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2. 为将者,受命忘家;当敌忘身。
3. 势因於敌家之动,变生於两陈之间,奇正发於无穷之源。
4. 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
5. 为之不密,密而不富者,盗在其室。
6. 天下有粟,贤者食之;天下有民,贤者收之。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
7. 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为动。
8. 作将,冬日不服裘,夏日不操扇,天雨不张盖幔,出隘塞过泥涂,将先下步。
9. 举而不用,是有求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10. 知与众同者,非人师也。大知似狂。不痴不狂,其名不彰;不狂不痴,不能成事。
11. 令行禁止,王者之师也。
12. 故必死,必死不如乐死,乐死不如甘死,甘死不如义死,义死不如视死如归,此之谓也。故一人必死,十人弗能待也;十人必死,百人弗能待也;百人必死,千人弗能待也;千人必死,万人弗能待也;万人必死,横行乎天下。
13. 致慈爱之心,立威武之战,以卑其众,练其精锐,砥砺其节,以高其气,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坚其行阵,连其什伍,以禁淫非。垒阵之次,车骑之处,勒兵之势,军之法令,赏罚之数,使士赴火蹈刃,陷陈取将,死不旋踵者,多异於之将者也。
14. 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宫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已物。此爱民之道也。
15. 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
16. 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17. 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
18. 全胜不斗,大兵无创。
19.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20.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姜子牙《六韬》
21. 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姜子牙《太公兵法》
22. 敌人惊动则听之。闻鼓之音者,角也。见火光者,徵也。闻金铁矛戟之音者,商也。闻人啸呼之音者,羽也。寂寞无声者,宫也。此五音,声色之符也。
23. 微妙之音,皆在外候。
24. 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真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也。古者,三皇之世,虚无之情,以制刚强。无有文字,皆由五行。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微妙之神。
25. 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26. 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士。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
27. 任贤使能,而官有材,而贤者归之矣。故赏在於成民之生,罚在於使人无罪,是以赏罚施民,而天下化矣。
28. 夫民之所利,譬之如冬日之阳,夏日之阴。冬日之从阳,夏日之从阴,不召自来。故生民之道,先定其所利,而民自至。
29. 凡兴师动众陈兵,天必见其云气,示之以安危,故胜败可逆知也。
30. 主以礼使将,将以忠受命。
31. 知天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且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32. 不慎所与也?君有六守三宝。六守者:仁义忠信勇谋。三宝者:农工商。六守长则君安,三宝完则国昌。
33. 按贤察名,选才考能,名实俱得之也。
34. 因其所为,且兴其化。上知天道,中知人事,下知地理,乃可以有国焉。
35. 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姜子牙《六韬》
36.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姜子牙《六韬》
37. 负命者上钩来。
38. 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合,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敬之无疑,天下和服。
39. 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40. 贵法。令之必行,必行则治道通,通则民大利。
41. 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
42. 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
43. 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
44. 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
45. 其法以天清净,无阴云风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去九百步外,遍持律管当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声应管,当以白虎;徵声应管,当以玄武;商声应管,当以朱雀;羽声应管,当以勾陈;五管声尽不应者,宫也,当以青龙(原注其声应乎角音之管,是敌陈木神用事矣。当以白虎方位,日时胜之。盖角声属木,白虎属金,以金能克木也。余仿此。
46. 无故无新,如天如地。
47. 不须兵器,可以守国。耒耜是其弓弩,杷是其矛戟,簦笠是其兜鍪,镰斧是其攻具。
48.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
49. 胜负之徵,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效在人。
50. 一者,阶于道,几于神。——姜子牙《六韬》
51. 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已物,此爱民之道也。——姜子牙《六韬》
52. 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
53. 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瘳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于己。此爱民之道也。
54. 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
【名人简介】: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末周初军事家,齐国开国君主。姜子牙后辅佐了西周王,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纣兵大败,纣王登台自焚而死,从此商亡周立。
1、令行禁止,王者之师也。
2、其法以天清净,无阴云风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去九百步外,遍持律管当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声应管,当以白虎;徵声应管,当以玄武;商声应管,当以朱雀;羽声应管,当以勾陈;五管声尽不应者,宫也,当以青龙(原注其声应乎角音之管,是敌陈木神用事矣。当以白虎方位,日时胜之。盖角声属木,白虎属金,以金能克木也。余仿此。
3、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4、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5、负命者上钩来。
6、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及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
7、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
8、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
9、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10、天下有粟,贤者食之;天下有民,贤者收之。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
11、致慈爱之心,立威武之战,以卑其众,练其精锐,砥砺其节,以高其气,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坚其行阵,连其什伍,以禁淫非。垒阵之次,车骑之处,勒兵之势,军之法令,赏罚之数,使士赴火蹈刃,陷陈取将,死不旋踵者,多异於之将者也。
12、知与众同者,非人师也。大知似狂。不痴不狂,其名不彰;不狂不痴,不能成事。
13、为之不密,密而不富者,盗在其室。
14、主以礼使将,将以忠受命。
15、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
16、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
17、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合,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敬之无疑,天下和服。
18、因其所为,且兴其化。上知天道,中知人事,下知地理,乃可以有国焉。
19、知天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且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20、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
21、全胜不斗,大兵无创。
22、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
23、故必死,必死不如乐死,乐死不如甘死,甘死不如义死,义死不如视死如归,此之谓也。故一人必死,十人弗能待也;十人必死,百人弗能待也;百人必死,千人弗能待也;千人必死,万人弗能待也;万人必死,横行乎天下。
24、凡兵之道,莫过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
25、贵法。令之必行,必行则治道通,通则民大利。
26、微妙之音,皆在外候。
27、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28、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
29、为将者,受命忘家;当敌忘身。
30、夫天下,非常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国,非常一人之国也。莫常有之,惟有道者取之。
31、作将,冬日不服裘,夏日不操扇,天雨不张盖幔,出隘塞、过泥涂,将先下步。
32、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
33、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为动。
34、按贤察名,选才考能,名实俱得之也。
35、不须兵器,可以守国。耒耜是其弓弩,杷是其矛戟,簦笠是其兜鍪,镰斧是其攻具。
36、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
37、敌人惊动则听之。闻鼓之音者,角也。见火光者,徵也。闻金铁矛戟之音者,商也。闻人啸呼之音者,羽也。寂寞无声者,宫也。此五音,声色之符也。
38、势因於敌家之动,变生於两陈之间,奇正发於无穷之源。
39、胜负之徵,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效在人。
40、举而不用,是有求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41、夫民之所利,譬之如冬日之阳,夏日之阴。冬日之从阳,夏日之从阴,不召自来。()故生民之道,先定其所利,而民自至。
42、无故无新,如天如地。
43、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士。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
44、凡兴师、动众、陈兵,天必见其云气,示之以安危,故胜败可逆知也。
45、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46、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瘳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于己。此爱民之道也。
47、伏羲、神农,教而不诛。
48、凡举兵帅师,以将为命。命在通达,不守一术。因能授职,各取所和工,随时变化,以为纪钢。故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应天道。备数如法,审知命理,殊能异技,万事毕矣。
49、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50、任贤使能,而官有材,而贤者归之矣。故赏在於成民之生,罚在於使人无罪,是以赏罚施民,而天下化矣。
51、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真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也。古者,三皇之世,虚无之情,以制刚强。无有文字,皆由五行。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微妙之神。
52、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宫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已物。此爱民之道也。
53、不慎所与也?君有六守、三宝。六守者:仁、义、忠、信、勇、谋。三宝者:农、工、商。六守长则君安,三宝完则国昌。
2、陶朱经商石中玉,鬼谷兵法壁有瑕。大商之道何处寻,半部论语治天下。
3、而本金小则势不大,势不大则气不足,商战同兵战,军无气势,不仅难夺胜机,甚至佺军覆没。
4、荀子有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
5、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宏远,境界之高明,岂是空想妄论之辈,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6、沿路看看街市的行情,考察考察,这是商人必备的条件。
7、君子同而不合,小人合而不同。
8、好,你把大商之道,比喻成明明德和天下平,太好了。
9、事物由常而变乃是一柄双刃之剑,既可变而为利,亦可变而为弊。
10、你要大举抱负,使世业长足跃进,本金短缺必成掣肘。
11、贵出如粪土,贱出如珠玉。生意做独市,买卖抱先行。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同本不同利,差别在算计。百里不贩樵,千里能贩枣。小店买个便,大店买个全。不怕店门破,就怕店无货。货到街头死,人到市中活。
12、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浆。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无以方向,无浆无以动力。道是方向,术是法则;道是法则,术是谋略;货通天下,利射四海。
13、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
14、圣人亦求达,达则兼济天下;君子不畏穷,穷则独善其身。
15、无事如有事般提防,才可弥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般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16、在我看来,真正的大商,仅靠货通天下,利射四海,字号立百世不朽,财富积万贯有余,是远远不够的。
17、大生意靠的是商机,如果商机你抓不准的话,很可能就让别人抓走了,那时候,大钱小钱帐面上的钱,损失的就不仅仅是这些了做生意,没有百算百准的,不必沮丧。这句话没错,可是我们首先得弄清楚,我们这票生意是怎么丢的,为什么丢的,有什么教训,今后我们怎么改进,你要是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今后我们会犯同样的错误。
18、地到无边山为界,山登绝顶我为峰。
19、一看桃花自悠然,几重烟雨渡青山,看不够,晓雾散,轻红醉洛川。
20、商者的区别:小商:于己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大商:于己有利于人亦有利者;非商:于人有利于己无利者;奸商;损人之利以利己之利者。
21、千买卖万生意不如寸头十亩地,田产地亩那是治家立业的命根子。
22、小商做事,大商做人。
23、世上的人,总是各有各的行道,各有各的出路,各有各的爱好和追求别人有的,商人可以有,别人没有的,商人也可以有,商人不偷不抢不劫掠,他们是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财富,用财富来实现人生抱负。
24、货通天下,利射四海,字号立百世不朽,财富积万贯有余。
25、有本事而又心慈手软的人不可怕,没本事而又心狠手辣的人也不可怕,最可怕的人是有本事而又心狠手辣的人。
26、羊群逐草,商人驱利。核心;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以见利思义为富重仁的理念;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的博大胸怀。驰骋商场,叱吒风云,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商道的有机结合。
27、商人靠的是财富,财富就是商人的文章诗词。
28、对于商人来说,财富就是商人的尊严,就是商人的价值;文人可以靠他的文章诗词说话。
29、常与变,事物由常而变乃是一柄双刃之剑,即可变而为利亦可变而为弊。
30、子贡经商,取利不忘义;孟轲传教,欲富必先仁。
31、商人大都是不循规蹈矩的,仍容易走上不教不孝的歧途。
32、何谓大商者:大商笑看书生。胸存四海之志,怀抱吞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
33、懂得商道之本,善于审时度势;懂得沟通权变,善于联系各色人物;调和各种矛盾,明辨祸福利弊;善于转输货物,商略价格拓在市场。