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国是人民的共同父母。——西赛罗
2、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4、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门捷列夫
5、友谊使欢乐倍增,痛苦锐减。——培根
6、成功使结果而不是目的。——福楼拜
7、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8、.经验是永久的老师。——歌德
9、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1、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师。——培根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3、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李白
14、最漂亮的聘礼就是才干。——巴尔扎克
15、一个人应当奋斗,奋斗使有力量的。——罗曼罗兰
16、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8、忠贞便是培养爱情的养料。——巴尔扎克
19、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20、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歌德
21、迟些总比不做为好。——乔桑
2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3、智者不做不可能的事情。——马辛格
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25、.理论是军官,实践是士兵。——达·芬奇
26、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27、仁慈是治愈残忍的良药。——菲得洛斯
28、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29、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3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1、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革拉特珂夫
32、才智是实验的女儿。——达·芬奇
3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34、一寸赤心惟报国。——陆游
3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37、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柏拉图
38、万事皆由人的意志创造。——普劳图斯
3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4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1、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谢觉哉
4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
43、事业要紧,名誉是空言。——歌德
4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4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46、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47、友情是人生的美酒。——阿·杨格
48、财富只是命运的包袱。——托·富勒
49、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50、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布莱克
51、友谊就是人生最大的愉快。——休莫
52、位卑未敢忘国优。——陆游
53、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54、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55、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56、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
5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8、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动。——贺拉斯
59、多财并不使人富有。——罗曼·罗兰
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1、谁若只做了一半,就等于没有做。——巴比塞
62、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63、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64、爱国如饥渴。——班固
65、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雪莱
66、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67、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68、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69、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70、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71、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72、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韩愈
73、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74、金钱,金钱,烦恼的根源!——卢梭
7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6、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爱默生
77、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7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79、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80、不患人不知,惟患学不至。——范质
81、大祸过后,必有大福。——歌德
82、报国寸心坚似铁。——陆游
8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8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85、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亚里士多德
8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87、.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车尔尼雪夫斯基
8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89、幸福不可能十全十美。——贺拉斯
90、生活就是战斗。——柯罗连科
9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92、才学如果不用就会永远埋没。——萨迪
93、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94、诺言向来是神圣得。——显克微支
9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96、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佳句【经典篇】
1.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3.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5. 恢弘 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7.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9.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
10.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佳句【精选篇】
1. 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
2.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3.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4.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5.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6. 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7. 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
8.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评袁绍
9. (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
10. 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11. ……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
12.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仲达评孔明
13. 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评曹操
14. 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杨顒谏孔明
15. (孙坚孙策)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
16. 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17. 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18. 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谏孙权
19. (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20. 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
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佳句【热门篇】
1. 几番不听忠臣兼,难免宫中受剑锋。---《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听不进别人的良言苦劝,很可能会招来祸害。
2. 顺我者生,逆我者亡。---《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皇帝被视为天子,他代替“天”管理民众,慢慢的人们学会了顺从皇帝,皇帝也就越发独裁。“顺我者生(昌),逆我者亡(死)”也就成为了独裁 者深存内心同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了。
3. 好谋无断,不足为虑。---《三国演义》第四回
解释:这是在讨伐董卓之前,伍琼形容董卓的话,它告诉我们要想成就大事,不但要考虑周密,还要行事果决。
4.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第四回
解释:这时曹操的名言,也是他的人生信条。曹操生性多疑,他误把别人的好心看成了歹意,明明自己杀错了人,却偏偏不承认错误,反而将错就错,斩草除根,为了自己一人的安全不惜杀害吕伯奢一家。“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了曹操那种极端自私,心狠手辣的人生信条。
5.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演义》第五回
解释:赤兔马和武艺超群的吕布相映生辉不禁让人感慨,后世用“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来形容一个领域内十分杰出的人才。
6.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三国演义》第六回
解释: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董卓采纳了李儒的意见,决定将国都由洛阳迁往长安。杨彪对此持反对意见,并且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由此可见封建独 裁者罪恶之一斑,他们做事完全从自己角度出发,根本不考虑普通百姓的死活。
7. 招贤纳士,屈己待人。---《三国演义》第八回
解释:孙策在埋葬了自己的父亲孙坚之后,“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放下架子,礼貌待人,这样才能招来贤达有本事的人。
8.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三国演义》第九回
解释: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用女儿貂蝉的美色离间了吕布和董卓,后来,吕布果然为争夺貂蝉而将董卓刺死。
9. 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解释:当陈炜用“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这句话描述孔融的时候,孔融当即反驳“想君小时必当聪明”。陈炜不得不惊叹“次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虽然陈炜被孔融反驳的五体投地,但是“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作为一个常识,对今天的家长也是有提醒作用的。
10. 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解释:当陶谦死前将荆州让给了刘备,谋士荀彧变向曹操进言:“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要求曹操夺取徐州。要想治理天下,在创业初期必须经营好自己稳固的”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势力。
11. 得何足喜,失何足忧。---《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解释:当刘备终于做成了徐州牧的时候,曹操用了”驱虎吞狼“之计,使刘备失去徐州。刘备为了稳定军心,就用了”得何足喜,失何足忧“这句话安慰大家,其实刘备还是很在意徐州的。这句话也只不过是刘备收买人心的一小计而已。
12.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解释:刘备出战袁术之前,将徐州托付给张飞,可是张飞酒后误事,失去了徐州。张飞羞愧难当,与拔剑自刎。刘备抢下他的剑,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时刘关张兄弟情谊的体现。同时,他的话带有明显的贬低女性的色彩。我们不禁反问:一个人对兄弟的仗义,是建立在轻视妻子孩子的基础上,连自己的妻子孩子都不在乎,这样的兄弟之情是不是很残忍?他还能有多少人性?
13. 无谋之辈,见利必喜。---《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解释:这时曹操谋士荀彧评价吕布的话。没有谋略,看不到长远利益的人,见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就会高兴的`不得了。
14. 方今正用英雄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心。---《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解释:当刘备被吕布逼迫的无路可走,最终投靠曹操的时候,荀彧向曹操建议”刘备,英雄也。今不早图,必有后患“,可是郭嘉却提出”方今正用英雄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心。“这样宝贵的意见,而曹操也采用了郭嘉的见地。由此可见曹操的深谋远虑,谋划的长远,不因大失小,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气度和风范。
15. 一日纵敌,万世之患。---《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解释:曹操放走了刘备,是刘备成为了他日后的劲敌。
16. 见善若惊,嫉恶如仇。---《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
解释:孔融向曹操推荐了祢衡,认为祢衡“见善若惊,嫉恶如仇。”而曹操和刘表一样都因为祢衡的高傲态度而反感他。但是曹操和刘表都不愿意杀祢衡,这并不表示曹操和刘表对有“叛逆精神”的“知识分子”多么宽容,只是两人都想借刀杀人,不想背上杀害名士的恶名。
17. 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解释: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的最好评述。
18. 生得其名,死得其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解释:这是罗贯中评论徐庶母亲的话。曹操模仿徐庶母亲自己伪造一封家书给了徐庶,将徐庶骗至曹营。徐庶母亲批评徐庶“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遂悬梁自尽。作者站在“尊刘贬曹”的立场上,高度评价了徐母的行为,认为他“气若丘山,义出肺腑”“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19.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解释:这是诸葛亮南阳草庐
20. 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解释:这时诸葛亮“隆中对”时给刘备规划的事业蓝图。诸葛亮具有高度的战略眼光,对时局判断格外准确。
篇一:书伴我成长
时光一去不复返,我已经十一岁了。在这11年里,书伴我成长。
为什么我也讲不清,因为我一生下来就与书有了不解之缘了。
在我牙牙学语之时,我每天都会听着故事进入梦乡,每天我都会梦见许许多多的故事:有白雪公主化险为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小木偶有纯洁善良的心和一个和蔼可亲的爸爸;还有可爱善良助人为乐的哪吒…那一个个精彩的梦让我如醉如痴,浮想联翩。
转眼,我上幼儿园了,我开始看带拼音的书了,那一字字都象琳琅满目的玩具深深地吸引着我。又一次老师让我跟同学们讲故事,却阴差阳错地把教科书给了我,我急中生智,给同学们讲《丑小鸭》呢!在老师发现给错书并反应时,却发现我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同学们正被故事的内容吸引着,而我却被我自己扮演的角色——丑小鸭吸引着,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全都表露出来了。
现在我上五年级了,我的脑子拥有了流不尽的知识泉水,可是我还是不过瘾,不过我已经找到了我的知识绿洲——新华书店。每个星期天,我会带着我的摘抄本去书店。后来《红楼梦》,《三国演义》,《会飞的教室》…也相继跑进我的梦里。书是一把智慧钥匙帮我打开智慧之门。《红楼梦》让我泪落如珠,《会飞的教室》让我念念不忘,《西游记》让我坚持不懈…
当你烦躁的时候,读书能让你开心起来,当你开心的时候,读书让你更开心…我爱读书,书伴我成长。
篇二:书伴我成长
我很小的时候,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听妈妈说,每当我哭的时候,妈妈只要书伴我成长
塞给我本书,我就会马上止住哭声,拿起书来有模有样地看起来,一会儿还能破涕为笑。并且,用这种方法来对付我的哭声是我幼儿时期爸爸妈妈一直惯用的法宝。等我上学时,我已经比同龄的小朋友多认识了许多字。到二年级的时候,我已把《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这四大名著读了好几遍,并対它们的内容了如指掌。
书,让我很早就接触了不计其数的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赶跑殖民者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发现X射线的伦琴……书,呈现给我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书,成了我的一个宝库。通过读书,我积累了许多写作技巧。我把他们应用到
不仅如此,我还从书中收获了许多至理
感谢书,是她,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拥有了这样一位不会说话的良师益友!我要继续以书为伴,汲取更多的知识,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篇三:书伴我成长
书,多么美丽的词语,书是文明大地上神圣的胚芽;我爱读书,就像孩子深爱母亲;我爱读书,就像小草深爱雨露;我爱读书,就像小 鸟深爱着森林。书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伴我成长。
小时候,我对童话情有独钟。我嘲笑被骗子欺骗的国王;我羡慕阿拉丁的奇遇;我同情救蛇的农夫;我憎恨油嘴滑舌的老鼠;我赞叹白 雪公主的美丽。那是,我只知道区分故事中的好人与坏人。
长大了,才渐渐对书有所了解,书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做人的道理。《鲁宾逊漂流记》告诉我们:勇气,希望,毅力是在逆境 中活下来的必备品质,活着,比什么都好,希望本来就在我们身边。《复活》告诉我们善良可以洗清一个人的罪恶,使他的灵魂复活。
书是我的视窗。他带我去看埃及雄伟的金字塔;他带我去欣赏挪威的海峡风光;他带我了解印度的风土人情……在他的带领下 ,我认识了世界,世界似乎变得渺小了,单凭书就能毫无保留的认识世界各个角落。
书带我走进历史。经书的介绍,我认识了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我对她的才华感到不可思议。我认识了出塞和亲的王昭君,他 的勇气与无私令人钦佩。书带领我穿越时间和空间认识古今中外的风流人物。
书是文明的种子,传播着智慧;书是光明的源泉,以希望之光普照大地;书是精神的食粮,培育祖国的未来。
书给我知识;书给我力量;书给我快乐;书伴我成长!
篇四:书籍伴随我成长
在我还没有学会说话时,妈妈就经常给我读一些简单的儿歌。在我咿呀学语时,妈妈就开始给我讲简短的童话故事,有时候,一个故事讲的遍数多了,我还可以把书中的一些内容背下来,常常让妈妈大吃一惊。听妈妈说,我小时候每天晚上都要让妈妈读着书我才能入睡,真是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学了,认识的汉字多了,慢慢地我自己也能看书了,先是图画版的《水浒传》,拼音版的《西游记》,让我认识了许多梁山好汉和神仙鬼怪,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又读一些篇幅较长,内容较深的书,什么《名人故事》啦、《感悟人生的
现在,我又疯狂地迷上了破案的书籍,书中那离奇的案情,侦探们高超的智慧,深深地吸引了我,读着这些书,我仿佛也来到了案发现场,和大侦探们一同调查、分析,这种感觉就一个字——“酷”,我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侦探。为了给我买这些破案的故事书,妈妈跑遍了安国市所有的书店,甚至专门到保定给我去买,一买就是几百块,可我觉得看得还是不过瘾,我希望妈妈再多给我买些。
从小到大,书籍一直陪伴着我,让我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我想,今后书籍会一直伴随我成长,成为我永远的朋友!
篇五:书伴我成长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小学生,我家的书差不多有100多本,古今中外的都有,我大多数都看过了,除了《孙子兵法》和《中国通史》只看了一小半。因为我实在看不懂,我想等我再长大一点,学历再高一点再看。
我看书的时间是爸爸妈妈来定点!因为我还是一名学生,有作业要做,上过的课文要复习,但我还是会偷偷摸摸的去看。
记得有一次,是礼拜天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叫我好好做作业,晚上他们回家要检查。我答应他们一定做好,并开始做作业,在我做的差不多的时候,看见几本新书,是前几天刚从书店买来的,书名是《天下奇闻》我还没看过。当时就有看一看的想法,再想想我作业也做的差不多了,等会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做好了。于是我就拿起书,打开就看。啊!好书,
我喜欢,我一下就被书中的奇闻怪趣迷住了,什么“厌世自杀的鱼群”,“幽灵飞机”,“神树”等等。世界上的各种奇闻怪事一一浮现在我眼前。啊!神秘的大自然,种种难以置信的奇人奇事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我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地传来了奶奶的声音,“吃饭了,快十二点了,你不要吃了吗?”
我当时大吃一惊,什么看了怎么长时间的课外书,而作业还没做好,要是被爸爸妈妈知道了就麻烦了。以前就因为看课外书不做作业没少挨过骂,看来这次又少不了了。
书伴我成长,书让我在生活中挨过骂,我以后要调整好看书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