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二、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三、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四、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五、心的净化完全要*自己。无论是多么神圣的人,多么神圣的经典,他们也仅能带给正确的方法。净化自己的心完全在于自己,无人能够替代你。
六、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期望获福,无有是处。
七、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八、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九、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十、坦然地理解事实,自己就会得到平静。坦然地去理解外在,去克服愤怒。以爱去克服不满和怨恨。
十一、净心是远离痛苦最好的方式。我们若能守护六种感官,不让欲望去影响我们的心,心不造作行为,痛苦便无从升起。
十二、心本无作,道常无念。
十三、如果有人毁谤我,毁谤我的教义或是毁谤我的弟子,千万别因此而沮丧或情绪烦乱。正因这样的反应无济于事,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十四、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十五、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
十六、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十七、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十八、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十九、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二十、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二十一、与愚同住苦,如与敌同居。与智者同住,乐如亲族。贤者智者多闻者,持戒虔诚与圣者,从斯善人贤慧游,犹如月从于星道。(佛语经典语录)
二十二、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二十三、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分别计较遂致牢不可破,此因此有贪嗔也。
二十四、心的不纯净是引发痛苦的来源。什么使得心不净呢?顽固骄傲自大是心理的杂质,这些杂质引出了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于是痛苦产生于此。
二十五、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二十六、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二十七、人的心像一间有六个孔洞的屋子,贪嗔痴渴爱欲无时无刻地侵入,故欲得清净得先修缮自己的心。
二十八、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二十九、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三十、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三十一、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三十二、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三十三、心无去来,即入涅盘。是知涅盘,即是空心。
三十四、司空本净禅师:「佛是虚名,道亦假名,二俱不实,总是假名。」
三十五、修行者留意自己的心,不让思想任意奔流而无法自我控制。他用警觉之火烧去所有困住他的大小烦恼。由于这样,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之道。
三十六、己饮独居味,以及寂静味,喜饮于法味,离怖畏去恶。善哉见圣者,与彼同住乐。由不见愚人,彼即常欢乐。
三十七、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三十八、施不住相,福如虚空。
三十九、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四十、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四十一、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四十二、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四十三、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
四十四、佛语经典语句-阅读
四十五、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四十六、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四十七、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四十八、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也。
四十九、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五十、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五十一、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五十二、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五十三、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五十四、善恶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五十五、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五十六、住着于法,斯为动念,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五十七、一切不留,无可记忆。(佛语经典语录)
五十八、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五十九、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六十、由凡夫至究竟觉,其功行唯一离相而已。
六十一、真性空寂,本自不生,今则不灭。
六十二、四大如坏幻,六尘如空华。自心为佛心,本性即法性。
六十三、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六十四、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六十五、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六十六、佛陀说:“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但是心要怎样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六十七、不诽与不害,严持于戒律,饮食知节量,远处而独居,勤修增上定,是为诸佛教。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淫欲,乐少而苦多!
六十八、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
六十九、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七十、屋顶盖得粗糙,房子会遭雨水浸漏,未经修养调御的心,欲望贪念会入侵。懈怠是死路,发奋精进才是生路。智者常发奋精进以修缮他的心。
七十一、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七十二、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七十三、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劳尔
七十四、渴求离言法,充满思虑心,诸欲心不着,是名上流人。久客异乡者,自远处安归,亲友与知识,欢喜而迎彼。
七十五、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作用,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净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识作用,不令恶质的作用生出来。
七十六、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七十七、我们若得不到益友良友之时,宁可独自而行才不会扰乱自己的心灵。与善友为邻能够得益,与恶友为邻受害的但是整个身心。
七十八、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七十九、无心之心如恒河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
八十、一心有滞,诸法不一样。
八十一、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八十二、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八十三、佛祖奚以异于人,而因此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八十四、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昧。
八十五、什么是真实呢?就是要追随优秀的人,跟他们一齐行动,做有益的智慧之游,就好像月亮追随着黄道的星辰循环游走。这就是真实。
八十六、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八十七、莫击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念想由来幻,自性无始终,若得此中意,长波自当止,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虚坐?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八十八、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
八十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真实。追随贤人智者的脚步,将走向善地;与愚者恶人同游,将步向错误的方向。这就是真实。
九十、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摄一月,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九十一、我们是我们的心灵的主人。不正因外在的毁誉顺逆而影响自己的心。我们也能忍受别人对我们的辱骂和敌视。
九十二、如果内心不再有坏的作用那一部分,我们便不再会从其中引起痛苦烦恼,从而到达永恒的愉快安详。
九十三、我们一生所需如果只是为了到达维生所需,其实需要的并不多,就像一只鸟一条虫,天地带给的其实足以满足它们的需求。
九十四、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九十五、真如佛性,绝思惟分别。
九十六、沩山禅师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九十七、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九十八、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九十九、嗔心暴烈,不发则已,发则虽尽反以前所为,亦不暇顾及。
一百、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小学语文听课学习总结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两位老师的示范课例,两位老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二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进入切实的情景,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二位老师的设计都不一样,但都能围绕课文内容突出主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声情并茂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绪拉到了课堂中。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深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各位老师执教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这节课我想学生一辈子都忘不了 ,忘不了文中的精彩,忘不了老师的的语言里深深教诲与感动,忘不了课堂的融洽。
学习后我记下了老师美丽的语言“没关系,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你最聪明,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别说孩子了,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总之, 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吧.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小学语文听课学习总结二
9月28日 ,我们小学部语文组一行六人观摩了在龙港一小举行的20XX年苍南县小语名师工作室暨省市教坛新秀教学展示活动。此次活动中,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位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学习总结: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几位老师的优质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但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李爱粉老师在教学《母鸡》时,她出示了一组词,让学生选个词说一句话,这样不仅引导学生积累了词语,又使学生在词语中感受到了词语不同的特点,为学生学习新课打好了扎实的基础。李老师还抓住拟人、夸张等手法把母鸡的形象阐述得淋漓尽致。陈爱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她抓住文章中比喻的修辞方法,引导学生对描写四季的句子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她从颜色、动物等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对四季的扩展,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整节课在陈老师优美生动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梁鸯鸯老师在上《小桥流水人家》时,通过对小桥、流水、人家的层层深入体会,引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理解了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直接抒情三种手法;由此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说出了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朱小青 老师在上《伯牙绝弦》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古文的理解;再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文章就是成功了一半;配乐读,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文言文的奥秘之处。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开火车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 李海雁 老师在上《巨人的花园》就要求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林上幸老师在上《青山不老》时,他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第五、亲切的评价语言。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个宝、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小学语文听课学习总结三
今天,听了两位优秀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总结吧.
一、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通过教师的推动和实施,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教师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提炼方法,不断地拓展和完善我们的教学资源。
二、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两位老师的示范课例,两位老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三、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二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进入切实的情景,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二位老师的设计都不一样,但都能围绕课文内容突出主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声情并茂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绪拉到了课堂中。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深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所要表达的感情。
四、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各位老师执教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五、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这节课我想学生一辈子都忘不了 ,忘不了文中的精彩,忘不了老师的的语言里深深教诲与感动,忘不了课堂的融洽。
学习后我记下了老师美丽的语言“没关系,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你最聪明,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别说孩子了,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总之, 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吧.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乌球子树老来红,荷叶老来结莲蓬。
4、、剑老无芒,人老无刚。
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来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支龙孙绕凤
6、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7、甘蔗老来甜,辣椒老来红。
8、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赞美老人的诗句
11、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12、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13、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6、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1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18、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19、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20、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21、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22、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23、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24、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25、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26、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27、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28、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29、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30、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赞美老人的诗句
31、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32、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33、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34、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35、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3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8、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39、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40、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41、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42、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43、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44、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45、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46、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47、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49、要将白发换红颜
50、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51、人老无能,神老无灵。
52、老马识途,人老识理。
53、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54、欲为圣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
55、老将出马,一个顶两;听了老人言,不会受颠连。
56、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洲。
57、垂头自惜千金香,伏枥仍存万里心。
58、每个老人都抱怨世界在堕落,抱怨下一代的无礼和傲慢。
59、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60、三斤子姜不如一斤老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