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学习的成语与名言 正文

学习的成语与名言

时间:2025-04-30 01:59:05

导语: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

(一)读书的成语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读书君子]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十年读书] 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徒读父书]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胜读十年书] 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骑牛读汉书] 形容刻苦攻读。

[书读五车]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二)读书的名言警句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

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5、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

6、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7、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10、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11、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12、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

13、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14、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

15、知识就是力量。

16、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

17、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18、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19、用功学习不仅有益于我的心灵,而且有益于我的身体。因为这样专心读书的本身对我就是一件乐事,我不再考虑我的那些疾病,痛苦也因此减轻了。

20、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21、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22、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

23、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24、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25、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26、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2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8、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29、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30、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31、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伤害。

32、书是灵魂最好的麻醉剂。

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4、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3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8、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

39、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40、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41、书有自己的命运,要视读者接受的情况而定。

42、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

4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4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45、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46、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

4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8、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49、

50、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51、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

52、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5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4、没有哪本书坏到一无是处的地步。

55、拥有书籍就是教养的证据吗?果然如此,谁在教养上足与拥有满屋子书籍的书店主人抗衡。

56、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

57、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5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59、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60、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学习的诗句1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8、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1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7、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9、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2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22、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23、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6、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27、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2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9、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0、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3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3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33、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34、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3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6、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3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3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4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5、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46、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4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8、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4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50、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53、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俄国)冈察洛夫

54、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法国)笛卡尔

55、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末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学习的诗句2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8、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曹植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11、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中华民族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为;看重的立身之本,是真才实学;认定的成才之路,是发愤学习。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古人勤学的成语和名言,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勤学的成语

悬梁刺股:

战国时期的苏秦,为了日后做大官,拚命读书。有时读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拿着一把锥子,瞌睡来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便继续读下去。无独有偶,汉朝的孙敬,人称“闭户先生”,常常独自关门读书。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头发。这样,如果打瞌睡,就会扯痛头发,立刻惊醒。后人用“悬梁刺股”来形容勤学好读。

洞中苦读:

战国时期的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一个人躲到山洞里偷偷的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发奋努力,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名叫匡衡。匡衡小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时,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目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后面虽然紧靠着一个花园,鸟语花香、姹紫嫣红,但他三年没有进过一次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一代儒学大师,并被汉武帝看重。

割席分坐: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囊萤夜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映雪苦读:

晋代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佛殿借读: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正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南朝伟大的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隋炀帝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演绎了“牛角挂书”的美谈。

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画技越发高超。

警枕

北宋时,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圆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圆木头滑落在床板上,他自然惊醒。从此司马光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大文豪,还写出了《资治通鉴》。

以荻代笔: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

程门立雪:

宋代时,程颐的学生杨时、游酢某次一同前往程颐家求教问题。来到老师家时却发现程颐睡着了。他们不忍打搅,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时天寒大雪,当老师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程门立雪”后来成为广为流传的尊师勤学和虚心求教的典范。

冒雪访师:

明朝著名散文家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不在家。宋濂不气馁,几天后再次去拜访老师,但老师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宋濂决定第三次独自去拜访,结果掉入了雪坑中,幸被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感动,终于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

闭门苦读:

万斯同是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搭亭录事: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供路人乘凉、歇息、喝茶。同时请路人给她讲故事,他坚持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地创作,终于写就了中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古人勤学的名言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7、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9、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