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2、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6、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7、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9、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0、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11、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12、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13、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叔本华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5、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拉罗什夫科
16、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1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18、不要回避苦恼和困难,挺起身来向它挑战,进而克服它。——池田大作
19、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20、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21、土地是以它的肥沃和收获而被估价的;才能也是土地,不过它生产的不是粮食,而是真理。如果只能滋生瞑想和幻想的话,即使再大的才能也只是砂地或盐池,那上面连小草也长不出来的。——别林斯基
22、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华罗庚
23、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洛克
24、友谊是灵魂的结合,这个结合是可以离异的,这是两个敏感,正直的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契约。——伏尔泰
25、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刘易斯
26、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27、劳动和人,人和劳动,这是所有真理的父母亲。——苏霍姆林斯基
2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9、笨蛋自以为聪明,聪明人才知道自己是笨蛋。——莎士比亚
30、不要忘本,任何时候,任何事情。
31、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32、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列宁
33、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34、友谊是一棵可以庇荫的树。——柯尔律治
35、个人的智慧只是有限的。——普劳图斯
36、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37、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8、良好的健康状况和高度的身体训练,是有效的脑力劳动的重要条件。——克鲁普斯卡娅
39、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40、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只消一句话:你应当爱某个人,就足以使你对这个人恨之入骨。——罗素
41、酒杯里竟能蹦出友谊来。——盖伊
42、最甜美的是爱情,最苦涩的也是爱情。——菲·贝利
43、管理的第一目标是使较高工资与较低的劳动成本结合起来。——泰罗
44、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在任何不播种的地方,是决不会得到丰收的。——赫尔岑
45、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欧文
46、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47、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德奥弗拉斯多
48、伟大的思想能变成巨大的财富。——塞内加
49、温顺的青年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信他们的责任是应当接受西塞罗,洛克,培根发表的意见;他们忘了西塞罗,洛克与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在图书馆里的青年人。——爱默生
50、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梁启超
51、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我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的话。自己想什麽就讲什麽;自己怎麽想就怎麽说这就是说真话。——巴金
5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53、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54、过放荡不羁的生活,容易得像顺水推舟,但是要结识良朋益友,却难如登天。——巴尔扎克
55、躯体总是以惹人厌烦告终。除思想以外,没有什么优美和有意思的东西留下来,因为思想就是生命。——萧伯纳
5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7、将人生投于的赌徒,当他们胆敢妄为的时候,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自信,并且认为大胆的冒险是唯一的形式。——茨威格
58、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59、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杰弗逊
60、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61、要诚恳,要坦然,要慷慨,要宽容,要有平常心。
62、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63、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较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马克思
64、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高尔基
65、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66、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6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68、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69、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70、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71、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72、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73、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74、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75、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76、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77、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78、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7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80、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81、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82、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83、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84、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85、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8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87、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8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89、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9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91、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92、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
93、唯书籍不朽。——乔特
9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95、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96、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9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98、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99、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100、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下面是书法
1、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2、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3、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4、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6、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7、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8、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9、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10、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
11、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12、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13、书肇于自然。——蔡邕
1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15、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16、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7、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18、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萧衍
19、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20、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21、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
22、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3、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24、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25、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2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27、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8、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29、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30、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
31、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32、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33、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3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35、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36、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37、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38、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39、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40、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41、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42、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4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44、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45、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4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47、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48、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49、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50、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51、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
52、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5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54、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55、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56、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57、拳要打,字要练。
5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59、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60、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61、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62、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
63、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六体书论》
64、字怕练,马怕骑。
65、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附:如何学习书法
临摹结合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方法,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就是有了一定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学楷书需要临摹,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书法家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在临摹中学习,在临摹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摹帖,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面,然后笔随影走,按照显露出来字迹写,又叫“仿影”或拓写。摹还有一种方法叫“描红”,即在印有双钩红线字上去填写。
摹帖方法:第一步先描红。即从一本帖中选出清楚、完整字,用透明而不透墨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描图纸等蒙在帖上,依着字轮廓,用极细线条钩成空心字,这叫“双钩”。然后把钩好字作为描红本,用红墨水填写,再用蓝墨水填写,最后用墨汁填写,这样写不但能加深记忆,而且节约纸张。
摹帖应注意笔随帖走,切勿失形,要看准笔画来龙去脉,揣摩它笔法和结构形态。摹帖要带有“写”意,将笔画一笔写成,饱满而精到,切勿依葫芦画瓢地填描涂抹。
临帖,即在摹帖基础上,对帖字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对着帖写。临帖有对临、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
对临,即把字帖放在对面帖架上照着写,这是最方便,最常用临帖方法。
格临,即用透明纸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等)照式临写。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结构部位。
背临,即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帖中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背临之后可以集字为联或集字成篇,然后进入创作阶段。
摹帖笔随影走,古人怎样写,我们就怎样写,大小、长短、宽窄、粗细、方圆、斜正等都必须按帖字要求去写,有一定规范和约束。摹帖特点在于易学到古人结构位置,但由于规范太死,反而失去了古人笔意,用笔死板而不灵活,让人感到放不开,受不了;临帖或对临,或背临,或意临,加入许多书者自己个性特点,所以易得古人笔意,而易失古人结构位置。写来自由随意,追求个性,却得之甚少。
所以在临摹中必须临摹结合,先摹后临,既得古人用笔方法,又得古人结构规律。练习时可以采用先摹后临,再反过来摹,摹完再临。或者采用“双钩”方法来研习结构规律。摹临穿插,取长补短,效果极好。临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然后下笔。下笔要准,先形似,后神似,以求形神兼备。临摹后要反复对照检查,总结
家庭和气福运开,家中吵闹便生灾,
暗中必遭邻里笑,渡日如年不安宁,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何等清闲,
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
百世修来共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夫妻姻缘前生定,夫唱妇随万事成,
命好不到贫家去,命穷难进富贵门,
丈夫不可嫌妻丑,妻子切莫嫌夫贫,
夫为家计而辛劳,妻贤勤俭把家持,
时时思念姻缘美,日日恩爱敬如宾。
治家箴言
多替别人设想,心情安详平和,
生活节俭朴素,家用自然充足。
任何家庭都应该有一种真诚的信仰
任何人的生活都要一种优良的原则,
任何人若能保持纯真而温驯的心性,
言谈举止文雅处处流露温馨和喜悦,
这样才能与父母兄弟相处快乐融洽。
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
父教师严两无失,学问无成子之罪。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
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
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
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
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
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注∶‘庶人’∶普通百姓。‘公卿’∶古时官名。)
男子失教,长大愚顽,严父出孝子。
女子失教,长大粗疏,严母出贤女。
凡人百艺好随身,赌博门中莫去亲,
能使英雄为下贱,顿教富贵作饥贫。
富润屋,德润身。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德胜财为君子,财胜德为小人。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谦让。
道生于安静。病生于多欲。
祸生于多贪。罪生于不仁。
读书为成家之本,循理为保家之本,
勤俭为治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
勤者富之本,俭者富之源。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生之计在于勤。
晨若不起,日无所辨。
春若不耕,秋无所望。
幼若不学,老无所知。
丈夫对待妻子的五条准则∶
(一) 相待以礼,对妻子要温存体贴,不可以粗暴冷漠。妻子给予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要真诚地表示自己的谢意,要称赞她的长处,使她的内心感到快慰。
(二) 庄重不躁,对待妻子的举止应该庄重,不可轻薄。夫妻生活要有多种情趣,性 生活要有节制,要自爱而不损健康。
(三) 关心体贴,妻子特别喜欢丈夫赠送她心爱的东西。但不一定是价值昂贵,只要 是你专门为她而买的,特别是结婚纪念日或者生日、
(四) 庄严以时,丈夫要注意妻子在外修饰,打扮装饰要整洁而又合时宜,不要过份 华丽、奢侈,要给人以端庄适度之感。
(五) 委付家内,家庭的经济多由妻子料理,家中的大事夫妻要共同商议,细微琐事 不必干预,给予妻子以充份的信任和自由支配的权力,使她心情舒畅地料理家 务,合理安排经济支出 (穷奢极欲及吝啬苛刻者例外)。
妻子对丈夫的五条准则∶
(一) 母妇∶爱念夫主,如母爱子画夜伺奉,不失时宜。心常怜念,没有厌患,待夫 如子,是为母妇。
(二) 妹妇∶承事夫婿,尽其敬诚,如兄如弟,同气分形,骨肉至亲,无有二情,尊 之重之,如妹事兄,是为妹妇。
(三) 知识妇∶奉事夫婿,敬顺恳至,依依恋恋,不能相远,私密之事,常相告示, 行无违夫,善事相教,使益明慧,相亲相爱,欲令度世,如善知识,是为知识 妇。
(四) 一心向夫,对待丈夫不怨不骄。夫妻固然要共甘,但更要共苦,生活越是困苦, 越是要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五) 不得轻慢夫婿,有些妻子性情刚愎,自骄自傲,常常依仗某种优势来歧视丈夫。 还有些自以为美貌的妇人,面貌端正,不顺夫婿,非为端正,心端行正,是为 端正。
和气集祥,家庭兴旺;戾气丛生,家道衰败。
精神的沟通用不着语言,只要是两颗充满着爱的心就行了。
结婚后夫妇间的关系并不是单方面的要求和给予,必须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才可以发 挥爱的极致。
男人对男人要诚实,男人对妻子要忠实。
活力和勇气是女子所具有的最伟大的特性。
家庭必须是和睦的,必须是团结一致的,不然灾祸就要扣门了。
不论你漫游何方,家庭才是安乐乡。
(一) 凡语必忠信。 (二) 凡行必笃敬。
(三) 饮食必慎节。 (四) 字画必楷正。
(五) 容貌必端庄。 (六) 衣冠必肃整。
(七) 步履必安祥。 (八) 居处必正静。
(九) 作事必谋始。 (十) 出言必顾行。
(十一) 常德必固持。 (十二) 然诺必重应。
(十三) 见善如己出。 (十四) 见恶如己病。
凡此十四者,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