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印光大师经典名言 正文

印光大师经典名言

时间:2025-07-27 22:14:43

一 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若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正录一页一至四行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具摄初中后法。普披上中下根。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于现生中。定出生死。不历僧祇。亲证法身。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实众生一切修持中之出苦要道。以其仗佛慈力。故与专仗自力者。其利益奚啻天渊悬殊也。以故将堕阿鼻者。由十念而即得往生。已证等觉者。发十愿而回向净土。是知此之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也。续钞卷下四十三页二五行至四四页三行

二 劝信愿真切

凡我有情。闻是净土法门者。当信娑婆极苦。西方极乐。当信多生已来。业障深重。匪凭佛力。骤难出离。当信求生决定现生得生。当信念佛定蒙慈悲摄受。由是坚定一心。愿离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狱。绝无系恋之心。愿生西方。如客之思归故乡。岂有因循之念。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待客。穿衣吃饭。务令佛不离心。心不离佛。正录十页二十至二四行

须知西方极乐世界。莫说凡夫不能到。即小乘圣人亦不能到。以彼系大乘不思议境界故也。小圣回心向大即能到。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也。能信得及。许汝西方有分。正录十九页十二至十五行

三 示念佛方法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某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正录二三页六至十五行

四 评修持各法

吾人心性。与佛同俦。只因迷背。轮回不休。如来慈悯。随机说法。普令含识。就路还家。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曰禅与净。了脱最易。禅唯自力。净兼佛力。二法相校。净最契机。如人度海。须仗舟船。速得到岸。身心坦然。末世众生。唯此堪行。否则违机。劳而难成。发大菩提。生真信愿。毕生坚持。唯佛是念。念极情忘。即念无念。禅教妙义。彻底显现。待至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上品。证无生忍。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正录七八页二四行至七九页二行

律教禅宗。最初须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修行功深。断惑证真。方出生死。若教理不明。则盲修瞎炼。若非得少为足。便是著魔发狂。纵使理明功深。亦须断惑。倘有丝毫未尽。依旧不出苦轮。直待惑业净尽。方可出离生死。尚去佛地甚大悬远。更须历劫进修。始可圆满佛果。念佛法门。纵不明教理。未断惑业。但能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临命终时。决定蒙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即此一生。定补佛位。正录七八页三至五行十四至十五行

五 勉居心诚敬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顿消业累。速证无生。不致力于此。譬如木无根而欲茂。鸟无翼而欲飞。其可得乎。正录五二页十八至二十行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正钞卷一十三页十二至十三行

古人修行。皆能证道。今人修行。少见明心。岂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历观传记高人。咸皆视经像如视活佛。其敬畏之迹。虽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何能仿佛一二。因其恭敬之极。故能断惑证真。超凡入圣。观于二祖立雪。程门立雪。可见矣。今人视佛像如土木。视佛经如故纸。纵有信心。读诵受持。亦不过供其口头滑利而已。有何实益之可论也。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正钞卷一十页二四行至十一页三行

六 论因果事理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若无因果。则善无以劝。恶无以惩。遑论明明德以止至善。断烦惑以证菩提乎。由其知有因果也。则必趋吉避凶。改过迁善。闲邪存诚。克己复礼。冀入圣贤之域。期登极乐之邦。上焉者安而行之。中焉者利而行之。下焉者勉强而行之。同得格物欲以显良知。出迷途以登觉岸。续录九四页十至十三行

现在世界之劫运。吾人所受种种灾难。皆是过去恶业所招。以致感受现在苦果。

故知此恶业者。即过去恶因之所造成也。欲免苦果。须去苦因。过去已种之苦因。念佛忏悔。乃能消去。现在如不再造苦因。将来即能免受苦果。何谓苦因。贪嗔痴三毒是。何谓善因。济物利人是。若人人明达因果之理。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灾害自无从起。唯今人不明因果之理。私欲填胸。无恶不作。只知有己。不知有人。讵知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续录一零八页四至八行

七 训皈戒之要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穷人。总由烦恼恶业。感斯生死苦果。盲无慧目。不能自出。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世间。为其说法。令受三皈。为翻邪归正之本。令持五戒。为断恶修善之源。令行十善。为清净身口意三业之根。从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业既净。然后可以遵修道品。令其背尘合觉。转凡成圣。断贪嗔痴烦恼之根本。成戒定慧菩提之大道。故为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三十七道品等无量法门。又欲令速出生死。顿成佛道。故为说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使其不费多力。即生成办。正钞卷四三八页二十行至二六行

三皈五戒。为入佛法之初门。修余法门。皆须依此而入。况即生了脱之至简至易、至圆至顿之不思议净土法门耶。不省三业。不持五戒。即无复得人身之分。况欲得莲华化生。具足相好光明之身耶。正钞卷一廿页九行至十一行

八 释戒杀之义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设法救护。尚恐不及。何可为悦我口腹。以杀彼身躯乎。须知水陆飞潜诸物。同吾灵明觉知之心。但以宿业深重。致使形体殊异。口不能言。观其求食避死情状。自可悟其与人无异矣。吾人承宿福力。幸生人道。心有智虑。正宜敦天父地母。民胞物与之谊。以期不负人与天地并名三才。以参赞天地之化育。俾民物各得其所。以同受覆载。同乐天年而后已。倘其不体天地好生之德。恣纵自己饕餮之念。以我之强。陵彼之弱。食彼之肉。充我之腹。必至一旦宿福已尽。杀业现前。欲不改头换面。受彼展转杀食。其可得乎。正录七十页廿至二六行

诸恶业中。唯杀最重。普天之下。殆无不造杀业之人。即毕生不曾杀生。而日日食肉。即日日杀生。以非杀决无有肉故。以屠者猎者渔者。皆为供给食肉者之所需。而代为之杀。然则食肉吃素一关。实为吾人升沉。天下治乱之本。非细故也。其有自爱其身。兼爱普天人民。欲令长寿安乐。不罹意外灾祸者。当以戒杀吃素为挽回天灾人祸之第一妙法。正录七二页廿至二三行

九 明伦常大教

天下无二道。圣凡无两心。举古今中外。莫不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及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事理。为立身行道。治国安民之本。良以此种事理。皆吾人性分中所固有之常彝。无论智愚贤否。悉皆具备。其所作所为。或有符合悖戾之不同者。乃由闲邪存诚。克己复礼。及迷心逐物。肆意纵情之所致也。续录一八页十三行至十六行

欲学佛祖。先须取法圣贤。倘躬行有玷。伦常乖舛。尚为名教罪人。何能为佛弟子。佛教虽出世法。然遇君言仁。遇臣言忠。遇父言慈。遇子言孝。由浅而入深。下学而上达。熟读安士全书。可以知其梗概矣。正录一零六页二二至二四行

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若于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事。一不实践。虽终日奉佛。佛岂祐之哉。良以佛教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令尽其人道之分。然后修出世之法。正录一零七页八至十行

十 倡家庭教育

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欲子弟成人。须从自己所作所为。有法有则。能为子弟作榜样始。此一定之理。正录一零七页二一至二二行

今世乱已极。其源皆因世之为父母者。不知教子之道。不知以道德仁义。因果报应教儿女。但以溺爱憍养。机械变诈相教。故致有天姿者。习为狂妄。无天姿者。狎于顽愚。以至越礼犯分之事。时有发现也。使为父母者。各尽其教子之道。则世道何至如此。以前儿女教不好。尚无大要紧。不过不孝顺。不成器而已。今若教不好。则其祸实有不堪设想者。此说。宜与一切人说之。续录一九三页二至六行

世少善人。由于家庭无善教。而家庭之善教。母教最要。以人之幼时。日在母侧。其薰陶性情者。母边最多。是以女人以相夫教子为天职。使无贤女。何有贤妻贤母哉。由是言之。善教儿女。令知三世因果。实为平治天下。正本清源之道。续录一九九页十二至十四行

经济学大师名言

1、领导者的业绩不在于个人干了多少,而在于能否把全体成员积极性调动起来。——巴纳德

2、技术进步、投资增加、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等,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制度。——诺斯

3、天上不会掉馅饼,企业主也不可能大发慈悲,工人工资的增长,只能来源于人对自身的投资,从而使素质提高,劳动效率大大改进。——舒尔茨

4、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的产权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诺斯

5、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的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亚当斯

6、动机是可以训练和激发的。——麦克利兰

7、所谓”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而”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引进”新组合“,实现”创新“。——熊彼特

10、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利润是节欲的'报酬。——西尼尔

11、一个公司如果有很多具有成就需要的人,那么,公司就会发展很快;一个国家如果有很多这样的公司,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麦克利兰

12、未来的文盲将是那些没有知识和不会更新知识的人。成年人被淘汰的最主要原因是学习能力下降。——德鲁克

13、成功的监督活动,要求一个人的才干要远远超过指导别人工作的能力。——西斯克

14、实验室只能产生伟大的设计,但是伟大的产品只产生在市场营销当中。——科特勒

15、对商品生产而言,扩张市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亚当斯密

16、”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并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普适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管理只能依据各种具体的情况行事。——菲德勒

17、消费支出依赖于未来的预期收入。——弗里德曼

18、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舒尔茨

19、消费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给他人留下印象,也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者花钱是为了让他们的朋友及邻居嫉妒,以及跟上其朋友及邻居的消费水平。——凡勃仑

20、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李斯特

21、金钱完全可能是用于高尚目的的一种手段。——马歇尔

22、只有在实现了创新的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才产生利润。——熊彼特

做设计需要对新事物比较敏锐,做管理者更对新事物比较敏锐。 下面是关于设计大师经典

1、把东西合理的利用,为每位辛苦者的世人设计一个健康、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2、有效规划布局,合理使用空间,以小博大,画龙点睛,创造美味家居生活!

3、从实用的角度,到超载的发挥,构成艺术的主体!

4、椅子不光要讲功能,还要创造一种景观。

5、用心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真谛,让设计与生活互动。

6、我们生活的真正目的,便是透过创意和点子,为客户塑造商誉并不断开创销售佳绩。

7、风格是一种说出你是谁而不必说话的方式。

8、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财产安全;创造人的生活品味。

9、室内设计注重材料的选择,注重品牌、质感,因此更为理性实用。

10、用有限空间,做无限设计,成就梦想之家。

11、让灵感自由释放,创造一个心灵渴望的空间。

12、设计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设计是一种追求品味的生活概念。

13、贝壳虽然死了,却把它的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

14、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是艺术的来源,在生活中追求艺术之美的存在。

15、装饰的灵魂是设计,设计的灵魂是文化。

16、我寻找了解并熟谙如何做好广告的撰文与艺术指导人员,他们必须技艺娴熟,盖下的一砖一瓦皆有其旨趣。

17、为了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必须永远与众不同。

18、室内设计所追求的是包含天、地、墙、家具及陈设品在内的整体环境风格与质量。

19、鞋子改变你的身体语言和态度,他们在身体上和情感上都会提升你的身体。

20、设计就是空间、色彩、设计回归本位。

21、设计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改变!成就空间和-谐,让设计物有所值,让细节缔造完美!

22、我们制作销售产品的广告,但也请记住,广告负有广泛的社会责任。

23、不可一直追随流行设计风格,现在流行的,必是马上过时的。

24、好的设计作品,是使人生活得更为幸福的设计作品。

25、室内设计的首要目标在于满足客户生活的基本需要。

26、设计是包括功能、材料、工艺、造价、审美形式、艺术风格、精神意念等各种因素综合的创作。

27、不可因低价商业项目,而放低对作品的要求。

28、装饰美的享受是属于客户的,创意的快乐是属于设计师的!

29、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的环境的再创造。

30、不可抄袭他人之创意,不论有何前提。

31、谁都是从零开始,遇到虚心求教的朋友能帮就帮,没有时间也说明一下,就算你真牛B也要尊重人。

32、时尚不是设计师与顾客的对话,而是骗者与傻子的对话。

33、即使不考虑道德因素,不诚实的广告也被证实无利可图。

34、不可凭主观意识评价他人作品;不可人云亦云。

35、生活是创意的来源,创意源于文化,创意源于自己。

36、相信信念能够战胜一切,这本身就是一个最伟大的信念。

37、不管别人脸上有没有饭粒,都请你先照照镜子。

38、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

39、有了精神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像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

40、设计就是以人为本,遵守自然法则,缔造经典家装。

41、一个愉悦的空间、一种尊贵的生活、一方独享的天地,都在这里寻求最合适的表达。

42、两点之间未必直线最短,有时迂回曲折能够更快地抵达终点。

43、很明显的,公司不可能比员工成长得更好或更快。

44、设计是恒久的,在经过很长一段岁月后仍然具有耐看的质感。

45、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可以影响人,而设计则可以改变人和环境。

46、持之以恒的学习是设计的来源,责任感是设计的原则,而灵感是设计的升华。

47、时尚不一定是关于标签,而不是关于品牌关于来自你内心的其他东西。

48、将设计融于人性,将家居带入悠闲自在的情境。

49、时尚就像吃东西,你不应该坚持相同的菜单。

50、室内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51、用极其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最具灵性的空间。

52、如果你在芝加哥做不出好广告,换到别的地方也无济于事。

53、这是上天的`安排,是生命对我们的选择,我们不用抱怨宇宙为我们选择的人生的设计,遵循这个设计,让它成为精致的艺术品就是人生的最终愿望。

54、合理划分空间,让设计融入生活,营造自然,品味,格调。

55、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设计是艺术的呈现。

56、人为的设计生活方式,努力去创造一种更好的生活状态。

57、不可闭门造车;了解一些历史、哲学和人文,将对你的作品大有好处。

58、设计是一种感受、一种心态、一种舒适的、开心的生活方式。

59、室内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

60、一切设计由概念出发,围绕功能进行细节设计。

61、人为的设计生活方式,是为了努力去创造一种更好的生活状态。

62、好广告不只在传达讯息,它能以信心和希望,穿透大众心灵。

63、采取裁缝风险,而不是追随别人是什么让你脱颖而出。

64、在行业中建立你的口碑,这需要靠人格,设计作品只是一个认识你的渠道而已。

65、把东西合理的利用,为每位辛苦的世人设计一个健康、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66、摩擦产生星星之火,星星之火点燃伟大创意的燎原巨焰。

67、同质化完全是个谎言,第一用材不同;第二设计不同;第三经营理念不同。

68、设计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改变!成就空间和谐,让设计物有所值,让细节缔造完美!

69、设计就是着重于点、线、面的灵活运用,把整个环平境营造出家的温馨。

70、一个人穿着黑色的小礼服,绝对不会穿衣服。

71、设计师是做设计给人用,不是做给自己看,或者让朋友称赞。

72、如果你无法将自己当成消费者,那么你根本就不该进入广告这一行。

73、我不喜欢用风格、个性等特定的词语限定设计师设计的作品。

74、好自夸的人没本事,有本事的人不自夸。

75、注重空间的运用,精于灯光营造室内气氛,运用现代手法与传统元素融合引入室内设计。

76、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77、以人为本,用简约明快的手法表现居室空。

78、我深信卓越的创意作品,永远是一个成功代理商前进巨轮的中轴-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亦如是。

79、你是设计师,不是战斗机,需要亲和力。

80、在我认为,做广告最伟大的成就是使人信服;而没有任何东西比产品本身更能说服人。

81、太多广告努力不要超越人们的智商,结果落得无人闻问。

82、不要陷入潮流,不要让时尚成为你自己,而是要决定自己是什么,以你穿衣的方式和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