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宗嘉节自《金刚经》)
佛门偈语一花一世界
1,有情无情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如来大圆觉性海,得念失念,无不是解脱;成法破法,都名为涅槃;智慧和愚痴,统名般若;菩萨和外道,所成就法,皆是菩提道;无明与真如,同一境界;一切戒定慧及淫怒痴,均是清净梵行;众生与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堂,皆为净土;有情无情,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这是如来随顺觉性,所证得的圆觉境界。
2,凡心中有所取证,依然都是我相 圆满的菩提本性中,原没有所证的道果,也没有证道的.人,无菩萨众生等假名。有能证的我,所证的境,凡心中有所取证,依然都是我相。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犹如虚空。
3,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 蕴处界相,无我我所,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但断三界无明尽者,即名为佛。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依般若故,非即五蕴,非离五蕴;非即众生,非离众生;非即境界,非离境界;非即行解,非离行解;如是等相,不可思议。法性本无性,胜义谛空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其中也有不少经典的名句。
1、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2、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3、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4、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5、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应无所住处生其心!
8、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9、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10、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1、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2、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1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4、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5、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16、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7、如筏喻者,法尚舍,何况非法。
18、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19、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2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1、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2、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23、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4、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25、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26、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7、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28、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2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30、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31、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3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33、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34、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35、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38、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39、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40、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41、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42、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43、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44、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45、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46、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金刚经》中最精华的十句话
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六祖惠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契合了这个道理
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因缘聚合的现象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梦幻泡,露水闪电一样,随瞬即逝,无常变化的
3.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佛法,本具自持,明心见性,一旦觉悟,法也就不不再需要了,何况那些与佛法相背的'非法呢?
4.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所谓的佛法,其本性并非实有,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佛法不一定在佛经上,世间皆是佛法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
5.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该无任何执著的升起清净心,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真正的修行,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去则不留
6.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果菩萨在心中还有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著对众生的执著对生死的执着,那他就不是菩萨了
7.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切众生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8.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外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9. 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对于所做的福报功德,不应因贪求而升起执取之心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并不需要
10.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众生本具的如来本性,不停住于任何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离一切分别妄念,即是如来清净本性
名人名句不追求句子很好听,但是它的每一句都有一个深深的'含义、深刻的哲理,它能教会我们各种做人道理。它让人一生受益,终身难忘,奉为座右铭。下面为大家带来金刚经中的名句,快来看看吧。
1、应无所住处生其心!
2、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3、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7、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8、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9、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0、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11、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12、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13、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4、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15、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16、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18、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19、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20、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21、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2、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23、如筏喻者,法尚舍,何况非法。
24、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25、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26、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27、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8、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9、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30、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1、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2、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33、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3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35、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36、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40、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41、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42、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43、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44、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5、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6、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