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古代文学家的经典名言 正文

古代文学家的经典名言

时间:2025-05-01 17:38:50

古代名人最经典

1)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2)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5)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7)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京

8)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9)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0)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古代名人最经典励志语录大全:

1)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2)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4)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5)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7)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8)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9)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10)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3)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4)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16)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17)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18)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1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0)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21)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2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24)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25)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2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7)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28)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

29)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30)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31)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3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33) 学无止境。——荀子

3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35)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6)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3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8)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39)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40)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关于古代名人的经典励志故事

关于古代名人的经典励志故事:李清照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话在李清照的一生也得到证明。宋朝的李清照生活在文化气氛浓厚的家庭里,父亲是文学家李格非,母亲是状元王拱辰之女,工于文章。所以李清照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写了很多词。

李清照18岁的时候,手持盛开的桂花,带着一阵幽香,粉面含春,步步生莲,嫁给了当时著名的才子赵明诚。赵家也是很富裕的家庭,夫妻俩过着很幸福的生活。赵明诚虽是个绣花枕头,但也会写一点词,所以两人经常交换作品来欣赏。赵明诚著有《金石录》,而李清照就写了《金石录序》。序中详细地记载了夫妻的共同生活和对书画金石的爱好。她的词多数描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真不愧为宋朝一代女词人。她写的词没有不好的。可赵明诚写得就没有她那么好了。他写的词从来就没有得过别人的夸奖,心里十分难受。某日,他眉头一皱,灵机一动,闭门写词,废寢忘食三日三夜,写成50首,再照抄了李清照的三句词:“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夹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知道黄花就是菊花,这三句是手法极为高明的佳句,所以抄了去。然后就拿给友人陆德夫看。陆德夫看了之后就说:“你这作品只有三句是好的,其余都是垃圾。”赵明诚激动得浑身发抖,忙问:“哪三句?”那人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听了,脸色发青,一言不发,转身就走,陆德夫问他去哪里,他说:“看看本城哪座楼比较高。”“干什么?”“好让我跳下去,就此了结残生。”陆德夫忙劝阻。赵明诚命虽保住了,但心里留下了阴影。想想也是,李清照词写得好,人又长得漂亮,丈夫若是个废物,自然会觉得有点危险。李清照身材苗条,一阵风都能把她吹倒,但性格坚强,不像是窈窕淑女。在士大夫们大力提倡封建礼教、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时代,她不仅掌握了广博的知识,而且敢于干预闺房以外的事情。她曾献诗给赵明诚的父亲,当权的赵丞相。赵丞相说她“炙手可热心可寒”,所以说李清照是一个胆大包天的“花木兰”。这是她前半生的经历。

可是后来,金兵南侵,占据了北宋首都汴京(开封),北宋灭亡。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到处租房居住。不幸的是在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病故。从此,李清照单独一人经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晚年过着凄惨的生活,天天都有感时伤乱、怀旧思乡的心情,这种心情在作品中也经常体现,如晚年所写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来她在孤独寂寞中死去,死时手中握着一枝干枯的桂花,花枝上还有李清照的泪水。

关于古代名人的经典励志故事:扁鹊学医

扁鹊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常常受到左邻右舍的赞扬。

离扁鹊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位名叫长桑君的老大夫,医术高明,四乡驰名。他发现扁鹊是棵好苗子,就有意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他。

一天,长桑君把扁鹊叫到面前,开门见山地说:“你如果愿意跟我学医,就到南山采药去吧,一年之后再来见我。”

扁鹊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工具和药样出发了。他翻过一座座险峻峥嵘的山峰,穿过一片片遮天蔽日的森林,采啊,挖啊,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他不仅认识了许许多多药材,而且基本掌握了这些药材生长、采挖的规律。

长桑君见扁鹊满载而归,微微一笑:“你还要去民间给人们切脉,不完成五千例不能回家。”

扁鹊二话没说,又背起药箱奔走四方。他为各种各样的人切脉,从脉象的变化中,细细揣摸的病症。当他完成任务返回老师住处的时候,不禁大吃一惊,只见长桑君正躺在床上低声呻吟。原来,在扁鹊外出期间,长桑君不幸中风偏瘫,右半身不能动弹。

扁鹊好心疼啊!他不顾旅途劳累,放下行李就给长桑君烧水煮饭,熬汤煎药。晚上,他又端来一大盆热水,蹲在床前给长桑君洗脚,洗着洗着,长桑君左脚一蹬,把盆子踢翻了,水浇湿了扁鹊的衣服、鞋子。扁鹊一点也不在意,转身铲来一些灶灰,撒到了湿漉漉的地上,接着,又忙着安顿长桑君入睡。正在这时,长桑君突然觉得喉中瘙痒,“呸”,一口痰不偏不倚吐到了扁鹊的脸上。扁鹊仍然不急不躁,默默地掏出手帕把痰擦掉了。

夜深了,长桑君把扁鹊唤至床前,温情脉脉地说:“你已经经受住了三次考验:上山采药,对你识药用药大有好处;按脉切诊,对你断病治病甚有帮助;今天,我又亲眼看到你对病贴入微,胜似亲人。作为一个好医生必须具备的三点,你都有了。现在,我可以放心了。”说到这里,老人用颤抖的左手从枕下摸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医书,小心翼翼地交给了扁鹊。

从此,扁鹊边攻读,边实践,医术提高得更快了。

关于古代名人的经典励志故事:伍子胥过昭关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音shù)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 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弭音mǐ,弭兵就是停止战争)。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

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郢音yǐng),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音liáo),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音hé lǘ)。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狠狠鞭打了一顿。 吴军占领了郢都。楚国人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国求救。秦哀公没同意出兵。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说:“楚国虽然暴虐无道,但是有这样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们亡国!” 秦哀公派兵救楚国,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才撤兵回国。 吴王阖闾回到吴国都城,把第一大功归给孙武。孙武不愿意做官,回乡隐居去了。他留下的一部《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杰出的军事著作。

描写云的唐诗宋词经典语录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描写别的唐诗宋词经典语录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描写亲情的唐诗宋词经典语录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拓展延伸】

唐诗宋词中的乡愁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是现代诗人余光中的轻吟浅唱,寻根问祖、念旧怀乡更是古今游子吟唱不尽的不变主题。怀乡是世间最为朴素真挚的情感,我国古代数不尽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思乡念亲的诗词佳篇,以细腻的感受力以及超凡的想象力展现诉不尽的相思别离之苦,道不尽的怀乡羁旅之愁。

离家在外,最能牵动游子乡愁的就是异地他乡新奇的自然景致,如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北方诗人,曾长期游历南方,为清丽秀美的江南山水所吸引,此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之时,面对江南美景,水路孤舟、残夜归雁,诗人心底的羁旅之愁齐涌心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抓住海上日出的瞬息变化与江上春气回转的细微讯息,将大自然拟人化,生动有趣地表现出昼夜更迭之时江南景致的蓬勃生机,感慨流年消逝却无哀伤凄婉之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由旅途景色引起乡思,归雁捎书、问句结尾,表现作者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深情。

除了异地新奇的自然景致能够引发诗人的乡愁之外,节日往往是引发怀乡之思的一个重要诱因,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传统佳节本是亲朋好友相聚之时,独在异地的乡思更为深切,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诗人时年十七,本应全家团圆登高游乐,却独自在长安谋取功名。“独”“异”质朴而真切地写出作客异地的漂泊之感,身处繁华帝都的孤独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作客异地的思乡之情在平时不易显现,一旦遇见“佳节”便易引发,“倍”字质朴准确地概括怀乡思亲之情。“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在故乡的兄弟重阳登高遍插茱萸之时,却发现诗人不在游玩之列。诗人似乎更关心兄弟们的缺憾,自己独在异乡成为异客并不值得过分诉说,此为新颖曲折之处。这首七绝短小,语言质朴却道出佳节思亲的真挚感受,是怀乡诗中七绝精品。

明月是古代诗词中思乡的经典意象,如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皓月当空、孤寂凄清之时,牵动诗人的无限乡思。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月色如霜,思念故乡而黯然神伤。笛声亦是牵动诗人怀乡思绪的重要因素,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春夜之中悠扬的笛声忽而传来,“暗”字有断续隐约之意,似在拨动诗人的离愁思乡之苦。笛声“散入春风”传遍洛阳城,诗人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现笛声的无处不在,思乡愁苦无法释然。诗的后两句“折柳”出自《折杨柳》曲,随风而来的《折杨柳》曲风伤离惜别,哀怨婉转,愈加引发客居洛阳的思乡之情。于是在诗的最后用反问的形式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家园的思念之情,令人回味无穷、情真意切,引发无数读者的强烈共鸣。

思乡诗除了表达个人思乡之愁外,也曾与亡国之恨交织相生,其中以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成就为最高,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后主被俘囚禁时所作,“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应欣喜却有前途迷茫之感,进而引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物是人非之感。上片触景伤怀,怕见春花秋月、追忆故国的美好生活,“不堪回首”字字滴血,委婉写出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结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自问自答,以流水来比喻满腔的悲怆,愁苦绵长、无边无际、无休无止,悲哀至了极点,表现对故国家园的无限思念,也因此被称为后主的绝命之词,家国愁思的巅峰之作。

怀乡诗词的'作者或为游历天下,或为寻求功名,或为公务。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曾在陕西守边多年,以边塞生活入词,描写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抒发将士的家国情怀,意境较为壮阔,情感深沉。如《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的上片是从戍边将士的角度,描写塞外秋色与军营中的特有景象。衡阳雁去气候苦寒,军营号角四面响起,无边的山峰夕阳西照,城门紧闭的孤城,呈现出一种边塞所特有的旷远苍凉、雄浑悲壮的氛围。词的下片转入对将士内心的刻画,“浊酒一杯家万里”点明将士久戍思乡,却因边患未除而欲归不得的茫然。“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寒夜中羌管悠扬入耳,激起将士无限的思乡之愁,滴下征夫之泪。满地白霜与满头白发相映照,表达了将士思乡爱国的无限深情,悲壮凄凉。

唐宋时期是我国诗词发展的巅峰之期,先人们擅长以诗词的形式来表达思乡愁绪、别离感伤。现今撷取几首精品佳作小作分析,试图寻觅古人因时感伤、睹物思乡之情绪,体味他们对故乡亲友的无限眷念,期求能做一个跨越千年时空的知音读者。

在我的周围,到处是混乱、苦难与死亡,基于此,我写作为的是寻求生活的秩序,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托尼·莫里

我写作,为了使我的朋友们更爱我。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

巴尔扎克真伟大!他的人物都是宇宙智慧的杰作!不是某一个时代的精神而是数千年经过奋斗才在人的灵魂中酝酿成这样的结果。

——陀思妥耶夫斯基

新思想造成新的技巧,犹如流水造成河道一般。

——萧伯纳

要写作就需要清静的头脑。

——茨威格

千万不要从形式上去追求比别人写得好。比别人写得差一些不要紧,要紧的是按自己的特点写。

一开始就写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是一个非常拙笨的办法,我国所以出了大堆语言的垃圾,正由于这个缘故。学习写作应该从短篇小说入手,西欧和我国所有最杰出的作家几乎都是这样做的,因为短篇小说用字精炼,材料容易合理安排,情节清楚,主题明确。

最大的'智慧是在于字句的简洁,谚语和民歌总是简短的,其中所包含的智慧和情感是足够写成整部书的。

——高尔基

写作这个职业,就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其程度是你所想象不到的。

当作家不以应有的慎重态度表达反面人物的时候,那么读者就会觉得,讨厌的不是这个人物而是整个故事。

——狄更斯

以不矫揉造作和真实而为人乐于读吧。

你一旦把政治引入文学作品,可憎的感觉立即出现。

过于追求高雅的文笔,最终既引来钦佩,也带来枯燥。

——司汤达

创造的神秘,有如夜间的黑暗——是伟大的。而知识的幻影却不过如晨间之雾。

——泰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