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诗经名言带出处和赏析 正文

诗经名言带出处和赏析

时间:2025-07-08 02:56:49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以下是关于诗经经典名句赏析及原文出处,欢迎阅读!

0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目流动时,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0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语出《诗经·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谴责,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

0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语出《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这几句诗反映了守边战士在返回故乡的途中所表现的凄凉之感,诗中的“杨柳”和“雨雪”已经完全人格化了,它们和作者一道担负着人生的重压,成了人生聚散离合的直接参与者,此中语言的清新圆润,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晋以后诗歌的风调。

0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语出《诗经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这个时候,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当意中人到来时,不由得欣喜若狂。诗句风格直率,无忸怩之态,十分快人心意。

0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语出《诗经秦风蒹葭》。

译: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寂寞的秋日,亲爱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

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人生的忧患。因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节,天人相对,不能不激起满怀的悲绪,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悲凉感,而这几句诗可谓其滥觞。

07、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译: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08、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①[投]这里指赠送。②[木桃]就是桃子。③[报]回赠。④[琼瑶]美玉。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09、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出自《诗经·郑风·风雨》。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②[已]止。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0、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呜》。

①[呦呦(yōuyōu)]鹿呜声。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1、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出自《诗经·小雅·棠棣》。

译: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①[阋(xì)]争吵。

12、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

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呜》。

译: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14、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①[临]来到。②[履]踩,走。

15、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出自《诗经.小雅·伐木》。

①[幽谷]深谷。

16、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

①[靡]没有谁。②[鲜(xiǎn)]少。③[克]能。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17、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18、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1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20、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2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至春秋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1、 关关

译:鱼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晶莹露珠结成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正在河水那一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译: 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还他美玉。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当初离家去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

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0、有匪君子,如切如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你送我木瓜,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这哪里能算报答,只是为了彼此永远相好。

1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16、

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全然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

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的侵略,维护楚国的独立,实行清明的政治。诗人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而无一生,他也是心甘情愿,始终不悔。这种精神,影响了千百代人民。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

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大司命》)

谕指诗人感叹自己没有新相知的欢乐,却有与妻子生别离的悲苦。

后用以描述有情男女新相知的快乐和分别的痛苦。

5、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

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老窝,狐狸死的时候,据说那个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

这里用比喻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绝不背弃故国,最终要返归故国的决心;后用来表达人们对故国故土的思念之情。

6、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屈原《卜居》)

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

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8、沧浪之水清兮,可以

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渔父唱出了上面的几句歌。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9、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矫;(论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

宋玉,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10、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宋玉对楚王问》)

他唱的歌曲愈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宋玉的这句话表达了不为人知的苦闷,同时也表现了君子不与小人同日而语的崇高情怀。

《诗经》中的经典名句就在下面,诗经中的经典名句赏析及原文出处和翻译,欢迎阅读。

诗经名句翻译及赏析

0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 ·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 卫风 ·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目流动时,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0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语出《诗经· 王风 ·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谴责,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

0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语出《诗经 小雅 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这几句诗反映了守边战士在返回故乡的途中所表现的凄凉之感,诗中的“杨柳”和“雨雪”已经完全人格化了,它们和作者一道担负着人生的重压,成了人生聚散离合的直接参与者,此中语言的清新圆润,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晋以后诗歌的风调。

0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语出《诗经 郑风 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这个时候,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当意中人到来时,不由得欣喜若狂.诗句风格直率,无忸怩之态,十分快人心意。

0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语出《诗经 秦风 蒹葭》。

译: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寂寞的秋日,亲爱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

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人生的忧患.因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节,天人相对,不能不激起满怀的悲绪,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悲凉感,而这几句诗可谓其滥觞。

07、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译: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08.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09.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出自《诗经·郑风·风雨》。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0.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

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1.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出自《诗经·小雅·棠棣》。

译: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①[阋(xì)]争吵。

12.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

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呜》。

译: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14.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①[临]来到。 ②[履]踩,走。

15.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出自《诗经.小雅·伐木》。

①[幽谷]深谷。

16.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

①[靡]没有谁。 ②[鲜(xiǎn)]少。 ③[克]能。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17、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18、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1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20、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2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