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有关子路的人的名言 正文

有关子路的人的名言

时间:2025-05-04 21:54:06

有关孔子的名言摘抄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2、(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4、(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6、(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8、(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10、(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有关孔子的名言集锦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不学礼,无以立。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8、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小不忍则乱大谋。

11、匹夫不可夺志也。

12、道不同,不相为谋。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2、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7、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8、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3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3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7、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3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9、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孔大教授带的研究生据说有三千人之众,其中博士级别的就有七十二人。可有人说这其中真正中用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仲由,也就是咱们的子路同志啦!关于这一点,教授本人并不否认,他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瞧瞧!三千选一,子路能不得意吗?可子路同志凭什么获得了如此高的荣誉呢?论学问,这荣誉是非颜渊同志莫属的。子路的学问不仅无法和颜回相比,甚至比起子贡、曾参等人来也要差一大截子。对于子路的学习成绩,教授下的评语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他甚至有点鄙视子路,说你小子哪有资格到我孔大教授门前来弹琴学艺?弄得别的同学都对子路不敬起来。更要命的是子路本人似乎对读书做学问并不感兴趣。有一次,他唆使一个叫子羔的同学放弃读博,直接去了费地做官。教授知道后责备他误人子弟,子路毫不客气地回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气得教授咬牙切齿:“是故恶夫佞者。”当然喽,学问不行甚至没有学问也不打紧,如果你能够做到老师的口号喊得响、老师的脸色看得明、老师的好恶拎得清。然而,咱们的子路同志恰恰不善此道。《史记》上说子路“伉直…好勇”,还常常“凌暴孔子”。从《论语》里,我们也不难看出,他说话从不知道拐弯,而且,喜怒皆形于色,即便是对自己尊敬的老师。“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在陈绝粮……子路愠……”;“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等等等等;最著名的一次是,当教授摇头晃脑地说,做官一定先要正名分。子路一时没悟过来,张嘴就说:“你真是迂腐至极!有官做你就做呗,正个什么名?”按理说这样的学生是算不上好学生的,至少是不讨人喜欢的。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教授居然说要带着他——只带他一个人出国考察。

当然啦,这只是开个玩笑。孔子的“乘桴浮于海”绝对不会像今天的官员们出国考察那么风光、那么惬意,未必有一大帮人打报告、写申请要求进入“大名单”。事实上,他所说的“乘桴浮于海”是在“道不行”的前提下实施的,基本上是属于政治流亡一类的;也可能教授希望能够像哥伦布一样,不经意间在海上发现一块新大陆,而这块大陆乐意接受并实施他的治世学说。但无论哪种情况,那都是一条危机四伏、充满变数和挑战的历程。教授知道,如此恶劣的环境,他离不开子路,他需要子路的才能和魄力;同时他也清楚,以子路忠诚、义气的品格,他注定会义无返顾地永远跟随他,无论火海刀山,无论海角天涯。

关于子路的才能和魄力,教授公开表示认可的是他的执政才能:“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与!”其实,教授私下里(因为此语未见于《论语》)还说过这样的话:“吾自得由,恶言不闻于耳。”这是由于子路同志不像他的同学们那样儒雅文静、弱柳扶风。他长得身大力不亏,武功又似乎非常地了得,所以在教授身边基本上一个人充当了警卫连的作用。这一点在那个礼崩乐坏、弱肉强食,而坦克大炮还没来得及造出来的西周时代,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呀!容我以小人之心,度一回圣人之腹吧:教授要带子路出国,真正看中的就是这一条。两千多年后,诞生于湖南的另一位圣人也悟到了这一点,喊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至理名言。

至于子路的品德高尚,教授自然是心知肚明。子路在去教授那里读研之前,就是当地有名的孝子。教授一向认为孝是一切美德的根源。入了孔门以后,只要老师有个头疼脑热的,子路同志总会虔诚地替老师向天神地神祷告,祈求老师圣体早日康复。此外,子路还是个守信用、讲义气的汉子。教授说他“子路无宿诺”,那就是说一诺千金哪!有一回,教授让几位高足畅谈自己的理想。子路同志抢先说道:“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弊之而无憾。”瞧瞧,对待朋友尚且如此义气,况老师乎?

我们说,圣人毕竟是圣人,看问题就是深刻,看人就是不走眼。在孔子说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这样的`话之后若干年,子路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它的千真万确。公元前480年,子路在卫国任大夫孔悝的家臣。孔悝受胁迫把当时的废太子蒯聩迎回卫国当国君,卫出公闻讯逃到鲁国。子路听说后立即返城,子羔告诉他卫出公已经逃脱,且城门已闭,不可去送死。子路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路进城后,要求蒯聩交出孔悝。遭拒绝后,以六十三岁的高龄与蒯聩的家臣战斗,结果战败被剁成肉泥,从而忠实地实践了教授的“见危授命”的光辉思想。注意,子路与孔悝只是上下级关系,可比不得与孔子的师生关系啦!

不过,教授最终并没有把他的“乘桴浮于海”的计划付诸实施;而且也未曾把他那匡世济时的学问推销出去,所以一直闷闷不乐地在他的老家带研究生,直到子路同志逝世。这对于教授、对于子路来说,都无疑是件幸事。因为在我看来,以子路的个性,与他共患难绝对没问题,与他同享安乐,即使是圣人恐怕也难说。《论语》记载,教授看见子路过来过去,“行行如也”,就诅咒他:“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事实上,历史证明,后来的圣人们,或者自封的圣人们,在大功告成之后,多大开杀戒,宰掉了不少类似子路这样的学生或朋友。如此,子路同志也算死得其所了。

1、在世上所有的手法里面,奉承是最巧妙、最狡猾的一种。——巴尔扎克《乡村医生》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3、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4、持身贵严,处世贵谦。—— 王永彬

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6、交浅言深,君子所戒。——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

7、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9、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1、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12、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1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4、诚无垢,思无辱。——刘向

15、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16、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17、持心如衡,以理为平。——刘基

18、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19、不要急于谴责人吧!谴责人是极容易的事,您不要专门去谴责。要冷静地观察一切,要记住: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变好的。——高尔基《我的.大学》

20、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21、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22、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23、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24、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25、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26、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进。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29、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30、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31、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32、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33、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只会使一个人心胸狭窄,使一个人变得非常多疑,非常无聊。——泰戈尔《沉船》

34、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5、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3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37、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 —— 德谟克里特

38、混迹尘中,高视物外。——陈继儒

39、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4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41、居心要宽,持身要严。——清申居郧

42、谦让别人就是处世之道。——日野口英世

4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44、俭仆的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 —— 徐特立

45、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46、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47、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48、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49、最好的礼貌是不要多管闲事。——狄更斯《德鲁德疑案》

50、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51、棋逢对手,胜利才更光荣。——莎士比亚《亨利六世下篇》

52、紧急的时候得到帮助昌宝贵的,然而并不是人人都会给予及时的帮助;但愿老天爷让我们别交上愚蠢的朋友,因为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 《克雷洛夫寓言》

53、在这个世界上,尽如人意的事是并不多的。咱们既活着做人,就只能迁就咱们所处的实际环境,凡事忍耐些。——泰戈尔《沉船》

54、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55、不要过分的醉心于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 —— 《克雷洛夫寓言》

56、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57、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上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58、从前有一句贺辞,非常美妙,像黄金一般宝贵。“你向富裕的山上攀登的时候,希望你不会遇到一个朋友。”——马克·吐温《赤道环游记》

59、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60、不贪最先,不恐独后。——刘安 《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