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励志的
1、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2、拉高飞行高度会看到不同的视野观点。
3、磁铁有吸引力,是它有磁性;不锈钢受人欢迎,是它不腐蚀;保险丝被称赞,是它勇于担危险用自我牺牲换取人身安全。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被社会使用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4、如果刀刃怕伤了自己而不与磨刀石接触,就永远不会锋利。
5、离开奋斗的沃壤,天赋的种子便寻不到春华秋实的前程。
6、如果我们一直告诫自己要开心过每一天,就是说我们并不开心。
7、温暖不过瞬间何必奢望永远。
8、如果感情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上,不如不要。
9、成功者具有强烈的成功企图心。
10、选男人就像女人选鞋子一样,最后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11、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2、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13、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的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就再努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
14、许多人爬到了梯子的顶端,却发现梯子架错了墙。
15、失败没有什么不可以,只怕等不到成功!
16、如果不是因为在乎,怎么会有这么多情绪。
17、心境善,事事皆善;心境美,事事皆美。
18、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
19、股票有涨有落,然而打着信心标志的股票将使你永涨无落。
20、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21、隔着眼泪看世界,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哭泣。
22、给心灵留一方净土,给生活留一个梦想,给人生留一季花香!
23、最深的潜能,都装配在最高的心灵翅膀上。
24、历史,只有人名真的;小说,只有人名是假的。
25、人生总会有那么多的失败、挫折、痛苦和折磨。
26、人不可能永远不失败,而想失败后再站起来,就必须学会承受,承受那些你该承受的挫折。
27、梦想,是坚信自己的信念,完成理想的欲望和永不放弃的坚持,是每个拥有她的人最伟大的财富。
28、男人的爱是俯视而生,女人的爱是仰视而生,那么,男人越往上走可以俯视的女人就越多,女人越往上走可以仰视的男人就越少。
29、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30、好坏不开口,神仙难下手。
31、为了照亮夜空,星星才站在天空的高处。
32、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33、这是我爱你的第365天,你却一切都在敷衍。
34、每个人都想和别人不一样,结果是每个人都一样。
35、一个实现梦想的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36、人生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37、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借口。
38、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39、不拼一把怎么敢说那不是我要走的路。
40、姑娘你不努力,只会有穿不完的地摊货和逛不完的菜市场。
41、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42、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4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44、大起大落谁都有,拍拍灰尘继续走。
45、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学会努力奔跑。
46、如果不奋斗,我们连羡慕别人的资格都没有。
47、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48、人的缺点就像花园里的杂草,如果不及时清理,很快就会占领整座花园。
49、对啊,我讨厌你,讨厌一个让我爱了那么久的你。
50、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51、放弃自己,相信别人,这就是失败的原因。
52、如果心里有伤,是否真的可以遗忘,不必包装。
53、一无所有是一种财富,它让穷人产生改变命运的行动。
54、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55、厌倦,就是一个人吃完盘子里的食物后对盘子的感情。
日行一善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2、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易经》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5、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经》
6、上善若水。——《老子》
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8、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9、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墨子》
10、母氏圣善。——《诗经》
11、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书》
12、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尚书》
13、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尚书》
14、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
1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6、善,德之建也。―——《国语》
17、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
18、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
19、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
20、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
21、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左转》
2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转》
2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
2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5、子张问好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
2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2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28、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大学》
29、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
30、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31、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32、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
33、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孟子》
34、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後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35、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
36、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37、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孟子》
38、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
39、观布衣也,其友皆孝悌纯谨畏令,如此者。其家必日益,身必日荣矣,所谓吉人也。——《吕氏春秋》
40、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吕氏春秋》
41、善者得之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皇圣人皆来至矣。——《吕氏春秋》
42、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荀子》
43、积善成德。——《荀子》
44、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荀子》
45、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荀子》
46、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荀子》
47、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
48、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
49、善人者,人亦善之——汉《管子》
50、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汉《韩诗外传》
51、善,吉也。——汉许慎《说文解字》
52、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汉)王符《潜夫论》
5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54、求名莫如自修,善誉不能掩恶也。——(宋)欧阳修
55、民习礼义,易与为善,难与为非。——(宋)苏辙
56、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凡人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宋)苏轼
57、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不为善,一不善而足。——(宋)杨万里
58、锄一恶,长十善。——《宋史》
59、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宋)《名贤集》
60、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宋)《名贤集》
61、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明)王守仁
62、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63、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积铢累,自成富翁。——(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64、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生方不虚生。——(明)陈继儒《长者之言》
65、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水浒》
66、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明)洪应明《菜根谭》
67、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明)洪应明《菜根谭》
68、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明)洪应明《菜根谭》
69、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犹怀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则开诈善之门。使人而不好名,则绝为善之路。——(明)洪应明《菜根谭》
70、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若小人之自新。——(明)洪应明《菜根谭》
71、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明)洪应明《菜根谭》
72、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矣。——(明)《菜根谭》
73、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明)洪应明《菜根谭》
74、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75、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清)《增广贤文》
76、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清)《增广贤文》
77、人有善愿,天必佑之。——(清)《增广贤文》
78、为善最乐,为恶难逃。——(清)《增广贤文》
79、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清)《增广贤文》
80、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清)朱柏庐《朱子家训》
81、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82、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83、百善孝为先。——(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84、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无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85、见人行善,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此长者待人之道也。闻人誉言,86、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87、座右遍陈善书格言,其志趣可想。——(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88、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89、常思身命易倾,自不得不存善念。——(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90、迁善改过,其象为益,得力在一悔字。——(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91、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92、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走坡,鞭虽不加而足不禁其前。——(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93、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94、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95、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96、谦恭善下之人,吾师以亲师友;博学强识之人,吾师以广见闻。——(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97、惠我者小恩,携我为善者大恩;害我者小仇,引我为不善者大仇。——(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98、慕人善者,勿问其所以善,恐拟议之念生,而效法之念微矣;济人穷者,勿问其所以穷,恐憎恶之心生,而恻隐之心泯矣。——(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99、诗书起家之本,积善传家之本。——(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00、孝莫辞劳,转眼便善体黎庶情,此谓民之父母。——(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01、为人父母;善因望报,回头但看尔儿孙。——(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02、开卷有益,作善降祥。——(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03、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04、善教子孙,后嗣昌大,是取决于人。——(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05、终日说善言,不如做好一件;终身行善事,须防错了一桩。——(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06、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语,皆为良药。——(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07、势可为恶而不为,即是善;力可行善而不行,即是恶。——(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08、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日有所损。——(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09、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子孙羞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子孙荣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10、为一善而此心快惬,不必自言,而乡党称誉之,君子敬礼之,身后传诵之。——(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11、谈人之善,泽于膏沐;暴人之恶,痛于戈矛。——(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12、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语,皆为良药。——(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13、为恶畏人知,恶中尚有转念;为善欲人知,善处即是恶根。——(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14、势可为恶而不为,即是善;力可行善而不行,即是恶。——(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15、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16、为善最乐,读书便佳。——(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17、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18、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19、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20、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21、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长莫长于博识,短莫短于自恃。——(清)金兰生《格言联璧》
122、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古语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劝君作福便无钱,祸到临头使万千。
善恶关头莫错认,一失人身万劫难。
积德若为山,九仞头休亏一篑;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
为恶难逃,为善最乐。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士为知己用,节不岁寒凋。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但知口中有剑,不知袖里藏刀。
春蚕到死丝方尽,恶语伤人恨难消。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世间公道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随它酒价高。
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
情欲意识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矜高倨傲是客气,降伏得客气平,而后正气调。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吉人之词寡,躁人之词多。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儿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雅不用著衣多。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磨。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寺占多。
积德多年元气厚,读书三代雅人多。
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安乐窝。
一念常惺,才避得去神弓鬼矢; 纤尘不染,方解得开地网天罗。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谦恭待人,忠孝传家。
不学无术,读书便佳。
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根深不怕风摇动,表正何愁日影斜。
能休尘镜为真镜,末了僧家是俗家。
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
池塘积水堪防夏,田地深耕足养家。
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立地之柱石;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育物的根芽。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世路风波,炼心之境;人情冷暖,忍性是场。
爽口食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生殃。
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
量窄气大,发短心长。
善必寿考,恶必早亡。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富贵定要以本分,贫穷不必枉思量。
福不可邀,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
家丑不可外传,流言切莫轻信。
下情难于达上,君子不耻下问。
芙蓉白面,不过带肉骷蝼.
美艳红妆,尽是杀人利刃。
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修德而留意于名誉事功,必无实证。
一人非之便立不定,只见得有是非,何曾知有道理;一人不知便就不平,只见得有得失,何曾知有义命。
智生识,识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人间私语,天若闻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难合亦难分,易亲亦易散。
口说不如身行,耳闻不如目见。
只见锦上添花,不闻雪中送碳。
传家二字耕与读, 防家二字盗与奸, 倾家二字淫与赌, 守家二字勤与俭。
作种种之阴功,行时时之方便。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素位而行,不忧不怨。
先达之人可尊也,不可比媚;
权势之人可远也,不可侮慢。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而贱读书;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得家业而忘勤俭。
以孝律身,即出将入相,都做得妥妥亭亭;以忍御气,虽横祸非灾,也免脱千千万万。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日子没到。
水不紧,鱼不跳。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好义固为人所钦,贪利乃为鬼所笑。
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之好。
受享过分,必生灾害之端.
举动异常,每为不详之兆。
救既败之事,如驭临岩之马,休轻加一鞭;图垂成之功,如挽上滩之舟,莫稍停一棹。
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竟是禅机;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渗漏。
内藏精明,外示浑厚。
佳人傅粉,谁识白刃当前;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天欲祸人,必先与微福骄之, 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与微祸儆之, 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会救。
算什么命,问什么卜。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大俭之后,必有大奢;大兵之后,必有大疫。
天眼恢恢,报应迅捷。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
人亲财不亲,人熟礼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