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教我负天下人,毋教天下人负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深根固本以治天下。
举杯畅饮情何放,拔剑捐生悔已迟。
屈身守分,以待天时。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
事定之后,乃计曲直,不亦善乎?
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
既生瑜,何生亮。
天下高见,多有相合。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生子当如孙仲谋。
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身虽损,名可垂于竹帛也。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清心寡欲,约己爱民。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2、《西游记》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磕睡多。
神无定位事难成(没有决心就不能成大事)
只管走路,莫要多心。
不看僧面看佛面。
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不如忍气高。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要知山下路,须问去来人。
不信直中直,需防仁不仁。
有缘洗净忧疑病,绝念无私心自宁。
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
3、《水浒传》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园红。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表壮不如里壮。
篱牢犬不入。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如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工夫。
如何此处不留人,休言留人处。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4、《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5、《孔子的十大经典名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老子的十大经典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治大国,若烹小鲜。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李白的十大经典名句:
1、最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复出。
5、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最为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7、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
8、最惊心动魄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催人泪下的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天下为公。(孙中山)
2、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3、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4、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
1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3、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感遇诗》)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
1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19、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 释: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20、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21、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释: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22、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孔子治国语录
1、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6、朽木不可雕。
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矣。
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人之生直,罔之生幸而免。
1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1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6、政者正,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7、不迁怒,不贰过。
18、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9、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20、德不孤,必有邻。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
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6、不迁怒,不二过。
27、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已矣。
3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3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4、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5、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已。
3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
42、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困而学之,又其次;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3、夫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5、巧言令色,鲜矣仁!
46、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9、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5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1、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52、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于予与何诛?
53、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4、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9、不以其道,得之不去。
6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2、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