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语录 > 郭德纲视恶如仇励志语录 正文

郭德纲视恶如仇励志语录

时间:2025-05-11 05:46:16

快意恩仇与人见人爱散文

  郭德纲先生是相声界饱受争议的人物,很多人骂他,很多人也捧他,前阵子纵容徒弟打记者,引起了轩然大波。而天津卫视在这个时候及时推出的25集电视剧《窦天宝》,就是郭德纲及德云社众弟子一起上演的一场闹剧。

  我本来想用“热闹剧”来形容,这出戏确实热闹非凡,但到后来我决定还是称之为“闹剧”。因为该剧剧情过于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粗加工,贯穿全剧的无外乎两点内容:一是快意恩仇,二是人见人爱。

  快意恩仇,即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干净利落,不怕后果。郭德纲在这出戏里出演的是一位旧社会艺人窦天宝,他报恩的时候也有,但更多的时候是报仇,方式就是大打出手。打粮店老板,打地痞流氓,但打的最多的就是相声同行。不管是街头艺人,还是茶馆先生,乃至江湖前辈都好象在跟窦天宝过不去,明枪暗箭,令人防不设防。但窦天宝不但防住了,而且还颇有还手之力,一路拳头挥将过去,每个暗算他的人都被打得鼻青脸肿。

  听郭德纲的相声,就不只一次地听他在数落同行间的倾轧,其实我们早就有“同行是冤家”古训,可见竞争也是必然的。只是郭德纲不愿意忍耐,财大气粗人气足,就可以拍出这样的'片子来出口恶气。电视剧中的他大打出手,每次都占足了便宜,却从没有警方找过麻烦,也没人找他来赔偿药费,更没有电视台来封杀他。但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的法制社会是不可能的,暴力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许郭德纲在拍《窦天宝》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可是今天他会不会想想徒弟打记者的粗鲁行为,是否和他自己的快意恩仇式的教诲有关呢?

  如果说这样近于发泄的快意恩仇还可以说郭德纲有个性,那接下来的人见人爱就有点让人恶心了。短短二十几集电视剧,就有七、八个美女狂爱窦天宝,因为时间仓促,甚至来不及培养感情,基本上见了就爱,爱了就抱,乃至争风吃醋,寻死觅活。下到艺人,中到老板,上到前清的格格,不管身份高贵,不管地位悬殊,都搂着一个大胖子大爱特爱。我不了解郭德纲设计这些剧情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心理,我只知道他的身材相貌不太适合演这些滥情戏,况且在剧中他的身份还是个潦倒江湖的艺人,这种理想化的人见人爱,有点让人倒胃了。

  最后,窦天宝带领着一些街头艺人,几经磨难,终于有了自己的相声班子,而站在窦天宝后面的几位演员李菁、何云伟而今安在?电视剧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说一不二;做人行事可千万别总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作者但丁是13世纪人,而现在是――21世纪了。

《快意恩仇录》读后感

  刚读完一本李敖快意恩仇录,又紧迫的买了一本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

  这回来说说快意恩仇录的那本看完几个感受。

  如果说《李敖回忆录》是按编年体写的,那么《李敖快意恩仇录》就是按纪传体写的回忆录,只取其人生精华部分,对我这样的“敖FANS”读得更为过瘾。目前,此书还没有读完,有几次处特别值得我回味。

  1、在《小寒记》一节(第52页)。当李敖提及他在台中一中的姚渔湘老师有如下叙述:“姚渔湘老师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一个人可以那样用功,成绩却那样有限,原因无他,太笨了。他的一生,使我深刻感觉到,人太笨而要用功做学问,最后只证实二点:1、上帝瞎眼,奈何竟对这种人不公;二、学术何辜,奈何竟给这种人来做。”

  、文法自成一家,想骂就骂,毫不含糊。

  3、李敖这么爱骂人,为什么还是那么多朋友帮助他。可见他在某一反面,做事还是有点分寸的。大不了回家写书骂你。别人骂你是坏蛋,李敖用事实证明你是混蛋。而且骂人的时候,还不是只说到你,先说一堆人坏,多么糟糕,轮到你的时候,就说比起上面的人,最混蛋的就是你了……(这种教写作手法,同学们应该很容易记住又运用的吧,太好玩了)

  4、确实很狂妄,让他找自己的偶像,就照镜子,问他想做谁,就做李敖第二。但是不得不佩服他。里面他应用的.一句太精辟了。貌似是一个英国作家说的,大概意思是“很害怕别人夸自己,为什么?因为夸的远远不够多”。这种话讲出来是不是让人气气又好笑。

  5、李敖说他自己,新朋()友是不高兴去交了,老朋友就那些,不联系就算了。当然是我翻译过来的,原话我懒的找了。只能说我和他想到一块儿去了……

  当然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俺也木有盲目崇拜,这个人,不愧是大师。在他有困难没困难,有钱没钱的时候,都帮助过别人。

  早在高中时代,我就有他说的这样的感觉,那时无论我如何努力成绩依然平平,最后只得落个三流大学读读。但是当时我全然不觉自己太笨,只觉得功课太多和新时代新科举制度在作怪。时至今日,拜读他的此番言论才知道恍然大悟。好在我没有一直笨,一直如高中时代一般昏昏沉沉的读书,现在我只读我爱之书,只究我爱只术,读书读得愉愉快快,没有任何压力任何苛求,甚为享受。

快意江湖散文

  某日,与朋友在祁东县白地市一饭店用餐。饭店有一个很大众亦很别致的名字:江湖情。

  说这个名字很大众,是因为在社会上常听人说,走江湖、跑江湖、闯江湖,还常听心有挣扎的人感叹,人在江湖,心不由己。对于那些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人们则往往称之为“老江湖”。那么,到底何为“江湖”呢?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所谓的江湖既然是与庙堂相对的,那就仿如金字塔一样,庙堂是塔尖,江湖只能是最底层,就是泛指芸芸众生的社会。

  “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是《庄子·大宗师》里的话。据悉,“江湖”一词最早的出现,就在这里。从字面上来分析,意思就是三江五湖,泛指江河湖泊。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唐代的时候,江湖两个字倒还真的'分别有其特指所在呢。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在唐朝的江西和湖南,有两个禅师分别叫马祖道一禅师、石头希迁禅师。他们品德高尚,道行深厚,声名远播。而且,他们都是大树法幢,使得天下各地的神僧,不是去江西参禅马祖,就是去湖南参禅石头。唐朝虽然繁荣,但与今天的高速公路、高铁和飞机相比,步行或马车那不知差到哪里去了。所以,他们光是走到江西或湖南,就要一年半载。在行走时,他们还要去沿途的寺庙挂单参访,被问及就以“走江湖”相告,自然地,他们也被人称之为“江湖人”或“江湖僧”。

  由此可见,昔时的“江湖人”,其实就是指那些行走于寺庙间去挂单参禅的僧侣们,“江湖”就是指高僧禅师之所在,也即道德和风范之所在。但是,到了现在“江湖的”含义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如今的所谓“江湖”几乎就是利益、世俗、帮派、争斗等之类词语的代名词,这一切似乎已都与道德风范的本宗无涉了。此实乃人之大憾,世之伤风!

  说用“江湖情”作为饭店的名字很别致,是因为江湖本与饭店无甚关系,却偏偏要将其取为店名。而且,还要辍一个什么“情”字在后面。江湖有情吗?从“人在江湖,心不由己”这句话里,我们就能感知一二。

  但是,那天的“江湖情”里,吃饭的三人却偏偏是因情相聚。就以我来说吧,二友一是三十年故旧,可谓硕果仅存;一虽新雨未及年,却是相识恨晚。一旧一新,二个极端之间不知省略了多少多余的情节,删掉了多少世俗的故事,余下的便是陈酒一般的醇香,醉我们千回万遍。

  “江湖俗畏远,幽好自相宜。”我想起宋代曾巩《江湖》诗中的起首二句。或许,饭店名“江湖情”三字也省略了许多其他的意义,或者干脆就在这一天里开始了正本清源的历程?

  我的江湖,就是自己自由的思想与人格。

  我崇尚自由。从我对自由的理解,就可窥见一斑:一个人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叫自由;真正的自由是,能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我按照自己的自由方式去生活,这就是我的快乐之道。

  媚谄是我不想做的,所以我就去结交真正的朋友。好友勿需多,人生三五知己足矣。在真正的朋友面前,不需要客套做作,不需要煞费心机,不需要唯利是图,得空便相邀喝茶聊天,或畅游山水。不亦乐乎?

  人云亦云是我不想做的,所以我就去读书写作。日夜与古今人物对话,学到许多未知的东西,从而成为了我的思想源泉;随时记录人世百态,在给读者阅读快感的同时,也表达我自己的思想。不亦乐乎?

  折磨自己是我不想做的,所以我就去率性而为。没有临过帖,更不是什么专业的书画家,只是因为彼此脾性相投,或者是惺惺相惜,便在一起研墨挥毫。觉得不好便弃之于垃圾桶,觉得对眼便相互收藏,无所谓喜与忧,只要那嘻嘻哈哈。不亦乐乎?

  如此江湖,纯粹如白纸,虽有人间烟火,却无尔虞我诈,方可称快意江湖!

活出本真自我,追逐快意人生优美散文

  对于人世修行,我常常这么告诉自己:愿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于我而言,活出本真自我,追逐快意人生,是我一直在追寻的目标。这一生中,最爱的,除了文学写作,那便是自由。也曾想过人生若能活得如一阵洒脱不羁的风,想去往何方便去往何处,若能如此,无拘无束,随心所欲,那该是何等的洒脱随性,又是何等的畅快愉悦,只是这世间万物,又何来真正的自由,何来真正的随心所欲,芸芸众生,都自有各自的难处与苦楚所在,被人世的种种情结所羁绊,又总是困囿于俗世里的悲观离合。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终是无法如同山水草木一般自然有情,洒脱自在,但即便同它们一般懂得冷暖自知,可依然无法知晓生命终结的那一日会在何时到来,亦不知道究竟自己的生命还能延续多久,自己所绽放的'生命之花又能够开放多久。为了各自心中的使命和愿望,我们饱受别人的冷嘲热讽,看惯了人情冷暖,世情百态,也尝罢了红尘里的五味杂全,当一切都过尽千帆后,才真正明白,原来生活,并非要过得轰轰烈烈,并非要过得惊心动魄,平淡,亦是真。而人生,原本就以散淡为清欢,以简约为静美。是我们,心中的执念太多,才会生出了太多的烦恼与无奈。

  我们总以为这世间总有走不过的山水,可最后都走过去了;总以为有看不完的风景,可到最后都一一看尽了;也总固执的认为有忘不了的人,可到最后又都被遗忘得一干二净了。到头来,似乎一切,都终成一场空。又如一场梦,梦里梦外,竟是宛若隔世的轮回。

  而人间的一切风景,纵然你走遍万水千山,所遇见之人,所途经的每一座城,所看过的每一道风景,都不过一如初见时那般美好。纵你走得有多远,只要你偶尔回头看看,才会明白原来我们一直所念念不忘的,既不是回忆里的那个人,也不是某段令你难忘的故事,而是回忆里的那个自己。因为初次邂逅,因为初时的自己,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若笑便如花般绽放,若哭泣亦如梨花带雨,纷纷落下。你若笑,世界便同你一起笑;你若哭,世界便同你一起哭。曾经的自己,原是如此的坦诚率真,又是从几时开始,让岁月的风霜磨平了我们曾有过的轻狂、曾有过的活力,以及让我们学会了伪装,学会了掩饰自己的悲伤?

  我自知,世事总是无常变迁,因而不可能事事都能顺其心意,纵结果能够得偿所愿,其中也必定会遭遇各种波折与挫败,与其因为挫败的阻碍,而一蹶不振,不如选择和一切的苦难斗争到底。即便自己不是最优秀的那个人,亦要不断尽善尽美,努力做到最后。而世间万物,都有其各自存活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你又何须效仿别人,以别人的活法来勉强自己过不属于自己快意的人生?你又何须抬头仰望别人,你自己就是那道独一无二的风景。

  一味地模仿别人,你所感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与煎熬。而别人的活法,未必是你属于自己最好的活法。别人想过的生活,未必是你想过的生活。你又何必要成为别人的影子,谄媚、奉承、嫉妒、怨恨,都只会让你更加迷失本心,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只会让自己迷失了前途的方向。你无需和别的争长伦短,也无需总顾及别人的想法和评价,要做就要做最真实、最快乐的自己。是非对错,就任世人道去,只要你活得洒脱、活得快乐,活得随心,便已足够。

  活出本真自我,追逐快意人生。只为努力行自己心中所喜欢之事,努力去爱自己所爱之人,努力去过属于自己所想过的生活。愿使步履从容,愿心淡泊纯真。心若淡定平静了,步履则会从容。无论人生行至何处,去往何方,都不会迷失方向,无论遭遇人间多少磨难坎坷,也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初衷。只因当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冷暖炎凉,却仍旧能保存单纯的初心,向往生活的美好,则会到达一种更好境界的人世修行,亦如苏东坡诗中所言:“人间有味是清欢”。

  也只愿,世间你我,都能够以清为欢,以欢,度过这跌宕起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