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用左传名言来劝他 正文

用左传名言来劝他

时间:2025-05-02 17:22:23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

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阳公五年》)

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左传·闵公二年》)

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左传·闵公元年》)

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ǒu)。(《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译文:众人的愤怒不可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

15、川泽纳污,山

译文:河流大泽中也容纳污水,深山草野中也会藏瘴

16、过而不

译文: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是败亡的根源。

17、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译文:空有虚名而无其实,言过其行的人。必然会招来人们的怨恨。

18、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左传·隐公三年》)

译文: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六年》)

译文:好事不能放弃,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2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译文: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21、兄弟虽有小忿,不废

译文: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

22、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译文: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感召来的。

23、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译文: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办事,过失就会少些了。

2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译文:面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紧密相连;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两个邻近国家(或政党、团体)利害相关、互相依存的关系。

2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言辞没有文采,流行得不会很远。

26、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修养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断增长,消除疾病的最好方法治得彻底干净。

27、不以一

译文:不能因为一次过失而掩盖了平素的高尚品德和过去的功绩。

28、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译文:听从正确的意见象流水一样快。比喻能很快地接受别人好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29、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文:人民的生计贵在勤劳,勤劳就不会贫乏。

30、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国家兴盛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对受伤的人一样关心爱护,这是它的洪福;国家衰亡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粪土草芥一样微不足道,这是它的祸根。

1、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2、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3、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马克思

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7、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明代·胡居仁

8、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刘开

10、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1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老舍

1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4、最易受骗的,就是认为自己远比他人聪明。——罗休夫柯

1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6、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李嘉图

17、我们能够期待,随着教育与娱乐的发展,将有更多的人欣赏音乐与绘画。但是,能够真正欣赏数学的人数是很少的。——贝尔斯

18、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鲁迅

19、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2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朱熹

2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2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3、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24、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在任何不播种的地方,是决不会得到丰收的。——赫尔岑

25、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2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7、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

2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9、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3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3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3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3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3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3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3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3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3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40、不耻相师。——唐·韩愈师说

41、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杜甫柏学士茅居

42、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宋·朱熹性理精义

43、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进学解

4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宋·朱熹学规类编

45、未尝一日去书不观。——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

4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7、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唐·韩愈师说

48、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庸言

49、圣人无常师。——唐·韩愈师说

50、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宋·朱熹学规类编

0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译: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0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译: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0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04、《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0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译: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0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译: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0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译: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0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

译: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0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阳公五年》

译: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左传闵公二年》

译: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译: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左传闵公元年》

译: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ǒu)。《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译:众人的愤怒不可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

15、川泽纳污,山薮(sǒu)藏疾,瑾瑜匿瑕。《左传宣公十八年》

译:河流大泽中也容纳污水,深山草野中也会藏瘴疠之气,美玉中也会微有瑕疵。

16、过而不悛(quān),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

译: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是败亡的根源。

17、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译:空有虚名而无其实,言过其行的.人。必然会招来人们的怨恨。

18、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左传隐公三年》

译: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六年》

译:好事不能放弃,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2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译: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21、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译: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

22、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译: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感召来的。

23、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译: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办事,过失就会少些了。

2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译:面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紧密相连;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两个邻近国家(或政党、团体)利害相关、互相依存的关系。

2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言辞没有文采,流行得不会很远。

26、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译:修养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断增长,消除疾病的最好方法治得彻底干净。

27、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 左传名言

译:不能因为一次过失而掩盖了平素的高尚品德和过去的功绩。

28、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译:听从正确的意见象流水一样快。比喻能很快地接受别人好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29、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人民的生计贵在勤劳,勤劳就不会贫乏。

30、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元年》

译:国家兴盛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对受伤的人一样关心爱护,这是它的洪福;国家衰亡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粪土草芥一样微不足道,这是它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