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候,爱护和揩油只是一线之隔,关怀和非礼只是一念之差。
2、看着她迈着加菲猫步的背影,我真想把刚才在脑子里盘旋半天的后半截话喊出来:您现在只有一百二十斤吧?……左腿。
3、书上都说了,爱情是把双刃剑。但这双刃,为啥都砍我一个人儿啊?
4、个人比较反感浓烈的香气,不知道一些女孩怎么想的,出个门逛个街,身上像是喷了整瓶香水似的,就怕自己不香气妖娆,那味道,走太近都辣眼睛,何必呢?
5、要知道长得漂亮,还懂事善良,还不使小性子耍小脾气的女孩,就跟中国男足进世界杯十六强一样,男人们都在梦想着,却都明白自己这辈子肯定没那个福气等到了。
6、这个世界上,最折磨人的事情莫过于猜测女孩的心思,尤其是在你对她充满好感的情况下。
7、想当年我们是很鄙视谈什么人生理想的,觉得太遥远,每天混在一起酒逢知己千杯少,想不到一眨眼全都卷入残酷的现实洪流,被生活玩弄于股沟之间,过着酒逢千杯知己少的日子,人生和理想?呵呵,更遥远了。
8、我算发现了,人活着,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肯定比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多;这生活里,幸福的事都是独立成章,倒霉的事都是连锁反应。
9、租房很麻烦,我看了不下十几二十处房子。不是我挑剔,是真的没有合适的,地段、面积、结构、配套设施、价格、房东的面相,房东女儿的年龄和身材……反正就没有称心如意的!
10、这人要是太顺的话,心里总会莫名的不踏实。因为人这一辈子都是在不顺与更大的不顺中一路活过来的,正常的生活状态是隔几天就会有点不顺的事出现让人不幸福,遇到心眼小的`那每天都会有不顺的事,所以一旦连续好些天都让你事事顺意,搁谁都得慌--哎最近怎么这么幸福呢?太不正常了。
11、哭怎么了?没为女人哭过一两次的男人还算男人啊?我跟你说老付,哭不丢人,难受了还坚强。
12、基本上,每一个女性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被不止一次的告诫一个真理:男人靠不住。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了一种心理暗示,随着年龄的增大,情感遭遇到一些无论谁对谁错的波折后,就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13、是这样的么,无数人都在这样计划人生:先爱钱,有了钱才有资格爱女人,等钱和女人都有了,就好好爱生活。
14、人在工作中与生活中往往是两副面孔,如果分开来看,生活能把好人逼死,工作只能把好人逼坏。生活中软弱点最多是个老实人,工作中你要是软弱了那基本就是个废人了。
15、一般分手后,被甩的一方都会有不甘心的感觉。男的一般会懊恼于:我对你这么好,你居然会不要我?!女的一般会懊恼于:我这么好,你居然敢不要我?!
16、其实每个女孩,都会从很早就开始幻想有拿着钻戒跪在地上求婚的情节,跪着的不是意中人,那就是浪漫;跪着的是意中人,那就是幸福。
17、严格地说,接吻是一件庄严神圣的事情。蜻蜓点水,循序渐进,浅尝辄止,由浅入深,小试舌刀,大动干戈……长时间的亲吻,会使人产生意乱情迷的小快感。
18、我斜眼睛看着谭墩,忽然觉得他很像一个哲学家,他在用行动诠释:有时候,爱护和揩油只是一线之隔,关怀和非礼只是一念之差。
19、就凭她,一个拿卡巴斯基当运动服装品牌的旷世高手,一个写一篇八百字影评里有七百字电影内容简介的熟女作家,能这么堂而皇之地坐在执行主编的位置上,那真是荒二十一世纪之大谬。
20、许动物世界有寄生虫,就许我们身边有寄生人。只不过释然和厌烦是两码事,每次看见天真姐姐那一身硬把自己往二十岁了憋的扮相,再闻到她身上辣眼睛呛鼻子的香水味道,我都有冲动把想鞋底印在她脸上。那脸抹得真白,跟遗容似的,身上一股防腐剂味儿,诈尸啊你?
21、剩下的就从网上扒,美文版块找一篇煽情的,休闲版块找几篇搞笑的,又不用给作者稿费,作者是谁都不知道,知道也装不知道,网络么,资源共享么。这没什么不要脸的,那还有不要脸到东抄一段西抄一段就集册出书的知名作家呢,我们这丰富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三流杂志何乐而不为所欲为?
22、我点头转身离开,脸上笑得桃花盛开,心里恨得电闪雷鸣。
23、一下午唯一能记起来的举动是把MSN签名改成了:哀莫大于心里全是屎。
24、慢慢到后来,我倒是听出乐趣来了,很多时候来往客厅听到谭墩蜷在沙发上对着话筒说着“你挂你挂你先挂”之类的话,常忍不住笑出声,觉得这俩人甜蜜蜜地在互相咒对方死。
25、每个人都有一个在现实中你对其充满好感的实体,比如恋人啊、暗恋啊、单恋啊;同时也绝对在幻想中有一个精神恋爱对象,比如偶像啊、网络图片啊、女优啊、梦中情人啊--当你发现你现实中充满好感的实体和幻想中精神恋爱的对象是同一个人时,还不够臭屁的?不用欣喜若狂这个词汇,只是为了凸显我低调的人格罢了!
26、常喝酒的都知道,男人在酒桌上,经常有喝之前不认识,喝完了就成了亲哥们儿,醒酒后还是不认识的经历。
27、“还……没生气了吧?”我是在话问出口瞬间做了深思熟虑的。我本来想问“还生气么”,但这样的疑问句,答案明显是开放式的,所以迅速改变策略用了反问句,并且把答案也包含在问句中,如同奥运会上记者问冠军“得了金牌很高兴吧”一样。
28、其实我可以装做很稳重很成熟地面对内心深处这份蓬勃壮大的情感,但毕竟八字还没一撇,我宁愿享受这种若即若离的快感。就跟隔着玻璃接吻似的,没实质,有感觉。
29、一语惊醒痴中人,看看两手空空的付裕,再低头看看左右手拎了十几个袋子的自己,脸色顿时白里透红起来。要知道过于殷勤可是大忌,被同仁耻笑不说,连女方也未必待见,所谓再穷不能穷酸相,再贱不能贱骨头啊!
30、咱们这种人,虽说表面混得不咋地吧,但内心深处都还崇高着呢,都是二十见底不到三十的年岁,谁?心底还没点打拼的梦想?这时候就开始吃嗟来之食,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低这个脑袋。这么说吧,自尊心再不值钱,也不能白扔了啊!
31、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洞房巧遇大姨妈--进办公室开电脑,烟还没点着呢,用同事传旨,天真姐姐要找我谈话。
32、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反正我从小到大,最烦也最怕的就是所谓谈话,自打认字起就和品学兼优不沾边,所以兹要是谈话就没好事,果然,一进办公室对面就是天真姐姐那张月经不调的脸。直接就敲着桌子假装跟我语重心长……
33、今朝居人篱下,小不忍则乱饭碗,又道是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回办公室马上开文档向那个蔡大小姐致歉,不足百字,言简意赅,大概意思就是我对不起你全家,你要原?谅我的话我感谢你八辈祖宗……
34、跟美编聊完,我这心事啊,开始呈几何增长。这正是:
35、倒霉事,不顺事,没事找事事与愿违;
36、不了情,未知情,天若有情情何以堪。
37、这么一大段时间内,无论是见到她活人的之前还是之后,她都是一个存在,一个能在我心烦气躁的时候无须顾忌发短信骚扰聊天的对象,斗气的话语,默契的对白,更带着那么一点点暧昧和甜蜜,总能让我很快心平气和,重拾对人生的信心,重新热血我的青春,阳光我的男孩。
38、我是最不愿意以垂头丧气的精神面貌示人的。垂头丧气有什么用呢?给谁?看呢?父母看见会心疼一下,继而埋怨你不争气,女人看见会觉得你这男的靠不住扛不起事儿,朋友看见口头安抚一下根本不会陪你感同身受,外人见了只会看笑话然后拿你当标尺产生一种自我优越感……?所以说,挂着一脸垂头丧气的情绪是最操蛋的事。
39、以前遇到接二连三的霉事,我还用天将降大任啥的安抚自己,但实际上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发现如我一样,大多数的人生都是这样的:天将降大任于你这厮,必先所谓苦你心智劳你筋骨,这这那那的SM你的肉体与心灵,然后到你死大任也不降下来,你一死,老天就拿着这当幌子继续去SM别人玩。
40、其实我也想明白了,最底限不过是辛辛苦苦好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一切生存状态完全回归到刚来北京混的时候,破平房、恶房东、找工作、方便面……有什么呀!
41、我听得云山雾罩,实在是搞不懂这女人之间的小把戏。关系好的姐妹就叫老婆?按这个逻辑,那男人这边如我和谭墩、付裕这类关系好的兄弟,岂不是互相叫老公?哎呀,想想都觉得脖颈脸颊阵阵犯麻,受不了。
42、很失落,很彷徨,所幸众人已经?聚焦到另一边,不至于让我尴更大的尬。
43、我觉得我这辈子也做不出夹本书到星巴克,要杯?咖啡耗一下午的事儿来。我没说这样有啥不好,但放我身上扛不住,我还是觉得自己在家,穿大裤衩子窝沙发里喝点茉莉花茶啊或者冰青岛啊更自在。不像在星巴克,靠着落地窗坐着,举手投足都得端着架,给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看,就好像动物园展览似的。
44、这人哪,要是骨子里压根儿就是一庶民,千万别装公侯贵族。你说你本身就是一个相声和二人转爱好者,非得买票去听歌剧,你不是花钱找罪受么?
45、男的冲个澡比洗个脸慢不了多少,不像女孩,站在莲蓬头下像能游泳似的没完没了。
46、男人都渴望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女性,因为这个弱点,所以遭遇的却往往是天使面孔魔鬼心灵的女孩,比如王欥欥,比如刚才出的那档子事儿。
47、古有训:大丈夫先成大业后搞破鞋。我不能儿女情长就英雄气短,好好工作多挣些钱才是王道!
48、如果不和名人比,我们读书工作上班挣钱,不算虚度年华;如果不和伟人比,我们娶妻生子养家糊口,不算碌碌无为。我们是草根阶级,作为独立个体我们微不足道,只有聚拢到一起才会引人关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地方,看我们想知道的事情,说我们想说的话。作为生活金像奖最佳配角的我们,需要自己的声音。
49、自尊自爱地犯贱,羞羞答答地无耻。
50、尴尬,是一种宝贵的能力。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词意
东风:春风。无力:没有力量。残:凋谢。丝:双关,既指“丝”,又隐指相思之“思”。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淌下的蜡油称烛泪。但:只。改:指容颜变得憔悴。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对方住处。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为:替。探看:探探看,打听一下。
二.句意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
三.文学常识
选自《李义山诗集》。无题,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标明作品的题目,就以“无题”为名。无题诗意旨隐晦,一般难以准确解释。
四.【阅读答案一】
1.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2 .“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3.请赏
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4.“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
5.理解“晓镜但愁云
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
6.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五.理解性默写
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是(写暮春时也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的句子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抒写缠绵的相思之苦的名句是(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被后人赋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名句是:)(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晓镜但愁云
【阅读答案二】
9.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10.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
参考答案:
9.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拟题扣住诗歌内容、情感即可。)
10.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阅读答案三】
10、诗中画线处应填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解
答案:心有灵犀一点通。
11、颔联两句是千古名句,用来比喻
解
答案:恋人之间情意默契,心心相通。
12、说说这首诗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
解
答案:表达对昨夜一度春风,旋即间隔的意中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也含有自伤身世的意味。
《归园田居》其一一等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情况。
2. 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3.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层次,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
4.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
新设计
教学古代诗歌,一般的程式是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串讲全诗、讲写作特点。本教学设计意在打破这样的程式,利用多媒体创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诗中、进入角色,自己去悟诗、品诗,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使其学会鉴赏诗词。
本设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体现教师“导”的作用,主要采用问题式教学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
初中时学生就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饮酒》等作品,对陶渊明及作品风格有所了解,有了这样的基础,这首诗的解读就会更加容易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诗中形象及语言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
一、导语
古代文人寒窗苦读,通过金榜题名、出仕,然后实现治国、平天下、济苍生的宏伟抱负。这可谓是古代文人特有的一种“情结”。可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在出仕多年后,毅然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这是为什么?他归隐田园之后又是怎样的生活状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他的《归园田居》。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三、解题
1、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2、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讨论、明确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四、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2、为何归来?
明确:A、性本爱丘山(本性) B、守拙归园田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思考:(1)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来分析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这些乡村平平常常的事物,到诗人笔下却组成了一幅优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像世外桃源一样。诗人怎样点石成金,化平凡为神奇的呢?我们来品味写景诗句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出示鉴赏提示)
学生讨论诗句“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分析景语,体会情思。师生总结本诗情景交融的意境。.教师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为主体,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把情景交融作为创造意境的基本要求。读者解读诗歌、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揣摩诗句,借助想象,再现情境,鉴赏融注了诗人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才能身临其境,领悟到诗歌的韵味、情趣。
(2)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诗人从自己的本性出发,写自己热爱田园,之后写到田园美,然后表达了自己愉快、舒畅的心情,对归返田园生活做了总结和赞美,同时也对官场做了否定。
4、归去如何?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 自由、安逸、喜悦。
思考: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什么主旨?
五、总结全文
这就是陶渊明。他的归来,在我们心中留下了许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鄙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情怀。他不仅创作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诗文,而且塑造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格。他的独特艺术个性及伟大品格深刻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训练:试以陶渊明自己(或朋友)的口吻来叙述课文。
六、探究
(1)你怎样看陶渊明归隐这件事? 你是否赞赏他的做法?
(2)在当今社会,也有人远离喧嚣的都市,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你又怎么评价呢?
七、布置作业:背诵全诗
板书:
《归园田居》
陶渊明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归园田居》其一一等奖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诵读品读诗歌,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
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情、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古典田园诗,一首陶渊明的田园诗。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陶渊明的田园诗,高中又选编了这一首,猜想编者希望学生对陶渊明的田园诗有进一步的了解,至少对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学生应该掌握。初中入选了《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其三)》,高中必修五又入选了他的《归去来兮辞》。可见编者希望学生对陶渊明的诗文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陶渊明这个人及其归隐情怀有较清晰的认知。“陶渊明”是作为中国古代田园诗人、归隐文人的代表而频繁入选的。为此,以他的诗为代表的古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以他为代表的古代归隐文人的共同情怀,应该是要帮助学生感悟、体认的。
【学情分析】
《归园田居(其一)》是必修二第二单元古代诗歌单元中的一首,这类田园诗歌学生虽在初中已有接触,但还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和机械背诵的阶段。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一方面加深对田园诗歌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是在初中感性认识诗歌的基础上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诗歌鉴赏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
2、学习作者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一、巧设情景,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 。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同学们,我刚才说的是谁呢?(学生答:陶渊明。)我们以前还学过陶渊明的什么作品呢?(《五柳先生》《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其三))
活动2【活动】二、回顾旧知
师: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关于陶渊明的诗歌吧。学生背诵《饮 酒》和《归园田居》其三
《饮 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 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每次读陶渊明的诗歌,我们便仿佛去郊野乡村旅行了一番 ,每次读陶渊明的诗歌,我们便有荡涤心灵的享受。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另一首《归园田居》,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起把这首诗歌朗读一遍。
我们常常说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陶渊明呢?
活动3【讲授】三、知人论世
1、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最杰出的诗人。
教师补充五斗米的故事: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当天,他就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就这样,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后终老田园,不再出仕。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弃官归田,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没有关系呢?
2、教师补充东晋时代背景。
活动4【活动】四、整体感知
1、学生听配乐朗诵,注意字音和节奏。
2、一生朗读。(师生评点,注意字音,提醒学生五言诗的节奏)
3、学生再听配乐朗诵,小声跟读。
活动5【讲授】五、解题,把握思路
我们常常说文章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的信息。那么大家认为"归园田居"这个标题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呢?
学生明确:"归"字
师:也就是说“归”字是文章的题眼。那么我们就围绕“归”字来解读这首诗歌。
2、提问:请问诗人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请大家仔细看课文,回答我的问题,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
讨论后明确:
1、从何而归?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提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
提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鄙弃和厌恶 。
追问:还有哪一句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中的“误”字,既写出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又写出自己久居官场的悔恨之情。
2、为何归来?
明确: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提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明陶渊明的本性怎样?
明确: 热爱田园生活,对于世俗官场的周旋逢迎、尔虞我诈难以适应。
提问:“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用到了什么修辞?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比喻和拟人,实际上诗人是以“羁鸟”和“池鱼”来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特别是“恋和思,旧和故”都用得非常好,表现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向往。
3、归向何处?
明确: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归去如何?
明确: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提问: 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情的是哪一句?
明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提问: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脱离官场后的愉悦和欣喜。
活动6【讲授】六、品味田园风光
1、请大家看这幅画面,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明确: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发言。
参考点评:
前四句是近景,虽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但对于挣脱“尘网”的人来说,却是另一个天地: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写出田园生活的淳朴。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语句间流露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也写出了景色的幽美。
后四句是远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是以动映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得乡间的宁静、和平。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3、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
清新自然 祥和安谧 闲适恬淡 宁静幽美
活动7【讲授】七、理解情感,整体感悟
师: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板书: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
活动8【讲授】八、自主探究
1、我们常常说文如其人,那么你从诗中你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清高孤傲、与世不合 洁身自好、甘于清贫 向往田园、淡泊名利
师: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那么你怎么看?
2、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的?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提供专家的看法:
“ 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
陶渊明的一生表面上过得那么平淡,但却是一个深刻的、豪壮的悲剧。陶渊明的悲剧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伟大的诗人和渺小的社会的矛盾,是美与丑的矛盾 。
—张铨锡《陶渊明的悲剧及其诗的思想和风格》
教师小结:这些专家的看法仅仅是提供大家参考,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是: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后所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他选择归隐田园,远离污浊官场,独善其身,始终保持自身纯洁,是他人生中最勇敢最高尚最痛苦也是最无悔的选择。因为当时的陶渊明面对的是腐败透顶的官场,物欲横流的世俗,我相信如果在政治清明的时代,陶渊明一定会坚持他少年时“大济苍生”的理想,造福一方吧。
活动9【讲授】九、课外拓展:名句欣赏
师:陶渊明还写了很多诗歌,其中的一些名句,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学生齐读。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归园田居》其二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归园田居》其五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
活动10【讲授】十、课堂小结
陶渊明视权位官俸如敝屣,怀着“抱朴守静”,“洁己清操”的想法躬耕田园,以琴书为乐,以菊花为友,为我们树起了一块人格的丰碑,让后人永世传诵。 让我们把敬意送给这样的一个人:一个披星戴月的诗人,一个荷锄自娱的士人,一个安贫乐道的文人,一个崇尚自然的农夫……因为他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索和诗意的人生。
活动11【作业】十一、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归园田居》。
2、请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关于陶渊明的评价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下节课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