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举反腐旗帜,弘扬时代正气。
2、忠肝义胆不事苟且,傲骨丹心专为正大。
3、正气一身官气扫,清风两袖腐风离。
4、树一身正气恪循正道,盈两袖清风甘作清官。
5、一身正气冲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
6、做人要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心自安;为官要清清白白清清白白树德行。
7、欲影正先端其表,欲自廉先正其身。
8、洪涛倒海砥柱屹然,阴风四起皓月朗然。
9、反腐倡廉乃立身之本,私心贪欲乃祸害之源。
10、从政不为己,掌权不谋私。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11、一身正气立身从教,两袖清风以德育人。
12、清正廉明,树师者风范;刚正不阿,扬中华正气。
13、俯仰无愧,堂堂正正。
14、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强。
15、官品源于人品,政绩来自政德。
16、作风是生产力,作风是凝聚力,作风是战斗力。
17、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18、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19、民主集中,民族复兴;独断专行,自毁前程;党风正,世风日正;勤政爱民,国运昌盛。
20、壬午年马到成功,倡廉政两袖清风。
21、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源头治腐,功效长久。
2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功在千秋。
23、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
24、权力意味着责任,职位意味着奉献。
25、用真诚赢得信任,以党性凝聚人心。
26、作风要清正,为官要廉政。
27、奉献无止境,宗旨在心中。
28、扶正祛邪,扬公抑私。
29、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30、党纪国法,至高无上;社情民意,不可看轻。
31、干部廉洁为人民,人民与党心连心。
32、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疾苦。
33、千秋功罪,人民评说;是非曲直,人民裁决。
34、创业自需克勤克俭,为官理应为党为民。
35、群众是水,干部是舟。千年古训记在心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36、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
37、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38、廉洁从政,报效人民;防微杜渐,永做公仆。
39、想民疾苦以自俭,想民喜乐以自励;不使小节致民怨,不使放纵招民愤。
40、清清白白,当好公公正正官;实实在在,办好桩桩件件事。
41、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42、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43、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
44、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不伸手:在荣誉上不伸手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
45、激浊扬清,为党为民;无私无畏,乐于奉献。
46、不请、不送、不拍、不谀,无官何惧?宜勤、宜俭、宜清、宜廉,为仆欣然!
47、人民的干部要记住,当官一任为民造福;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群众满意百姓拥护。
48、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49、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
50、忘记宗旨,背叛人民,欺压盘剥百姓,无异于自掘坟墓。
51、鞠躬尽瘁为人民,人民永远怀念你。
52、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
53、平时多给群众办实事,百姓才会真心拥戴。
54、民不容贪,党不容腐;人心向背,决定存亡。
55、为人民服务要落实到行动中,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56、立公心甘作公仆德乃大,去私念不谋私利品自高。
57、一份权力,一份责任。
58、民众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意浩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59、共产党员要廉洁奉献。权大,不能偏离航线;官大,要促一方发展,才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
60、清风两袖朝前走,与时俱进创伟业。
61、全民动员,反腐倡廉;“三个代表”,牢记心间;坚定信念,经受考验;与时俱进,一往无前。
62、勤廉创辉煌,反腐促发展。
63、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64、立身修心当以“德’’为先,清正自律当以‘‘廉’’为本。
65、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1、人生惟有廉洁重,世界须凭气骨撑。
2、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3、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4、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5、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6、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7、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8、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
9、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力,方能攀上巅峰。
10、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11、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12、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
1、该得的数千不多,不该得的一分也不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防微杜渐,才能廉洁从政。——张钊
2、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田
3、花以芳香而美好,官以清廉而高贵。——姚宗岭
4、廉洁从教,勿以“十不准”而为;心怀坦荡,总为下一代着想。——李兆兴
5、树若正直,能参天成伟材;人若正直,可明理识大局。——杨明干
6、水清不纳污垢,政廉不迷财色。——杨明干
7、荡两袖清风,拂去心尘坦然,树一身正气,留下口碑伟岸。——杨明干
8、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王书茵
9、为政清廉留美誉,家人走路腰板直。——王书茵
10、镜不蒙尘可照人,人无贪贿可正气。——刘博
11、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长思百姓冷暖。——刘静
12、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程军
13、让廉洁铭刻人生,把清白留在人间。——齐润芳
14、廉洁自律心无病,求真务实业有成。——李晓燕
15、清廉如同健康,失去之后才觉可贵。——赵晓惠
16、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王仲敏
17、管好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想;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杨静春
18、做事当以勤为先,为官当以廉为鉴。——刘霞
19、病从口入,腐从贪起;清正廉洁,严以律已。——姚继霞
20、绊人的脚不在高,腐-败的事不在校——赵凡玉
21、贪婪会桎梏你的手脚,廉洁会让你幸福一生。——黄军红
22、廉洁是我们幸福的根基,自律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张明睿
23、言行端正,堂堂正正为人师表;洁身自好,坦坦荡荡
24、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罗文萍
25、甘守清廉报国家,不为贪赃羞儿孙。——大张会
26、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宁莉
27、生前博得万民爱,不唤清风自然来。——张爱民
28、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孙兆凤
29、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贾兴宏
30、莫作官仓鼠,甘为孺子牛。——彭敏
1·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 —— 庄子名言
2·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庄子
3· 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 庄子语录
4·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 庄子语录
5·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 庄子语录
6· 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 庄子语录
7· 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 庄子语录
8·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 庄子语录
9· 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 庄子语录
10· 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 庄子语录
11· 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 庄子名句
12·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13·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 庄子语录
14· 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 庄子语录
15·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 庄子语录
1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庄子名句
17·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庄子语录
18·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 庄子语录
19·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 庄子语录
20· 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 庄子语录
21· 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 庄子语录
22· 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 庄子语录
23·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 庄子语录
24·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 庄子语录
25·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 庄子语录
26·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 庄子名句
27·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 庄子语录
28·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 庄子语录
29· 虎狼,仁也。”……“至仁无亲。” —— 庄子语录
30· 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 庄子语录
31· 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 —— 庄子名句
32· 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 —— 庄子语录
33·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中耕倚,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 庄子语录
34·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 庄子语录
35· 闄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甕甖大癭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 庄子语录
36·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这甚善。儵与忽谋极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这。”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 庄子名言
37· 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 庄子语录
38·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凡人心险于山川 —— 庄子语录
39· 原(探究)天地之美,达(弄清)万物之理 —— 庄子语录
40· 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 庄子语录
41· 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 庄子名句
42· 独(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傲视鄙倪)于万物 —— 庄子语录
43· 傍(依傍)日月,挟(怀藏)宇宙,游乎尘垢 —— 庄子语录
44·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 庄子语录
45·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 庄子语录
46·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 庄子语录
47·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 庄子语录
48· 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 庄子语录
49·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 庄子语录
50·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 庄子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