兵将3万人沿着这条线路进入了越南北部红河地区,建立了被越南历史上称之为“蜀朝”的瓯骆国。在岷江道上,从青神县汉阳镇新路口经关子门穿越平羌小三峡东岸山岭到乐山市板桥溪不到十公里的一段又最为有名,古称熊耳古道。
18、古道穿过松林村,远远看去,像高人手中的画笔,只轻轻一墨,修竹一路,山林翠滴,古迹留芳。道旁,林间,小溪岸,有岭有店,有高房屋,有小桥流水,有田舍成行,有故事和传说像书本一样一页页等待有缘人翻阅。
19、古道是历史的延续,文学的印记。默守着城池,荒芜了整个年华,却伤得面目全非。我站着的古道,这头是枯藤败草,那头是旧碑破石,尘埃更迭,是耶?非耶?这道路也是有新的,冠盖车骑满途的喧嚣,倒是和中国文学现状几分相相似。当“商业文学”冲斥着文坛主流,“金钱文学”搬上屏幕还拍手称快时,古道是终究要走向断崖的。去年的世界,施舍了中国一个惊喜,然后,他们以为这是中国文坛的琳琅盛世,但我眼里的,却是满目疮痍。莫言先生也是有文人气节的。
20、被南方丝绸古道紧紧连贯的保山,早在汉代就已显露出永昌雄风的锋芒。一座边城的年华,写下了中国地域文化史上最壮美的篇章。因为一条古道的存在,古永昌在往事越千年的历史岁月中,渐渐演绎为南方丝绸古道上最温柔的梦乡。就连一生穿行于这条古道的明代状元杨升庵,也不由为她吟咏出“远梦似曾经此地,游子恍疑是故乡”的感叹。
21、顺着古道,出了高店、大屋、险地,再走过小桥流水,那就是一坡良田熟土了。八块田是一坡良田中间的一块。一块一块的田地,弯弯如月,阳光下闪着金光,是一地的风景。传说,村里有位秀才,读得些文字诗书,曾陶醉于这方山水好风光。秀才闲来无事,常站在那地方数田块混日子,只是数了半年都没搞清楚。
22、江南的古道是曲折,也不算宽阔的。也许古道尽头猗郁的枝桠,拨弄开后,又一豁然的景色扑面而来,让你招架不住。但秋季的江南,留下的只是孤凉、肃杀。南方的百媚千娇,是抵不过雄关漫道的。“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我到过北方的古道,那幸运的是秋季,仿佛千年前长安古道上,我眺望到柳郎倚马婆娑的孤影。可我却没那么多运气,去领阅长安古道,盛夏的风骚。一斜残阳,穿过袅袅轻烟,潵洒在点点群山中。远处的关隘,像是旧道的坟墓,又是新路的门户。
23、说不清古人为何选择这样一座大气磅礴的古城作为这条伟大的古道的终端。在残存的永昌古城门,在哀牢故郡密林丛生的古道上,回想历史永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无论是在博南古道上,还是在江笡老街,面对南方丝路,面对永昌古城,都会让人觉得故乡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有魂的。古道商旅的悲欢,历史风雨的序幕,浪漫边城的气息,无不萦绕于身旁。无数人南来北往,甚至用尽一生的力气与梦想,行走在苍茫不绝的古道上。他们的血泪与光荣,啖愁与离骚,全都随着这条古道的终结,像随风飘拂的种子,留在永昌他们精神上的故乡大地上,发芽,开花,结果,消亡,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