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的佛语经典语录 1
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5、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8、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9、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0、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1、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1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3、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14、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1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16、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17、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1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19、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20、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1、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2、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4、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25、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26、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27、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28、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29、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30、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1、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32、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33、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34、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35、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佛经中的佛语经典语录 2
1、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3、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4、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5、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6、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7、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8、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9、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10、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1、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2、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1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4、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5、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6、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17、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8、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9、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2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21、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22、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
23、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24、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25、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26、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27、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8、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29、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30、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31、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32、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33、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34、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35、一切皆为虚幻。
36、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37、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38、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39、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40、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41、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4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43、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44、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45、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46、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47、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48、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9、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50、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51、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52、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53、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54、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55、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56、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7、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58、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59、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60、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61、看读佛经,当须见月忘指,不可依语生解。
62、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63、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64、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65、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66、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67、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68、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69、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70、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7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72、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73、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74、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75、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76、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77、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78、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79、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80、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81、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82、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83、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84、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85、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86、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87、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88、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89、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90、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91、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9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93、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94、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95、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96、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97、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98、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9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100、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培根
时下有一句流行语:“知识改变命运。”它使我想起二十年前盛行的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说这句话的人就是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大学二年级时我接触到《培根论人生》这本小册子,立刻就被它吸引了。
这些少则数百字,多则二三千字的随笔,着实让人爱不释手。你随意翻到一页往下读,皆能被它深刻的哲理和精美的语言吸引住。许多重要的人生命题,举凡真理、善、美、求知、革新、健康、习惯、幸运、厄运、时机、勇气、赞扬、爱情、家庭、友谊、青年与老年、自私、猜疑、嫉妒等,培根皆有精辟的论述。它让你思考自己所走过的路,提醒你要善于甄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开创丰富的人生。
《培根论人生》共二十六篇,译自培根的《论说随笔文集》(该文集共有文章五十八篇),它重点谈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修养两大主题。培根的这些文章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思想深邃,长于议论。作者谈论问题往往单刀直入,一语中的。如《论善》一文开篇就是:“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在该文章第二段紧接着说:“……在性格中具有这种天然倾向的人,就是‘仁者’。这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因为它是属于神的品格。”由于作者对事物有透彻的理解,因而谈论爽劲,切中肯綮。
其次,作者在论述中非常善于旁征博引。无论是欧洲古代的历史典故,名人事迹,还是宗教经典《圣经》,作者都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有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十分耐读。
第三,作者善于推论说理。读培根的文章,我们总是很习惯于顺着作者的思路走,它让你处处感到严密的思维,严谨的结构,精彩的议论,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
第四,精妙的语言。在培根的论文中,语言无不充满哲理,充满形象的比喻,说理层层深入,精辟警策,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易诵易记,有诗一般的艺术效果。
第五,行文自然流畅。由于是随笔小品,作者下笔时当行则行,当止而止,文风清新自然,如行云流水,决无拖沓冗赘之感。
培根论说随笔的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他渊博的学识和哲人的睿智,也离不开他独特而丰富的经历。
培根是一个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最重要的著作是《新工具论》。因为其成就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程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以大手笔写小品文,观察深刻,驾轻就熟,常能发人所未发,感人所未感。思想的精深,加上文笔的优美,使他的论说随笔风靡一时,名满天下。有评论家认为他的论说随笔堪称一流,是议论文的典范。应该说这样的评价并不夸张。
培根读书笔记2
这几天, 我读了朋友的《培根随笔》。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
《培根随笔》里不仅是一篇篇论文,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文学的宝库,里面装满了无穷的真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论友谊》和《论时机》。
培根说过:“把快乐告诉朋友,快乐就会加倍。把忧伤告诉朋友,忧伤就会减半。”但是,人生中,有多少友谊是真诚的呢?正像《论时机》一样,要把握一切好的机遇,才能成功。否则,只能到头来感概机遇的流逝。所以,如果我们不懂得抓住友谊的机会,友谊就会离我们而去。
想着想着,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是啊,友谊的机会一定要抓住!但是我呢?每次都会为了一点小事和朋友们吵架!跟友谊比起来,那些小事又算得了什么呢?以前,还没有小学毕业时,我恨不得早点毕业。而现在,心中却有点淡淡的伤感。心中总会浮现出那一幕幕快乐的情形。我开始后悔,开始害怕了,后悔当时没有抓住友谊,害怕再也见不到同学们!但是,后悔和害怕又有什么用呢?谁叫我那时没有好好珍惜友谊呢?
我一定要好好的抓住友谊的机会!不再让友谊离我而去!
一定要好好抓住友谊的机会!否则,友谊将会一次次离你而去……
培根读书笔记3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培根读书笔记4
这个暑假我读了《培根随笔》这本书,我喜欢他的一句
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出生于1561年,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他生于豪门,聪颖早慧,从剑桥大学毕业时仅15岁。三年后父亲病故,由于他是继室所生的小儿子,没有分到什么遗产,只得独立谋生,一时债务压身,饱尝时态炎冷。后来他通过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浮沉后成为国家重臣,最后因一桩至今仍众说纷纭的案被国会弹劾去职。
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思想和哲学领域内的建树。他倡导通过实验揭示自然的奥妙并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他的散文随笔一共有58篇,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英国文学专家王佐良先生说培根“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跌出”,这是中肯的评论。
我认为这本书很不错,现在把它介绍给你了,你喜欢吗?
培根读书笔记5
读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书是人的
在这个假期,我读了《培根随笔》,使我收益匪浅。
佛兰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小聪明伶俐,被伊丽莎白女王称为”朕的小掌玺大臣。“
《论复仇》中培根说:”只有为国家公益而行的复仇才是正义的。“《论逆境》中培根说:”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正如恶劣的品质会在幸福的边缘中被显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式在逆境中释放光辉的。“《论善良》中培根说:”善良是人类的一切
在这本《随笔》中,培根谈论了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培根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
这本书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占据了重要地位,读之犹如高人赐教,受益匪浅。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甚至改变一生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而且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1620xx年4月9日,本书的作者培根逝世了,但他的
培根读书笔记6
《培根随笔》就像一本字典,当你有什么烦事和闹心事时,就可以向它请教,它不仅会帮你解忧,还会教你走正确的方向,以摆脱困难的纠缠。
这本书主要谈论了我们生活中能遇到的各种生活琐事和一些政治问题,点出了这些事的特点和问题所在,并告诉了人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事错误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如果人人都按照这书上面说的去做(除个别小错误以外),那么人间也就变成世外桃源了。
这本书适合各种人群阅读,而且都会受的启发。启发我的文章很多,因此我在这里只略举一二,以简略的表达我对这本书的思想感情。
培根读书笔记7
一翻开《培根随笔》,我就被书中含义深刻而又不乏幽默诙谐的语句吸引住了。我仿佛在与那位四百多年前的哲学家面对面交谈,他解答了我心中的一个个困惑,告诉我怎样面对逆境,怎样为人处世,怎样把握时机,怎样培养好习惯,怎样克制愤怒……他引领着我慢慢拨开云雾,看到了久违的阳光。对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有了更深的感悟。
“美德好比是珍贵的宝石,只需要用普通材料镶嵌。”一个普通人拥有了美德,那么他彬彬有礼的举止、为他人着想的行为同样能赢得别人的欢迎与赞赏,所表现出来的气度丝毫不比那些容貌出众的人逊色,因为美德所散发的芳香越远越浓,他们的人生也会焕发出无限的光彩。并且“有德之人美貌常驻”。
培根读书笔记8
一、《培根随笔》的名句
知识就是力量。
奇迹总是在不畏中闪现。
安逸和满足易成为腐败与堕落的温床。
成功和美德是衡量人生事业的两种尺度。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用素净的东西镶嵌。———《培根论说文集》
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培根论说文集》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培根论说文集》
过于求速是作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培根论说文集》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论说文集》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在美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式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培根:《论美》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令人肃然起敬的。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谄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培根论说文集》
饶舌的人多虚妄。
二、《培根随笔》的佳段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
因此不常作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培根读书笔记9
《随笔集》中包含许多洞察秋毫的经验之谈,其中不仅论及政治而且还探讨许多人生哲理。但是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论述科学哲学的。可以说克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真正的现代哲学家。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他那渊博的学识连同精彩的文笔与科学和技术相共鸣。
《随笔集》中有大部分的章都是脍炙人口的,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而且使我们切身
培根读书笔记10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1、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2、一种似乎只着眼于另一世界的福音,而实际上却同时顾全到现世的最大快乐与幸福的宗教,是多么值得钦仰!——孟德斯鸠
3、我不让工作追求,而是去追求工作,常常努力于完全统驭工作,而不做工作的奴隶。人大凡具有完全统驭工作的信心,精神就必然振奋。一富兰克林
4、在所有的人都获得自由之前,没有一个能完全自由:在所有的人都幸福之前,没有一个能完全幸福。——斯宾塞
5、机会只敲一次门。机会是不着服饰的。(英格兰)
6、劳动创造了智慧,同时也创造了人。
7、争做一闪霹雳,不做一只面眉。
8、真正正派的人决不无中生有地吹嘘自己。——[法国]拉罗什福科
9、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英国]约翰森
10、没有痛苦的生活,同没有欢乐的生活一样,就像没有浪花的一汪死水,又犹如饭菜少了调味品。
11、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生而为英死而为灵。——苏洵
12、由于痛苦而产生的不通人情的态度是合乎人情的,过分地合乎人情!——[法国]罗曼·罗兰
13、多子多孙,多操心。没儿没女,没幸福。——佚名
14、我们在坚持工作之外,还必须养成坚持休息的习惯。梅兰芳《梅兰芳文集》第109页。
15、我爱夏的热情,秋的收获,冬的圣洁,但——我更爱春的耕耘。
16、命运对我们是公平的,即使曾经有过失意,我们也不应该气馁,因为成功依旧呼唤着你的脚步。
17、沉默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可怕的不走沉默,而是沉默后的消沉。
18、生活不是享受,而是很辛苦的工作。
19、不要轻视失败者的劝告,他在不应当做什么的问题上是权威。——佚名
20、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白岩松
21、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22、了解面临逆境,远好比何接受顺境重要得多。——马丁·赛力格曼
23、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法国]罗曼·罗兰
24、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25、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是一片荒凉的`沙漠。 [英国·哲学家]培根
26、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无知: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没有钱,没有势,也不是没有地位,没有职业等等。最大的悲哀是无知、不明理,不能认清世间的真相,不能认清人我的关系,不能了知世界的一切因缘、因果,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27、成功的人背后未必有着辉煌的过去,然而无路可走的人永远是不可低估的。当你无路可做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原来这么多的道路,都等待着你的脚步。
28、在顺境中要警惕自我,在逆境中要奋勉向上。
29、很多时候,我们会刻意去寻找那个界线,以便对自己和对方的行为做个解释。可实在是困难的,我们时常会为搞不清楚界线而烦恼,于是我们或者变得小心谨慎,失去了原来可以享受的乐趣和自然;或者变得没了分寸,褒读了原来的真诚和纯洁。
30、懒鬼起来吧!别再浪费时间,将来在坟墓内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睡的。——富兰克林
31、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32、如果你的世界只出现那一个人那其余的人都只是将就。
33、今日的世界,并不是武力统治而是创新支配。
34、无论生活给与我的是什么,我永远都不会放弃。不懂得珍惜的人生,我们是难以容忍的。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别人看不惯我们。活着,说简单其实很简单,笑看得失才会海阔天空;心有透明才会春暖花开,人生如此而已。
35、希望呀,你是业已许诺的幸福的开端。
36、对乐于奋斗的人来说,奋斗不是憾事,而是乐事。
37、充实能产生长久的快乐。
38、江海宽容,汇聚溪流而浩瀚无边;高山宽容,积聚尘土而巍峨连绵;蓝天宽容,彩霞灿烂而美丽动人。
39、命运女神递到我们手上的是机会之杯,而不是失望之酒。
40、在激烈的竞争中多付出一点,便可多赢一点。因为,有时候你只能以很小的优势胜出。
41、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42、我们的青春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43、你害怕死亡么?我害怕生存,无可逃避的人生。
44、很多人说爱要的只是付出,其实你爱一个人已经是在索取。
45、能认识到自己有种种的遗憾,敢于不切实际的而坦城无愧的人,可以说是的。
46、信念是一种力量,它将思想的普通能量转换成它们精神上的等价物。信念还是将无限智慧改造为适合个人之用的惟一途径。
47、做人生的主角,而不是受害者。
48、当一个人有所放弃的时候,那就意味着成长。
49、明确的规定就是最好的沟通。
50、突破心理障碍,才能超越自己。
51、事物赋予什么样的价值,人们就有什么样的行动。
52、只要你热爱生活,生活永远都有希望。——作者:张小巧
53、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延搁的希望,会使人心烦;希望之实现,会使生命充实。强大的勇气、崭新的意志,这就是希望。
54、人生一辈子,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舍不得失去,很多时候我们总要得到一些的,要少一点失去,多一点得到,人生有时候觉得俩手空空,生活里缺少什么,会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惨,其实生活中走来走去会觉得舍得舍得,舍不出去,舍得不对,也不会获得什么,简单的道理,简单的人生。
55、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纯。
56、家有女人,如磨有芯,可以周转自如,可以粉碎许多的硬物。女人有家,如马有桩,身子虽不自由,心性还是要奔跑的。
57、乐趣是进修的出发点,发生乐趣,才气钻进去,学得手。
58、安静的海洋练不出精壮的水手,空隙的情况造不出时代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