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不包办代替的名言 正文

不包办代替的名言

时间:2025-04-30 11:36:38

前一段时间一个家长着急的问我,她的女儿菲菲眼看就要上幼儿园了,可菲菲还不会自己拿小勺吃饭,只会用手抓饼干吃。在家里,她奶奶一天三顿饭喂她;上了幼儿园,几个老师要照顾几十个孩子,谁顾得上她,那不得一天到晚受饿吗?今年8月份时,她为了教菲菲学吃饭,又哄又骗又恐吓,但进展缓慢。我听了很纳闷,怎么这么大的孩子怎么还不会自己用勺子吃饭呢?我仔细一问才知道,实在,菲菲一岁多时就尝试过自己吃饭,从开始时用手抓着吃到学会了拿勺吃。然而,由于她太小,还不能很好地控制小手,经常一顿饭要吃上1个小时,还弄得全身、满桌甚至一地都是脏兮兮的。结果,菲菲的奶奶看不惯孩子吃饭的可怜样,坚持喂她,任凭蓝蓝妈怎么说都不行。慢慢地,菲菲就不愿意自己拿勺吃饭了,别人喂她吃饭,她还四处乱跑呢。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博士耿耀国说,1岁左右甚至更小的时候,孩子的自主性就开始萌发了,特别是3~6岁到了自主性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孩子们四肢举动灵便、好奇心增强,良多事情都想自己去探索和尝试,好比刷牙、吃饭、上厕所、拆卸小玩具等。

然而,一些家长总怕孩子自己刷牙刷不干净、吃饭撒一地,或担心他们动作慢而耽误了上幼儿园等,经常抢着帮孩子做这些事。我自己做的自主性总是被别人剥夺,很轻易让孩子产生羞涩和迷惑:我到底行不行?时间久了,不仅会破坏孩子正在萌发的自主性,甚至还会损伤他们的自信。

所以,跟着孩子慢慢的上学了,像菲菲那样儿,她们就只能自己吃饭了。而有的同龄的孩子,人家不仅能自己吃饭,有的年级小小就会自己洗衣服、自己叠被子等等了。孩子的自主性发展的参差不齐,也让良多家长着急起来,我的孩子自主性差、我的孩子学不会做这些事情,是不是他们没有这天赋呢?实在在这我想说的是,孩子的自主性没有天赋不天赋一说,只是家长的培养题目或者外界环境的作用力题目。下面我想说一下该怎么正确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从两岁开始,跟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大小肌肉群的逐步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断进步,孩子已经可以在家长的匡助下,逐步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睡觉、自己收拾玩具等良好习惯,逐渐树立独立意识。家长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责备求全,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做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不管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

二、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索的能力。

我国闻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索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题目,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谜底。(

三、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

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留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不留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糊口上的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跟着家教观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现代家教观,教子有方的家长,不仅留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糊口和独立思索的能力,也留意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作选择和自己处理题目的能力。

四、培养孩子克服难题的精神。

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难题的精神和毅力。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收拾整顿和收拾玩具等,是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克服一定的难题的。因此,家长的作用就是对孩子们作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和要求他们克服难题,尤其是那些依靠性较强的孩子,家长更要坚持要求。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枢纽的是家长自己要击败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遇到难题,不是鼓励他去克服难题,而是立刻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难题,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刻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难题的精神和毅力。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糊口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换得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们做父母的要懂得培养,懂得学习。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均已达成共识,在此不必赘述。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二三十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昵?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实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儿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溥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爱不能越俎代庖。

"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广义)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 生了许多闹剧。诸如"鸡蛋无缝无法剥"、"鸡蛋外壳很脏,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拿麦苗当韭菜"的笑 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从1995年关于"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它的冲击波是永存的,警钟是长鸣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们便会有比夏令营之忧更忧的经济之忧、事业之忧、未来之忧。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再次疾呼: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溥仪前期之路,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溥仪后期之路,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不为其"送饭",不为其"穿衣"、不代其"品味",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实践锻炼的具体内容、要求、形式复杂而多样,在此不想一一论述。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孩子的实际情况等具体分析。如生活自理方面,要使孩子充分意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克服依赖别人和怕苦怕难的思想,从身边生活琐事做起,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认识并作了一些探索。有的组织孩子参加磨难教育;有的让孩子假期打工;有的让孩子假期卖报;有的让幼儿园小朋友自己到银行存零花钱或者到超市购物(有老师暗中保护,中央电视台记者暗中摄像)……当然,孩子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不必惊惶失措。我们应该让他们懂得没有百折不挠的性格,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是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其番号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题号l2345678

正确选项

1、下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属于缺乏自立表现的是

A、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B、父母病了,能陪他们去医院,还能在家里照顾他们

C、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做个听话的孩子

D、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从不用父母督促、陪伴

2、关于自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立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需要他人的任何帮助

B、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

C、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

D、走上了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

3、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

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学习进步D、独立生活

4、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必须在水中反复练习。这告诉我们

A、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做到自立

B、要培养自立能力,就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

C、告别依赖,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D、梨子的味道很好吃,游泳有利于身体健康

5、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

A、自强B、自立C、自主D、自大

6、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自强精神的是

A、勇于开拓,积极进取B、志存高远,执著追求

C、自尊自爱,不卑不亢D、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7、关于自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自立的人必定是一个事事出色、拔尖的人

B、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C、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D、自强是一个活出尊严和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8、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

A、有理想B、有抱负

C、为了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D、为了人生的理想抓住瞬间

二、多项选择题(请把下列各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番号填入下表中)。

题号910111213141516

正确选项

9、课本中少年牛顿的故事告诉我们

A、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B、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同龄人

C、多看自己的长处,少看自己的短处D、能够自强的关键是能够战胜自己的弱点

10、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这句名言主要告诉我们

A、信念是事业成功的最可怕的`敌人

B、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

C、有了理想,就有了奔头,有了进取的恒久动力

D、真正的强者应不屈不挠地坚持目标,矢志不移地奋斗

11、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失业率、犯罪率之比分别为1:15和l:10。这表明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能够

A、锻炼我们的生活能力B、锻炼我们的心理和道德品质

C、完善自己D、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

12、有些同学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愿靠自己的努力走向自立。这种依赖思想

A、对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B、会使人丧失独生活的能力和精神

C、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D、会使人造成人格的缺陷

13、自立是

A、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B、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C、是一种权利D、是一种能力

14、自古以来,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比比皆是,如

A、詹天佑B、林则徐C、戚继光D、屈原

15、真正自强的人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就会

A、投机取巧走捷径B、不屈不挠地坚持

C、完全借助他人的力量D、矢志不移地奋斗,直到成功

16、许多人碌碌无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A、意志软弱,不能克服自己B、命运不佳

C、不愿抓紧时间学习和工作D、不愿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自己眼前的享乐

三、简答题

17、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谚语、俗语有很多,请写出4条

18、陶行知“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句话对于你理解自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什么启示?

19、自强不息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请问:你曾经有什么弱点?你是怎样克服的?

四、材料分析题

20、在美国,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干体力活,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德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阅读材料后回答:

(l)上述各个国家中,父母教育孩子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2)与上述各国相比,你能发现在我国父母教育子女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吗?

(3)上述材料对你有哪些启示?

七下思品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l2345678

正确选项CADBCDAC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9l011l2l3l4l5l6

正确选项ADBCDABCDABCDACDABCDBDACD

三、简答题

17、答: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⑵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

⑶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⑷让我们做自己能做的事,这是我们生活的主要追求(其它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8、答:人生需要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依赖别人。

19、答:(略,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四、材料分析题

20、(l)、上述各个国家的父母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2)、要求能找出一些现实问题,越具体越好;

(3)、可以从走向自立的角度思考。如遇事有主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言之有理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