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名言 正文

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名言

时间:2025-05-15 05:31:31

二、名句必背

1.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 许浑《咸阳城东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3. 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4. 李白《蜀道难》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 李白《上九邕》 丈夫未可轻少年

(邕yong:1、邕江,水名,在广西。2、广西南宁的别称。)

6. 白居易《放言 五首之三》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7. 白居易《

8.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高适《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1. 王维《渭城曲》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 王维《观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 虞世南《蝉》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15. 陆龟蒙《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16.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7.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8. 苏轼《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9.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 施耐庵《水浒传》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21. 张养浩《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2. 高明《琵琶行》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

23. 冯梦龙《警世通言》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4. 魏子安《花月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25. 苏轼《醉睡者》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26. 李白《

27.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8.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脁tiao:古书上指农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

29.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蒿hao: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30. 李白《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31.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32. 刘希夷《代白头吟》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33.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耽dan:沉溺;入迷:耽玩/耽于幻想。)

34. 贾岛《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流泪。

35. 贾岛《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36. 宋真宗《励学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37. 叶绍翁《游园不值》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38.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9.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40.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

41. 晏殊《蝶恋花榄剪愁烟兰泣露》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2. 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3. 辛弃疾《青玉案》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4.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5. 苏轼《江城子》 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46. 欧阳修《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47. 李白《题峰顶寺》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扪men:按;摸:扪心)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8. 杨大元《登楼诗》 危楼高千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怕惊天上人。

5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1.《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52.《过零丁洋》

53.《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4.《雨霖铃》 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55.《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6.《破阵子?春景》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57. 王安石《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唇。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58.《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9.《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60.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思量意。

61.《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2.《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3.《鹊桥仙》

64.《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65.《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6.《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8.《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9.《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70.《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1.《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72.《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3.《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7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6.《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7.《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79.《长歌行》(无名氏)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0.《过故人庄》 (孟浩然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1.《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82.《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83.《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洪迈)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84.《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85.《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86.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三、特景诗写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请接下一句

答案: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请接下一句

答案: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请接下一句

答案: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请接下一句

答案:青鸟殷勤为探看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诗,请问其中“中庭地白树栖鸦”的下一句是什么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这两句大意是:做人立得正,站得直,走得稳。

有钱可以通神。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通:相通,通连。本句大意是:钱能使人与神仙相通。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世情:社会人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面:指人的脸色。这两句大意是:社会人情从待人态度的冷淡或热情可以看出来,人的脸色因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化。

不怕官,只怕管。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官:官吏。管:管理,管辖,这里指管得着自己的人。本句大意是:不怕上面的大官,只怕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

却之不恭,受之太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却之:推却,辞谢不纳。恭:恭敬。过:过分。这两句大意是:推却不受吧,太不恭敬;冒然接受吧,又太过分了。“却之不恭”是从《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意即“一再推却拒绝别人是不恭敬的”)句简化

而来,现在多将——说成“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是接受别人馈赠时的谦词,表示接受感到愧疚,拒绝里觉得失礼的矛盾心情。

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这是两句俗语。它用种什么就收什么这个简单道理,比喻造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含有普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思在内。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这两句大意是:要是早知道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后悔当初不应该那样做。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不出门:传播不到门外去。恶事:坏事,见不得人的事。这两句大意是:好事不容易传出去,坏事传得很快很广。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这里指夜晚。这两句大意是:人当处于欢乐的时候,总是嫌夜晚太短;处于寂寞的时候,又恼恨五更太长。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八回。这两句大意是:到瓮子里捉老鳖,那是手到拿来。此二句是形容办事十分容易。瓮中的老鳖躲也无处躲,藏又无处藏,因而瓮中捉鳖当是十分容易的事。

急来拖佛脚,闲时不烧香。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抱佛脚:求佛救助、保佑。这两句大意是:闲暇无事时不给佛烧香供奉,到事情急了才击求佛救助。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缘:缘分。这两句大意是:有缘分的人虽然远隔千里,却能因机遇、巧合而会面;没缘分的人即使打照面也会错过,跟没遇到一样。这两句话在元代无名氏《鸳鸯被》杂剧里作“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能相会”。

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惺惺(xīng星):聪明人。惜:爱惜。识:赏识。这两句大意是:聪明的人总是爱惜聪明的人,英雄汉总是赏识英雄汉。

吃饭防噎,行路防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噎(yē椰):食物塞住嗓子。这两句大意是:吃饭时要防备食物卡住嗓子,走路时要防备摔交。比喻人处世办事必须小心谨慎,时时注意安全,以防不测。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须:必须,应当。这两句大意是:男孩子长大了就应当结婚,女孩子长大了就应当出嫁。

君子问灾不问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一回。本句大意是:君子只问自己有什么灾祸,而不问自己有什么福分。是君子,就有一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胸怀和气质,他不怕灾祸,敢于正视现实,去经受灾祸的磨练,所以他敢于“同灾”。而去寻问福气,则被认为是贪求和没有出息的行为,故君子不屑。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幸运的事不会连续到来,灾祸一来却不止一种。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须:却。这两句大意是:隔着墙却有耳朵在听着,窗户外边难道没有人听见?此两句语本《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应该取得的却不及时去取,机会过去以后可不要后悔。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九回。这两句大意是:作了好事或作了坏事,最终都将受到报应。且是来得早晚不同罢了。此二句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来到”(元·无名氏《来生债》)一样,反映出前人最朴实、最鲜明的善恶观。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明·施耐庵《水浒》第一百十六回。这几句大意是:凡事大多是得到得容易。失去得也容易。得到困难,失去也困难。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这两句大意是:光听说名字不如眼见一面,亲自见面胜于听说姓名。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荣枯事:好事或坏事。这两句大意是:进门之后不用同主人遇到好事或遇到坏事,察颜观色便可得到准确的结论,这两句俗语是从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经日:亲眼看到。这几句大意是:亲眼看到的事情,还唯恐它不真实,别人背后讲的话,怎么能够完全相信呢?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否(pǐ匹)、泰:本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天地不相交叫“否”,天地相交叫“泰”。否、泰分别代表凶和吉,二者可以互相转化。这两句大意是:快乐到极点反生悲哀,坏事到了尽头,好事就会到来。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回。这两句大意是:蛇没了头就不会行走,鸟没了翅膀就不能高飞。这是两句俗语,却含有深刻的哲理。前句说明:一个群体少不了一个带头人,否则就无法统一行动;后句说明:干什么事都少不了得力助手和群众帮助,单枪匹马

犹如无翼之鸟,什么事都难以成功。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这两句大意是:灯蛾扑到火上,引得火焰烧死自身。这是两句俗语,比喻不顾客观情况一意孤行,自寻死路,自趋灭亡。“灯蛾扑火”又作“飞蛾扑火”,源于唐·姚思廉《梁书·到溉传》:“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赵括徒能读父书,文斌殒命又何愚。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八回。赵括:战国时赵将,著名战将赵奢的儿子。赵括空读其父所传兵法,倒背如流,实际上不会指挥作战。

赦其旧过,开以新图。

明·施耐庵《永浒传》八十九回。这两句大意是:对有些人,可以赦免他过去的罪过,给以自新之路,让他重新作人。对于那些过去犯有一定罪行,本人有改恶从善的表现者,可以考虑给予宽大处理,使之重新作人。这样做有利于分化犯罪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胜败乃兵家常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五回。兵家:原指研究军事的学者,这里是指挥作战的将领。这两句大意是:打胜仗或打败仗是将军们常有的事。

有眼不识泰山。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本句大意是长着眼睛竟然不认识泰山。此句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多用来说自己眼力差,也用来说别人没有眼力,认不出有名望的人。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农民的心内像沸水煮一样焦急,而公子王孙则手摇扇于逍遥自在。这首诗是梁山英雄白胜所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笫六回。粱园:汉时粱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一说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南,为宴赏迎宾之所。这两句大意是:粱园虽然美好,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家,非久留之地。和李白的“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诗意相近。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君:你,对人的尊称。终:终归,到底。这两句大意是:送您选到千里之外,最后还是须有分别的时候。送别,送别,终有一别。这两句的意思在于说明不必远送了,也有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的。多用于劝人不必再远送,也可用于表示自己不再远送别人了。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这两句大意是:路遇不平之事,即挺身相向,扶弱除强。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本句大意是:在别人的矮屋檐下讨生活,怎么敢不低头呢?这两句比喻受制于人,其得顺从。今常作“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用于表示处于别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不得不忍气吞声的心理。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这两句形容处境艰难,没有出路。它最早见于宋·普济《五灯会元·安吉州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

破屋更遭连夜两,漏船又遇打头风。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这两句比喻在难以支持的困难处境中又遇到新的打击,不幸中再遭不幸。也作“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

自差偏自是。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三回。本句大意是:自己有了差错,还自以为是正确的。这句话表现:刚愎自用,固执己见。

敢怒而不敢言。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本句大意是:胸中有怒气,但是不敢公开发泄或表露出来。

总教掬尽三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纵然叫捧尽所有江湖的水,也难以洗尽今天脸面上的羞耻。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凌:高出。这几句大意是:身材魁梧,有万夫难敌的威风;讲话有气魄,表现出千丈凌云的志气。这几句是《水浒传》二十三回所刻画的打虎英雄武松的形象,不仅有外貌描写,而且勾勒了他的语言、志气、威风、气度,的确是一条好汉。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水浒传》第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炎炎红日,炙热得如同火焰在燃烧,田野里的稻苗已有一半被烤得枯焦了。用来描写炎热苦旱之状,现也可用“赤日炎炎”句来表示红日灼烤之苦。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水浒传》第五十二回。“戴宗二取公孙胜 李逵独劈罗真人”,发生的背景是梁山在高唐州斗法败于高廉,急等公孙胜回来救急,于是戴宗和李逵跑遍蓟州城内外,却始终寻公孙胜不着,眼见“山重水复疑无路”,万千辛苦付东流,忽然间却“柳暗花明”,从与一老者的纠纷中偶然探知了公孙胜的确切位置。吃尽连日奔波苦、备感肩头重千斤的戴宗,不由感慨道:“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短短十四个字,便将戴宗历尽波劫后终于得偿所愿的欣喜尽显无遗,是《水浒传》中非常经典,非常传神,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话。此言,与辛弃疾的名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水浒传》为丰富中华文库做出的又一大贡献。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水浒传》第四十三回。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要想有一千个好日子是很难的;就像花朵一样,不可能盛开一百天,不但不枯凋,而且还是和当初一样的红艳。原诗是劝人一时的得意不可太过张狂,应该及早为日后打算才对。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这两句大意是:做人立得正,站得直,走得稳。

有钱可以通神。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相通,通连。本句大意是:钱能使人与神仙相通。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世情:社会人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面:指人的脸色。这两句大意是:社会人情从待人态度的冷淡或热情可以看出来,人的脸色因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化。

不怕官,只怕管。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官:官吏。管:管理,管辖,这里指管得着自己的人。本句大意是:不怕上面的`大官,只怕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

却之不恭,受之太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却之:推却,辞谢不纳。恭:恭敬。过:过分。这两句大意是:推却不受吧,太不恭敬;冒然接受吧,又太过分了。“却之不恭”是从《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意即“一再推却拒绝别人是不恭敬的”)句简化

而来,现在多将——说成“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是接受别人馈赠时的谦词,表示接受感到愧疚,拒绝里觉得失礼的矛盾心情。

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这是两句俗语。它用种什么就收什么这个简单道理,比喻造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含有普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思在内。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这两句大意是:要是早知道会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后悔当初不应该那样做。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不出门:传播不到门外去。恶事:坏事,见不得人的事。这两句大意是:好事不容易传出去,坏事传得很快很广。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这里指夜晚。这两句大意是:人当处于欢乐的时候,总是嫌夜晚太短;处于寂寞的时候,又恼恨五更太长。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八回。这两句大意是:到瓮子里捉老鳖,那是手到拿来。此二句是形容办事十分容易。瓮中的老鳖躲也无处躲,藏又无处藏,因而瓮中捉鳖当是十分容易的事。

急来拖佛脚,闲时不烧香。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抱佛脚:求佛救助、保佑。这两句大意是:闲暇无事时不给佛烧香供奉,到事情急了才击求佛救助。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缘:缘分。这两句大意是:有缘分的人虽然远隔千里,却能因机遇、巧合而会面;没缘分的人即使打照面也会错过,跟没遇到一样。这两句话在元代无名氏《鸳鸯被》杂剧里作“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千里能相会”。

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惺惺(xīng星):聪明人。惜:爱惜。识:赏识。这两句大意是:聪明的人总是爱惜聪明的人,英雄汉总是赏识英雄汉。

吃饭防噎,行路防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噎(yē椰):食物塞住嗓子。这两句大意是:吃饭时要防备食物卡住嗓子,走路时要防备摔交。比喻人处世办事必须小心谨慎,时时注意安全,以防不测。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须:必须,应当。这两句大意是:男孩子长大了就应当结婚,女孩子长大了就应当出嫁。

君子问灾不问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一回。本句大意是:君子只问自己有什么灾祸,而不问自己有什么福分。是君子,就有一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胸怀和气质,他不怕灾祸,敢于正视现实,去经受灾祸的磨练,所以他敢于“同灾”。而去寻问福气,则被认为是贪求和没有出息的行为,故君子不屑。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六回。这两句大意是:幸运的事不会连续到来,灾祸一来却不止一种。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须:却。这两句大意是:隔着墙却有耳朵在听着,窗户外边难道没有人听见?此两句语本《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这两句大意是:应该取得的却不及时去取,机会过去以后可不要后悔。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九回。这两句大意是:作了好事或作了坏事,最终都将受到报应。且是来得早晚不同罢了。此二句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来到”(元·无名氏《来生债》)一样,反映出前人最朴实、最鲜明的善恶观。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明·施耐庵《水浒》第一百十六回。这几句大意是:凡事大多是得到得容易。失去得也容易。得到困难,失去也困难。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这两句大意是:光听说名字不如眼见一面,亲自见面胜于听说姓名。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荣枯事:好事或坏事。这两句大意是:进门之后不用同主人遇到好事或遇到坏事,察颜观色便可得到准确的结论,这两句俗语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只要看看脸色,便可分析出主人的心情和遭遇。可以这两句说明察颜观色的重要性。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经日:亲眼看到。这几句大意是:亲眼看到的事情,还唯恐它不真实,别人背后讲的话,怎么能够完全相信呢?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