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总是来得快(英国)
●孤陋寡闻最危险(英国)
●有好消息从远方来,就如拿凉水给口渴的人喝(圣经)
●坏消息如生双翅,乘风而去,好消息活像跛子,蹒跚而来(迈·德雷顿)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没消息总比坏消息强。
●得不到的消息,即是最好的消息(唐·勒普顿)
●如果是坏消息,就立刻叫醒我,因为坏消息是丝毫不能耽搁的。
●信息灵通,生意兴隆
●不懂信息,赶不上行市
●信息不准,生意亏本
●经理站柜台,信息从中来
●信息是个宝,还要用得巧
●掌握信息越多或越新的.人,就越能支配他人(美国)
●在理论指导下,信息才能变得特别有用(美国)
●要人们更多地参与决策,就需要大量的(美国)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博另特)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任何事情,到了明天,都会比今天更少使人感兴趣。
●新闻如鲜果,过时不堪嚼(日本)
●仁爱占上风时,新闻才得以变成爱情、真理的传送工具(威·柯珀)
●女人、金钱和坏事总是新闻。
【其他谚语】
1、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2、云绞云 雨淋淋
3、朝起红霞晚落雨 晚起红霞晒死鱼
4、天有铁砧云 地下雨淋淋
5、直雷雨小 横雷雨大
6、南闪四边打 北闪有雨来
7、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8、月亮撑蓝伞 多风去
9、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10、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11、星光含水 雨将临
12、久晴天射线 不久有雨见
13、对时雨 连几天
14、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鸣
15、风静又闷热 雷雨必强烈
16、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17、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18、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9、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20、风乱转,不用算。
21、露水闪,来日晴。
22、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23、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24、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25、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26、东闪空,西闪雨,
27、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8、开门风,闭门雨。
29、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30、东风急,雨打壁。
1、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态度。
2、人是不会被别人打倒的,而是被自己打倒的
3、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能的。
4、很多人在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往往被看作德性问题,实际上却是心理问题。
5、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6、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7、年轻不是坏事,只要你每一天不要去重复,每一天都是在拥抱新的太阳。伟大并不遥远,只要做个有心人,要进行细致的积累,多花点精力在教学上,花在对自己事业的追求上。
8、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9、从总体上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
10、知识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
11、学生的大脑不是空荡荡的容器,而是一口蕴藏着丰富水源的深井,教师的使命正是要引导学生挖掘这口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口知识的泉水喷涌而出的“井”。
12、于是,学校在造就少数“成功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的失败者,让大多数学生成了心灵自卑、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
13、所谓“减负”绝不是简单地少布置作业或减少课时,其实质应该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减少教育中师生的无效劳动,增加学生发展的目标。
14、我认为,教育的真谛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个人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从而为民族、为人类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15、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相当多的中学生能够把中外名著的书名、作者背得滚瓜烂熟,但对作品本身的内容却一无所知!
16、面对互联网,教师应该是“引导者”。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
17、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忠实于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
18、我欣赏这样的境界:心中有太阳,脸上有笑容,嘴里有歌声。
19、真正的教育家应当首先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关注是他们生命的一种自然延伸与提升,其中蕴含着最鲜活的生命形态,充满着本色的活力与生机。
20、教师传授知识,是给学生进行智力体操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通过智育,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并具备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情感、坚韧的学习一致,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21、世界上最可以变化的是人自己,人可以变得很伟大,也可以变得很渺小。只要自己不断努力,永不放弃,就会不断进步和成长。这是成功者的最基本的信念。相反,失败者却主动出让命运的决定权,不相信人的可变性,从而也丧失了变化、进步与发展的可能性。
22、外语教育:不强调语法结构,重在语言表达、沟通。交际的功能是第一位。
23、改变中国教育的形态,推进学习社区教育功能两件事:大力培养学生强烈的信息意识与能力,让每一个孩子知识信息时代的特征。学会在这样时代的生存与发展。
24、历史不会记住苦劳,但记住功劳。历史不会记住共性,但会记住个性。
25、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三重一轻”——心理负担重、记忆负担重、作业负担重,而学习过程中思维力训练的负担太轻!
26、如果你想拥有健康的心灵,请参加体育活动吧!如果你想拥有强壮的体魄,请参加体育活动吧!如果你想拥有成功的人生,请参加体育活动吧!如果你想拥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请从学生生涯开始吧!
27、但现在我们的学生离大自然何其远矣!当我们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所谓“美育”是,学生早已不懂什么叫“两个黄鹂鸣翠柳”,不懂什么叫“炊烟四五家”,不懂什么叫“惊涛拍岸”,也不懂什么叫“春风亲吻草地的和煦”和“秋雨敲打树叶的凄婉”------大自然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美育教材”,是美育的源头活水。
28、生命的美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美的价值,特别是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不管今后遇到怎样的人生挫折,他都不会轻易放弃生命;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阶段,他都能享受到属于自己生命的乐趣。
29、生活的美不等于生活的完美,生活的阴影、曲折和困境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生活应有的色彩,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行动也在创造着生活的美。
30、德国是一个崇尚文化艺术、重视美育的'国度,在人群中很难找到不了解音乐、不懂乐器的人。这或许是德国人为什么富有创造力的谜底之一。
31、我们不能要求每个老师都优秀,但要求每个老师都能冲击优秀、追求优秀。
32、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应尽一切可能请进名师专家,让教师和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聆听大师的声音、与大师对话。这多少会机器他们向往大师、成为大师的冲动,多少会使他们觉得大师就在身边,大师并不遥远。
33、其实,教师不是万能的。谁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让他去试一试?当然,从道理上说也许没有错。但是在实践中要受到教师本人的经验、智慧、灵感、激情以及教育对象的许多方面的制约,因此完美的教育是困难的。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去追求完美,教师不能轻易放弃。
34、生活中的一些人,为什么没激情?因为他发现不了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
35、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的乐趣,因为我们每天拥抱的是一个新的太阳,我们每天面对着的都是一些个性迥异的孩子,都是一个个前程不可限量的个体。
36、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37、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
38、教师应该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其价值是一样的。
39、我希望我们的教师认真关注窗外的世界。
40、只会教好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只会教好学生的学校,也不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学校。
41、只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爱,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爱,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谛;只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只有爱,才能赢得爱。
42、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如果不相信自己,还能指望谁相信他呢?
43、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只有具备坚强意志的人,才能活出多彩的人生。
44、以一颗快乐的心对待别人的人通常也会得到同样的快乐。
45、教育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对于教育的理解水平。我们在批评教育的时候,不要忘记反思教育赖以生长的环境。因此,改变教育,我们必须改变社会的教育认知水平。
46、教育的神圣是寓与教育的平凡之中的。把教育看的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的过分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应该认识教育的这种特性。
47、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我们扪心追问,在学校的每一天,我自己快乐吗?孩子们快乐吗?答案可能是不乐观的。幸福是一种体验,同样的日子,有人觉得幸福,有人却感觉不到幸福。但是,可以肯定,没有教师的幸福,就不会有孩子们的幸福。
48、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49、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就象滴水在不经意之间慢慢穿过石头一样。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臭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
50、童心是一种境界。老子的著作、李贽的文章都对童心倍加推崇。难得的是人过童年,仍具有童心,用天真的眼光看世界,看人生。童心可能不成熟,也可能不理性,但是童心可能会有天才的洞察力,惊人的创造力。
51、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这个命题不知多少次被教育家们说提出,但现实的教育生活总是在舍本求末。没有灵魂的教育其实与训兽差不了多少。
52、每个人都有两个重要的世界----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一个人是否幸福,是否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世界的满足的情况。教师也是如此。而且,这两个世界又是互相影响的。在情感世界,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真正地把爱心给所有的孩子,真正地用心对待自己的每一次讲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他一定会感受教育的乐趣、体验教育的幸福。同时,在智慧的世界,他也一定会找到“把发现留给学生”的办法,让学生每一天都在期待和惊喜中度过。
53、“如果说少年期成长的关键是有良好的早期教育背景,那么青年期以后成才的关键则完全取决于主体因素了,取决于一个人有没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能否选择一个富有意义而又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取决于一个人有没有充分的自信心,相信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取决于一个人有没有高度的自控力,努力扼制自己的非目标行为,调节自己的整个身心活动向着目标迈进。在这个意义上说,能否成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心理的训练和不断完善。”
54、只有做到“有所不为”,调节自己的全部身心向既定目标迈进,你才有可能加入成功者的行列,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者。
55、父母和老师在培养儿童智力的同时,切不可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该使年轻一代具有远大的目标、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作为成人,更没有必要对自己的智力水平持怀疑态度,乃至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应当知道,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会拼才会赢”,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
56、对我影响较深的教育信念是:教给学生们惠及一生的东西:用传统的精华为其奠基,用人文的环境为其培植,用现代的技术为其武装,用科学的理念引导其发展。
57、“大凡有成就的教师,对教育都应当具有独特的思想建树;而要形成独特的思想建树,又必须深深地扎根于教育实践,对教育有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58、人与人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有没有精神,正如死人与活人的差别在于有没有一口“气”。因此,怎样振作精神,活得精彩,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59、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以不变应万变。其实,教育的真理应该是有永恒的一面的,我们不能老是跟在检查与评估后面跑。这样,我们的行走就会从容一些,心理就会坦荡一些。
60、教师本身就是课程。其实,无论是新课程还是旧课程,只要教师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的课堂就一定精彩。最好的教育理念不一定是最新的,往往是永恒的。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0、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27、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9、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3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31、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32、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3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34、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35、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36、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37、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38、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39、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0、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4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2、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
43、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44、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宋)欧阳修
45、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明)吴梦祥
46、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对联集锦》
47、晓月闲移三尺剑;孤灯苦读五更书。——《对联集锦》
48、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萨迪
49、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50、明灯常作伴;益书常为朋。——《对联集锦》
51、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宋)黄庭坚
5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劝学》
5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4、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55、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56、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57、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58、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59、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60、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61、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62、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63、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64、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65、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66、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67、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68、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69、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70、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71、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72、书籍用得好的时候是最好的东西;滥用的时候,是最坏的东西之一。——爱默生
73、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74、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
75、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伤害。——英国谚语
76、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77、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对联集锦》
78、坏书如同坏朋友,能使我们堕落。——菲尔丁
79、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80、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81、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清)彭瑞淑
82、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83、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8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8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86、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87、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培根
88、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培根
89、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培根
9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91、读书贵有用;树德莫如滋。——《对联集锦》
92、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清)冯班
93、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4、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95、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96、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97、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9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99、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100、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