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古人关于宇宙的名言 正文

古人关于宇宙的名言

时间:2025-04-30 00:22:40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但它同时也是严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中〕宗白华 《美学与意境》

2、宇宙并无敌意,然它也并不友善。它只是淡淡无情而已。——〔美〕j·h·霍姆斯 《明智者的宗教观》

3、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着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法〕拉美特利 《人是机器》

4、整个宇宙就是一切存在物的一个巨大的联合,它到处都向我们提供物质和运动。——〔法〕爱尔维修 《爱尔维修》

5、单靠人的能力是不能衡量整个宇宙的一切活动的。凭人的狭隘观点,要想使整个世界具有理性,那是徒劳的。——〔德〕歌德 《歌德谈话录》

6、宇宙过去同现在一样、将来也永远同现在一样,因为它不能变成什么另外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宇宙以外的东西进入宇宙,引起变化。——〔古希腊〕伊壁鸠鲁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7、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中〕《尸子》

8、大自然的秩序,证明了宇宙确有它的建筑家。——〔德〕康德 《康德文集》

9、宇宙是一个每分钟旋转一万次的巨大飞轮。人只是叮在它上面的一只头晕目眩的小虫。——〔美〕门肯 《偏见集》

10、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越是优秀、越是高等,他们达致成熟的时间就来得越迟。——〔德〕叔本华 《

11、整个大地对贤智的人都是敞开着的,因为一个高尚的灵魂的祖国,就是这个宇宙。——〔古希借〕德谟克利特 《著作残篇》

12、宇宙,就是盲目的力量的总和,靠着摧毁抵抗力软弱来保持平衡。——杜伽尔

13、宇宙是无限的。——伊壁鸠鲁

14、人总是把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法〕霍尔巴赫 《自然的体系》

15、这个世界是孤独的,在它以外什么都没有,它只靠作为整体而静止不动的它自己;它自己就是一切。——刻卜勒

16、宇宙永远不会变老。——普罗提诺

17、整个宇宙是一个联邦,上帝和人类都是它的成员。——西塞罗

18、宇宙本身不过是一条原因和结果的无穷的链条。——〔法〕霍尔巴赫 《自然的体系》

19、宇宙是用不着抽象的;宇宙只能是非常具体的。——〔印度〕泰戈尔 《泰戈尔评传》

20、宇宙的.管理既不需要劳务也不需要损耗。——普罗提诺

21、宇宙就是一种太阳系的集合体,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太阳系是相似的。——柏格森

22、宇宙就是一幅最大的春画。——〔中〕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

23、宇宙,这个一切存在物的总汇,到处提供给我们的只是物质和运动。——〔法〕霍尔巴赫 《自然的体系》

24、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迂回曲折,从来不走直线。——〔美〕爱默生 《社会和孤独、工作与时日》

25、沙粒之中可窥见宇宙。——威·布莱克

26、宇宙浩渺,天道循环。——〔冰岛〕拉克斯内斯 《独立之子》

27、逻辑的谐和在宇宙中是作为一种无为变易的必然性而存在的。但审美的谐和则在宇宙间作为一种生动的理想而存在着,并把宇宙走向更细腻。更微妙的事物所经历的残缺过程熔合起来。——〔英〕怀特海 《科学与近代世界》

28、人连宇宙的分毫也不能认识,更谈不上指挥和控制宇宙了。——〔法〕蒙田 《随笔集》

29、我们相信,当人们走出我们的星球时,他们会把民族间的分歧抛在脑后。——〔美〕肯尼迪 《1962年2月21日的演讲》

30、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中〕《文子·自然》

3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中〕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饶别序》

32、沙粒之中亦有宇宙。——柯尔律治

33、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德〕康德 《宇宙发展史概论》

34、人从未比在太空行走时显得更为渺小或更为伟大。——〔美〕蔡斯 《视野》

35、宇宙是在运行的。它有它的生命。——〔法〕罗曼·罗兰 《母与子》

1、"兰亭花无序,此后莫相离. ——王羲之 《兰亭宴集序》"

2、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畅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王羲之 《兰亭集序》

3、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月喻天怀。 ——王羲之 《兰亭集序》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 《兰亭集序》

5、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 ——王羲之

6、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王羲之 《兰亭集序》

7、俯仰之间,已为尘迹。 ——王羲之 《兰亭集序》

8、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9、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王羲之

10、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王羲之 《兰亭集序》

1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王羲之 《兰亭集序》

12、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王羲之 《橘帖》

13、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 《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