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志于择天下,只念及个人得失者,私也;有志于天下者,勇也。”凡是能成大事者,这种胸怀不能缺失。
如今,走在经开区的大街上,市民5分钟最少能见到两辆警车经过,但凡一起普通的争吵,也会引来民警的目光和干预。在普通人眼中,这算不得大事,但经开区公安的治警理念是:倘若不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骂战也许会上升为打斗,甚至演变成伤人、致死的刑事案件。这就是公安职业中著名的维护平安原则:主动出击,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
遵循客观规律,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经开区公安有了现在的“巡处警一体化”——在事态发展前阶段,建立起实现快速出警、快速化解、快速追击合围犯罪的一道前端防控网,以此降低“民转刑”案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最快打击突发案件的破案率。这也是为警的基本功——貌似简单,却蕴含了大智慧的玄机。
《后汉书·丁鸿传》写道:“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防微杜渐,正是经开区公安追逐的平安梦想,也是提升安全感的最高境界。
但凡优美的文字,皆来自生活实践的反馈。做了多少事,得到的回报就是什么,这也是一项公平原则。除去浮华,这是生活态度;去伪存真,这是工作态度。二者相兼,形成美好的生活。经开区公安,每一次巡处警,都朝着美好的目标靠近了一步。
二、君子的名言
君子诚之为贵。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君子必慎其独也。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慎其独:在独处无人时.对自己的行为谨慎不苟。本句大意是: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情况下,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一词即从此来。一个人要保持美好的品德,不须要别人监督,也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那些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具有双重人格的两面派人物,当引此名句为戒。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大学》
君子谋道不谋富。
唐·柳宗元《吏商》。君子:道德高尚的人。道:指合于道义的善事。本句大意是:君子致力于谋求道义而不致力于谋求财富。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君子”就不应该追求自身合理的利益,而是强调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不能利欲薰心,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本名句可供阐述人活在世上,应不断地追求自身道德品质的完善,而不应终日汲汲于富贵利禄,也可供赞美那些修身洁行、不谋求个人私利的人。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吏商》
君子问灾不问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一回。本句大意是:君子只问自己有什么灾祸,而不问自己有什么福分。是君子,就有一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胸怀和气质,他不怕灾祸,敢于正视现实,去经受灾祸的磨练,所以他敢于“同灾”。而去寻问福气,则被认为是贪求和没有出息的行为,故君子不屑。本句意在表现一种无所畏惧的慷慨和大度。
元末明初文学家 施耐庵 《水浒传》
外君子而内小人。
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本句大意是:外表上看去很像正人君子,实际上却是奸诈的小人。有的人表面上道貌岸然,而内心却无耻之极,他所呈现的是一副虚伪的假相,以图骗得人们的好感或好评,而使自己的丑恶灵魂隐蔽起来,可以此揭露那些伪君子。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君子周急不继富。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周:周济,帮助。急:处境困窘。继:增加。本句大意是:君子应该帮助处境困窘的人,不给富足的人再增加财富。“周急”属于雪中送炭,不给有急难的人以帮助,那人就很难生活下去,这样的帮助是急需的;而“继富”相对来说就可有可无,不给以帮助,对方的处境也不错,这样的帮助至多是“锦上添花”,并非必需。本句可用于说明助人要看对象,要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雍也》
君子以当仁不让。
春秋·孔子《论语》君子在仁德或者大是大非面前,是不能忍让的。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
君子志于择天下。宋代学者 刘炎
君子反道以修德。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君子不以私害公。 君子名言西汉学者 韩婴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战国·荀况《荀子·不苟》。养心:指自我修养。本句大意是:君子的自我修养以真诚为最好。“诚”是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之一,有真诚、忠诚、诚恳、诚实等多方面的含义。撇开当时的封建内涵,那与奸诈、虚伪相对的“诚”,仍是当代应该提倡的一种精神文明,在讲为人处事的准则时可以化用。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不苟》
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宋·苏洵《上文丞相书》。慎始:一开始就小心谨慎。后忧:后来产生的忧虑。本句大意是:有道德的人一开始就小心谨慎,因而以后就不会有什么忧虑。俗话说:“开了一个好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办事时应注意开好头。作者用一个“慎”字.强调了开始时应小心谨慎,认真细致,这样就会减少后来的忧虑。此句对人们具有告诫意义。
北宋散文家 苏洵 《上文丞相书》
君子受言以达聪明。
清·魏源《默觚·治篇十二》。受言:接受别人的意见。本句大意是:君子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虚怀若谷,善纳人言,可以增进人的聪明才智;而自以为是,闭目塞听,将使自已成为孤陋寡闻的庸人。~之言值得采纳。
清代政治家、文学家 魏源 《默觚·治篇十二》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 关于君子的名言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孔子嫡孙,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 子思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诗经·君子于役》。如之何:如何,怎么。这两句大意是:丈夫服役离开家,叫我如何不想他?这两句中,“如之何勿思”的反诘句要比运用叙述句表达感情的效果强烈得多。可用以描写思妇对征夫的强烈怀念,还可学习运用反诂句式加强感情表达的写作方法。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君子于役》
容易犯错的往往是君子。管理培训专家 余世维
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周易》 《周易》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心:指志向。这两句大意是:受到委屈挫折而不改变志向,然后才能知道他是君子。《论语》中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句,此二句实为孔子语录的注解。在作者看来,识别一个人的品德如何,不仅要看其能否作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且要视其能否作到“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见屈原《离骚》)。只有在受到委屈挫折以后仍然坚定不移,不灰心,不气馁,不改变初衷,这才可称为君子,~二句语言简明精炼,可借以“称赞那些“受屈不改心”的人,也可作为识别贤才的尺度。
唐代诗人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唐·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苟合:随便附合.择交:选择朋友。这两句大意是:君子忌讳跟人随便附合,选捧朋友如求拜名师一样重要。反对轻率交友,说明择友的重要,可引此名句。
唐代诗人 贾岛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行:行动。小人:道德低下的人。这两句大意是:道德高尚的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话,道德低下的人只是以自己的舌头说话。君子重行不重言,他并不大肆宣扬,自我炫耀,而是以行为表明自己人品的高尚;小人重言不重行,他说得天花乱坠,以言语惑众正是为了掩盖自身的鄙陋。这两句用于教育人要重在做而不要重在说,也用于说明不可轻信那些说得美妙动听的言论。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颜回》
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遗(wèi未):赠送。若:如。善言:有益的话。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与其赠送人钱财,倒不如给人留下有益的话。儒家古训,重义而轻利。因此,赠人以钱财,远不如赠人以合乎儒家之道的善言贵重。钱财再多是有限的,而善言使人得益则是无穷的,这就是~的原因。这句话今天仍有启迪作:赠送同志、亲朋以金钱,不如给他以忠告,促使他努力奋进为好。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六本》
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
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康诗二首》其二。义:情义。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之交。重在情义.不必经常厮守相随。郭假叔认为君子相交,义最重要。所以他说:“天地有明理.远近无异同。三仁不齐迹,贵在等贤从。”微子、箕子.比干被称为殷朝“三仁”,他们的事迹不同,但重义却是一致的。现在可以给“义”以新解释.表明交友要以理想、原则、志趣为重。
三国·魏学者 郭遐叔 《赠嵇康诗二首》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三国·魏·曹植《君子行》。未然:还未发生。处:置身于。这两句大意是:高尚的人要预防还未发生的事情,不要置身于犯嫌疑的境地。曹植《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高尚的人应洁身自爱,行为要明智,对于可能被误会和怀疑的处境要预先避免,以免受嫌疑不好洗刷。这两句多用于告诫人们要处事谨慎,要避开嫌疑。
三国文学家 曹植 《君子行》
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见南朝·束·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虑:思考,思想。度(duò夺):推测。选两句大意是,用小人的心胸,猜度君子的襟怀。该名句采用对比的手法,使较为抽象的
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固穷:固守其穷。滥:胡作非为。进两句大意是:君子不因穷困而改变其操守,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二句以对比的方式写出面对穷困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或是固守其穷.不以此改变其追求、理想、信仰、操守,决不拿原则作改变处境的变换条件;或是不肯固守其穷,为改变处境而不惜卖身变节.投靠权贵,甚至为虎作伥。后一种人根本没有信仰,没有道德,他们贪求物欲,“有乳就是娘”.孔子斥之为小人,极为准确。可以此二句说明面对“穷”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劝勉青年应经得住。穷”的考验,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正君子遇到困难自己解决,有缺点反省自己;小人依赖别人,有缺点指责别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长:常。戚戚:指面容、神情悒郁悲凄。这两句大意是:君子胸怀坦荡宽广,小人心胸狭窄,常常忧愁。有些人胸怀旷达,无私无畏,因而总是显得无忧无虑,泰然自若。有些人则心胸狭窄,多私心杂念,因而总是显得愁眉苦脸,哀哀戚戚。这两句可以用来形容或说明人们的品质、性格存在种种差异,所以遇事表现很不一样。
君子不待囊而劝,不待贬而惩。
宋·苏洵《史论上》。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待:等到。褒:表扬,褒奖。劝:努力,自勉。贬:批评.指责。惩:警戒。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不等别人表扬就会自勉.不等别人批评就会自警。本名句可供论述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自觉地劝善惩恶时引用。
北宋散文家 苏洵 《史论上》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
宋·欧阳修《杂说三首》其三其:岂。息:停息。这两句大意是:有人格有思想的人,他的学习难道可以有一天的停息吗?此条用一个反诘句,肯定“学不可以已”的道理,但换了一种形式,换了一种角度之后,使句子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且发人深思,其效果比平铺直叙、正面强调更强烈,更使人心服。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杂说三首》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 关于君子的名言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在臣》。这两句大意是:君子修养道德,确立操守,不因为困窘而改变其志向节操。汉乐府《猛虎行》有“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之句,君子修道立德,决不能随波遂流,见风使舵,从而丧失品格,为人所不齿。
三国魏儒家学者 王肃 《孔子家语·在臣》
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
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本句大意是:君子不认为细小的好事不值得去做而舍弃它。《淮南子》上这段话是:“~.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是故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故君子禁于微。”意思是说:君子不认为小的好事不值得做而舍弃它,小的好事积累起来就成为大的好事,不认为小的坏事没啥大妨害而去做,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是大的坏事。所以,羽毛虽轻,积累多了可以把船压沉,物体虽轻,数量多了可压断车轴,因此君子在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禁止。这段话中包含着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哲理,事物发生变化的时候,最初都不很显眼,逐惭地积少成多,由微入巨,变化就显露出来,人事物理,莫不如此。因此.为人处世.于小处也不可随便,小善当行,小不善当禁,决不可因“小”而掉以轻心。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缪称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子路》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泰:宽宏、宽厚;骄:傲慢。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张关于从政的条件时说,要“尊五美,屏四恶”,“泰而不骄”是孔子所讲的“五美”之一。什么叫“泰而不骄”呢?孔子解释说:“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论语·尧曰》)这就是说,君子无论人多人少,势力大势力小,都不敢轻慢。孔子把“泰而不骄”作为从政的美德之一,这是很值得从政者深思的。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子路》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以:因为。举:提拔。废:鄙弃。这两句大意是:不因为话说得好听就提拔他,不因为为人不好而鄙弃其正确的言论。有的人夸夸其淡,以巧言饰人,而实际行为往往与言论相去甚远。有的人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人品不好,但他的言论也许有正确合理的。不能因为他的为人面鄙弃他的言论。这两句可说明不能轻信人的言语,以言语作为提拔人的标准,也不能以人品作为标准而废弃其合理正确的言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周:团结。比(bì毕):勾结。这两句大意是:君子团结,却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却不团结。孔子认为君子以“义”合,所以团结就牢固持久;小人以“利”合.所以只是一时的勾结。这两句话若赋予新的思想,对我们择朋交友仍有积极意义。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为政》
君子于役,不知其明,曷至哉。
《诗经·君子于役》。君子:古代妻对夫的称呼。于役:往外服役。期:服役的期限。曷(he河)何,此指何时,这几句大意是:丈夫服役去远方,不知期限有多长,何时才能返家乡?这几句语言质朴但感情强烈。特别是“曷至哉”-通过反诘的语气,表达了思妇对征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可用于描写战争年代妻子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牵挂、惦念。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诗经·君子于役》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关于君子的名言 《易经》 《易经》
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唐代史学家 吴兢
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清代官员 陈宏谋 《五种遗规·养正遗规》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君子名言 《易经》 《易经》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代史学家 吴兢
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关于君子的名言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