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霍布斯《利维坦》
2、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政府论》
3、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4、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5、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6、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
7、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盐铁论·申韩》
8、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
9、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要比处罚已经发生的.罚罪行为更有价值,更为重要。——李斯特
10、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
11、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1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论犯罪和刑罚》
13、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策别安万民六》
1.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2.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3.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4.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5.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6.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7.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8.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9.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10.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11.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12.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庞德
13.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14.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15.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
16、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17、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18、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哥尔德斯密斯
19、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20、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21、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22、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23、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24、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25、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达雷尔
1.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2.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3.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4.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5.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6.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7.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8.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9.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苏)《社会民主党在~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10.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11.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12.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13.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4.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英)《论》
15.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16.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爱戴和尊重为转移的,而这种爱戴和尊重是以内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为转移的。――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17.如果我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这样的法律可以抑恶扬善。――大仲马(法)《马希里选集》
18.当秩序成了混乱的时候,就不得不用混乱来维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罗曼·罗兰(法)《哥拉·布勒尼翁》
19.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20.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21.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22.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23.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24.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25.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26.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边沁
27.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伯尔曼
28.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29.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30.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31.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
32.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33.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34.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35.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36.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37.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38.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39.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40.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41.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42.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43.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44.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45.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46.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47.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48.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49.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50.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51.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52.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53.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54.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55.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萨维尼
56.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
57.法治意味着,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58.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59.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60.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