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人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国学经典名言名句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8、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国学经典名句精选
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1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1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1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行冲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1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2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2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3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3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3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3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1、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4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43、夜场论坛,金石为开。(我们正在努力)
4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4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4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4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4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5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5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5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5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5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
5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5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58、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高明·琵琶记)
59、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元·杨显之)
60、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61、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62、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63、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64、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
6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
66、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67、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6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69、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7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71、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曹雪芹·红楼梦)
72、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清·曹雪芹·红楼梦)
73、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曹雪芹·红楼梦)
7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7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7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1、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张定浩 《既见君子》
2、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高明 《琵琶记》
3、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庄子 《庄子·天下篇》
4、"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庄子 《大宗师》
6、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增广贤文》
7、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舆!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舆?胡蝶之梦为周舆?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8、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张子语录·中》
9、"回首,几多迷茫,岁月刻满了脸庞, 挥手,些许凄凉,相思涌上了心房。 ——流云"
10、儒法道是中华文化长寿基因组合,缺一不可。儒家扬性善,法家抑性恶,道家寡欲治未病。 恰如扁鹊三兄弟:道乃大哥,依直觉看透事物本质,治心,治未病,行帝道;儒仍二哥,依敏锐洞察力治将病,不使生大病,行王道;法家乃三弟扁鹊,对治已病、急病、大病下猛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如乱世用重典,如经济危机时的'凯恩斯主义。法家行霸道。 ——晓南 《中大国学班》
11、学问之要,只得于伦常日用间,事事不轻放过,日积月累,自然造到广大高明田地。 ——刘汋
12、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鬼谷子·权》
13、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包拯
14、“每件事都有好的一面,放弃就看不到了。” 《双面情人》
15、俛而读,仰而思。 翻译:低下头来读书,仰起头来思考,才能领悟书中的道理。 ——刘蓉
16、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冰心
17、人主病不能广大,人臣病不节俭. ——公孙弘
18、福生于无为,而患生于多欲. ——韩婴
19、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庄子 《德充符》
20、“儒佛等是闲名,心性人所同具。” ——马一浮
21、“天得一以清” ——老子 《道德经·三十九》
22、“象服珠冠一笑空,锦袍剑佩千秋壮!” ——曼素恩 《张门才女》
23、“会有四不赴,时有四不出。(邵翁自注:公会、生会、广会、醉会,大寒、大暑、大风、大雨)无贵亦无贱,无固亦无必。里闬闲过从,身安心自逸。”——邵雍《四事吟》
24、“写诗的人不必为大众、小众、中心、边缘操心。只要世界不消亡,
25、吾口不能语轩轾,身不能行崎岖,色不能作昂藏,心不能迷玄异。 ——邹守益 《邹守益集》
26、“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朱熹 《论语集注》
27、跖之狗吠尧,非尧不仁。狗因吠,非其主。 ——蒯通
28、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蒯通
29、计诚知之,而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猛虎之犹与,不如蜂趸之致毒;孟贲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此言贵能行之也。 ——蒯通
30、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蒯通
31、周者,周代也;易者,变易,简易,不易也。 《周易》
32、尔,近也;雅,正也。 《尔雅》
33、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顾炎武 《顾炎武诗选》
34、文须有益于天下。 ——顾炎武 《日知录》
35、“熬天下之脂膏,斲生人之骨髓” ——范晔 《后汉书》
36、市朝亟革宠贵方来陵阙虽殊顾眄如 《南齐书·褚渊传论》
37、“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 ——张溥 《魏特进集》
38、“泻溜高斋响,添池曲岸平,滴下如珠落,波回类璧成” ——魏收 《喜雨》
39、凌寒翠不夺,迎暄绿更浓。 ——魏收 《庭柏》
40、“循于道之谓备” ——庄子
41、“德成之谓立” ——庄子
42、“行不崖异之谓宽” ——庄子
43、“不同同之之谓大” ——庄子
44、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 ——庄子 《庄子·外篇·天地》
45、“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庄子 《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