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的名言1
1、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2、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顾炎武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顾炎武
5、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
6、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顾炎武
7、不受曰廉,不污曰洁。盖无廉则无新不取,无耻则无新不为。不廉其源皆生于无耻也。——顾炎武
8、官多则乱,将多则乱——顾炎武
9、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顾炎武
10、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顾炎武
11、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顾炎武
12、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
13、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顾炎武
14、君子之学,死而后已。——顾炎武
15、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顾炎武
16、犯天下之不韪。——顾炎武
17、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
18、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顾炎武
19、礼义廉耻,是谓四维。——顾炎武
20、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顾炎武
顾炎武的名言2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平生学风严谨,学识渊博,著作甚多;在地理学、历史学、哲学、经学、音韵学等各方面都有重要成就。他注重经世致用,凡社会风俗,民生利弊,必亲历体察;于地理考证,不完全依赖文字记载,而重视实地调查。
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所以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顾炎武的名言警句大全
1、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顾炎武 《日知录》
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3、 以兴趣始,以毅力终。 ——顾炎武
4、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 《精卫·万事有不平》
5、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顾炎武
6、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顾炎武
7、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顾炎武 《顾炎武诗选》
8、 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
9、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10、 文须有益于天下。 ——顾炎武 《日知录》
11、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
12、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顾炎武
13、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顾炎武
14、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
15、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顾炎武 《精卫》
16、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 《与友人书》
17、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顾炎武
18、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顾炎武 《日知录·卷十七·廉耻》
19、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
20、 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顾炎武
2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 臣、肉食者谋 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正始》
顾炎武生于公元1613年7月15日,是苏州昆山人。顾炎武本名为绛,字为忠清。但是因为极为仰慕文天祥的学生王炎午的品格,从而改名为顾炎武,字为宁人,并且还自己署名为蒋佣山,而被读书人尊称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在年少之时就十分用工,在读书方面,更是刻苦学习经世致用之道,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在昆山受到了清军的侵犯时,他立即投笔从戎,参加当时的抗清义军,一同抗击外来侵略者,保卫家园的和平。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从而导致抗争失败,最后只能在南北一带漫游,且于1682年2月15日,卒于曲沃。
后人将顾炎武的遗骨运回他的故居,也就是江苏省昆山市,并且在昆山专门为顾炎武建立了墓园。在墓园当中,设有顾炎武祠堂、顾炎武墓、顾炎武起居生活区等等,为后人详细了解顾炎武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顾炎武不仅仅拥有极高的爱国情怀,深受后人的崇敬与爱戴。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直到今日,同样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他曾著有《军制论》、《形式论》等等,‘对后世管理政府与企业都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顾炎武的故事
顾炎武,生于明朝1613年,对于国家的典制、天文和仪象、河漕、郡邑掌故、音韵训诂之学,兵农及经史百家都有一定的`研究。晚年为当时的清朝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成为一代宗师,后又开创了清代朴学风气,著作了很多悲伤壮观的诗句。
其代表作有《日知录》、《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相当的辗转反侧的,自幼开始勤奋学习,14岁取得诸生资格,14岁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总是落榜。27岁时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1641年祖父顾绍芾病故,1643年以捐纳成为国子监生。
明朝末年清兵入关后,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把复明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但还未到南京就职,南京就被清兵占领,后又两次反清均败露。
在这样战火年间事情,家族风波也不断。为争夺财产,顾炎武的堂叔和蓄意侵吞炎武家产的叶氏相勾结,经洗劫及纵火焚烧,又遇叶方恒企图加害自己,只得“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
顾炎武1653年率众结社抗清活动最终败露,1654年牢狱之灾,1657得友人李因笃等营救出狱,1682年在山西友人家上马失足,而一病不起,最后辞逝。
顾炎武手不释书
顾炎武,生于明朝1613.7.15,死于清朝1682.2.15,是横跨两朝的杰出思想家、史地学家、经学家、音韵学家,为清朝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代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对于天文仪象、河漕、典制、郡邑掌故研究,并精通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晚年自己开创了清代朴学风气,著作了很多以悲伤壮观的诗句。
顾炎武的名言3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3、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4、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5、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6、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7、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8、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9、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
10、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11、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2、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13、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14、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15、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顾炎武的名言4
1、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2、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3、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4、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5、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7、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10、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11、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12、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
13、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14、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15、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事君贵于兴国。
——[三国]曹植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有度》
国力日壮,虽有夷狄盗贼之变,可为也。
——《宋史》卷三九七《徐谊列传》
国家无养兵之费则国富,队伍无老弱之兵则兵强。
——[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亡。
——《左传·闵公元年》
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商君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
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传·哀公元年》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三国志·吴忠·孙奋传》
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
——[汉]王符《潜夫论·浮移》
制度立则财用省,财用省则赋敛轻,赋敛轻则人富。
——《唐宋文举要》刘春华《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
制度察则民力抟;抟而不化则不行,行而无富则生乱。
——《商子·一言》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晋书》卷二六《食货志》
官无不材则国桢富,境不废令则国柄强。
——[清]魏源《古微堂外集》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苛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苟我不弱,天下无强兵;苟我术周,天下无险地。
——[明]海瑞《治黎策》
苟欲图强,必先致富。
——《宋教仁集》
贤圣之君,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
——[宋]《李觏集·富国策》
法以制财,而民不困;时以兴事,而民不劳。
——[明]薛应旂《薛方山纪述》
革命不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不是真正革命。
——《张太雷文集·今年纪念双十节之意义》
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
——孙中山
独贵独富,君子耻之。
——[清]王聘珍
政善于内,兵强于外。
——[唐]魏征《群书治要·政要论》
1、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清)黄宗羲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
3、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唐)刘兼
4、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王守仁
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轲
6、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王豫
7、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林伯渠
8、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唐)白居易
9、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苏舜钦
10、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唐)白居易
11、君子志于择天下。——(宋)刘炎
12、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13、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约翰逊
14、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降生,但却很难成长。——莎士比亚
15、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勃朗宁
16、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
17、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18、人无志,非人也。——嵇康
19、把意念深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起,何事不可做。——吕坤
20、目标越接近,困难越增加。——歌德
21、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明)冯梦龙
22、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谒
23、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朝鲜
24、燕雀戏藩柴,安知鸿鹄游?——(三国)曹植
25、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清)曾国藩
26、人在精神方面受到了最可怕的打击,往往会丧失神志。——狄更斯
27、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战国)孟轲
28、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部尔卫
29、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巴斯德
30、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和刀。——《神童诗》
31、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32、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约翰逊
33、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雨果
3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春秋孔丘弟子
35、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唐)孟郊
36、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明)戚继光
3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肖伯纳
38、丈夫之志,能屈能伸。——(清)程允升
39、男儿一付好身手,拼将热血洒神州。——李贯慈
4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蒲松龄
41、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勃朗宁
42、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何所底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训欲遗规》
43、人们说生命是很短促的,我认为是他们自己使生命那样短促的。——卢梭
44、一思尚存,此志不懈。——(明)胡居仁
45、身可辱,而志不可夺。——(唐)王勃
46、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战国)荀况
47、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况
48、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塞涅卡
49、男儿事业当志奇。——(三国)贯休
50、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汉)王充
51、有坚决信心者才能达到目的。——拉伯雷
5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53、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孟郊
54、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宋)朱熹
55、生、死、穷、达不易其志。——(宋)苏轼
56、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汉)桓宽
57、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
58、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三国)曹操
59、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60、理论彻底,策略准确。然后以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勇气和精神向前干去,必有成功的一日。——邹韬奋
61、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唐)杜荀鹤
62、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后汉书》
63、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粱启超
64、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战国)孟轲
65、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格言联壁》
66、哪有斩不掉的荆棘?哪有打不死的豺虎?哪有推不翻的山岳?你必须奋斗着,勇猛地奋斗着,胜利就是你的。——邓中夏
6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68、立志没有所谓过迟。——波多维斯
69、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佚名
7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71、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宋)文天祥
72、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明)李时珍
73、人若有志,万事可为。——斯迈尔斯
74、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淮南子》
75、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 ——(唐)白居易
76、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明)李时珍
77、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78、私底下的每一分的努力都会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来。
79、成功太早往往容易毁掉一个人。——文宁
80、微事不通,粗事不能者,必劳;大事不得,小事不为必贫。——《晏子春秋》
81、不会从失败中找寻教训的人,他们距离成功之路是遥远的。——拿破仑一世
82、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
83、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韩非子
84、我不能为你提供获取成功的公式,但我可以为你提供获得失败的公式,这就是:试图让所有的人满意。——斯沃普
85、没有热忱,世间便无进步。
86、不要因为别人交了好运而羡慕他们,因为运气只是短暂的东西;等着看他们的.结局如何。——欧里庇得斯
87、智者议论想法,普通人议论事件,小人则议论他人。——埃莉诺·罗斯福
88、机遇不来时,赶快装扇门。——米尔顿·伯利
89、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带给别人信心。
90、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91、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
92、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93、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94、起先他们忽略你,然后他们嘲笑你,反对你,最终,是你获得了胜利。——甘地
95、没有哪种教育能及得上逆境。
96、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刘向
97、常向光明快乐的一面看,那就是我一生成功的秘诀。——柯克
98、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99、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莎士比亚
100、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