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的大气古文名句1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人生哲理的大气古文名句2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生活不是战场,没必要拼个你死我活,定要分个输赢胜负。
各退一步,可能是双赢。
《论语》中有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恕,就是宽容,是为人处世的修养和智慧。
01苏东坡的宽容。
章惇和苏轼是青年时相交的好友,但两人在政治党派上有分歧,东坡是旧党,章惇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党,新旧两党因统治者的更换而轮流得势和失势。
宋哲宗亲政后,新党再次得势,章惇登上了他垂涎已久的宰相高位,对旧党人物赶尽杀绝。
身为旧党中坚人物的苏东坡首当其冲,遭受了严重的迫害。
最初被贬到英州,在南迁的路上,章惇下令把他贬到惠州,几年后又贬到儋州,就是到了今天的海南省,弟弟苏辙则被贬到雷州。
东坡和弟弟被贬岭南后,章惇仍然对他们不依不饶,严令地方官员不能优待他们。
苏辙在雷州做官,却被逐出官家的房子,只能向百姓借房租住,章惇竟强加给他 强夺民居 的罪名,幸亏租房文书写得明白,方才作罢。
章惇一再地打压东坡,被贬的地方一次比一次偏远、环境一次比一次恶劣,意在让他永无出头之日。
可是东坡为人豁达通透,在恶劣的环境中,还能与当地人民打成一片,在邻近地区做官的旧日好友也对他很照顾,这也是他素日以宽容之心待人的善果。
虽然身体在恶劣环境中难免受损,但是精神上依旧坚韧,乐观豁达。
宋哲宗去世后,朝廷政治的风向又陡然一变,章惇罢相,被贬到偏远的雷州,当年报复旧党的举措也报复在了自己身上。
此时的东坡,赦免而归,在北上的途中听说了章惇的事,写信给章惇的外甥黄寔,告诉他雷州并无瘴疠,并让他转告章惇的母亲,让她宽心。
章惇的儿子章援来求见,还带来一封长信,是为了代父求情,希望东坡还朝之后对父亲施以援助。
章援进士及第的时候,座主就是东坡,所以两人是师生关系。
但在东坡被贬岭南的几年中,章援不闻不问,与恩师从未有过交流。
东坡却对章惇的遭遇十分同情,对以前章惇施加的迫害丝毫不挂怀。
十分诚恳地给章惇回信,介绍了雷州的情况,还在信的背面抄录了一道药方,可以帮助他养生益寿。
章惇和苏东坡,一个不念情谊,一个笑泯前嫌;一个步步紧逼,一个包容大度。高下立见。
南宋诗人刘克庄读过二人的.往来信件后,感叹道:
ldquo;君子无纤毫之过,而小人忿忮,必致之死;小人负邱山之罪,而君子爱怜,犹欲其生。此君子小人之用心所以不同与!
02宽容,不是懦弱。
君子为人宽容,能原谅他人对自己的冒犯。
不计前嫌,一笑泯恩仇。
有人认为宽容是懦弱,与人相处中的退步就是认输。
他们只看到了宽容和懦弱共有的柔和一面。
若把它们比作水,那么懦弱,是遭受外界冲击后的自甘退潮,最终干涸;而宽容,是海纳百川,容纳将外来的逆流,故能成大海之浩瀚。
宽容的人,往往内心坚毅自信,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宽容忍让是出于自己的选择;懦弱的人往往内心虚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原则,步步退缩是因为惧怕外界的势力,而被迫让步。
苏东坡有自己的立身处世的原则,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但认为新法也有可取之处,因而后来又反对司马光全盘否定新法的主张。
新党得势时,他不会因为惧怕贬谪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心中的道义,这是不懦弱。
章惇是昔日好友,当他身陷绝境时,东坡没有趁机报复,而是以赤诚之心相待,光风霁月。
这是宽容,一种难得的修养和品格。
齐桓公不计较管仲昔日的一箭之仇,以国家发展为重,欣赏他的才能,拜他为相,最终得以成就霸业,列 春秋五霸 之首。
蔺相如出使秦国,公然在秦廷上叱责狡猾的秦王,表现出 玉石俱焚 的决心和勇气,有勇有谋,最终 完璧归赵 ,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怎么会是懦弱之人?
但他不计较廉颇对自己的无礼,对廉颇处处退让,是以国家大局为重,对作为国家大将的廉颇宽容相待。
宽容和懦弱,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自己的内心是否坚毅自信、是否有坚守的原则。
当外界冲击到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时,能够坚守而不动摇,不做懦夫。
当他人冒犯自己而并不触及到底线时,不妨宽容相待,给别人留一条退路,自己也会感到舒心。
退一步海阔天空,在生活中,多一些宽容和忍让,不必步步紧逼、得理(得势)不饶人,人际交往的空间会更加宽松。
多一些宽容和忍让,就会少闻一些刺鼻的硝烟味,多些温情与和睦。
1、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2、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1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题西林壁》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2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1,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2,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2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4,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2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7,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3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
3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9,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4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4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4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4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7,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4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4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