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古文理想名言名句 正文

古文理想名言名句

时间:2025-05-01 03:48:51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

1.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2.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3.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5.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6.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7.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8.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9.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1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

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4.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5.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6.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猝)而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7.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8.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9.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0.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3. 安心恬荡。栖志浮云。体之以质。彪之以文。如彼南亩。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丰殷。

1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5. 高以下基。洪由纤起。川广自源。成人在始。累微以着。乃物之理。纆牵之长。实累千里

16.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17.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8.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9.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20.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22. 大仪斡运。天回地游。四气鳞次。寒暑环周。星火既夕。忽焉素秋。凉风振落。熠耀宵流。

23. 水积成川。载澜载清。土积成山。歊蒸郁冥。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勉尔含弘。以隆德声。

24. 虽有淑姿。放心纵逸。出般于游。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斵。终负素质。

25.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6.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9.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0. 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3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2.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3.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34. 养由矫矢。兽与于林。蒲芦萦缴。神感飞禽。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35.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3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37.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NO.1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

NO.2 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曾国藩》

NO.3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冯梦龙》

NO.4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

NO.5 苍蝇不叮无缝蛋,谣言不找谨慎人。——《增广贤文》

NO.6 人怕三见面,树怕一墨线。——《增广贤文》

NO.7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冯梦龙》

NO.8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增广贤文》

NO.9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

NO.10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曹雪芹》

NO.11 以财交者,则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

NO.12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NO.13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NO.14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NO.15 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康有为》

NO.16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NO.17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NO.18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

NO.19 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儿无女富不长。——《增广贤文》

NO.20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

NO.21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NO.22 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唐寅》

NO.23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洪应明》

NO.24 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曾国藩》

NO.25 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罗贯中》

NO.26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

NO.27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

NO.28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黄宗羲》

NO.29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乱而取之,实而备之,怒而挠之。——《孙子兵法》

NO.30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

NO.31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NO.32 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罗贯中》

NO.33 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司马光》

NO.34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曾国藩》

NO.35 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张岱》

NO.36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朱熹》

NO.37 老来多忘事,唯不忘相思。——《白居易》

NO.38 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白居易》

NO.39 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冯梦龙》

NO.40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

NO.41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

NO.42 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曾国藩》

NO.43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诸葛亮》

NO.44 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NO.45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增广贤文》

NO.46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NO.47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

NO.48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洪应明》

NO.49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

NO.50 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境调心。——《洪应明》

NO.51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NO.5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NO.53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

NO.54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

NO.55 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汤显祖》

NO.56 有钱难买子孙贤,女儿不请上门客。——《增广贤文》

NO.57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

NO.58 亦岂效区区书生,数黄论黑,舞文弄墨而已乎?——《罗贯中》

NO.59 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增广贤文》

NO.60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

NO.61 服金石酷烈之药,必致损命。即坐功服气,往往损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曾国藩》

NO.62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曾国藩》

NO.63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

NO.64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NO.65 靠山吃山,种田吃田。——《增广贤文》

NO.66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洪应明》

NO.67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NO.68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NO.69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

NO.70 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

NO.71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曾国藩》

NO.72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死相公者。”——《张岱》

NO.73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NO.74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增广贤文》

NO.75 慎始如终,则无败事。——《道德经》

NO.76 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NO.77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NO.78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

NO.79 吾自出茅庐,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汝蛮邦之人,何为不服?——《诸葛亮》

NO.80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不嫁惹出笑话。——《增广贤文》

文言文是我们

NO.1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曾国藩》

NO.2   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汤显祖》

NO.3   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增广贤文》

NO.4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增广贤文》

NO.5   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

NO.6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冯梦龙》

NO.7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NO.8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NO.9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NO.10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

NO.11   富人思来年,穷人想眼前。——《增广贤文》

NO.12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NO.13   闲来只把青山画,卖得桃花当酒钱。——《唐寅》

NO.14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NO.15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NO.16   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者之低昂而已。——《蒲松龄》

NO.17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

NO.18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

NO.19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

NO.20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NO.21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

NO.22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死相公者。”——《张岱》

NO.23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NO.24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增广贤文》

NO.25   欲仙去越人王冕,当天大雪,赤脚登炉峰,四顾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张岱》

NO.26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

NO.27   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罗贯中》

NO.28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NO.29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增广贤文》

NO.30   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吴承恩》

NO.31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

NO.32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

NO.33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NO.3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NO.35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关汉卿》

NO.36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洪应明》

NO.37   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道德经》

NO.38   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论语》

NO.39   人不见,烟已昏,击筑弹铗与谁论。黄尘变,红日滚,一篇诗话易沉沦。——《孔尚任》

NO.40   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罗贯中》

NO.41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

NO.42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NO.4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NO.44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罗贯中》

NO.45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

NO.46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洪应明》

NO.47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NO.4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道德经》

NO.49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NO.50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NO.51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NO.52   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施耐庵》

NO.53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NO.54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NO.55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NO.56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NO.57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板桥》

NO.58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NO.59   小人知其过,谢之以文;君子知其过,谢之以质。——《冯梦龙》

NO.60  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洪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