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诗经里关于夫妻的名言 正文

诗经里关于夫妻的名言

时间:2025-05-07 00:10:29

司马迁在《外戚世家》中谈到:若君子配得淑女,天下就兴;如果没有配到淑女,或者不是君子,天下就亡。周朝的兴起和三母有关(周文王的祖母太姜、母亲太任、妻子太拟),有了这三母的教化,才出了周文王这样的贤王,才开启了周代八百年的江山。

司马迁还讲到三朝之亡,忘在没有佳人:

“夏之亡也,亡于妹喜”夏桀亡国,是他宠幸妹喜,妹喜喜爱听“裂皂之声”,夏桀就找来天下丝绸撕给她听。

“商之亡也,亡于妲己”,纣王被杀是因为他宠幸妲己。妲己非常残暴,看见有孕妇走过,就要剖开孕妇的肚子,看是男是女。

“周之亡也,亡于褒姒”,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大失人心,被入侵的犬戎杀死。

最后,司马迁得出结论:乐得佳人,以配君子,是天下兴亡的根本。一个君子,只有配得佳人,才有安定的家庭,才会事业有成。

现代人婚姻不幸,有一个原因是“身之不修”,没有成为君子,怎么配得佳人?现代人太过重视自己,太过重视自己的性情,“身之不修”,才会“家之不齐”。婚姻要幸福,要从修身开始。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讲的是婚姻中修身的问题。

④“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这里用了“兴”的手法,描写一位美丽的女子在水中采草,这里很有深意,用水的流动,采草的瞻前顾后说明这位女子还没有理睬男子的“求”,是这个女子名花无主时心态波动的体现。

⑤“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这位男子,睡着了又去求,表明这位男子追求的专注,没有杂念。“寤寐”是醒来和睡着的意思,表明这个男子白天黑夜都在想,这个男子有君子般专注的心,心不被外物所动。君子才能“人不知而不愠”,才能乐天知命,可以从容接受命运,专注于自己关注的事务。“寤寐求之”讲得是君子心的专注和不为外物所动。

但在这时,女子还没有表态,她还在观察,这表明她是“闲远”的,不是草率的。(而《氓》里面的女子,听到男子给他说几句笑话,就私定终身了,这为她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这个女子是个贞洁女子,“贞”就是“正”,她收得住自己的心。

“辗转反侧”,“辗”是翻身翻到一半,“转”是翻了一圈,他翻来翻去,这表明这个男子谨慎,君子的德行是“谨”,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虽然这个女子没有反应,但男子锲而不舍,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他对信念是专注的,可以“衣带渐宽终不悔”。这四个字,通过外在的具体行动,表现了男子的“锲而不舍”“勇猛精进”,而不半途而废,或知难而退。

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采”是看准了才采,这说明这位女子通过考察,发现这位男子是一位“心不为外物所动”的君子,她准备下手了。

⑦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这个男子发现女子有反应了,就“琴瑟友之”。这个男子能“知进知退”,《大学》里也说:“君子能知所先后”。“七弦为琴,二十五弦为瑟”,男子用琴瑟和女子交流,他先弹琴,发现有反应,再鼓瑟,就如同谈恋爱中先送小礼物,再送大礼物,做到了“知进知退”,男子准确把握女子的心,这讲的是男子的智慧。

⑧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这表明女子心意已决,就跟定这个男子,我已经作出决定了。

⑨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男子发现事情已经成定局了,他立刻加大力度“钟鼓乐之”,一举拿下。这一句是讲恋爱过程的完成。

这个女子之所以是“淑女”,因为她深刻闲远,能够认识那位男子。那位男子之所以是君子,因为他“知进知退”“信念专注”“忠贞不二”。

《诗经》一开篇,就把美满婚姻的“格”,定到那里。在后面的《周男》《召南》中,主人翁都是女子,因为家庭的中心是女子,女子有智慧、贤德、才干,一个家才有“心”。家庭是否美满、和睦,要看这个女子的修养、境界。

三、《诗经》与婚姻爱情

《诗经》的第二首诗为《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这里讲的是一个女子富贵而不懒,富贵而不娇,她在富贵的时候也很节俭,还在操劳。她在家庭中地位很稳固,她还知道孝敬两家的父母。《葛覃》是讲女子进门以后的状态。

《诗经》的第三首诗为《卷耳》,讲的是婚后夫妻的分离,当丈夫暂时分离时,妻子的忠贞、贤淑。《三言二拍》中第一篇《蒋兴哥重会鸳鸯衫》中的王三巧在丈夫离开以后,就没有经受住诱惑。

《周男》(11首)《召南》(14首)都是讲的幸福婚姻爱情的条件。我们把《关雎》读通了,后面的诗就迎刃而解了,这些诗详细阐述了婚姻爱情的具体条件。

除了《周男》《召南》以外的十三国风,都是“变风”,是写不幸的婚姻爱情,《诗经》还分析了不幸的原因。所以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诗经》里面幸福的婚姻只有25对,后面全是不幸福的。我们可以正反两面了解了幸福和不幸福的婚姻家庭。

所以《诗经》的目的就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经》讲的核心问题就是夫妇之道。《诗经》就是中国的《情爱论》,它把中国人婚姻爱情的问题都讲透彻了。

很多关于爱情的诗句都出自《诗经》: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王风·采葛》)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 (《诗经·邶风·击鼓》)

“夫妻好合,如鼓琴瑟”(《诗经·小雅·常棣》)

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译文:关关鸣叫的雎鸠,栖居在河中的沙洲。文静美丽的姑娘啊,正是好男儿喜爱的配偶。

二、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 译文: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日日夜夜都把你思念。思念悠悠无尽期,翻来覆去难入眠。

三、女也不爽,土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氓》 译文: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三心二意,三天两头改变他的态度。

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采葛》译文:我俩一天不见面,好象隔着三季那样长久。

五、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 译文:用竹竿去打梅子吧,树上只剩七个梅子了;要找丈夫麼,快趁吉日良辰。

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木瓜》译文:他送我鲜美的桃子,我以精美的琼瑶美玉还她。

七、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柏舟》译文:那披着头发的少年郎,和我是天生的一双,到死,我发誓也不会改变我的主张。

八、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

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十、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击鼓》 译文: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十一、青青子衿,幽幽我心。纵我不在,子宁不嗣音?《子衿》译文:那衣服纯青的士子啊,你的身影深深萦绕在我心间。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呢?

十二、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译文:女孩含羞不语多么秀丽,她在城脚边等我相见。心仪的人儿怎不出现,我方寸大乱满心疑猜。

一、《诗经》与夫妇之道

孔子教人主要使用《诗经》,而《诗经》主要讲了男女夫妇之道。孔子把3000多首诗删减为305篇,其中有200多首涉及到婚姻爱情,其中60多首直接写婚姻爱情,另外100多首间接写婚姻爱情。

孔子的弟子子夏在为《诗经》作序的时候说“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经夫妇”就是建立夫妇的纲常,就是建立夫妻之道的大纲,用它来约束夫妇之道。“经夫妇”之后,“成孝敬”家庭里面就能孝顺,“厚人伦”是让家里的人伦厚重起来,“美教化”使家庭的伦理推广到社会中去,“移风俗”就最后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诗经》最后的作用就是移风易俗,而入手点就是夫妇之道。

孔子在《易经》中《易传》里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而后有阴阳。有阴阳,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一切社会问题,都是从男女问题开始。所以,圣人最关心的问题是男女问题,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男女问题。

 

二、细品《关雎》

《诗经》之首就是《关雎》,有人说把《关雎》参透了先王之道就领悟了。

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zāi)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这首诗,非常深邃的把孔子对夫妻问题的认识浓缩在里面。有些人说,《论语》里面没有讲夫妻之道。《论语》只要记载孔子在教学以外的问答,而孔子的正课讲《诗经》,婚姻爱情问题在《诗经》里面已经谈透了,夫妻之道在这里已经讲完了,学生们也不必再问,孔子也不必再答,所以《论语》里面没有多少关于夫妻之道的内容。

①“关关雎鸠”

雎是雄鸟,鸠是雌鸟,雄鸟追逐雌鸟时候,发出的声音就“关关”“关关”。这里是有很深的含义,自然界生长的一切生物,追逐婚姻爱情都有强烈的生物能量。动物发情时的声音,与其发情时的声音是很不相同的。猫在平时叫得很温柔、很平静,而在发情时,叫得惊天动地、气壮河山。

这里表明,男女恋爱的基础是天地的本能,是天地能量的鼓动,是阴阳二气的鼓动。所有的动物,性成熟之后,都有追逐异性的本能。兔子很柔弱,但兔子的繁殖能力很强,四十几天就一抱,一抱要生七八只。兔子柔弱,老天就给他一个长处,繁殖力强,让天敌吃不完,所以天地是平等的。

“关关雎鸠”这一句讲的是婚姻爱情中的生物属性和生物能量,《易经》里说:“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有了生物能量作为物质基础,就要进行恋爱了。

②“在河之洲”

这里讲的是恋爱的地点,地点是在河中的小岛,为什么不是在小巷,不是在沙漠。第一句讲的是恋爱需要一个能量,第二句讲恋爱需要一个环境。人的生物能量很强,但人是有感情的,人是心理感受是很微妙的。恋爱的时候,人的感情是非常脆弱的,外界的风吹草动都会将这段姻缘打断。河心的小岛,有幽美的环境,没有多少危险,有相对独立的环境,没有外界干扰。恋爱中金钱、家庭、父母等方方面面都会影响到双方的感情。这就需要一个很美好的环境,为什么“在河之洲”,恋爱是一种审美体验,它总是伴随审美的感受。人们觉得恋爱的时候是最美的,因为那时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蒹葭》中“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而一旦靠近了,审美体验就会大大的减少。“在河之洲”其实是讲恋爱当中“若有若无”的审美体验。“在河之洲”的深刻含义在于:恋爱过程中,如果缺乏了外在条件,恋爱很容易夭折。

《关雎》的前两句讲的是恋爱初期的宇宙能量生物钟和恋爱所需要的条件。

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诗经300篇的总纲,是夫妻之道的总纲。子夏在《毛诗序》里讲“乐得君子,以配淑女”。诗经中,把女子放在前,把男子放在后,在婚姻爱情中也应是如此。朱熹在《关雎》的注解中也讲到君子要后于淑女。

什么是窈窕淑女,现代人把打扮得漂亮一点,瘦一点,说话嗲一些的叫“淑女”?!“淑”是“善”的意思,是“善解人意”,在婚姻中必须要善解人意。“窈窕” 不是苗条,苗条是指瘦,窈窕是指“闲远”,“闲”原来的写法是一个门中有一个月字。一个人在“门中望月”,这需要心很闲,如果一个人整天忙碌:拖地、买菜、洗衣、做饭、照顾孩子……这个人是没有心思去望月的。“门中望月”的时候,心很安宁,他能够冷静、细致地思考问题,而人在忙乱的时候,思考问题总是不透彻的。“远”是和“近”相对的。而女子是心往往很近,近则紧也。

女子心很“近”是什么状态,《卫风·珉》中的有这样的描写“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这里讲了一个男子用花言巧语赢得了一个卖布女子的心,他们约好秋天见面。女子思恋而男子登上城楼,遥望他的情郎“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就因为这个女子患得患失,心很紧,种下了后来婚姻的苦果。

《氓》是一首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地叙述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

《氓》分析了女子悲剧的原因:“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男人很容易从恋爱中解脱,但女子陷入爱情,就很难解脱,她的身心受到双重伤害。马克思也讲过:爱情对于女性来说,是她的全部;对于男子来说,只是他的一半。

“窈窕”的女子心很闲远、宁静,才可以理性的观察、认识、辨别追求她的人,才有可能找到君子。“窈窕淑女”是讲女子的德行、心灵、智慧。

“君子好逑”

有德女子在前,才引来了君子的追求,君子求的是淑女,而不是美女、色女、财女。窈窕是指女子的德行,淑女指女子的智慧。窈窕淑女才能配得君子,才能助君子去“化成天下”。这里提出的君子,就是孔子对男子提出的要求,孔子教人就是要人成为君子,只有成为君子,才能娶得窈窕淑女。只有君子,才能辨别哪些是色女、财女,哪些才是淑女;也只有君子才配得上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