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位北大教授给给80、90后的18条人生建议名言。
1.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不要成为灌输教育的牺牲品。
2.仕途,商界,学术。大致说来,每个人都注定要走上三条道路中的某一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不妨以此作为思考的出发点。根据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塑造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3.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千万不要因为你是名牌大学或者热门专业而沾沾自喜,也大可不必因为你的学校不好或者专业冷门而自卑。
4.千招会,不如一招熟。十个百分之十并不是百分之百,而是零。如果你有十项工作每项都会做百分之十,那么,在用人单位眼中,你什么都不会。所以,你必须要让自己具备核心竞争力。“通才”只有在“专才”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5.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什么课都不逃,跟什么课都逃掉没什么两样。一定要掌握学习的主动性,不要像读中学一样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逃课没有错,但是不要逃错课。同时,既要逃课,又要让老师给高分。
6.一定要学会理财。对于贫困生来说,首先要做的不是挣钱,而是省钱。很多大学生读书的时候一掷千金,可是,毕业以后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交半个月的房租。
7.大部分女生将电脑当成了影碟机,大部分男生将电脑当成了游戏机。大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是,很多时候电脑会成为浪费时间的堂而皇之的借口。有电脑的大学生非常多,可是,这中间很多人可能大学毕业的时候还不会Excel,不会做一个像样的PPT。
8.做事不如做人,人脉决定成败。一个人有多少钱并不是指他拥有多少钱的所有权,而是指他拥有多少钱的使用权。一个人具备多少能力,不只是说他一个人的时候能做什么,还包括他能通过别人做什么。一个人赚的钱,12.5%是靠自身的知识,87.5%则来自人脉关系。三十岁以前靠专业赚钱,三十岁以后拿人脉赚钱。所以,请好好珍惜大学期间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这几年你认识的朋友可能会是你毕业以后最可宝贵的财富。
9.互联网固然威力无穷,但是,如果你沉迷于网络聊天,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浪费的金钱倒是可以弥补,荒废的青春就无可追寻了。轻舞飞扬已经红颜薄命了,而痞子蔡却继续跟别的女孩发生着一次又一次的亲密接触。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网吧就是一个血淋淋的黑洞。
10.爱情是不期而至的,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制造。花开堪折方须折,莫让鲜花败残枝。一个有一万块钱的人为你花掉一百元,你只占了他的百分之一;而一个只有十块钱的人为你花掉十块,你就成了他的全部。
11.研究生扩招的速度是30%,也就意味着硕士学历贬值的速度是30%。千万不要以为考研究生就是积极进取的表现。对于很多人而言,考研不过是一种消极逃避的方式罢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读研究生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立志从事科研、学术的人及其他少数人除外。
12.不要一门心思想着出国,更加不要迷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削尖脑袋记GRE词汇很可能是一件非常愚蠢也非常可悲的事情。既然全世界的公司都想到中国的市场上来瓜分蛋糕,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一门心思到国外去留学然后给外国人打工?
13.人才市场就是一个地雷阵。通过多种方式求职固然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要饥不择食。只要用人单位一说要你交钱,你掉头就走便是了。
14.求职
15.垃圾是放错位置的人才。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放到那个让你成为人才而不是垃圾的职位上。当然,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究竟适合做什么。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真正想做什么。骑驴找马固然没错,可是,并非随便找一头驴就能找到千里马。所以,一定要重视第一份工作。
16.大公司是做人,小公司是做事。进入公司工作以后,必须尽快融入写字楼政治。职员能否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不在于是否努力,而在于老板对你的赏识程度。在写字楼的政治斗争中,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
17.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一定要有创业的勇气和魄力。如果你一只满足于给别人打工,那么,不管你工资多高,永远都只能是一个可怜的穷光蛋。就算月薪2万,在深圳上海那种地方,一年的存款还买不来一个小小的洗手间。
18.大学期间一定要多去图书馆多去自习室。很多书你现在不读,一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去读了。虽然不是每本书看了都一定有用,但是,因为你不知道究竟哪本书以后会有用,所以只好多看书,并且抛弃那些过于功利的想法。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
1. 要有创业的勇气和魄力。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就算月薪2万元,在北京、上海,一年的存款还买不来一个小小的洗手间。
2. 人才市场就是一个地雷阵。千万不要饥不择食,只要用人单位一说要你交钱,你掉头就走便是。
3. 求职
4. 大公司是做人,小公司是做事。进入公司以后,必须尽快融入写字楼政治。能否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上在于老板对你的`赏识程度。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
5. 海,一年的存款还买不来一个小小的洗手间。
6. 多去图书馆和自习室。许多书现在不读,一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读了。因为你不知道究竟哪本书以后会有用,所以只好多看书。
7. 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
8. 仕途、商界、学术,大致说来,每个人都注定要走上三条道路中的某一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不妨以此作为思考的出发点。
9. 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不要因为你的名牌大学或热门专业而沾沾自喜,也不必因为你的学校不好或专业冷门而自卑。
10. 千招会,不如一招熟。十个百分之十并不是百分之百,而是零。“通才”只有在“专才”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11. 逃课不学难以获取相应知识。
12. 要学会理财。对于贫困生来说,首先要做的不是挣钱,而是省钱。
13. 大部分女生将电脑当成了影碟机,大部分男生将电脑当成了游戏机。很多人可能大学毕业的时候还不会Excel,不会做一个像样的PPT。
14. 做事不如做人,人脉决定成败。一个人赚的钱,12.5%是靠自身知识,87.5%则来自人脉。大学期间你认识的朋友可能会是你毕业以后最宝贵的财富。
15. 爱情是不期而至的,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制造。花开堪折方须折,莫让鲜花败残枝。
16. 研究生扩招的速度是30%,也就意味着贬值速度是30%。对于很多人而言,读研究生纯粹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立志从事科研、学术的人及其他少数人除外。
17. 不要一门心思想着出国,更不要迷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袁枚曾经在著作中说道,“学问之道,十七史如正寝,诸子百家诗文词如书舍花园。”其提倡读书应广读博览,力避偏废的观点对于当今我们青年学生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认为,唯有博览群书方能成就出通才。
博览群书,顾名思义就是广泛的阅读众多书籍,并充分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但是值得重视的是,我所认为的广读博览并不意味着阅读要只盲目追求速度与数量,并不意味着读书是在走马观花中草草了事;而是强调阅读中选择的多样化,从不同类型的书中总结归纳出知识的共性与个性。这才是广读博览于我们真正的意义。
广泛读书能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以本人为例,我尤其偏好课本外的杂书。虽然不是自己学习的专业但是在阅读中所学到的竟然也对自己的课内学习起到协助作用只有了解到了文人们的'生平轶事才能对他们有着更加立体的印象,知道了红楼一梦才能对封建王朝的兴衰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学到了哲学之美才能对日常生活的道理有着更加鲜活的运用。
广泛读书能够博采众长,成就自身。达芬奇大家都不陌生,身为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之一的他,曾经一天之内的学习任务包括了绘画、数学、水利等方面。可见博览群书令达芬奇开阔视野,得以从中世纪中神学的窠臼中跳脱出来,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艺术通才。诗书文画精通的苏轼、黄庭坚、文徵明等人,无一不是在广博阅读后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而成为一代大家。古人有云,内外气血相通,则为人体佳境。那么学习广读博览,则不失为人生佳境。
广泛读书能够凝魂聚气,成就专读。古往今来,众多大家皆为通才。博通就好比是金字塔的基石,专业则是金字塔上的塔尖。没有坚实的根基,谈何高耸的尖顶?所以我们要想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要经过博览群书来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
广泛读书能够强基固本,适应时代。诚然专才有其自身独有优势,但是时代的多极化更加需要多元化人才,而多元化的人才必然是通过广读博览来成就。在各个领域之间逐渐深入地交叉潮流之中,在内外竞争愈加强烈的风暴之中,多元人才的优势不言而喻。而身为当今青年的其中一员,我们更加应该接好时代的接力棒,勇作时代弄潮儿!
百川东流,才能掀起洪浪;海纳百川,才能吞吐日月。只有博览群书方能成就出通才,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奉志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