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论语中的.
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食不语,寝不言。
4、寝不尸,居不容。
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6、未知生,焉知死?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成人的人格的影响,对于年轻的人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一个懒惰的少年将来就是一个褴褛的老年。英国谚语
有经验的老人行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青年人要有本领,除了头脑清醒,精力饱满,还要意志坚定,秉性善良。
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而不适合判断;适合执行,而不适合磋商;适合新的计划,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
青年人满身都是精力,正像春天的河水一样丰富。
青年是生命之晨,是日之黎明,充满了纯净、幻想及和谐。
夜晚给老人带来平静,给青年人带来希望。
每一种新的认识都可以使年轻人精神振奋,只要一旦受到某种感情的鼓舞,他就可以从中取之不尽,这正是青春的意义。
青年时犯错误,成年时同错误进行斗争,老年时为错误而惋惜。
修身是做人的根本
动物的一生是盲目的、无意识的,而人的一生则是自觉的,人懂得怎样做人。合乎时代要求的、有道德的人不是天生的,而是修养、改造而成的,故曰:修身是做人的根本。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二卜章》
修身则道立。《礼记·中庸》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篇》
以善先人谓之教,以善和人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谓之谀。《荀子·修身篇》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比尧舜。《荀子·修身篇》
君子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曳。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曳,故能宽容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荀子·非相篇》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扬雄:《法言·修身篇》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二十岁时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
我们不能总是为我们的青年造就美好未来,但我们能够为未来造就我们的青年一代。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林宽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志向远大创伟业,胸襟广阔绘新图。
当代青年多壮志,今朝学士尽英才。
儿童万岁,青年千岁,老人长命百岁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生命拥抱明天。
四有新人创大业,八方俊彦绘宏图。
壮丽青春绣美景,广阔天地放英华。
当五爱青年。做四有新人。
坚贞立志,永葆精神,奋勇当先,不负青春。
要成就大事业就要趁年轻时代。
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大仲马《关于青年的名言: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是明智。”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舞蹈阵容在自己宗庙里舞蹈,这样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放荡,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