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说恶人的名言警句古代 正文

说恶人的名言警句古代

时间:2025-05-02 04:32:37

古代经典名言警句 1

1、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致远)

2、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3、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8、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9、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曹雪芹)

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12、可望而不可即。(刘基)

1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4、书到用时方恨少。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16、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8、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古代经典名言警句 2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古名言警句励志

58.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劝君作福便无钱,祸到临头使万千。

善恶关头莫错认,一失人身万劫难。

积德若为山,九仞头休亏一篑;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

为恶难逃,为善最乐。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士为知己用,节不岁寒凋。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但知口中有剑,不知袖里藏刀。

春蚕到死丝方尽,恶语伤人恨难消。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世间公道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随它酒价高。

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

情欲意识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矜高倨傲是客气,降伏得客气平,而后正气调。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吉人之词寡,躁人之词多。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儿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雅不用著衣多。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磨。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寺占多。

积德多年元气厚,读书三代雅人多。

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安乐窝。

一念常惺,才避得去神弓鬼矢; 纤尘不染,方解得开地网天罗。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谦恭待人,忠孝传家。

不学无术,读书便佳。

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根深不怕风摇动,表正何愁日影斜。

能休尘镜为真镜,末了僧家是俗家。

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

池塘积水堪防夏,田地深耕足养家。

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立地之柱石;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育物的根芽。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世路风波,炼心之境;人情冷暖,忍性是场。

爽口食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生殃。

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

量窄气大,发短心长。

善必寿考,恶必早亡。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富贵定要以本分,贫穷不必枉思量。

福不可邀,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

家丑不可外传,流言切莫轻信。

下情难于达上,君子不耻下问。

芙蓉白面,不过带肉骷蝼.

美艳红妆,尽是杀人利刃。

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修德而留意于名誉事功,必无实证。

一人非之便立不定,只见得有是非,何曾知有道理;一人不知便就不平,只见得有得失,何曾知有义命。

智生识,识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人间私语,天若闻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难合亦难分,易亲亦易散。

口说不如身行,耳闻不如目见。

只见锦上添花,不闻雪中送碳。

传家二字耕与读, 防家二字盗与奸, 倾家二字淫与赌, 守家二字勤与俭。

作种种之阴功,行时时之方便。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素位而行,不忧不怨。

先达之人可尊也,不可比媚;

权势之人可远也,不可侮慢。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而贱读书;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得家业而忘勤俭。

以孝律身,即出将入相,都做得妥妥亭亭;以忍御气,虽横祸非灾,也免脱千千万万。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日子没到。

水不紧,鱼不跳。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好义固为人所钦,贪利乃为鬼所笑。

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之好。

受享过分,必生灾害之端.

举动异常,每为不详之兆。

救既败之事,如驭临岩之马,休轻加一鞭;图垂成之功,如挽上滩之舟,莫稍停一棹。

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竟是禅机;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渗漏。

内藏精明,外示浑厚。

佳人傅粉,谁识白刃当前;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天欲祸人,必先与微福骄之, 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与微祸儆之, 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会救。

算什么命,问什么卜。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大俭之后,必有大奢;大兵之后,必有大疫。

天眼恢恢,报应迅捷。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

人亲财不亲,人熟礼不熟。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虎生尤可近,人毒不堪亲。

本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世路由它险,人心由我平。

猩猩常不足,糊涂做公卿。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

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

勿持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福而恣杀牲畜。

倚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而狗咬人。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照塔层层,不如暗处一灯。

鼓打千槌,不如雷轰一声.

良田百亩,不如一技随身。

富厚福泽,不过厚吾之生.

贫贱忧戚,乃是玉汝于成。

命薄福浅,树大根深。

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护疾忌医,掩耳盗铃。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

气是无名火,忍是敌灾星。

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

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

贫贱骄人,虽涉虚矫,还有几分侠气.

奸雄欺世,纵似挥霍,全无半点真心。

扫地红尘飞,才著工夫便起障.

开窗日月进,能通灵窍自生明。

发念处即遏三大欲,到头时方全一点真。

守分安命,趋吉避凶。

识真方知假,无奸不显忠。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礼义兴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天上有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白发不随人老去,转眼又是白头人。

屋漏又遭连天雨,船慢更被打头风。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汝惟不衿,天下莫与汝争雄.

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明不伤察,直不过矫。

仁能善断,清能有容。

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

不自是而露才,不轻试以幸功。

受享不逾分外,修持不减分中。

待人无半毫诈伪欺隐,处世只一味镇定从容。

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

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急行缓行,前程只有许多路.

逆取顺取,到头总是一场空。

生不认魂,死不认尸。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美玉可沽,善贾可待;瓦甑既堕,反顾何为。

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

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意重也分离。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是各自飞。

早把甘脂勤奉养,夕阳光景不多时。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遭犬欺。

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有人无得运时。

十年窗下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

燕雀哪知鸿鹄志,虎狼岂能被犬欺。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不灭.

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年忧。

逢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

路逢险处须当避,事到临头不自由。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岂应西北流。

青冢草深,万念竟同灰冷;黄粱梦觉,一身都似云浮。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便宜莫买,浪荡莫收。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人有三句硬话,树有三尺绵头。

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到此如穷千里目,谁只才上一层楼。

欲知世事须尝胆,会净人情暗点头。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成仇。

贫家光扫地,贫女净梳头。

景色虽不丽,气度自优游。

无益世言休著口,不干己事少出头。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休向君子谀媚,君子原而无私;休与小人为仇,小人自有对头。

名利是缰锁,牵缠时,逆则生憎,顺则生爱;富贵如浮云,看破了,得亦不喜,失亦不忧。

若登高必自卑,若登远必自迩。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终累己。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病加于小愈,孝衰于妻子。

居视其所亲,达视其所举, 福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放利,不顾天理。

悖入亦悖出,害人终害己。

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

身欲出樊笼外,心要在腔子里。

勿偏信而为奸所欺,勿自任而为气所使。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