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咏柳的古诗和名言 正文

咏柳的古诗和名言

时间:2025-05-06 02:46:25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高鼎《村居》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司马光《客中初夏》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西城杨柳弄春柔。 —— 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蛾儿雪柳黄金缕。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 韩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 温庭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 温庭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 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

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 李清照《懈恋花》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杨柳渡头行客稀,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 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 杨万里《新柳》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 刘禹锡《杨柳枝 》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 —— 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 杨万里《新柳》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 欧阳修《别滁》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 卢僎《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月暗长堤柳暗船。 —— 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 王安石《壬辰寒食》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 程颢《郊行即事》

篇一:《咏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确定本课。

二、说学情

这首诗是描绘了春天里一种常见的柳树作为诗歌描绘的内容。题材是学生易于接受的,整首诗也浅白易懂,读来非常有画面感,加上二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具有爱表达、爱表现得欲望。因而我在教学中初从实景入手引导畅说所见;然后指导学生自读自认,自由吟诵来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最后达到吟诵的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咏、妆”等生字,会写“柳、丝”。

2、通过古诗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四、说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五、说学法教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心灵对话的过程,古诗教学也是如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情境创设、自读自想、边看边说等

方法学习。为了充分体系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运用最多的便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想象画面,感悟情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读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说说、读读,吟吟,诵诵中轻松领悟诗歌魅力。

下面,我着重谈谈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画

课前我从孩子们最熟悉的家乡景色入手,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入正题:今天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学习一首春天的诗。并且在此环节还要完成认咏,写柳的任务。

二、初读—入诗

有了前面的情境创设及铺垫,首先用饱含深情的范读诗歌,把学生引领学生带进诗中。然后提出自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字形记清楚,把诗歌读流利,学生自读自学后,我采用齐读、开火车等多种方式检查指导认读生字,指导学生写好“丝”字并给生字介绍词语朋友。此环节的最后一步是让学生将正确读整首诗。从上课后的效果看,这两个环节的把握也是非常得当的。

三、品读——入境

起初这个环节我是想借助学生的边读边想象着读诗歌,读出诗歌的味道。但今早上反复一斟酌自己的这个环节三年级的孩子怎么会有读出诗味的能力了,而且学法指导不明确,于是我临时更改了当时

的设计初衷,把此环节定为边读边想,边想边吟,同时告诉学生读出停顿、读出重音诗的味道便会水到渠成。看到学生们高昂的小手,强烈的吟诵欲望,我才发现我的更改是合适的。

四、吟诵—入情

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我适时进行引导:二月的春风吹呀吹呀吹绿了柳树,吹来了燕子,吹红了桃花,春天多美呀,喜欢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作一回诗人也来吟颂一下这首诗呢,接着我会放上音乐,让学生大胆的去表现把诗中丰富的内涵大声的朗读出来。乘着学生的情绪高涨时,我会鼓励学生,试着背诵古文,积累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最后引用雪莱的名言,旨在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想象,渗透生活经验、学习方法,哪就是鼓励多到春天里,去观察、去寻找、去发现。

七、说预期效果及反思

1、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画促说,以读促想,充分关注到学生学法的指导。适时注重用恰当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去读、去说、去想象。

2、同时,紧抓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的每一步设计无论是开课的激趣还是初读检查、吟诵环节,我都力求让学生带着盎然的兴趣进行到底。

3、第三,因为文本的内容是一首古诗,针对古诗的内容少、画面感强等特点,于是我让学生从生活踏入诗歌的殿堂,然后由诗中走入大自然。

篇二:咏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家好,我是4号选手,今天我的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中的《咏柳》,下面我从五从个方面进行说课。

《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千古佳作,诗歌赞美了早春的柳树,既有鲜活的形象、新奇的比喻,还有响亮的音节。整首诗基调清新、明快,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依据经典诵读对中年级古诗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诗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2、能够正确、流利、有韵味,有节奏的诵读古诗,背诵,积累古诗。

3、通过古诗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经典诵读中对三年级学生的要求,我将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诵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意,积累诗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局限性,把理解诗句,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确立为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低年级学生需要在老师指导下感悟诗歌的意境。因此我采用导读、演示、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依据“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诵读为主线”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朗读、交流和画图等方法学习,在多姿多彩的视听环境中诵读古诗,感受春天之美、中华语言之美。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感受美

我首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春天,然后课件出示有关柳树的图片。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课题,而唐代大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写下了一首古诗《咏柳》。(板书:《咏柳》)很自然的把学生带入对文本的学习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柳树的美。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探究美

在朗读教学中,听范读是让学生感知教材、生发情感的有效手段。我首先让学生听范读,然后让学生借助注释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学生通过练读之后,我采用指名读、挑战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古诗,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时进行读音的指导,通过自主读文,让学生整体感知,激发学生去探究柳树的美。

(三)探究新知,品读鉴赏——品析美

小组品读:1、把诗歌读正确。2、根据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3、在小组内说说诗歌的意思,在全班汇报交流。

(四)读中入境,体验升华——表达美

学生的情感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我适时进行引导,让学生全班交流体会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想一 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此刻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这位大诗人,把心 中的情感用诵读的形式表达出来,选择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读书。(轮读、齐读、表演读等)

(五)趣味作业,迁移运用——拓展美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我 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说一说、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等)赞美春天,通过拓展训练再次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总结,经典诵读课,我主要以诵读为主,以读促想,以画促说,让学生在说说、读读、吟吟,诵诵中轻松学习古诗。

篇三:《咏柳》的说课稿徐林山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咏柳》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本单元以“亲近自然”为主题展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人文精神,歌颂着生命的美丽。

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物佳作,诗歌歌咏了早春的柳树,既有鲜活的形象、新奇的比喻,还有响亮的音节。整首诗基调清新、明快,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对低年级古诗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准确识记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课后的6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观察柳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4、能说出“谁裁出、似剪刀”等重点词语的意思,并结合图画,联系生活,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柳树的美,感受春天的活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二年级学生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识字,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局限性,把感受柳树的美,感受春天的活力,确立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本诗所写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充满了情趣和想象力,根据文章这一特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将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使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美,理解诗句的深刻含义。

三、说教法

低年级学生需要在老师指导下感悟诗歌意境。因此我采用导读、演示、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诵读为主线”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朗读、交流和勾画圆点等方法学习。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1)解字词;(2)明诗意;(3)赏意境;(4)诵诗句。在多姿多彩的视听环境中朗读诗歌,感受春天之美、中华语言之美。

我将用一课时来完成这首诗的教学。

五、说教学程序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这首诗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下面谈谈这一课我的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春天如此美好,有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春天的可爱,你能背出1-2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绝句》《草》等诗。学生背完后,我会说,今天我们要学的第八课《古诗两首》也都是描写春天景物的诗。请同学先自由读《咏柳》一诗。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人入胜,将学生的思维情绪快速的转移到到课堂上来,以方便正常的教学。

二、指导预习,划出不懂的字、词。

我会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然后听录音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字、词,接着指名读课文,正音。引导学生质疑,把自己不懂的字、词或问题提出来。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观察能力,并间接地让他们掌握自己认为有效地学习方法,从而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从学中有所乐,在乐中有所学。

三、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并按此方法和学生一起学习这首古诗。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我会告诉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1)解字词;(2)明诗意;

(3)赏意境;(4)诵诗句。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学习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以前学习过古诗基本功,这样的设计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华古诗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方便接下来的教学。

首先,我会和同学们一起先学习一、二行诗。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先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咏、碧玉、妆、万条、丝绦”的意思,再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小组自学后,进行反馈,我会检查自学效果,先指名说说以上字词的意思,然后我会重点点拨:万条不是实指,而是虚指,并让学生再举出类似的例子。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里江陵一日还”,“危楼高百尺”,“飞流直下三千尺”等,并指出此处用了夸张的手法。在理解诗意时,我也会重点点拨一、二行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即把嫩绿的柳树比作碧玉,把柳枝比作丝带。

一、二行诗学完后,小结一下学法:先解字词,再明诗意,接着我会让学生自学三、四行,重点理解“不知、细叶、裁、似”的含义,讨论三、四行诗意。学生自学后,交流自学情况,我再重点点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运用了设问、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这一问一答,问得新奇,答得有理,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是全诗的妙处所在,也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抒发了诗人对春光赞美的喜悦心情。

理解一至四行的字义、诗意后,我再小结学法。接着就引导学生紧扣字词赏意境并进行讨论,我会问学生,诗中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在反馈时,我会适时点拨:碧玉写出了柳树的嫩绿,万条写出了柳枝数量多,丝绦写出了柳枝的轻柔美丽,

以及把春风比作剪刀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作者借柳树来赞美春天,赞美生命的萌发,赞美大自然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景象。 接着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这首诗,并达到熟读成诵。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能够体现我和同学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从而能够循序渐进的让他们把这整首古诗理解渗透,以达到教学的最终效果。

四、迁移运用,培养能力。

《咏柳》这首诗描写了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抒发了作者的喜悦心情。最后我会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描写春天的一处景物(如:稻田、油菜田、荆江大堤等),表达对春天的喜爱。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熏陶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六、说板书设计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板书设计中,我利用简单的笔画,清晰直观的把柳树碧绿的颜色、体态轻盈的特点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碧玉 装成 一树高

垂下 绿丝绦

细叶 不知 谁裁出

(设问、拟人、比喻

春风二月似剪刀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能够直观清晰地让学生了解整首诗的具体结构框架,能够一目了然的对整首诗做出大意的概括。

篇四:《咏柳》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咏柳》一课位于义务教育课程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以“亲近自然”为主题展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人文精神,歌颂着生命的美丽。

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物佳作,诗歌歌咏了早春的柳树,既有鲜活的形象、新奇的比喻,还有响亮的音节。整首诗基调清新、明快,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对低年级古诗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准确识记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课后的8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观察柳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4、能说出“谁裁出、似剪刀”等重点词语的意思,并结合图画,联系生活,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柳树的美,感受春天的活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二年级学生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识字,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局限性,把感受柳树的美,感受春天的活力,确立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低年级学生需要在老师指导下感悟诗歌意境。因此我采用导读、演示、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诵

读为主线”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朗读、交流和勾画圈点等方法学习,在多姿多彩的视听环境中朗读诗歌,感受春天之美、中华语言之美。 我将用一课时来完成这首诗的教学。

三、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程序分为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投影春天的图片,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春季。”我顺势引导:“你怎么知道是春季呢?”生答:“柳树刚刚发芽。”接着我小结:“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是柳树,唐代大诗人贺知章被柳树的美所陶醉,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咏柳》。”(板书:《咏柳》)把学生带入对文本的学习中。

(二)初读古诗,读写生字

1、读准字音。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让学生感知教材、生发情感的有效手段。我首先进行范读,然后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学生练读之后,我采用指名读、挑战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古诗,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时进行读音的指导。

2、识记字形

识字写字教学是二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因此我让学生找出古诗中的生字读一读,利用已知的、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如:加一加、说顺口溜、换部首变魔法等识记字形,再全班汇报。之后利用生字卡做开火车的游戏检查指导认读生字,让学生在快乐中牢固记忆生字。至此,生字教学已解决了字音、字形的问题。

3、指导书写生字

面面俱到,等于不到。我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特别注重有重点地

指导。“裁、垂、谁”是学生识记和书写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我利用课件指导学生写好“垂”等难写的字,然后让学生书写,在学生书写时我关注他们的书写姿势,笔顺、笔画是否正确。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整体感知。

生字障碍扫除后,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再整体感知古诗内容,读一读自己认为写的美的或者是自己喜欢的诗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指导朗读,感知诗意

1、指导朗读前两句诗。

我让学生观察柳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柳树,由整体观察柳树,描述柳树的样子。再局部观察那些倒垂下来的柳枝,想象他们像什么?我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及时的加以补充、描述:“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装饰成的一样,翠绿晶莹,美极了。而下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这时,柳树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栩栩如生,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朗读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但在观察想象中解诗意,悟诗情,而且在读中明白了“碧玉、丝绦”的意思,体会出诗句中比喻的精妙。我又说“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样来读这两句诗?”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感知柳树的高大碧绿、婀娜多姿。

2、学习3、4句。

再让学生局部观察柳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柳叶的细小,想想诗人由此想到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两句诗。放手让学生自己朗读,注意节奏。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谁裁出”,“似剪刀”来了解柳叶的细小以及春风的灵巧。我让学生想象: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还裁出了什么?使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受它的神奇灵巧,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在

一次次朗读中了解诗人不仅赞美柳树,还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

(四)、体会意境,熟读成诵

古诗作为一个整体,传达出各不相同的情感和意境,而这恰恰是一首诗的精髓所在。我安排了下面的环节

(1)体会意境

我再次配乐朗诵《咏柳》,让学生闭目想象意境,之后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这样既强化了古诗的意境美,使他们置身于古诗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又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认识柳树美,春风美,春天美,大自然美,生活美。

(2)让学生吟诵本诗。

通过“我来做诗人”的活动。学生可以配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古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领悟诗人把对柳树的赞美,升华到赞美春天的创作用意。

(五)、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这时候我引导学生看板书进行总结: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垂下碧绿的枝条,晶莹透亮。那在风中轻扬的细长柳叶,原来是二月春风巧手裁剪出来的。

最后,我用课件出示几句跟春天有关的诗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既积累了古诗,又增加了识字量。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

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我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说说、画画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四、说板书设计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板书设计中,我利用简笔画,清晰直观的把柳树碧绿的颜色、体态轻盈的特点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咏柳

碧玉 丝绦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2.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3.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____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____苏轼《蝶恋花·春景》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6.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____韦庄《台城》

7.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____秦观《如梦令·春景》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佚名《采薇》

9.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____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0.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____张仲素《春闺思》

1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____高鼎《村居》

1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1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____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1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15.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____陆游《沈园二首》

16.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____韩愈《晚春》

17.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____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8.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____武元衡《春兴》

19.柳絮风轻,梨花雨细。____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2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21.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____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22.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____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2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____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24.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____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25.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____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26.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____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7.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____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28.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____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29.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____王之涣《送别》

30.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31.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____吴 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32.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____秦观《画堂春·春情》

33.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____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34.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____辛弃疾《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35.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____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36.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____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37.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____杨万里《新柳》

38.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____佚名《青青河畔草》

39.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____杜甫《后游》

40.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____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41.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____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42.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____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43.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____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44.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____李商隐《柳》

45.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____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46.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____蒋捷《虞美人·梳楼》

47.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____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48.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____司马扎《宫怨 / 闺怨》

49.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____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50.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____李商隐《夕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