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佛教名言励志语录 正文

佛教名言励志语录

时间:2025-05-03 15:48:54

1、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3、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4、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5、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6、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7、下下人有上上智。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10、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1、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12、佛法是不二之法。

13、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4、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15、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1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1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18、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19、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20、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21、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22、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23、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24、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25、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26、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27、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28、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29、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30、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31、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32、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

33、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34、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35、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36、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37、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38、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39、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40、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41、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42、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1、一切皆为虚幻。

2、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3、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4、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

5、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6、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7、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8、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9、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10、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1、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12、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13、彻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

14、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5、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去管别人。

16、填得饱你的肚子,却填不满人心贪念。

17、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18、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9、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心中无事,是名真修。

20、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1、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22、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23、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24、法无善恶,善恶是法;境无损益,损益在人。

25、余供无过者超踰不可计如是菩提心必成等正觉。

26、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27、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28、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29、世间的人要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30、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31、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32、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3、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於平凡,却享受平凡。

3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35、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镇难。

36、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37、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38、四大原无我,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39、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40、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41、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42、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43、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44、大贫亦是大富,一无所有、了无牵挂,宁静谈泊、恬然自得。

45、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46、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47、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48、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49、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50、处事难,处人更难;处事待人都要做得圆满如法,这些就是修行。

51、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52、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53、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54、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55、用感情换取他人的信仰,无法长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历久弥深。

56、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57、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58、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59、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0、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61、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62、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63、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

64、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65、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66、烦恼三千,看开即是云烟;纠结无数,看淡即是晴天。人生怎么活,自己找心宽。

67、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68、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69、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70、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

71、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72、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73、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74、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75、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机是本份的性格,不计谋是诚实的做人,不自私是净化的身心。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下面是关于佛家经典语录50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6、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7、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8、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9、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1、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12、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3、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5、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7、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8、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20、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1、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2、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3、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4、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25、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6、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27、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28、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29、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30、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31、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32、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3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34、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35、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36、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37、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38、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9、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40、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41、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42、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