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拓展课程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比如,语言的精练简洁,语言的幽默诙谐,语言的生动得体。
2、引导学生读书后要乐于和善于跟别人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互相启发、相互学习的目的。
3、引导学生交流对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
4、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5、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喜欢的对联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结合本单元内容,自由交流。
请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听了这段对话,你想说些什么?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2、全班自由交流。
(二)展开话题、深入交流。
师:小林和小东学了本组课文有这么多收获,老师相信在座同学的收获肯定也不少,那就把你们的收获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根据学生交流的话题,教师相机引导,使话题展开;并就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交流。
鼓励学生把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几篇课文。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对联。
2、把你喜欢的对联读给同桌听,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3、齐读对联,然后全班交流你的发现。(简要说说特征)
4、鼓励学生背诵喜欢的对联。
5、交流课前搜集的对联。
6、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练习写对联。
三、展示台
1、学生课前准备相关展示。
2、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表演,组员给予意见。
3、全班交流。小组推荐组员上台展示。
4、评价:让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喜欢的节目,并说说原因。
小学拓展课程教学计划2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一分钟记忆竞赛、一分钟抄写竞赛。
二、交流平台
1、温故而知新。学完一单元后,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看看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如: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哪些文章或书籍?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围绕某一方面的收获展开讨论,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体会。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赏析佳句。
赏读美文。
研讨读书方法。
交流收获、体会。
三、日积月累
1、激情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尝试理解:
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3、背诵名言。
4、出示课外有关读书的名言,
拓展积累。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6、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回顾·拓展一,回顾·拓展一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拓展课程教学计划3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
2、积累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积累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
积累读书故事,并能够从中受益。
教学方法
引导点评,评议结合。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回忆本单元内容
教学设计: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写我们同龄人生活的课文,我们深深被感染了。课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读起来非常亲切。说说课文中的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亲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1、导语:作者怎样做到让文章这样亲切感人,打动我们呢?
2、学生发言。
3、归纳:
(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如,《祖父的园子》里,把“我”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我们觉得写的就是我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以才打动了我们,感染了我们。
(2)作者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如《童年·冬阳·骆驼队》中对“我”模仿骆驼磨牙动作的描写。由于作者描写细致,所以更能表现童年的天真无邪。
(三)交流读书方法
1、导语: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
2、学生发言。
3、归纳: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其次要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呈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想象场景。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句子大意及出处。是自己将会怎么做?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2、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读,注意句子的节奏、韵律。
4、交流句子含义。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第四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追寻、探索。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5、说说从这些句子中受到怎样的启示,准备把哪些话语送给谁,为什么。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要求读出感情。
7、交流课外收集的的类似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
8、齐读日积月累中的语句,并默记心头。
三、课外书屋
1、师: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大家十分熟悉的伟大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有听说过这本书吗?
2、学生互动介绍该书内容简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两部作品──《在人间》与《我的大学》。大致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师生根据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推荐其他名人、伟人传记,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学生阅读时参考。
4、教师小结,结束本课时教学。
5、课后小结。
小学拓展课程教学计划4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后,能与同学就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会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反思。
2、积累八条谚语,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谚语。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制作阅读表格。
2、引导学生阅读本组课文的原著及我国的其他古典名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我们在阅读本组课文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人物,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小组派代表发言。
(3)评价
2、从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加以比较,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讨论。
(3)举行小小辩论会,对同一人物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说中评,在评中议,在议中辩,在辩中思,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日后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读了原著后,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4、拓展:你还读了哪些中国名著,向大家介绍,同时谈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及困惑。如《红楼梦》等。
(1)完成下列表格。
题目 读后收获 人物 性格、特点 个人见解
(2)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一、教学“日积月累”
1、教师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学过的歇后语有很多,谈谈你对歇后语的了解:
(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共同创作的口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是带有讽劝性、警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的语言结晶。有人生哲理、道德修养、时政世态、天文地理。)
现在老师一说出上半句时,请大家马上说出下半句。
小葱拌豆腐──
电杆上插鸡毛──
猪八戒照镜子──
2、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八条歇后语。
3、出示文中的歇后语,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4、自读自悟,说一说自己对这些歇后语的理解,说错的地方,其他同学帮助纠正。
5、练习背诵:
可采用多种方法,多层次的诵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八条歇后语。
⑴ 指名读。
⑵ 同桌对读。
⑶ 小组比赛读。
⑷ 师生对读。
全班一齐背诵。
6、拓展:
⑴ 关于歇后语,你还积累了哪些?
⑵ 用文中的歇后语进行说话训练。
⑶ 回家每个人再收集几条歇后语。
二、教学课外书屋
1、《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对认识书中的唐僧师徒四人。那么他们各有怎样的特点,老师希望你们去阅读《西游记》原著,相信书中神奇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那扑朔迷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2、布置课外阅读,阅读《西游记》原著。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读一读,用一用的方式很快就积累了以上的歇后语,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说出了许多跟名著有关的歇后语,学生们做笔记加以积累。
一、勤学的名言
1、勤学: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2、如果你富于夭资,勤奋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如果你智力平庸,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一-(英国画家)雷诺兹
3、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一一(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4、我们的箴言终是:元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后更兴奋。一一(德国作曲家)贝多芬
5、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一一(中国政治家)毛泽东
6、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要长期下苦功夫。主要不是进学校,而是靠自修。一一-(中国革命家)陈云
7、学习必须踏实,不能踏空一步。踏空一步,就要付出重补的代价;踏空多步,补不胜补,就会使人上不去,就会完全泄气。一一(中国数学家)华罗庚
8、学之染人,甚于丹青。一一(中国历史学家)房乔
9、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一一(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10、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继承,继承古中今外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学问与知识;只有全面地继承才能进行全新的创造。一一(中国作家)高士其
11、学习的东西,一回见生,二回见熟,三回就成为朋友。一一(中国作家)高士其
12、学习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莺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一一-(中国教育家)徐特立
13、学习是快乐的来源,即使你不在意自己将来有没有成就,单以目前的生活来说,学习也一定使你觉得满足。一一(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14、唯有吟哦殊不倦,始知文字乐无穷。一一(中国古代问学家)欧阳修
15、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一一(中国政治家)毛泽东
16、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一一(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
17、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元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一一(中国数学家)陈景润
18、无论你在哪儿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弃学习。没有学习,你就不会进步。一一(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二、关于勤学的名言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3、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8、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9、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10、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11、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12、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1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5、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16、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17、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18、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比丰
19、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英国
20、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约瑟夫·鲁
21、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约翰·塞尔登
22、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富兰克林
23、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朝鲜
24、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民谚
25、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小普林尼
26、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日本
27、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民谚
28、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达尔文
2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三、关于勤学的名言
1、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2、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3、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14、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15、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16、汗水换来丰收,勤学取得知识。
17、人不劳动没出息,人不学习没长进。
18、刀不快,石上磨。人不会,世上学。
19、勤奋是聪明的土壤,勤学是聪明的钥匙。
20、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21、靠父亲的学识成不了学者。
22、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23、聪明靠努力学习,知识靠平日积累。
24、刻苦学习的人总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25、灵感是从来不拜访懒汉的。
26、学成巧,总是巧;装成巧,惹人笑。
27、平时不好学,临考悔已迟。
28、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
29、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30、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
3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4、日子象念珠一样,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周,串成月。
35、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乐学勤学名言
1、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每个梦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让青春反抗老朽,长发反抗秃头,热情反抗陈腐,未来反抗往昔,这是多么自然!
6、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而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或逃避了什么。
7、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9、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10、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1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14、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15、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1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17、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浜投痰纳嗤贰?——弗莱格
1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19、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2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22、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
23、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2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的人学十算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25、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2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7、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28、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29、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30、要书写自己梦想的人,反而更应该清醒。
3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2、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笔勤,遇到有心得就写下来,多动笔,多写,多记,不然,你有心得,不写下来,时候长就忘了。多写多记,念书多了,就积累下不少知识,可以左右逢源。——陈垣
33、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34、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35、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36、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3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3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9、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4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1、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42、
43、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4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5、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
46、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47、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48、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49、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5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51、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52、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5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54、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55、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
56、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富兰克林
5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58、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
59、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