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爱国名言摘抄品析 正文

爱国名言摘抄品析

时间:2025-04-30 23:09:43

爱祖国的名言

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2、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贾谊

3、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鲁迅全集》

6、不能不热爱祖国……但是这种爱不应该消极地满足于现状,而应该是生气勃勃地希望改进现状,……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别林斯基

7、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9、我愿用我作部的生命,从事研究科学,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巴甫罗夫

10、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

11、爱国如饥渴。——班固

12、利于国者爱之,害与国者恶之。——晏婴

13、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到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彭德怀

14、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罗夫选集》

15、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7、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我是匈牙利人》《裴多菲诗选》

18、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19、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20、我们法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的祖国的。——居里夫人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2、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怎样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23、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24、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25、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梦华

27、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

2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9、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3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31、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的行动上。——杜勃罗留波夫

爱国诗词是一份极其丰厚的宝贵遗产,是古往今来的爱国人士所遗留下的隗宝。

爱国诗词赏析(一)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翻译:

在家国都遭逢千辛万苦期间,我通过的考试而被起用为官.我为朝廷起兵抗元已整整四年了.这些岁月,由于战争不停,田园寥落,人民痛苦不堪,祖国的山河也已破碎得像在风雨中摇曳的柳絮一样不可收拾.随着抗元斗争的不断失利,自己也像受到暴风雨吹打的浮萍一样生死难卜.在江西的惶恐滩战败后,被元军追赶,我的心绪就像惶恐滩的名字那样惶恐.我被押解过零丁洋时,身为俘虏,心里那种感受就像零丁洋的名字那样孤苦零丁.自古以来,有哪个人能长生不死呢?但重要的是要留下赤胆忠心,在史册上光辉照耀.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

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

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

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

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翻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翻译: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赏析: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开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人、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莫等头”二句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字背.“驾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翻译: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爱国诗词赏析(二)

1、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下句是“事定犹须待阖棺”,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病起书怀》

病起书怀

作者:陆游 年代:宋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赏析:

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陆游在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共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满着希望。“位卑未敢忘忧国”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

引导语:冰心的诗《成功的花》选自她的《繁星春水》,下面是这首诗的知识,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简介/成功的花

选自《繁星春水》

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诗表达的意思:漂亮的花,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到辉煌的结果,而忽视了辉煌结果后面所隐含的艰辛过程;好多人也只想得到辉煌的结果而不愿付出艰辛的劳动。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要想取得辉煌的成就,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更辛苦的努力和劳动。我们不要只是羡慕别人的成绩或荣誉,而应该多了解别人的付出和艰辛。如果我们能注重过程,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我们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

词语解析/成功的花

“明艳”就是指色彩鲜明、艳丽。“明艳”一词,形象生动地说明、突出了花的“成功”; 而“惊羡”一词用在这里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从而又更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美丽。

不管是艳丽的鲜花还是其他成果,当别人亮出自己辉煌的成功时,确实是令人羡慕的、欣赏的,但人背后的艰辛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惊叹号抒发了对人们仅仅懂得惊叹、羡慕别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的感慨。

“然而”一词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转折,开启了后面的思维:追溯成功的历程。花之所以成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她还在小芽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努力奋斗了,到成为今天的明艳的花儿,一路上浸透了辛酸乃至痛苦的无尽泪水,撒遍了鲜红的血泪,甚至付出了牺牲的代价。一句话,“成功的花”是血与泪滋润的结晶,是奋斗与牺牲孕育的蓓蕾。只有经历这样的一种洗礼,才会有花“现时”的明艳,花的成功。作者将“现时”与“当初”对比,将“奋斗”、“牺牲”与“成功”关联,“泪泉”、“血雨”与“明艳”关联,更加突出了花的成功之不易。

“花”指的是人,“芽儿”指的是未成功之前,“泪泉”是指付出的努力,“血雨”是指道路上的艰辛。诗人想告诉我们的是:不要只看到成功者无比荣耀的一瞬间,还要看到成功者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过程,从而激励自己,也积极地去付出,奔着那个成功的目标奋进。

主题归纳/成功的花

这首诗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背后所蕴含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精神,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最重要的。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发展,不也都是如此吗?

赏析/成功的`花

这首散文诗,表达了一个意旨: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而且给我们启示:花的成功尚且如此,那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也都是如此吗?从而使人领悟到奋斗者与牺牲者的伟大,我们需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尽职尽责,你也能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

冰心《成功的花》初中现代诗阅读题

1、将“泪泉”改为“泪水”是否更合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这一句,是借用“花”这一意象来说理。假如直接说 “成功”,可以这样说,“人们只惊羡成功时的荣耀!”你觉得哪句表达效果更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功的花”和“奋斗的泪泉”、“牺牲的血雨”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在你的积累中,肯定也有能给人以类似启示的名言或俗语,请写出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作者:冰心大事记

1900年,10月5日(农历庚子年闰八月十二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府城隆普营。原名谢婉莹。祖父谢銮恩(子修)在福州城内道南祠授徒为业。父亲谢葆璋(镜如

)时任清政府“海圻”巡洋舰副舰长。母亲杨福慈,出身书香门第,能诗善文。

1901年,随家移居上海。5岁随家迁居山东烟台。7岁,开始在家塾里附学。8岁开始偷偷地写小说。

1912年,报考福州女子师范预科,虽然未上过小学,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录取了。

1913年,父亲到北京就任中华民国海军部学司司长。初秋,她同母亲和三个弟弟由舅舅护送到北京,住东城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十四号。

1914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贝满女子中学(后改为女十二中)。

1915年,参加了贝满女中学生的爱国活动。

1918年夏,毕业于贝满女子中学。秋,进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会的文书,并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的宣传股,开展罢课、罢市等宣传活动。

8月25日,北京《晨报》发表了女学生谢婉莹投稿的《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这是她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9月18日——22日,北京《晨报》连载了她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第一次以“冰心”为笔名。10月7日——12日《晨报》连载第二个短篇小说《斯人独憔悴》。后被改编为三幕话剧公演。

1920年,发表了她最早的诗作:《影响》、《天籁》、《秋》,署名婉莹。

1921年,由许地山、瞿世英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3年,诗集《繁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5月,短篇小说、散文集《超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诗集《春水》由新潮社出版。夏,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得文学士学位。同时获金钥匙荣誉奖。

7月,开始为《晨报副镌》儿童世界专栏撰写《给儿童世界的小读者》通讯。29日开始刊登。通讯延续到1926年9月,共计29篇。8月,赴美国留学。

1926年,5月,通讯集《寄小读者》,由北新书局出版。6月,毕业于美国威尔斯利大学研究院,得硕士学位。离美回国。9月,回母校燕京大学任教。

1929年,6月15日与吴文藻结婚。

1930年,任教北平女子文理学院。

1931年,生长子宗生(吴平)。诗《我劝你》、《惊爱如同一阵风》先后刊于《北斗》创刊号和第二期。

1932年,33岁,北新书局出版《冰心全集》(分《冰心小说集》、《冰心诗集》、《冰心散文集》三卷),她为全集写了自序。

转年,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5年,生长女宗远(吴冰)。北新书局出版短篇小说集《冬儿姑娘》。

1936年,10月1日,同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二十一人,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1937年,生次女宗黎(吴青)。

1938年,暑期离开北平,9月到达昆明市。

1941年,迁居重庆郊区歌乐山。开始以“男士”为笔名,在《星期评论》上发表《关于女人》,共九篇。3月15日,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三届理事。

1943年,开明书店出版《冰心著作集》(小说集、散文集、诗集三卷)。

1945年2月22日,全国文化界进步人士在《新华日报》(重庆版)上发表《文化界对时局进言》,冰心在“进言”上签了名。

1946年,到日本东京。1951年,全家回到中国。

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她为选集写了《自序》。

195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译作《印度童话集》。四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吉檀迦利》。

1957年,《中国少年报》发表短篇小说《小桔灯》。

1958年3月11日,开始撰写《再寄小读者》,到1960年,共写21篇,先后在《人民日报》、《儿童时代》上发表。

1960年,出席第三次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66年,受到抄家、批斗等迫害。不久,得到周恩来总理的保护,解除了她的一些困境。

1973年,参加中日友好协会访日代表团访问日本。

1978年,开始撰写《三寄小读者》通讯,刊于《儿童时代》,至1980年2月,共发表通讯10篇。

1979年,被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

1982年,《灯光》《为〈东方少年〉创刊而写》,刊《光明日报》。

1982年《空巢》获全国短篇小说奖。

1985年,发表《关于男人》系列。

1987年11月14日与1988年6月30日,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我请求》、《我感谢》,呼吁提高教师地位。

1986年,为宋庆龄基金会捐款1万元。此后几年,又数次向福建家乡、安徽灾区和“希望工程”捐款。

1995年,被黎巴嫩授予国家级勋章。

1999年2月28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