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中华名言金句精粹 正文

中华名言金句精粹

时间:2025-08-05 00:58:07

第1条 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

第2条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

第3条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

第4条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屈大均

第5条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

第6条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第7条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

第8条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

第9条 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

第10条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

第11条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

第12条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

第13条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

第14条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

第15条 望上国,山呼鳌,遥k炉香。——柳永

第16条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

第17条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

第18条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

第19条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

第20条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

第21条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第22条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李白

第23条 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栖蟾

第24条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第25条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

第26条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

第27条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第28条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第29条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

第30条 愁损辞乡去国人。——朱敦儒

第31条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

第32条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

第33条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第34条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张九龄

第35条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张籍

第36条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

第37条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

第38条 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元好问

第39条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第40条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第41条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第42条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

第43条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

第44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第45条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第46条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

第47条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

第48条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中华五千年长河中,从古到今诞生了经典

中国经典励志名言警句篇1

1、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4、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9、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1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11、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3、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14、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

15、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萧楚女

中国经典励志名言警句篇2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9、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1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1、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中国经典励志名言警句篇3

1、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2、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3、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4、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佚名

5、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6、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巴金

7、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巴金

8、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9、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10、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11、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12、入于污泥而不染、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佚名

13、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14、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15、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16、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约翰逊

17、时间抓起来说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谚语

18、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

19、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0、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斗志!应当做个开创一代的人。——佚名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3、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7、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10、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1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1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27、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9、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1、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3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5、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