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学反思
文言文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其博大精深昭示着中华历史文化的悠久与灿烂。从小学开始,在学生成语、名言警句、古诗词的积累基础上,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思想教育,提高学生
在教学《学弈》这篇文言文时,我以为应重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经历对照注释理解、朗读、背诵、感悟等过程,享受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一、反复朗读感悟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优良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
1、教师范读引好路子: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基础,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上与现代白话文的巨大差别,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所以教师的范读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反复朗读读准读熟:
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让他们借助注音读准生字;教师也应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及时地指导学生正确地读音,并能通过反复朗读读熟课文、正确断句。
3、字斟句酌弄清意思:
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探究的时间,引导他们结合课后注释弄懂字、词、句的意思,并通过独立说、同桌互说等形式予以落实,待别是对课文中的“之”、“其”、“为”三个词出现一词多义现象,应引导学生在逐字精读的基础上,通过进行比较归纳,弄清他们的不同意思,总结出它们在用法上的规律。
二、熟读成诵感悟道理
在学生熟读成诵、完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感悟、思考、分析、讨论如下问题:
1、两个跟弈秋学下围棋的人表现有何不同,结果怎样?
2、《学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后有何体会?
经过师生平等互动,个体感悟思考、集体分析讨论,达到共识:两个学下围棋的人在主观条件(智慧一样)和客观条件(一起向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弈秋学习)相同的情况下,却产生不同的结果,原因在于两人的'学习态度不同: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一心两用。《学弈》告诉我们,在学习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学习态度的专心与否决定着学习结果的好坏,因此,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地学习。同时也应认识到,如果弈秋能对一心两用的人严加管教,那么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总之,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性,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来,既有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也有小组的合作学习。这样既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能自主精读翻译文言文,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规律,探索疑难问题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学弈》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小组合作,对话交流,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学的结晶,也是让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熏陶、浸染的良好载体。《学弈》是一篇叙事说理性的文言文,言简意赅,用辞贴切,叙事有趣,阐理精微;诵若吟诗,品若章乐,似涓涓清泉,沁人心脾,启人悟理,是很适合小学生初学古文的启蒙篇。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尽量体现以下理念:一、以读为本,结合语言文字的品读与欣赏,感悟文章的内涵。二、始终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对话交流。三、运用八环节语文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分层优化。
教学过程:
一、逐层铺垫,设境激趣
1、交流中国古代名言
有收集的古代的名言警句的同学请朝老师挥挥手!
2、谈话:简介文言文,导入《学弈》
同学们收集的这些名言警句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文言文。文言,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文言文,古色古香,意韵悠长。《学弈》就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
3、释题
4、了解作者
二、身临其境,人文合一
说起历史,总是让人浮想联翩!同学们。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想不想做一回古人呢?好,就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吧!
1、引出故事情景
投影出示告示:
弈秋棋社今日招徒
一朝学成终身不俗
广纳天下贤人雅士
齐聚书卷路143号
2、寻访棋社,择师交友
在弈秋棋社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学弈》这篇课文。
3、检查交流
(1)学生读,谈感受
(2)教师范读
归纳文言文朗读要领:
a、速度比较慢
b、句中停顿比较多
4、接力读
小组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轮读等。
三、化整为零,沐浴书香
1、小组故事会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以故事会的形式来讲讲《学弈》这个故事。在故事会之前,老师有四个特别的行动指令要发到各小组。
一组:
(1)说说弈秋是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的'句子。
(2)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二组;
(1)说一说第一个徒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找出相关的句子。
(2)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三组:
(1)看看第二个徒弟学习的怎样?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2)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四组:
(1)在3—5句中,哪一句点明了学弈的结果?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读读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3)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两句话的?
2、交流感悟,美文美读。
让我们分享一下彼此的阅读收获,从一组开始吧!组长主持汇报。
在教师指导下交流、汇报、美读。
3、回顾全文,讲讲读读。
(1)解疑。
(2)指名讲这个故事。
(3)有感情朗读全文,全身心地感受文言诵读的快意与韵味。
四、升华感悟,思绪绵延
读了《学弈》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对自己、老师、同学、孟子、文中人都可以。)
五、拓展延伸
运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寓言故事《矛与盾》。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学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成诵。
2、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能根据译文理解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2、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名言启迪”。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学弈》这篇文言文。
(1)读题,解题。
(2)认识作者。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孟子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
2、说说读文言文的方法。
3、根据自学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4、交流自读情况:
(1)交流难读的句子,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2)指名读全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三、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1、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一样吗?书中用的是哪句话呀?
2、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出示插图)
(1)仔细看图,说说两人的不同表现。
(2)找出文中描写二人的句子。
a、学生读相关的句子。
b、请用恰当的成语评价弈秋的两个弟子。(根据弈秋的这两个弟子的`表现,先给他俩分别取个名字,再写出至少两个成语。)
3、你喜欢哪一个,从二人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5、课堂小结:围棋也是一项体育运动,孟子用这样一个故事诠释了体育精神,说明无论学习什么,都必须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
四、朗读成诵
古人读书讲究吟诵,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表演《学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学弈》教学设计3
一、导入新课
出示常见的文言文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
2、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文言文的一般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3、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文写成的。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学弈》这篇文言文,仅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读通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1、师范读课文。
2、总结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
3、学生小声跟老师读两遍。
4、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
5、学生边读边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6、讨论交流。(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再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四、读书明理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联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五、练习背诵
六、课后扩展
教师把以前学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文言成语故事,印发给学生,练习读文言文,还可以试着背诵一篇。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通过小组合作,对话交流,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 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通过学习寓言故事《矛与盾》,领悟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学的结晶,也是让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熏陶、浸染的良好载体。《学弈》是一篇叙事说理性的文言文,言简意赅,用辞贴切,叙事有趣,阐理精微;诵若吟诗,品若章乐,似涓涓清泉,沁人心脾,启人悟理,是很适合小学生初学古文的启蒙篇。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尽量体现以下理念:一、以读为本,结合语言文字的品读与欣赏,感悟文章的内涵。二、始终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对话交流。三、运用八环节
教学过程:
一、 逐层铺垫,设境激趣
1、 交流中国古代名言
有收集的古代的名言警句的同学请朝老师挥挥手!
2、 谈话:简介文言文,导入《学弈》
同学们收集的这些名言警句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文言文。文言,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文言文,古色古香,意韵悠长。《学弈》就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
3、 释题
4、 了解作者
二、 身临其境,人文合一
说起历史,总是让人浮想联翩!同学们。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想不想做一回古人呢?好,就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吧!
1、 引出故事情景
投影出示告示:
弈秋棋社今日招徒
一朝学成终身不俗
广纳天下贤人雅士
齐聚书卷路143号
2、 寻访棋社,择师交友
在弈秋棋社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学弈》这篇课文。
3、 检查交流
(1) 学生读,谈感受
(2) 教师范读
归纳文言文朗读要领:
a、 速度比较慢
b、 句中停顿比较多
4、 接力读
小组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轮读等。
三、 化整为零,沐浴书香
1、 小组故事会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以故事会的形式来讲讲《学弈》这个故事。在故事会之前,老师有四个特别的行动指令要发到各小组。
一组:
(1) 说说弈秋是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的句子。
(2)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 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二组;
(1) 说一说第一个徒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找出相关的句子。
(2)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 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三组:
(1) 看看第二个徒弟学习的怎样?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2)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 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四组:
(1) 在3—5句中,哪一句点明了学弈的结果?
(2)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读读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3) 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两句话的?
2、 交流感悟,美文美读。
让我们分享一下彼此的阅读收获,从一组开始吧!组长主持汇报。
在教师指导下交流、汇报、美读。
3、 回顾全文,讲讲读读。
(1) 解疑。
(2) 指名讲这个故事。
(3) 有感情朗读全文,全身心地感受文言诵读的快意与韵味。
四、 升华感悟,思绪绵延
读了《学弈》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对自己、老师、同学、孟子、文中人都可以。)
五、 拓展延伸
运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寓言故事《矛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