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生于“守旧”死于“创新”
创新是国家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致胜法宝。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生于创新、死于守旧”是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了呼唤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可是,最近我们小区旁的“创新网吧”运用这条真理去“经营”自己的业务时,却栽了一个大大的跟头。我们所在的综合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仔细调查和用心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引起社会对此类现象的关注。
“创新网吧”原名“老网吧”,原来倒也遵纪守法,按时营业,公平交易,无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前,该店经营惨淡,入不敷出。该店老板决心改变现状,于是决定运用创新理念着手对原来的一切来一番彻底改造:简单
装修后,将原用名“老网吧”更名为“创新网吧”,可谓“店名创新”;实行传销式会员制度,给介绍人提供奖励,可谓“拉客创新”;推出代包夜学生做作业及仿冒家长签名的举措,可谓“留客创新”。诸如此类的创新之举,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它们违犯了法规条令,教唆了少年学生,自当为众人唾弃,留下恶名。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直是我国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加强网吧的管理上,上级出台了许多明确的规定。比如,我市就规定网吧不准接纳未成年人,不准通宵营业,等等。这些法律法规,理应成为网吧经营业务、创新服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网吧”只知道要创新,却不知在这些创新举措中,一次次地踩响了法规设下的“地雷”:吸引和容留少年学生,属于顾客对象违规;通宵开门营业,属于经营时间违规;代做作业,属于经营范围违规;等等。这样下去,虽然能为经营者多赚取一些银子,但是,肯定会毁掉一大批少年学生的未来,“制造”一大批痛苦家长。这样的创新,自然是法规严打的对象,结果只会是“炸”得创新者晕头转向,关门停业。试想,如果他们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大力推行创新举措,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很明显,我们在这里说的“死于创新”,是针对那些创违法乱纪之“新”的.行为而言的;我们在这里说的“死于守旧”,是针对那些遵规合法之“旧”而言的。在遵规合法的前提下创新,则生,则立,则兴;在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创新”,则亡,则废,则衰。文化经营部门如此,各行各业莫不如此!
[名师点评]
借助考场作文的形式,小作者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这使得文章具有了独创性。本文属于典范的一事一议类文章,其中的“一事”,就是“创新网吧”推出创新举措却被法律法规惩处。这样的事实,抓住了社会热点,彰显了作者用心观察生活、敏锐捕捉生活的能力;其中的“一议”,就是说创新必须先要遵规守纪。这样的观点,撇开了“是什么”的问题,深入到了对“怎么办”——创新应当遵循原则的思考,具有警醒世人的效果。
可以说,文章的“叙”,简洁、明了,抓住了要害;文章的“议”,深入、独到,讲足了理由。这样的文章,自然会留给读者深深的思索和回应。
篇二:生活需要创新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一位学者画了四种不同的图形,让人们在其中选出一种与其余三种不同的图形。于是人们便根据自己对此不同的认识,各抒己见。这样,一道题得出了不同答案。这件事足以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创新,答案就会笼统单调;没有创新,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
创新是丰富生活的手段。没有创新,我想,世界上第一盏电灯还没有诞生,我们还要在煤油灯暗淡的光下生活一辈子;第一架飞机还没有出现,人们要经过几个月乃至几十年的功夫历经艰辛,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没有创新,社会便不会如此现代化,人们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如此紧密。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美是生活,美是创新。”这一至理
创新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创新。不创新就会落伍,不创新就会滞后。我国的现实状况要求我们要想求生存,要想使我们的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更要加快创新的脚步要使创新落实到社会每个行业、每个角落。教育要创新,改革要创新,科技要创新。我们应当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克服前边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向创新这个方向迈进。
我们的生活需要创新,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我们要在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正如那位学者出的一道题会得出不同的有理有据的答案那样,其实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若是只能得出一种答案,那么我们就要从主观方面看看我们是不是思想僵化,是不是被局限在框框里了。因此,创新还应破除旧观念,老框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出前进道路上坚实的步伐,走向新世纪。
篇三:创新与守旧
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创新与守旧的影子。选择创新还是守旧?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
守旧,顾名思义,就是坚守旧传统,信仰旧观念,按旧的方法做事。之所以有守旧现象,是因为无知,见识浅短和接受一些旧的思想,而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切合实际,用旧的方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所造成的。守旧的多半是书呆子和没有见识的人。虽然他们身份有异,但都同时犯了一个错误:没能看清历史发展潮流,紧跟社会的步伐。
在科学界,守旧的人,往往会墨守陈规,不能有充分大胆的设想,从而阻挡了科学探究的进程。在政治界,守旧的人目光短浅,往往会误国误民。总的来说,守旧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守旧的人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创新,指创造·发现新兴的事物。创新也是要在前人探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人大脑的充分想象与逻辑思考,进一步发现事物的其它方面。为事物灌注一份新的气息,使之与原物有所差异。也可打破传统的观念,创立有根据又新颖的理论,也称之为创新。创新的人具有过人的只会,非凡的想象力一级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勇气。
善于创新的人也会有所成就。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伽利略打破传统封宗教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理念,促进了科学进步。从而万古流芳。比尔盖茨放弃哈佛学位,致力于当时并不吃香的电脑行业,成为了世界首富。因为创新,电灯取代了蜡烛,楼房取代了平房,空调取代了风扇。因为创新,人类社会日益进步。
发展中国家为何落后?因为它们守旧。发达国家为何发达,因为它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因此,在守旧与创新面前,我们应毫不犹豫的选择创新,拥有善于发现创新的眼光,敢于创新的勇气。为国家,为全人类,为世界,做出贡献!
1、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雨果
2、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托马斯彼得斯
3、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陈玉书
4、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李可染
5、非经自我发奋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松下幸之助
6、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
7、渐进就是守旧。所以经营理念创新,就要反渐进,必须一步到位。——张瑞敏
8、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9、天才的主要标记不是完美而是创造,天才能开创新的局面。——亚瑟·柯斯勒
10、干部怎样对市场?创与闯。既要创新创造;又要有闯劲冲劲。——张瑞敏
11、商品开发离不开创新构想,创新构想是人类智慧中最美丽的花朵。——郭光华
12、凡能独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对自己的工作开辟一条新的路线。——吴有训
13、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合理的,尤其是有效的管理。——阿法纳西耶夫
1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因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5、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蒙森
16、渐进就是守旧。因此经营理念创新,就要反渐进,务必一步到位。——张瑞敏
17、随着一种观念的流行,言语创新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习惯改变的程度。——塞·约翰逊
18、创新――“创新”将是以知识融合经验,提升制造科技的“核心竞争力”。——郭台铭
19、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马克·吐温
20、富士康创新的四个阶段——垂直整合、逆向整合、横向整合、多元整合。——郭台铭
21、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贝尔
22、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郭沫若
23、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是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的了。——高尔基
24、凡事力争最好的可能性,但必须做最坏的准备。做创新的科研工作更是如此。——王世真
25、以大小为主的创新并不改变什么,只有通过改变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来推出新产品。——杨璟丽
26、开创则更定百度。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康有为
27、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廷德尔
28、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康有为
29、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约翰·D·洛克菲勒
30、任何研究工作都应有所创新。创新的基础,一是新概念的指导,二是新方法的突破。——王鸿祯
31、诗歌的灵魂在于创新,即创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惊叹不已和赏心悦目的东西。——塞·约翰逊
32、ISO9001——勇于创新——品质系统→设计/发展、生产、安装与售后服务之品质保证模式。——郭台铭
33、创新人才的基本要件――负“职责”肯领悟,勤“动手”不怕错,守“纪律”重团结。——郭台铭
34、人应当使自己的面貌日新月异,要像坚硬而有韧性的金属那样经得起任何斗争的锻炼。——列斯科夫
35、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郎加明《创新的奥秘》
36、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爱因斯坦
37、创新人才的基本要件——负“责任”肯学习,勤“动手”不怕错,守“纪律”重团结。——郭台铭
38、或者创新,或者消亡。尤其是在技术推动型产业,再也没有比成功消失得更快的了。——比尔·萨波里托
39、有一件事情是十分清楚的:创新思想不是那些专门从事开发创新思想的人的专有领地。——斯威尼
40、在学习上不肯钻研的人是不会提出问题的;在事业上缺乏突破力的人是不会有所创新的。——佚名
41、创业者光有激情和创新是不够的,它需要很好的体系、制度、团队以及良好的盈利模式。——马云
42、蓝海战略是以创新为中心的战略,强调的是无人竞争的、全新的市场空间和全新的商机。——杨璟丽
43、科学研究基于同一法则,即一切事物的产生取决于自然规律,这也适用于人们的行动。——爱因斯坦
44、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巴乌斯托夫斯基
45、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46、在自然科学中,创立方法,研究某种重要的实验条件,往往要比发现个别事实更有价值。——巴甫洛夫。
47、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歌德
48、观念创新就是目标创新,目标创新就是提出别人认为不可能到达的目标,并用创新的办法实现它。——张瑞敏
49、把每位员工经营成创新的SBU并不断经营出高素质的人才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管理者能否经营自我。——张瑞敏
50、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51、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黄汉清
52、即使日本人现在也不得不超越模仿、进口和采用他人技术的阶段,学会由自己来进行真正的技术创新……——德鲁克
53、每一天创新一点点,是在走向领先。每一天多做一点点,是在走向丰收。每一天进步一点点,是在走向成功。——邹金宏
54、科学给人以确实性,也给人以力量。只依靠实践而不依靠科学的人,就像行船人不用舵与罗盘一样。——丹皮尔
55、创新,可以从需求的角度而不是从供给的角度给它下定义为:改变消费者从资源中获得的价值和满足。——德鲁克
56、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57、遇到难题时,我总是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朱清时
58、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松下幸之助
59、在我看来有三种人,生意人:创造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为社会承担责任。企业家应该为社会创造环境。企业家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马云
60、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黄汉清
举例:商鞅变法
主要内容有:
1 经济措施:
1)废井田、开阡陌
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所谓“阡陌”,指“井田”中间的灌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还招
3)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度量衡的统一的意义:第一、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二、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第三、有利于消除割据势力的影响;第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2 “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1)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以奖励军功而禁止私斗。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列公族簿籍。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据《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所谓私斗,并不是指一般人打架,而是指“邑斗”。“邑”是指一般的城镇,被奴隶主所占有。奴隶主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财产,经常发生争斗。新法规定不准私斗,目的在于削弱奴隶主的势力,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由于推崇战功,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秦国在对外战争中,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被动落后的局面。公元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相会,结束了秦长期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被动局面,提高了秦国的`地位。秦国还用武力逐步占有了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巴蜀地区和盛产牛马的西北地区,社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奠定了秦统一的物质基础。
2)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即依军功大小定贵族身分之高低。该规定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因而,招致了他们的怨恨。《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3)格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规定居民要登记户籍。轻罪用重刑。将李
4)遍推行县制
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凡三十一县” (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县设县令、县丞、县尉等官吏。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该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
5)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建议请学生阅读教材,全面理解该措施。得出结论:商鞅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然而,商鞅开创的“燔诗书”的高压政策,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