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孟子心得体会1
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小则修身养性,大则治国平天下,都能从中找到答案,是个人成长、自我完善的法宝,更是事业的发展、齐家治国的宝典。
心得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得自于《孟子》
人与人的交往当中,往往由于个人性情不同、个人追求不同,易产生矛盾、分岐、仇视,给工作、生活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工作事业上出现的不顺心?最常见的是抱怨别人、甚至怨天怨地怨命运,这种做法对人对己都无济于事。
孟子的思想让我豁然开朗,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治;礼人不答,反其礼。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意思是当我们关心他人,他人却不领情时,可能是我们的内心还有不仁夹杂其间;努力治理人民,政治却不上轨道,可能是我们思虑不够周全;以礼待人而得不到回敬,可能是我们的恭敬还不够。孟子带给我们是不怨天、不尤人,凡事通过反省、求助于自已,才能自求多福的积极的做法。
凡事反求诸己,带给我们的是心态的变化,由被动消极变得积极主动,且能及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化解矛盾;同时,会让人拥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清醒;会让人努力改进自己的言行、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有助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得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自于《大学》
许多人追求着事业发展、家庭兴旺,但却不知从何做起,苦于求道无门。《大学》一书讲得是修己治人、明体达用的学问,给我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书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告诉我们必须先由人内在的德性修养做起,而后才能达到外在事业的完成,指出齐家-治国-平天下,均要从修身开始。
此外,书上还指出了修身要做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意思是要在万事万物上探求其根源的道理,那么人的灵觉就可以贯通明理;“诚意、正心”是指人的意念、志向要诚实,符合德性,那么就可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控,保持心灵的安静,心有所主。这之间的'关系是“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对此,我理解的是:“格物致知”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人如果不能“致知”,就会愚昧昏庸,能“致知”,便能明白人生的目标;“诚意正心”需要我们觉察自己的内心,进行存善去恶,这样就会提高自控能力,不被物欲私情所牵引,不被情绪所控而意气用事。从格物到正心,实质上就是一个人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过程,由此,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格可修养完成。
修身是我们立足于社会、成就事业的基础,通过修身,可以使人拥有美好的品德、广博的学识、不俗的谈吐、高雅的气质;可以使人拥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等等,这些都是成功所必备的要素,因此修身是我们立足于社会、成就事业的基础,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去年发生在宁波意卡菲外滩店、万达广场的二起凶杀案,凶手都自称很爱对方,当被拒绝、不能得到对方的爱情时,采用了极端的做法,究其原因是凶手内心被占有欲望所控,情绪恶化、心态扭曲,是平时忽略了修身所导致。
既然修身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修身能齐家、平天下,那么就让我们从修身做起吧!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2
最近几周,我完成了《孟子》这本书。
其书共分为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离娄章句上,离娄章句下,万章章句下,万章章句下,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下,尽心章句上,尽心章句下。
其实,我对那些古文是一窍不通。但是后来,我发现家里实在是没有什么书了,只能读它了。它里面有原文、译文和注释,这也带个我了不少便利。一开始,我是按照原文、注释和译文来读的。原本就不懂古文的我按照这个顺序读书,自然更是“一头雾水”了。我是读着读着就不想读了。因此,我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直到几天后,我无意中先看了译文,又看了注释,最后才看了原文,这样我一下子就可以读懂了。真是太棒了!我终于成功了。
于是,在后面的阅读中,我是严格按照先译文,后原文,再注释的顺序。我也明白了很多孟子的思想和道理,我受益无穷。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3
在我不大的情况下,就据说过《孟子》这本书,它是一本能文化教育大家怎样做人的书,另外也是一位亦师亦友。所..
在我不大的情况下,就据说过《孟子》这本书,它是一本能文化教育大家怎样做人的书,另外也是一位亦师亦友。说白了闻名不如见面,今日,我也荣幸读来到这本能反应使我们终生获益的书。
有关教大家怎样做人的书读了的很少,但也涉足过一些,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一件事危害较为大。这本书关键写了春秋战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教育学家孔子身旁产生的一些小故事,我读后获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几个小故事深深记在我的脑海中里,在其中有一个故事称为《师友之道》。这个故事关键讲的是交朋友要保证“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孟子说过“父子俩有亲,臣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盆友有愿”,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解决人际交往的基础规律,为政冶应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才可以保持社会发展的平稳和人际交往的和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根据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实的明白了人生道理。我喜欢这本书,我不想忘掉它的。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4
上个学期读了《大学》和《中庸》,与这两者相比,《孟子》不似《大学》,全篇一贯而下,行文流畅严谨,不似《中庸》,晦涩难懂,它是先从众人熟知的一般事物说起,慢慢引入大道理,令人没有辩驳的余地,不知不觉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读《孟子》,自己的思维也仿佛进入其中,坐在孟子的对面,接受那一句句深入灵魂的诘问,灵魂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梳洗、剔除、凝练、升华......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反省自身行为的同时,总不自觉得联想到我和班里孩子的相处,在心底对自己进行审判。比如《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就是说“仗恃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实力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试想,当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以暴力的沟通方式迫使学生纠正错误,合适吗?“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力服人,似乎取得了快速的显而易见的效果,于是自己满意了,觉已经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达到了育人的效果,是这样吗?我们不妨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教训的人是自己,何如?“非心服也”,不过是因为他们惧怕你的威势,不得不暂时改变而已,于长久何益?
师者,人之模范也。要想真正让孩子对你“中心悦而诚服”,自身必得是那个典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带芬芳,人必心悦之。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只要自身端正了,连天下的人都会归服。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资格指摘孩子的错误,时常反省,方能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视角上,真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蹲下身子听听孩子的心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子路和禹,都是先贤圣人,他们的贤德在于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听到善言,就拜谢。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多沟通,多调研,对自己的错误不回避,对善处,不骄傲,还愁走不进孩子心中吗?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词,多么深重,乍担此重任,必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辜负孩子,不辜负家长才好。
学习孟子心得体会5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一、奋斗抒写无悔青春,在漫漫人生道路上,青春虽然只是一小段,但当你白发苍苍回首时,你会发现曾经拥有的青春依然会在记忆中闪烁着动人的光彩。青春无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我们只有把握好青春的每一天,在激流中涌进不断拼搏,我们才可以骄傲地说:我的青春是无悔的!
二、尼尔说:生命是一个过程,中在追求幸福,寻找快乐。认为:教育是一种手段,旨在帮助人生的预备。人性化的学习
三、读书,也是人生一笔获利丰厚的储蓄。这储蓄,是发现未来的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是超越前贤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实力。
四、在你生命的历程中,你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但你追求的理想往往没有结果,而只有艰辛的过程。那种对过程的体验,常常让人惶惑迷茫苦恼甚至心痛,只有等过程之后,你方能感悟追求理想的过程,是人生阅历的累积,是人生经验的沉淀,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五、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就是青春;有一段人生最美丽,那就是青春;有一道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青春。青春,不要说已疲惫,也许你的幻想曾被现实无情毁灭,也许你的追求毫无结果,但你应该相信,没有寒风的洗礼,哪来万紫千红的春天,没有心的耕耘,哪有累累硕果?
六、一个人找不到自己的远方是可怕的。有了远方也就有了人生追求的高度,而一旦有了追求,远方也就不再遥远。
七、每个人都有一行热泪,苦也要面对,因为坚强;每个人都有无言的伤,痛也要承受,因为成长。人生是一场跋涉,走久了,才知心酸,才知艰难,才有坚韧,才有渴望。前方的路,尽避遥远,尽避颠簸,但脚步依然,追求依然,方向依然。人生几何,总有些坎坷需要跨越,总有些责任需要担当,不断的跌倒,才有不变的顽强与收获;不变的风雨,才有不断的历练与懂得。做生命的强者,且行且歌。
八、既然受不了对方的某些行为,怎么就那么快习惯了有人给你做饭洗衣?既然受不了对方的脾气,怎么那么享受对方的关心爱意。放弃二人生活的同时,你放弃的不只是麻烦和烦恼,还有你追求了许久的幸福和甜蜜。麻烦和烦恼时时都存在着,而幸福,一旦失去,就不会保证再来了。
九、这世上,没谁活得比谁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抢地,有人却在静默坚守。等待是人生最初的苍老,放弃是命运最糟的堕落。若前行,别怕痛,有些伤是绚丽你的勋章;若拥有,莫惧失,聚散不过是浮生中的轮回。不要追求太甚,不必强求太多,不可奢求太众,接受无法接受的,你在成长;承受不该承受的,你已老去。
十、那些没有追求的人,人生便不充实,时常碌碌无为。爱迪生是个很伟大的发明家,他的一项项发明令人称赞,但他暮年时,沉浸在自己原来的发明中而骄傲,失去了原来对新创造的追求,再无新的发明,令人感到遗憾。他原来富有的人生因没有了追求而失去了动力,更让后来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充实,让自己的人生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觉得可惜。可见,人生需要追求,唯有追求才使人不断前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让人生变得富有。
十一、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要放弃的东西。放弃,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勇于放弃是一种大气,是追求另一种幸福的豁达。
十二、追求什么,就会为得到什么而快乐;热爱什么,就会为拥有什么而幸福。人生观决定人生,幸福观决定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热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所以人们对幸福的认识与感受就大不相同。因而,在别人看来很痛苦的人,也可能是很幸福的人,在别人看来很幸福的人,也可能是很痛苦的人。
十三、人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家庭,平凡不可避免,但我们一定选择一条拒绝平庸的路。当我们踏上这条路时,我们的创造心,进取心将全部调动起来,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坚持自己的原则,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目标。在人生的路上恣意挥洒自己的豪迈,拥有的便是一个不平庸的,辉煌的人生。
十四、简单做人,说来容易,做来难。其中的深刻和艰难,需要的是思想的精深和灵魂的感悟,需要的是摒弃一切奢求贪欲和妄想,卸掉一切外衣面具和伪装。好比一棵树,不去掉无用的枝条,参天的追求永远是空想。崇尚返朴归真,让心灵变的纯朴自然厚道,才是简单做人的本真。用一个简单的微笑,一声暖人的问候,一朵传情的玫瑰,一次深情的拥抱,一次默契的配合,来表达情怀,沟通心灵,诉说衷肠,表述相知,才是人生的自然。
十五、挚友不必太多,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有不止一个心灵上的.伙伴。朋友可以很多,只要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追求与心愿。
十六、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为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粒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事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生活的支点!
十七、将淡泊作为人生的尺度,会使你拥有超然物外的心态,体现人性的尊严;将事业的追求作为人生的尺度,会使你在自己的道路上成就自己的梦想;将对人生信念的恪守和对生命的意义的拷问作为人生的尺度,他就会使你变得更加伟大和顿彻;用奉献爱心作为人生的尺度,会使你变得更加崇高。
十八、正确的追求犹如永远指向光明的指南针,帮助我们加大马力,驶向前方;正确的追求就像我们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正确的追求就是我们成功的入场卷,越早的订票,就有越好座位。都说我们是花样年华,充满生机和活力,那就赶快行动起来,找到自己人生的追求,共同打开成功的大门吧!
十九、理想之路,光明之路,不同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追求与奋斗的目标。为了这一条条道路,他们不畏各种磨难与艰辛,甚至付出了生命。他们是一群可亲可敬的人。我期待着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人生的这条条路很长,而梦想的彼岸又是多么远,但我依然坚信,只要不断努力,我的期待中会实现。
二十、乐是人生的追求,痛才是活着的感觉。人的内心,其实是相通的,孟子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
二十一、人生的意义在追求中体现,在奋斗中闪光,只有不懈追求经历奋斗的艰苦,才会拥有成功的喜悦。在事业上不满于现状的人不停奋斗,永远向事业的高峰攀登。
二十二、人生是一个旋转的阶梯,我们不可能在一生中平步青云,坎坷磨难艰辛,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会蚕食我们内心的一些快乐和美丽。所以,我们决不可失去快乐的心,失去追求希望的勇气,更不可丧失一双与风雨搏击的翅膀。路没有尽头,人生更不会因一时的不幸和痛苦而步入绝境。
二十三、我认为总有一种方式可以两者兼顾。你可以在解决温饱的同时,还走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就我个人情况而言,我热爱创作音乐,而为了谋生,我要为电台的商业广告谱曲。当然我并不认为这是我人生最大的目标,但它却成全了我既能创作又能谋生的需要。此外,我对生活的需求很低,我更在乎的是做自己热爱的事,而非拥有不必要的奢侈品。彼得巴菲特
二十四、错过了花,你将收获果实;错过了太阳,你会看到璀璨的星光。追求与放弃都是正常的生活态度,有所追求就应有所放弃。有价值的人生,需要开拓进取成就事业,但更要懂得正确和必要的放弃――这不是无奈,而是一种智慧。
二十五、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人生!勤奋出天才,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它永远激励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有书好好读,有书赶快读,读书的时间不多。只要我们刻苦拼搏一心向上,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名人名言是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
二、关于做人做事的名人名言(精选100句)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3、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虚度年华;另一种人,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在第一种人的眼里,生活就是一场睡眠,如果这场睡眠在他看来,是睡在既柔和又温暖的床铺上,那他便十分心满意足了;在第二种人眼里,可以说,生活就是建立功绩……人就在完成这个功绩中享受到自己的幸福。——《别林斯基论教育》
4、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是不行的;而有了充实的革命精神生活,就算物质生活差些,就算困难大些,也能忍受和克服。——陶铸
5、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7、不要慨叹生活底痛苦,慨叹是弱者。——高尔基
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9、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朗费罗
10、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布莱希特
11、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13、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1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布莱克
15、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申居郧
16、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17、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18、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布莱希特
1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20、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伊索寓言》
21、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22、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培根
23、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2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25、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夸美纽斯
2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2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8、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黑格尔
29、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30、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31、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32、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3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34、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
35、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36、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葛洪
37、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
38、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克雷洛夫
39、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40、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41、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4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3、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44、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4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46、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4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8、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4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50、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51、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52、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53、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54、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马斯·莫尔
55、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56、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57、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德谟克利特
58、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59、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60、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61、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62、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63、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64、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65、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
66、一千句谎言盖不住一个事实。——《臧克家诗选·自己的写照》
67、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68、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69、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兰道儿
70、美好的东西时常是由于它是真诚的。——罗兰
71、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汪国真
72、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英)罗斯金
73、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卡莱尔
74、宁肯与好人一起咽糟糠,不愿与坏人一起吃筵席。——托马斯·富勒
75、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苏格拉底
76、一个人虽然可以选择许多路,但不能同时走两条路。
77、漂亮话是填不饱肚子的。——拉柏雷
78、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张爱玲
79、人生交结在终始,莫以开沉中路分。——贺兰进明
80、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峻峰的人。——雨果
81、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奥斯特洛夫斯基
82、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83、做人要有人格,做官要有官德,做事要靠本事。——郑培民
84、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奥斯特洛夫斯基
85、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杜月笙
86、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87、天决不助不愿作为的人。——索福克勒斯
88、我想人的一生也不必求什么富贵,什么势力,只要能为国家尽义务,为社会造幸福,就算是好国民。——陈逸群
89、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佚名
9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91、世间最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9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93、要使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就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吉鸿昌
94、人生每多失望,能把思想寄托在高贵的性格、纯洁的感情和幸福的境界上,也就大可自我安慰了。——福楼拜
95、只有眼光既远又广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扬眉吐气。——佚名
96、人生的价值不能与商品的价值混为一谈。——佚名
97、拖延时间是压制恼怒的最好方式。——柏拉图
98、把所有的愚昧淘尽,会看到沉在最底下的智慧。——贝尔纳
99、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做一个最了解的你。——道格拉斯·玛拉赫
100、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个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