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修心的名人名言名句 正文

修心的名人名言名句

时间:2025-05-04 15:46:05

1、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3、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4、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5、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6、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7、下下人有上上智。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10、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1、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12、佛法是不二之法。

13、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4、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15、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1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1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18、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19、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20、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21、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22、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23、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24、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25、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26、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27、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28、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29、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30、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31、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32、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

33、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34、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35、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36、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37、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38、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39、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40、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41、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42、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1.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怎么静心,而是要知道你为什么不在静心。静心的过程是消极的。它不会给你增加什么,它是在消除已经被增加的东西。《奥修着作》

2.真理,一旦被知道了,就超越了所有经典。所有经典都在指向它,经典不是别的,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奥修着作》

3.一个人如果内在比较少,那么他就会用较多的外在来取代。《奥修着作》

4.你们必须记住自己,因为只有通过记住自己,你们的蜕变才有可能。《奥修传》

5.总有一个时刻会到来:你将会看见所有的努力都彻底失败了:你依然是一个单独的人。惟有到了这个时刻,才有灵性的可能,灵性才开始发生。灵性不是别的,正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执着于别人到面对自己,从攀缘到自在。《奥修着作》

6.爱上一个美丽的身体是一回事;它非常肤浅。爱上一个美丽的存在却会增加一种深度,它是深不可测的。《奥修着作》

7.任何依靠别人的东西都无法使你达到最终的自由,你仍然保持是依赖的。《奥修着作》

8.整个寻求越是为了那个单独的片刻,在那个片刻,人是单独的。单独里面有喜乐。只有这样才是达到开悟。我们无法单独,别人也无法单独,所以我们创造出群体、家庭、社会、民族。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家庭、所有的群体都是由胆小鬼那些没有足够的勇气进入单独的人组成的。《奥修着作》

9.一旦你决定了,事情马上会开始发生,因为人的内在力量是无限的。不论我们在表面上看起来如何,我们都是不受限制的。你本质的最深源头是不受限的、无限的。所以一旦你开始以神圣的观点思考,你就会开始变成神圣的;别的事情都不需要了。你只须创造一个关于自己的思考气候。《零的体验》

10.在我看来,静心是你跟周围整个存在的一种充满活力的关系。如果你能够热爱任何环境,那么你就是在静心。《奥修着作》

11.和一个人相处而能够放松,那是爱的唯一标记。《奥修着作》

12.性是如此的粗鲁。只有在性离开的时候,爱情才会到来。如果两个人相爱,如果他们之间没有性,他们就有很多浪漫的爱情。但是性一旦进入,爱情就出去了。《奥修着作》

13.很多人生生世世都浪费在寻找东西上。一旦你对某样东西认真了,你就可能轻而易举地浪费你的生命。《奥修着作》

14.宁静本身是没有意义的,除非它有成为一首歌的潜力,除非它的内在有某种可以绽放、可以成长的东西。《奥修着作》

15.在我看来,变成纯真的人就是所要达到的一切。变成纯真的人,神性就会永远喜乐地流向你。纯真是接受的能力、是成为神的一部分的能力。《奥修着作》

16.不要做任何计划。只是继续挖掘你自己。事情有它们自己的进程。计划总是预示着挫败。当你计划,你就创造了挫败的种子。《奥修传》

17.一个开悟的人只跟他的觉知一致;他从来不跟他的过去一致。他全然地在行为中。毫无保留;毫无遗漏。下一个行为结束了,他的觉知又焕然一新。无论何时、何种境遇出现,觉知都会在那里,而每一个行为都会处在完全的自由中,好像这个人第一次碰到这样特殊的境遇似的。《奥修着作》

18.所以,一旦有人自由了,他的爱就会被人感觉到。可是,你会感觉这种爱是慈悲,而不是爱,因为它里面没有激情。它是弥散的没有热度,甚至没有温暖。《奥修着作》

19.你的灵魂觉得强大,而你的自我感到虚弱。 这是自我终结的起点,这也是你进入意识世界的起点。《奥修传》

20.那些在表面上活得很快乐的人总是肤浅的,接触到深刻悲伤的那些人已经察觉到许多没有人能够察觉得到的东西。《奥修着作》

21.这就是禅的一切:只是简单的觉知。如果你们可以强烈地、全然地去听它,在这个片刻你们就可以成道。《奥修传》

22.他们执着于他们的不幸,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已经跟他们的不幸建立了某种交情。他们跟这个不幸生活了太长的时间,以至于要离开它就好像是要离婚一样。《奥修着作》

23.佛陀出生的那天,他的母亲就死了。现在这已经成了佛教的一种传统观念,每当一个佛诞生,他的母亲无法活下来。我把它看成一种非常重要的象征。这意味着叛逆者的诞生就是旧有的死亡。《叛逆者》

24.爱是一个成长的机会,但成长总是痛苦的。坠入爱河意味着去遭遇无数的困难,因为要和一个活生生的人交往就是走入未知,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问题要解决,都会有新的焦虑要克服。你必须不断地诞生你自己。每时每刻都会有阵痛。《隐藏的和谐》

25.在早晨逆风而行,事物是清新的`,整个存在都处于一种新的喜悦之中,沐浴在新的一天的新的快乐之中,一切都是清新的、年轻的,过去消失了,一切刚从夜晚深深的休息中醒来,一切都是纯净的,原初的。《奥修传》

26.跟事实一起生活是唯一的瑜伽、唯一的训练。一旦你彻底觉知到人的处境,你就会变得虔诚。于是你开始放弃;你不再占有。《奥修着作》

27.保持着小孩子的童心,嬉戏,那时上帝就离你不远了。所有的需要就是一双惊奇、单纯和嬉戏的孩子般的眼睛。《左巴佛陀》

28.一个人越敏感,他感到厌倦的速度就越快。佛陀就这么厌倦了,他离开了一切。《奥修着作》

29.父亲总会因儿子所做的事与他不同而发脾气。他总期待你做到他想做而做不到的事,除此之外,你都错。《奥修着作》

30.娱乐之所以需要,是因为你们无法对自己感到喜乐。你们里面缺少了某种东西,你们想忘掉某种焦虑、某种紧张。《奥修着作》

31.那是你好几世以来所累积的垃圾和垃圾场,而你坐在垃圾堆上面,还自认为它是你的王国。《奥修着作》

32.正是理想把这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大疯人院。 它分裂你,它使你精神分裂。理想在未来,而你在这里。除非你成为理想的,否则你怎么能生活?《奥修传》

33.没有人能够永远为你扮演成一个银幕,因为那是不舒服的,一个人怎么能够根据你的梦来作调整?他具有他自己的真实存在,而那个真实的存在会主张它自己。《信心铭》

34.当你在宁静中,真理就在那里,很充实,带着绝对的尊严。而当你不在宁静中,真理就被遮蔽了。当你在宁静中,真理不是作为一个对象出现在你面前。当你在宁静中,突然地,你顿悟到你就是真理。并不是你作为一个观察者看见一个作为被观察者的真理,而是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二元性消失了。《奥修着作》

35.真正的爱是从你里面自然涌现出来的喜悦,它没有原因,也没有动机,只是去分享它所产生出来的喜悦。《奥修着作》

36.一旦你达成了,你就完成了世界上所有的经典。那么就没有印度教经典、犹太教经典、基督教经典;那么突然,你变成了所有经典的顶点。《奥修传》

37.快乐无法来自于你所拥有的东西。(名人名言 mingyan.chazidain.com)快乐是一种内在的涌现,它是你本身能量的活起来,它是你灵魂的活起来。《奥修着作》

38.如果你不适合这个社会,别烦恼,因为它根本没有意义,只有与存在相合才有意义。《奥修着作》

39.只有当你有优雅的意念,优雅才有可能自然的出现;出自内在的优雅,就是神性的展现。《奥修着作》

40.优越感只不过是自卑感以倒立的姿态走路。《奥修着作》

41.你走得越高就越孤单,你走得越低就越和别人在一起。《奥修着作》

42.如果你不快乐,那是因为你把事情看得太严肃了。

43.如果你想要创造,你必须抛弃所有的制约,否则你的创造力将只不过是抄袭,它将只是一个复本。

44.愤怒永远都是弱者的象征。《奥修着作》

45.希望必定会破灭。希望就是在追求绝望,欲望中孕含了挫折。《奥修着作》

46.成熟跟你外在的人生的经验无关,它跟你内在的旅程有关,它跟你对内在的经验有关。《奥修着作》

47.只有你的内在光明能成为日出。《奥修着作》

48.永远不要停留在平庸之中,因为那是种违背生命的罪恶。《奥修着作》

拥有的人,不如拥有的人。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任凭你有多大的,无常总是来到。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轻信道听途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

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遇顺坑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起要报.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

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人生最可恶的是淫 乱。

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人生最大的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进。人生最大的是。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人生最大的是念佛。

一个人的,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丰饶。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能付出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情生智隔。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把自己的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交给别人。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近矣。

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短暂。

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护短心内非贤。

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实造于心,祸福为人招,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

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 况 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

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jian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就能成就多大。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

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学佛就是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果。

欲知过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世间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学佛的不变坏,学佛的老人不痴呆,学佛的少年永不败。

不惜光阴过时悔,黑发不学白发悔。酒色致祸悔,安不将息病时悔。官行 贿赂致罪悔,富不勤俭贫时悔。不孝老时悔,遇难不帮有事悔。动不三思临头悔,盲目草率错时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